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叢書 書系 ,共計3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電子書】流行病學:原理與方法

陳建仁  著
聯經  出版
1999/03/01 出版

流行病學是科學也是藝術,是「研究流行病的學問」 副總統陳建仁專著,理解臺灣流行病學發展的代表性著作   2020年新冠肺炎(COVID-19,武漢肺炎)肆虐全球,民眾關心自身健康,對於流行病的生成也有更多的關注。   《流行病學:原理與方法》是副總統陳建仁,同時身為臺灣著名流行病學專家所出版之專著。陳建仁教授指出,流行病學面對的問題,乃因人類日常生活的錯綜環境,致使疾病生成充滿複雜性、不確定性、無法操控性。流行病,可指各種疾病,當發生率或死亡率超出一般平均值而達流行狀態時,便可歸為流行病的範圍,從早期傳染病、到今日的癌症、心血管疾病、慢性病、精神疾病等皆囊括其中。因此需自族群、時間、地方的病例比較間,「藉著嚴謹的觀察或實驗,以及縝密的因果邏輯推理」來進行描述、診斷、治療,以達預防的工作。   本書清晰勾勒出流行病學這門當今愈顯重要的跨學科領域,並詳述流行病學概論、疾病自然史與致病模式、假說與辯證方法、生命統計與疾病偵查,以至群體與個人層次的分析,更援引了臺灣流行病史上的多個重要案例。當二十一世紀面臨SARS、新冠肺炎等新一波流行病挑戰,在生活環境更形複雜的今日,《流行病學:原理與方法》不僅顯露陳建仁教授參與公共衛生體系建制的思考基礎,亦揭示了面臨流行病爆發時,因應情況而防疫布署的相關作業,透過理解臺灣流行病學發展的脈絡,指引保護自我健康的最佳途徑。

特價423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食物與癌症(精)

林仁混  著
聯經  出版
1994/04/01 出版

癌症為台灣十大死因之首。癌症之起因與食物關係密切,而食物又有防癌、致癌作用。因此如何將此項食物相互消長作用之知識加以研究開拓,並將之公諸於世,宣導於民,期能使癌症之發生率與死亡率大幅減低,是抗癌政策最重要的一環。林仁混教授專注於硝酸胺致癌機轉研究多年,蜚聲國際,今將其心得以中文淺顯文字表達,全篇依據科學原理,取材嚴謹,且把握重點而有系統,對學術發展與民眾保健,都有莫大貢獻。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淋巴瘤的病因診斷與治療 (精)

蘇益仁  著
聯經  出版
1993/02/01 出版

這是一本強調本土研究的醫學專著。作者擷取了近年來血液學、免疫學、分子生物學及病毒學的研究成果,結合個人多年臨床、研究與觀察的心得,以各個器官獨特的描述法,對惡性淋巴瘤及白血病作全面性的探討。書中充分運用本土病例,圖片亦大部階取材於國內病人,有助於瞭解本土的疾病特色,並進而研究出更有效的防治之道。

9 特價54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