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向21世紀 書系 ,共計10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深耕台灣放眼全球

洪德生  著
台經院  出版
2012/04/27 出版

從1972年開始我個人在美國明尼蘇達州政府學術機構及民間能源公司工作約20年之久,工作的內容以總體經濟、能源經濟、公營事業管制、能源事業多角化經營為主。1993年返台之後即投入台灣經濟研究院工作迄今,其間參與之研究領域包括總體經濟、產業發展政策、能源經濟、區域經濟整合、兩岸經貿關係等。此外,亦續就產經問題撰寫文稿提出個人的看法發表。事後發現這些過去發生的問題及看法,在當前問題仍然重複發生,解決的原理、原則也沒有多大的改變。因此有必要就過去撰寫的稿件彙整成冊,提供讀者從事過去、現在及未來對比的參考。本書撰寫過程中經歷之資料搜集、文字編排、校對等工作均由同仁陳卿卿小姐、呂淑真小姐及許芬鈴小姐協助辦理,謹致深深的謝意。洪德生 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 2012.3.2

特價2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深耕台灣放眼全球

洪德生  著
台經院  出版
2012/04/27 出版

從1972年開始我個人在美國明尼蘇達州政府學術機構及民間能源公司工作約20年之久,工作的內容以總體經濟、能源經濟、公營事業管制、能源事業多角化經營為主。1993年返台之後即投入台灣經濟研究院工作迄今,其間參與之研究領域包括總體經濟、產業發展政策、能源經濟、區域經濟整合、兩岸經貿關係等。此外,亦續就產經問題撰寫文稿提出個人的看法發表。事後發現這些過去發生的問題及看法,在當前問題仍然重複發生,解決的原理、原則也沒有多大的改變。因此有必要就過去撰寫的稿件彙整成冊,提供讀者從事過去、現在及未來對比的參考。本書撰寫過程中經歷之資料搜集、文字編排、校對等工作均由同仁陳卿卿小姐、呂淑真小姐及許芬鈴小姐協助辦理,謹致深深的謝意。洪德生 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 2012.3.2

7 特價19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台灣經濟的天空

台經院  出版
2012/04/20 出版

自民國89年以來陸陸續續在「卓越」雜誌針對台灣經濟成長的課題、配合一些台灣經濟研究院的資訊及研究提出一些看法,希望能引起更多的討論、更多的想法和更多的建議。如今就把這些文字彙整成冊,這也算是對自己走過的腳步留下一點痕跡。現今台灣經濟成長所面對的重要課題為:外在環境的變化、產業轉型、兩岸經貿關係及非經濟因素。外在環境的變化最主要的是全球化、知識經濟化及雙邊或多邊貿易協定等趨勢。其中大部分非我全然所能掌控,只能盡力去突破。產業轉型是台灣經濟進一步成長的必經之道,轉型的方向是從低成本、大量生產的製造業代工模式,轉為以研發、設計、行銷網路、品牌創新為主及提高服務業比重等模式。而兩岸經貿關係則是希望能夠降低對中國的依存度,繼續維持或擴大台灣對中國產業競爭力的差距。此外亦希望把兩岸的經貿關係確實納入全球運籌中心的模式內。而非經濟因素所包括的範圍甚廣,諸如社會安定、政治穩定、法治政治及國人理性行為模式的推動等等,也都必須繼續加強。這本書所探討的重點大概就以上述的四個議題為準,其中有些是切合事情發生的時間點,有些是屬於一般性的論述。而撰寫過程中所經歷的諸如資料的搜集,文字編排等煩瑣的工作都由同仁陳卿卿小姐協助辦理,深為感謝。洪德生台灣經濟研究院副院長2004.10

特價24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台灣經濟的天空

台經院  出版
2012/04/20 出版

自民國89年以來陸陸續續在「卓越」雜誌針對台灣經濟成長的課題、配合一些台灣經濟研究院的資訊及研究提出一些看法,希望能引起更多的討論、更多的想法和更多的建議。如今就把這些文字彙整成冊,這也算是對自己走過的腳步留下一點痕跡。現今台灣經濟成長所面對的重要課題為:外在環境的變化、產業轉型、兩岸經貿關係及非經濟因素。外在環境的變化最主要的是全球化、知識經濟化及雙邊或多邊貿易協定等趨勢。其中大部分非我全然所能掌控,只能盡力去突破。產業轉型是台灣經濟進一步成長的必經之道,轉型的方向是從低成本、大量生產的製造業代工模式,轉為以研發、設計、行銷網路、品牌創新為主及提高服務業比重等模式。而兩岸經貿關係則是希望能夠降低對中國的依存度,繼續維持或擴大台灣對中國產業競爭力的差距。此外亦希望把兩岸的經貿關係確實納入全球運籌中心的模式內。而非經濟因素所包括的範圍甚廣,諸如社會安定、政治穩定、法治政治及國人理性行為模式的推動等等,也都必須繼續加強。這本書所探討的重點大概就以上述的四個議題為準,其中有些是切合事情發生的時間點,有些是屬於一般性的論述。而撰寫過程中所經歷的諸如資料的搜集,文字編排等煩瑣的工作都由同仁陳卿卿小姐協助辦理,深為感謝。洪德生台灣經濟研究院副院長2004.10

7 特價168
電子書
下次再買

發動台灣經濟新引擎:我國能源產業之利基與挑戰

台經院  出版
2012/01/18 出版

能源在人類經濟活動中除了具有難以替代的特性外,更扮演著原料投入、要素投入和消費財的角色。因此,在傳統能源逐漸耗竭的情形下,能源發展必須朝著永續的方向前進。再生能源目前普遍受到國際重視,每一個國家皆在考慮現實環境後,研擬符合國家長期利益之政策目標,發展綠色經濟和綠色就業不僅將改善國內環境與國際形象,也將促進未來整體經濟成長,帶動低碳經濟。故本書將先分析我國目前能源需求和二氧化碳排放之現況,再針對再生能源、節能技術與新能源技術等三大能源產業來闡述目前各重點產業發展之利基與挑戰。其中,再生能源選定太陽光電、中小型風力機和氫能燃料電池產業,節能技術產業選擇LED和能源技術服務(ESCO)兩產業,新能源技術產業則以二氧化碳捕獲與地質封存,以及智慧電網兩新興產業為例,針對國內產業發展概況、產業聚落、產業關聯、投入階段的成本分析、銷售階段的需求分析和未來產業發展趨勢與技術展望等面向進行探討。期盼透過本書,讓社會各界更進一步了解國內能源產業現有的利基與可能面對的挑戰,為台灣邁入低碳化與產業高值化奠基,順利發動台灣經濟新引擎。

特價4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發動台灣經濟新引擎:我國能源產業之利基與挑戰

台經院  出版
2012/01/18 出版

能源在人類經濟活動中除了具有難以替代的特性外,更扮演著原料投入、要素投入和消費財的角色。因此,在傳統能源逐漸耗竭的情形下,能源發展必須朝著永續的方向前進。再生能源目前普遍受到國際重視,每一個國家皆在考慮現實環境後,研擬符合國家長期利益之政策目標,發展綠色經濟和綠色就業不僅將改善國內環境與國際形象,也將促進未來整體經濟成長,帶動低碳經濟。故本書將先分析我國目前能源需求和二氧化碳排放之現況,再針對再生能源、節能技術與新能源技術等三大能源產業來闡述目前各重點產業發展之利基與挑戰。其中,再生能源選定太陽光電、中小型風力機和氫能燃料電池產業,節能技術產業選擇LED和能源技術服務(ESCO)兩產業,新能源技術產業則以二氧化碳捕獲與地質封存,以及智慧電網兩新興產業為例,針對國內產業發展概況、產業聚落、產業關聯、投入階段的成本分析、銷售階段的需求分析和未來產業發展趨勢與技術展望等面向進行探討。期盼透過本書,讓社會各界更進一步了解國內能源產業現有的利基與可能面對的挑戰,為台灣邁入低碳化與產業高值化奠基,順利發動台灣經濟新引擎。

7 特價28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建構低碳綠活社會:全球綠色能源應用推廣案例

台經院  出版
2011/03/04 出版

2010年2月,台灣第一部記錄全球暖化影響的紀錄片「正負2度C」的放映,引發了我國朝野對全球暖化議題的高度重視與熱烈討論。根據片中所描述,未來當全球平均氣溫上升1度,台灣雨量將增加一倍;海平面若是大幅度上升,將可能使台灣西部沿海許多鄉鎮被淹沒而沉入海底,極端的雨量不但水庫無法負荷,類似2009年重創我國的莫拉克強烈颱風,將會不只一次的發生,而全球暖化也會造成一年四季的變遷,未來令人愉悅的春季和夏季將非常短暫,難耐的酷夏及漫長的寒冬,才會是未來台灣民眾將要長期面對的氣候。上述的情節並非虛構,事實上地球暖化的影響早已發生,百年前被史學家形容為「山嶽如畫,樹木青蔥,婆娑之洋,美麗之島」的台灣,在最近一個世紀平均溫度提高幅度為全球的1.6倍,不知不覺中,相對濕度降低,屢創紀錄的高溫或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大雨,正不斷影響美麗寶島全體民眾的生活,而這些異常的氣候正是由於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所造成的懸浮微粒所造成。如果我國再不正視問題,降低對化石能源的依賴與消費,讓全體國民培養「節能減碳」的觀念並落實在生活中,則氣候異常的情況將難以改善,台灣民眾將被迫於日益惡化的自然環境中繼續生存下去。換個角度思考,台灣在歷經多年經濟的快速發展後,現有產業結構已經到了必須調整的階段。以2009年為例,台灣製造業的產值有三分之一是我國出口主力的資通訊產業所創造,不過這麼龐大的產值卻有將近一半要作為進口設備的折舊之用,也就是說,資通訊產業的發展對勞動所得的提高,或是企業盈餘增加的貢獻,並不如其他產業高。這也讓我國朝野重新思考如何建構新的產業結構,讓傳統產業加速升級,並創造新興產業,讓台灣能再創經濟奇蹟,而這其中眾所認同的重要新興產業之一,便是結合再生能源的推廣與應用,以及發展新能源及節能技術之「綠能產業」。對於台灣而言,發展綠能產業不僅可以使氣候異常的變化獲得改善,同時能讓台灣產業獲得新的動能,對於民眾生活及經濟的重要性自不言可喻。作為台灣經濟智庫的一份子,台經院不僅長期致力於國內產業及能源消費的相關研究,投入資源於理論模型的建構上,近年更逐步將研究領域擴展至相關產業的前瞻技術,以及研究成果商品化的方向上,期盼能透過此一研究成果的分享,讓國內各界能獲得更多的資訊,據以發展更多的創意與產品,更希望未來透過節能減碳及綠能產業所構建出的綠活社會,能帶給台灣民眾更幸福、更快樂的生活。

特價46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建構低碳綠活社會:全球綠色能源應用推廣案例

台經院  出版
2011/03/04 出版

2010年2月,台灣第一部記錄全球暖化影響的紀錄片「正負2度C」的放映,引發了我國朝野對全球暖化議題的高度重視與熱烈討論。根據片中所描述,未來當全球平均氣溫上升1度,台灣雨量將增加一倍;海平面若是大幅度上升,將可能使台灣西部沿海許多鄉鎮被淹沒而沉入海底,極端的雨量不但水庫無法負荷,類似2009年重創我國的莫拉克強烈颱風,將會不只一次的發生,而全球暖化也會造成一年四季的變遷,未來令人愉悅的春季和夏季將非常短暫,難耐的酷夏及漫長的寒冬,才會是未來台灣民眾將要長期面對的氣候。上述的情節並非虛構,事實上地球暖化的影響早已發生,百年前被史學家形容為「山嶽如畫,樹木青蔥,婆娑之洋,美麗之島」的台灣,在最近一個世紀平均溫度提高幅度為全球的1.6倍,不知不覺中,相對濕度降低,屢創紀錄的高溫或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大雨,正不斷影響美麗寶島全體民眾的生活,而這些異常的氣候正是由於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所造成的懸浮微粒所造成。如果我國再不正視問題,降低對化石能源的依賴與消費,讓全體國民培養「節能減碳」的觀念並落實在生活中,則氣候異常的情況將難以改善,台灣民眾將被迫於日益惡化的自然環境中繼續生存下去。換個角度思考,台灣在歷經多年經濟的快速發展後,現有產業結構已經到了必須調整的階段。以2009年為例,台灣製造業的產值有三分之一是我國出口主力的資通訊產業所創造,不過這麼龐大的產值卻有將近一半要作為進口設備的折舊之用,也就是說,資通訊產業的發展對勞動所得的提高,或是企業盈餘增加的貢獻,並不如其他產業高。這也讓我國朝野重新思考如何建構新的產業結構,讓傳統產業加速升級,並創造新興產業,讓台灣能再創經濟奇蹟,而這其中眾所認同的重要新興產業之一,便是結合再生能源的推廣與應用,以及發展新能源及節能技術之「綠能產業」。對於台灣而言,發展綠能產業不僅可以使氣候異常的變化獲得改善,同時能讓台灣產業獲得新的動能,對於民眾生活及經濟的重要性自不言可喻。作為台灣經濟智庫的一份子,台經院不僅長期致力於國內產業及能源消費的相關研究,投入資源於理論模型的建構上,近年更逐步將研究領域擴展至相關產業的前瞻技術,以及研究成果商品化的方向上,期盼能透過此一研究成果的分享,讓國內各界能獲得更多的資訊,據以發展更多的創意與產品,更希望未來透過節能減碳及綠能產業所構建出的綠活社會,能帶給台灣民眾更幸福、更快樂的生活。

7 特價322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發掘綠色黃金:能源經濟新契機

左峻德  著
台經院  出版
2009/08/13 出版
7 特價28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中國經濟開世局.兩岸關係創新機

朱正中  著
台經院  出版
2005/10/01 出版
7 特價35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