財經企管 類別 ,共計9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鉅變:當代政治、經濟的起源

春山出版  出版
2020/01/14 出版

自由市場烏托邦的誕生,法西斯主義的興起,以及民主政治的覆滅   從工業革命到兩次大戰,人類社會崩潰的核心經濟線索 對當前時代極具洞察力與啟發性的經典作品   新版序──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迪格里茲Joseph E. Stiglitz 《鉅變》書寫出版於二次大戰期間,面世後隨即成為經典作品,影響深遠,近年更愈受重視,是重新檢視當前劇烈波動的經濟、不斷擴大的貧富差距等社會經濟弊病極具價值的參考點。   博蘭尼在書中追溯工業革命對社會與經濟造成的巨大轉變,尤其是自律性市場經濟的興起。他認為經濟活動原本就內含於整體的社會生活當中,受人類社會各種因素的影響控制,然而隨工業革命而來的自由市場理論卻主張經濟應當脫離其他事物的束縛,讓市場自我調節才能達到最大效益。這樣的自由市場經濟原則不但推動經濟與整體社會脫離,也進一步將社會其他層面套入自由市場邏輯,從而引發各種嚴重問題,包括對民主政治的反撲與法西斯主義的興起。   博蘭尼此書最重要的貢獻在於對自律性市場興起與失敗的歷史分析,以及不同於市場自由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框架。 這個二○○一年的新版本添加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迪格里茲(Joseph Stiglitz)的序言,還有經濟社會學重要學者布洛克(Fred Block)的全新導論,幫助讀者理解本書的核心看法與當代意義。這次的中文譯稿亦經過重新修訂。

9 特價52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經濟學家看央行與貨幣政策:再談致富的特權

春山出版  出版
2024/10/08 出版

這麼多資金灌進房市,錢從何而來?《致富的特權》沒有講完的,這一本全部說給你聽《致富的特權》讓臺灣民眾關注中央銀行的利率與匯率政策對一般人生活的影響,其中最引人的便是讓我們注意到央行長期維持低利率環境對於整體房價的推波助瀾。作者們認為,上一本書還有不少東西可以進一步說明及補充。曾經擔任央行理事的吳聰敏教授,以及現任的央行理事陳旭昇教授和李怡庭教授,都從各自的專業提出更多說明與看法。為《致富的特權》寫推薦序的陳南光教授目前已經離開央行副總裁的職位,他在本書現身說法,提供更多關於現今央行運作的第一手資訊。本書特地採用對談的形式,希望讓讀者在閱讀的時候感到放鬆、不覺枯燥。最特別的是,本書前半部從四位作者的學習經驗說起,談及他們對經濟學的認識與探索,後半部則直接切入央行主題,層次豐富而立體。

79 特價31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台灣經濟四百年

吳聰敏  著
春山出版  出版
2023/02/21 出版

從1624年到清治末年,台灣是一個傳統而落後的農業經濟。1895年日本統治台灣之後,總督府推動全面性的基礎建設,包括公共衛生,土地調查,戶口調查,與現代化的交通系統,也啟動了台灣的現代經濟成長。到了日治中期,台灣已經從一個傳統落後的社會,轉型為現代化的經濟,台灣人的所得也大幅上升。   二戰結束,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後,實施全面性的管制,台灣的經濟又陷入停滯。幸運的是,美援期間(1950-1965),在美方的主導與壓力下,部分的管制鬆綁,台灣逐漸回到市場經濟體制,並在1960年代初期走上高成長之路。   台灣人的所得從1960年代初期以來持續地高速成長,被經濟學者視為是奇蹟。事實上,20世紀的百年期間,台灣經濟成長的軌跡,在人類歷史上極為罕見。對於研究經濟成長機制的學者來說,台灣自20世紀初以來的成長經驗,極具教育意義。   本書作者吳聰敏是台大經濟系名譽教授,主要研究興趣是台灣長期經濟成長。

79 特價52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從MIT到中國製造:臺灣如何推動中國經濟起飛

任雪麗  著
春山出版  出版
2023/01/10 出版

《臺灣為什麼重要?》作者任雪麗(Shelley Rigger), 這次要告訴我們一個拚經濟的故事: 臺商與臺企如何拚出了中國經濟起飛。   還記得嗎?一九九五年上映的首集《玩具總動員》裡,原本自認是太空騎警的巴斯光年,發現手臂上刻著「Made in Taiwan(臺灣製造)」字樣,才認識到自己只是量產玩具。那是一個頌揚臺灣「經濟奇蹟」的年代。   只是,如果把當年情節照搬至今日拍攝,巴斯光年看到的無疑會是「Made in China(中國製造)」,現在令世人稱奇的也變作「中國崛起」。   你或許以為:中國經濟起飛的關鍵在於二○○一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自此如鴻鵠展翅,將燕雀臺灣遠拋在後。但本書要告訴你:沒有臺灣人的指引,就沒有中國崛起。   美國著名臺灣專家任雪麗,於書中追溯並勾勒了戰後至今數十年來,海峽兩岸經濟從完全脫鉤到逐步整合的過程。她認為,臺商與臺企居中牽線,領航中國接軌國際,是中國經濟得以騰躍的一塊最重要跳板。她更主張,若無上述二者之助,中國未必能有今日繁榮光景,至少無法上升如此快速。   因此,她特意以臺灣商人與企業為主角,講述他們為何跨海到中國拚經濟,又是如何拚出事業第二春,以及如何在無形中協助了本對全球市場需求陌生的中國企業日益茁壯,最終建立起紅色供應鏈。   而且不只經濟。作者強調臺灣人大舉西進後,對中國的文化與社會也造成廣泛影響,像是帶起拍婚紗、吃個人小火鍋、喝咖啡等輕奢風尚;由於做了不少一手訪談,寫來相當生動有趣。   在臺灣與中國之間緊密的經濟紐帶,因為兩岸緊張局勢和美中角力衝突可能將發生重大變化的時刻,本書帶領我們回顧歷史、分析現下與展望未來,可說是及時之作。   而作者在談兩岸經濟互動的同時,自不免需要梳理臺灣經濟變遷:從香蕉王國到雨傘王國,從做Nike到做iPhone乃至做晶圓代工。對於想要迅速掌握當代臺灣經濟發展大略的讀者,本書也是絕佳入門。  

79 特價36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和平的代價:貨幣、民主與凱因斯的一生

春山出版  出版
2022/11/22 出版

通貨膨脹、經濟下行、貧富懸殊、威權民粹、戰爭迫近   當今的世界,與百年前凱因斯面臨的景況似曾相識。 這位亞當.斯密之後最知名的經濟學家,為他心中美好人生提出的理論,徹底扭轉了二十世紀經濟學與國家政策的方向。   凱因斯少年時代就以過人的才智闖進英國貴族圈主導的伊頓公學及劍橋大學,剛進大學就被拉進一個自視甚高的祕密社團,成員包括羅素和懷海德等人。社團裡一些年輕成員形成離經叛道的文藝小圈子布倫斯伯里幫,以實際行為對抗封閉保守的英國社會道德框架。凱因斯前半生的情愛糾葛與人際拉扯就在這群人當中上演。   凱因斯從中學以來一直都是跟男人發展性關係及情感關係,卻在三十八歲那年戲劇性地愛上一個俄羅斯芭蕾女伶並結為終身伴侶,讓他的好友維吉尼亞.吳爾芙也驚愕不已。   一次大戰爆發之際,凱因斯與眾不同的建議讓大英帝國免於被金融危機擊潰,此後他為英國政府出謀劃策,設法爭取美國金援,讓協約國能夠熬到獲得勝利。巴黎和會期間,他用盡全力阻止戰勝國開出會帶來反噬效果的賠償條件,卻無功而返,此時他已經預見到災難將再度降臨。   歐洲的經濟如他所料走向崩潰,惡性通膨、通貨緊縮與民粹威權接踵而來,連美國都因股災而引發大蕭條。凱因斯從一戰以來的經歷與思考中,體認到過去自己奉為圭臬的古典經濟學自由放任市場信條與現實世界並不相符,並逐漸提出新的理論見解與政策主張。這套理論透過他的學生在美國開始大放異彩,小羅斯福的新政使美國經濟起死回生,更讓凱因斯理論成為經濟學與各國政策的主流思想,經濟學家的地位也從此水漲船高。   這部傳記的層次極為豐富精采,不只記述凱因斯的私人生活、他的經濟與政治思想,以及他與英國和美國決策圈的交手過程,更特別的是也大篇幅敘述他死後凱因斯學派及其對手新自由主義學說的興衰演變,一路談到二○○八年金融海嘯之後的世界現況。   「凱因斯身上充滿各種矛盾。他是官僚菁英,卻娶了舞伶為妻;是同性戀,最愛的人卻是女性;是大英帝國的忠僕,卻反對帝國主義。是和平分子,卻幫忙替兩次世界大戰尋找財源;是國際主義者,卻為現代民族國家提供了知識根基;是經濟學家,卻挑戰了經濟學的基本原理。但在看似矛盾的表面下,他對人類自由與政治救贖的追求始終如一。」──摘自本書〈引言〉

9 特價72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大逆轉:金融擴張如何推升不平等

春山出版  出版
2021/06/22 出版

從促進經濟效率變成榨取社會資源: 反客為主的金融化現象為何發生? 該如何改善? 近年各國對經濟不平等的熱烈討論當中,經常提及「金融化」的重要性。然而什麼是金融化?金融化又是如何擴大貧富不均? 本書針對何謂金融化與其歷史背景,以及金融化透過什麼樣的方式擴大貧富差距,提供了非常完整清楚的解釋。 金融活動原本是用以輔助整體經濟活動,不但可以為經濟交易提供便利,更能夠媒合資金運用,讓資源獲得更有效率的配置,從而提升整體經濟的生產力,此外還能增加我們面對不確定性的能力,協助降低風險。 但從一九八○年代以來,金融業高度擴張,透過愈來愈多方式賺取利潤,從整體經濟榨取資源。這些發展鮮少引導資本投入有益的用途,也沒有提升其他產業的經濟利益。同時,許多大型企業也將更多資本投入金融活動,而非投入本業的經營。 金融的角色大幅逆轉,從服務經濟的僕人,變成掌控經濟的主人,將自己的邏輯、利益和做法強加於整個經濟體與社會。此外,金融業也不斷鼓吹家庭與個人積極從事投資理財,過去由工會、企業和政府承擔的風險與不確定性,如今則轉移到個人身上。作者認為,金融體系擴張最嚴重的後果並非一再發生的國際金融危機,而是貧富之間的社會鴻溝不斷擴大。 ★入圍2020年漢默頓書獎(Robert W. Hamilton Book Awards)決選名單  

9 特價36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致富的特權:二十年來我們為央行政策付出的代價

春山出版  出版
2021/04/06 出版

房價高漲、人才外流、產業升級不力,都跟中央銀行脫不了關係?   全面解析神祕面紗底下的中央銀行,瞭解央行政策究竟對臺灣經濟與我們的日常生活造成什麼樣的深遠影響。     推薦序── 陳南光|中央銀行副總裁     媒體上經常出現美國聯準會或是臺灣中央銀行的新聞,但是在一般人的生活當中,央行到底發揮了什麼作用?新聞中利率的升降、匯率的升值或貶值、貨幣的供給,這些看似抽象的貨幣政策調整,對普通人生活的影響絕對超過你我的想像。 臺灣房價之所以如此高漲,就跟央行二十年來一直維持低利率有關。而長期壓低新臺幣匯率,雖然對於臺灣的出口貿易或許曾有助益,長期而言卻也導致產業升級不力的後果,對經濟體質有負面影響。為什麼這麼說呢?背後的道理是什麼?本書用簡潔的篇幅,提供外行人也能輕鬆看懂的解說,讓大家瞭解二十年來我們為央行政策付出多少代價。 本書也說明我國央行為何擁有「致富的特權」。因為央行獨占了發行法償貨幣的權力,可以用極低的成本發行貨幣來購買生息的外匯資產,並保有資產孳息累積財富,即使需要將部分盈餘上繳國庫,卻不必出售外匯資產,只需再透過發行貨幣就可融通政府支出。這就是央行「無本生意」的煉金術。 本書作者包括央行前任與現任理事,不但對貨幣政策有深入研究,對於央行的運作也有獨到看法;除了提供解釋之外,他們也進一步提出對央行長期政策傾向以及決策模式的批評與建議做法。所有關心自身經濟福祉的臺灣民眾,都適合閱讀這本書。

79 特價3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艱困時代的經濟學思考

春山出版  出版
2020/10/06 出版

2019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對混亂世界的堅定回應   《二十一世紀資本論》作者皮凱提、《國家為什麼會失敗》作者艾塞默魯一致推崇「必讀之作」!   世界沒有愈變愈好,反而深陷各種困擾。焦躁不安的時代,更需要有憑有據的清晰思考。   我們或許都很疑惑:移工、移民和難民會不會搶走本地民眾的工作、拉低大家的薪資?自由貿易帶來的好處跟傷害到底該怎麼衡量、怎麼處理?提高有錢人的稅率會不會阻礙創新,拖累經濟動能,最後大家一起倒楣?以前經濟可以大幅成長,是因為領導者特別有才幹,但後來的都不會拚經濟所以空轉停滯嗎?貧富不均愈來愈嚴重,究竟是哪裡出差錯,我們還能翻身嗎?自動化逐漸取代人工,失去工作該怎麼辦?全民基本收入是不是解決多種問題的終極解方?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班納吉與杜芙若指出,我們當前面臨的各種核心經濟議題(移民、貿易、經濟成長、貧富不均、環境惡化),在群眾氣憤狂熱的直覺反應,以及死抱教條的「專家」說法夾擊之下,讓本就困難的情況變得更加棘手。他們認為,唯有根據不斷累積更新的研究結果,以承認自己未必正確的謙虛態度多方思考,才能穿透各種過度簡化的武斷意見,找出合適的做法。這本書,可以說是來自研究前線的報告,從中可以看到當今最好的經濟學家怎麼看我們社會正努力應付的基本問題;不只是闡述他們的結論,更說明他們如何得出結論。   專文導讀   林明仁(臺灣大學經濟學系特聘教授)

9 特價55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如何在二十一世紀反對資本主義

春山出版  出版
2020/03/31 出版

走向更民主、更自由、更平等的社會, 我們需要弱化資本主義 大師級社會學者E. O. Wright最後遺作 本書是大師級社會學者萊特(E. O. Wright)的最後遺作,他在完成生涯後半的重大成果《真實烏托邦》之後,仍持續與各地的民間團體對話交流,從而動念要再寫一本針對大眾的簡明版。但此書不只是前作的簡明版,因為萊特的思路已經有進一步的發展,同時也更側重如何推進實際運作的非資本主義方案。      書中用直白的文字,告訴讀者資本主義是什麼、為什麼需要反對、反對資本主義的幾種策略、資本主義以外的做法、國家的框架,還有促進改變的行動者。      對萊特而言,由資本主義原則所主導的社會當中,仍存在各種不同於資本主義原則的運作方式。這些在不同層面、以不同方式存在的非資本主義方案,不但說明更好的選擇既可能且務實,也是逐步弱化資本主義及其害處的重要根據。     繁體中文版特別收錄跟隨萊特攻讀博士的黃崇憲教授的長篇追憶文字,以及林宗弘教授對此書基本思路的導讀。

9 特價32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