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109年至112年,國人歷經一段前所未有的新冠肺炎疫情風暴,原本的正常生活全變了樣,國軍秉持「苦民所苦、軍民一體」精神,支援相關防疫任務,包括執行環境清消工作、檢整營區作為檢疫所、三軍總醫院松山分院受徵用為防疫專責醫院、國軍醫院支援篩檢及疫苗施打作業、後備部隊投入口罩及快篩試劑國家隊增產任務、派員輪值1922防疫專線接聽人力等,軍人之付出有目共睹,謹以本書記錄並宣慰官兵的辛勞,並向各界為防疫默默付出的無名英雄們致敬。
國民革命軍陸軍第五軍前身最早源自民初廣東省地方武裝民團「福軍」,為孫中山先生領導廣州軍政府的基本武力之一,之後改編為「建國粵軍第三軍」。民國14年8月,建國粵軍第三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五軍」,李福林擔任軍長,此為國民革命軍第五軍正式建軍的開始。18年1月,依據「國軍編遣會議」,第五軍番號裁撤。爾後因應中央討逆、剿共及對日作戰等戰事之需要,第五軍番號屢次臨時復編,旋又裁撤。至28年2月,因應對日抗戰需要,國軍第一個機械化部隊第五軍編成。第五軍為國民革命軍安內攘外之精銳勁旅;舉凡統一廣東、北伐、討逆、剿共、抗戰及綏靖戡亂等重要戰役,第五軍幾乎無役不與,且功績卓著,其中以對日抗戰桂南會戰,締造威震南疆之「崑崙關大捷」最為著名。民國3 8年1月,第五軍於徐蚌會戰失利,2月在江蘇吳縣重建,9月由大陸轉進金門,之後擔任捍衛臺海安全之任務。43年7月,第五軍與第十九軍併編成立第四軍,至此番號裁撤,走入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