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略科學大圖鑑系列第19冊/★圖解藥物的運作機制&解答常見Q&A★☆★藥師繪圖作家 米八芭 熱情推薦!★☆當我們感冒時,會到藥妝店或藥局買成藥,或去醫院請醫生開處方。不過當服下瓶罐或鋁箔包裝內的「小小顆粒」後,身體的哪些部位會吸收藥物成分,藥物成分又是如何發揮藥效,應該很多人都不知道箇中奧妙吧?本書將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說明藥物基礎知識,一般常見的止痛藥、胃藥、氣喘藥、抗組織胺是如何發揮作用的呢?為何有藥丸、粉末、膠囊等這麼多種形式呢?以及服藥需要注意的藥物併用問題、常見Q&A等小知識也都一併囊括在內!而在介紹漢方藥的種類與劑方後,最後一起進入耗費大量資金、心血的新藥開發世界。從多方面介紹與藥物有關的知識,希望讀者能從中得到樂趣,從不同角度看待手邊的藥物。★藥師繪圖作家 米八芭 熱情推薦!★「在這個資訊爆炸的年代,身邊到處充斥著真假難辨的訊息。想要有系統的獲得藥物基礎知識,那就是這本書了!」——米八芭系列特色1. 日本牛頓出版社獨家授權。2. 主題明確,解釋清晰。3. 以關鍵字整合知識,含括範圍廣,拓展學習視野。
★臨床心理師 蘇益賢 審訂 ──現任初色心理治療所副所長與多家企業合作之企業講師 ★詳細介紹30種以上的精神疾病症狀及9種療法 由於社會大眾對精神疾病的認知度越來越高,每當有天災人禍或發生社會案件時,相關議題便會不時浮上檯面。 ★本書分成三大章節: 1. 網羅多種精神疾病的症狀及原因 2. 現代社會造成的心理問題 3. 精神疾病的治療方法 由日本專業醫生針對憂鬱症、心理創傷、思覺失調症、酒精依賴、自閉症、過動症等等,解析症狀並提出建議與應對方法,種類詳盡,資料豐富,不但能讓對專業領域有興趣的讀者具備初步認知,未來想從事心理治療的學生,也能一探究竟。這些精神疾病或許沒有離我們很遠,身邊也許就有人受憂鬱症所苦,因拒學而無法完成學業;或是年長者深受失智症、睡眠障礙困擾;而孩童跟成人也都有可能出現發展障礙的問題,增加認識就是及早治療的第一步。 另外現代社會常見的心理問題,如「網路霸凌」、「炎上」等由某人引起的批判,隨即蜂擁而至導致事態難以收拾,已釀成數次悲劇;在社群上因為「已讀不回」而遭到欺負;因現代家庭結構改變,持續增加的「產後憂鬱症」、「虐待」等問題。透過這些議題,讀者也可以一起思考造成這些狀況背後的社會問題。 系列特色 1. 本書系取得日本牛頓出版社的授權,以精美插圖、珍貴照片及電腦模擬圖像,深入淺出解說科學知識,淺顯易懂。 2. 以一書一主題的系統化,縱向深入閱讀,橫向觸類旁通,主題涵蓋天文、數學、物理、化學、生命科學等領域。 3. 以不同的角度提出各種科學疑問,啟發讀者對科學的探究興趣。
★依賴症無所不在!網路、遊戲、手機、咖啡因都可能導致依賴症! ★小心「我都是為你好」這種常出現在親子關係的不良依賴 ★本書主要介紹三大類依賴症: 1.物質依賴症:藥物、酒精、尼古丁、咖啡因、抗焦慮劑 2.行為成癮:賭博、手機、性愛、購物依賴、竊盜癖 3.對人的依賴:常見於親子、夫妻、戀愛間的人際依賴 依賴症是種對酒精或賭博等行為「想戒也戒不了的症狀」。近年來,研究人員解開這種病與腦的關係,無關年齡、性別或社會地位,特別是網路發達後,人人手機不離身,孩子整天沉迷網路、電子遊戲;每天都來喝杯咖啡,居然也可能得到咖啡因依賴症。可見這些成因就潛藏在我們日常周圍,任何人都有可能罹患依賴症,不容忽視。 依賴症麻煩的地方在於患者難以自覺,症狀又會不斷反覆。為什麼依賴症這麼難以戒除?與日常習慣的分界又是什麼呢?而為了緩和痛苦而選擇依賴,有時反而會陷入不健康的人際關係,即使遭受否定、暴力仍無法捨棄。本書亦介紹常出現在親子、夫妻、戀愛間的依賴關係。 最後從最新的腦科學知識和心理學角度,揭露依賴症的原因與恢復方法。依賴症是復發率非常高的疾病,若能避免「孤立」的環境,並尋求專業協助,相信能為各位讀者帶來幫助。 系列特色 1. 本書系取得日本牛頓出版社的授權,以精美插圖、珍貴照片及電腦模擬圖像,深入淺出解說科學知識,淺顯易懂。 2. 以一書一主題的系統化,縱向深入閱讀,橫向觸類旁通,主題涵蓋天文、數學、物理、化學、生命科學等領域。 3. 以不同的角度提出各種科學疑問,啟發讀者對科學的探究興趣。
★認識自閉症、過動等常見發展障礙★ ★揭示發展障礙致病原因、症狀傾向及治療方法★ ──每10人就有1人有發展障礙 ──有些人直到成年才發覺原來自己有發展障礙 ──剖析ASD的發病與遺傳因素、ADHD與腦部酬賞系統的關係 ──只要善用自身特性,即可大大降低患病帶來的生活困擾 近年來越來越常聽到「發展障礙」一詞,不少人在工作或人際關係不順時,也會暗自煩惱「自己說不定也有發展障礙」。在快速變化、充滿壓力的環境中,該如何創造自信且協調的人際關係,是每個人都需要面對的人生課題。 本書不僅探討發展障礙的症狀分類、與腦部的關係,也會介紹「成人發展障礙」以及「繭居」與發展障礙之間的關聯性。並且從最新腦科學的研究成果和見解等角度出發,說明自閉症譜系障礙(ASD)及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致病原因、傾向和研發出治療藥物的可能性。最後解說有發展障礙症狀的人該如何善用本身的特性,讓每天都能過得開心。 系列特色 1. 本書系取得日本牛頓出版社的授權,以精美插圖、珍貴照片及電腦模擬圖像,深入淺出解說科學知識,淺顯易懂。 2. 以一書一主題的系統化,縱向深入閱讀,橫向觸類旁通,主題涵蓋天文、數學、物理、化學、生命科學等領域。 3. 以不同的角度提出各種科學疑問,啟發讀者對科學的探究興趣。
★40歲起必須知道的保健常識★ ★網羅預防知識、身體理解、身體疾病、飲食運動及睡眠五大章節 ──平均壽命與健康壽命有何不同? ──若運動、睡眠不足,小心生活習慣病找上門 ──脂質不再是萬惡罪人!顛覆舊有常識,重新認識脂質 ──極端限醣飲食的危險性 最近是否常常感到腰酸背痛、老花眼、頻尿或耳鳴呢? 年紀漸長,身體也開始出現諸多不適。尤其到了40~50多歲的中高齡者,若沒有適度運動,肌肉量會大幅減少,是能實際感受到身體機能開始走下坡的階段。另一方面,毫無自覺症狀的老化,例如因過度飲食和運動不足所引起的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等等,這些症狀若置之不理,過了10年、20年後,恐怕將導致更可怕的疾病。 隨著科技跟醫療進步,人類越來越長壽,但伴隨而來的疾病與照護問題,著實令人困擾。即使不能阻止老化,但若建立正確的知識與認知,還是可以打造出更舒適的生活方式。本書分為五大章節,介紹預防中老年疾病、生活習慣病的預防知識,還有以正確飲食、運動習慣、建立良好睡眠等面向,來瞭解40~50歲左右特別需要注意的保健知識吧! 系列特色 1. 本書系取得日本牛頓出版社的授權,以精美插圖、珍貴照片及電腦模擬圖像,深入淺出解說科學知識,淺顯易懂。 2. 以一書一主題的系統化,縱向深入閱讀,橫向觸類旁通,主題涵蓋天文、數學、物理、化學、生命科學等領域。 3. 以不同的角度提出各種科學疑問,啟發讀者對科學的探究興趣。
★總是有失眠困擾?掌握好眠三原則幫助入睡★★從科學角度解析睡眠研究、夢境以及記憶的機制★──你有聽過「睡眠負債」這個名詞嗎?──睡眠Q&A:如何有效率小睡補眠?睡前飲酒有助睡眠的迷思──科學家成功以人工製造出虛假記憶、窺伺夢境內容你是早起派還是晚起派呢?根據研究顯示,這取決於基因,也就是說,知道自己所需的睡眠時數是很重要的。現代人生活忙碌,時常晚睡,還會利用假日大肆補眠,如果你也常這樣的話,就有可能落入「睡眠負債」的情況摟!長期睡眠不足,除了可能對工作產生影響外,也會對身心健康造成負面影響,容易引發肥胖、糖尿病等疾病。人人伽利略《睡眠科學》除了可以幫你正視這個情況,有機會改善睡眠品質,也針對睡眠、冬眠、夢境相關研究有相當篇幅的介紹,有興趣的讀者不妨來了解看看。「你還記得我們上次一起去海邊玩的事情嗎?」「咦?我們不是一起去爬山嗎?」你可能以為自己的記憶肯定準確無誤,但其實即使是鮮明的歷史大事件,也可能會出錯,為什麼記憶會這樣出錯呢?另外,許多人常常考前臨時抱佛腳,徹夜苦讀,以為這樣就可以拿高分,那你錯了!睡不飽反而會影響記憶力定著的效果,而從腦科學了解記憶與睡眠的機制,就能用更有效率的方式記憶背誦。另外也談論了偽記憶、超憶症、學者症候群等有趣話題,一起從科學角度認識睡眠與夢境、記憶力的關係吧!系列特色1. 本書系取得日本牛頓出版社的授權,以精美插圖、珍貴照片及電腦模擬圖像,深入淺出解說科學知識,淺顯易懂。2. 以一書一主題的系統化,縱向深入閱讀,橫向觸類旁通,主題涵蓋天文、數學、物理、化學、生命科學等領域。3. 以不同的角度提出各種科學疑問,啟發讀者對科學的探究興趣。
★日本牛頓獨家授權,用精彩圖解多方延伸科學觸角 ★人人伽利略圖解健康套書──從吃的食物、藥物,為您健康把關! ★符合一○八課綱學習素養,搭配大量全彩電腦繪圖,加強學習效果 「人人伽利略系列」來自四十年歷史的日本牛頓出版社,擅長將許多領域的科學知識,化繁為簡,透過有系統的圖文解說,縱向探索科學興趣,橫向延伸生活經驗,從書本走進生活,啟發學習的興趣,無論是學生或一般成人,只要你對科學領域有興趣,翻開就對了! 《藥物科學:藥物機制及深奧的新藥研發世界》 每個人都需要服用藥物,而藥品可以救人,也可以害人。本書從藥物的成分、在體內的運作機制、開發過程與服用禁忌等,做了一個相當全面的解析,大家可以從中瞭解開發跨世代藥物的偉大與艱辛,也可以對仍在開發中的癌症醫療有更多的認識。最後附上186種藥物彙典,列出常見藥品的效用及副作用,有助於讀者建立正確用藥觀念。 《身體的檢查數值:詳細了解健康檢查的數值意義與疾病訊號》 健康檢查結束後的報告,不是只要沒有紅字就可以了。本書列出常見的數值意義,並彙整相關疾病的症狀、原因與預防方法,讓讀者可以快速翻查,更進一步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也另外提醒容易因不良習慣引發的生活習慣病,提早發現,就可提早治療,更別忘了幫助長輩守護健康! 《飲食與營養科學百科:人體的吸收機制和11種症狀的飲食方法》 內容涵蓋生理學、營養學和家庭醫學,帶您循序漸進,從破除常見的健康迷思,到營養素的種類、在體內發揮的效果、缺乏時會造成的症狀、時下流行的飲食法分析,以及常見疾病適合的飲食方式。無論是對消化機制有興趣、注重健康,或是想瘦身的讀者,都能提供幫助! 系列特色 1. 本書系取得日本牛頓出版社的授權,以精美插圖、珍貴照片及電腦模擬圖像,深入淺出解說科學知識,淺顯易懂。 2. 以一書一主題的系統化,縱向深入閱讀,橫向觸類旁通,主題涵蓋天文、數學、物理、化學、生命科學等領域。 3. 以不同的角度提出各種科學疑問,啟發讀者對科學的探究興趣。
★本書以圖解清楚說明藥物在體內作用的機制,解釋為什麼會有副作用以及如何正確服藥等等,幫助讀者建立正確的用藥觀念 ★收錄疾病別186種藥物彙典,介紹效用及副作用,極具實用價值! ★國立台灣大學特聘教授,台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 郭鐘金教授審訂/推薦 很多人都必須吃藥、習慣吃藥,但你有想過藥物在體內是如何運作的嗎?為什麼胃藥只對胃痛有用?為什麼藥會有副作用呢?為什麼不能與某些食物一起服用呢?……要解開這些疑問,就要靠《藥物科學:藥物機制及深奧的新藥研發世界》! 藥能救人,毒能害人,但藥與毒其實是同一件事。能化解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克制讓人生病的微生物,這就是藥;但如果這個物質同時也對人體造成其他危害,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副作用」。若能了解藥物在體內的作用機制,就能知道如何「趨利避害」,如何「兩害相權取其輕」,知道為什麼服用花粉症藥物會想睡覺,為什麼降血壓藥不能和葡萄柚汁並用,為什麼止痛藥對胃不好。這些小知識對我們有很大的幫助! 一款藥物的開發時間可能長達15~20年,耗費數百億的龐大資金,這些藥是怎麼製造出來的呢?《藥物科學》介紹科學家如何從數百種的物質中,找到可能成為「藥的種子」的化合物後,還需經過各種實驗和測試方能上市販售。在癌症的治療上,介紹了如何精準狙擊癌細胞、使用自身的免疫療法,以及持續受到注目的「癌症基因組醫療」,可配合個體的基因差異來選擇最適合的藥物。同時,《藥物科學》也專訪研發出感染症特效藥、C型肝炎新藥、降低膽固醇藥物、高分子微胞的專家,一窺研發新藥的艱辛與成果。 《藥物科學》並收錄186種藥物彙典,依疾病將處方藥分類,列出藥物的效用及劑型,有助於讀者養成正確的用藥觀念。 系列特色 1. 本書系取得日本牛頓出版社的授權,以精美插圖、珍貴照片及電腦模擬圖像,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解說科學知識,淺顯易懂。 2. 以一書一主題的系統化,縱向深入閱讀,橫向觸類旁通,主題涵蓋天文地理、生物、數學、物理、化學、歷史、醫學。 3. 以不同的角度提出各種科學疑問,啟發讀者對科學的探究興趣。
★日本牛頓獨家授權《人人伽利略》系列★ ★日本亞馬遜4顆星好評推薦★ ★高解析度精美圖片解說,圖表簡潔易懂★ 「藥補不如食補」,與其等生病才吃藥,不如在日常飲食下工夫! 《飲食與營養科學百科》內容涵蓋生理學、營養學和家庭醫學,帶您循序漸進,從破除常見的健康迷思,到營養素的種類、在體內發揮的效果、缺乏時會造成的症狀、時下流行的飲食法分析,以及常見疾病適合的飲食方式。無論是對消化機制有興趣、注重健康,或是想瘦身的讀者,都能提供幫助!想過健康的生活,正確飲食是必要的。本書教你如何吃才「正確」。胃不好的人該怎麼吃?吃什麼才會讓感冒好得快?專家建議的飲食重點。全彩圖解,營養素在體內的作用、消化構造一目瞭然,零基礎也能快速理解! ☆集結大量與「飲食」相關的知識 營養不是多多益善,五大營養素每天理想的攝取比例是多少?世界衛生組織WHO和日本肥胖學會的建議攝取比例又有何不同?人體如何吸收營養素? ☆Q&A 快速破除迷思 「低醣飲食不但能快速瘦下來,還有益健康?」 →短時間內能快速瘦身,卻可能出現疲倦、注意力渙散等副作用,長期執行也容易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 「β-胡蘿蔔素能預防癌症?」 →適量攝取能避免營養不足,但大量攝取反而會增加罹癌風險。 「零卡食品沒有卡路里?」 →目前的規定為熱量未滿四大卡,即可標示為「零卡」,並不是真的零卡。 ☆章節主題分確 使用方便 第一章 引人關注的食品與健康問題:「吃這個容易得癌症」、「吃那個對健康不好」……教您如何從氾濫的健康資訊找出真正可信的知識。 第二章 正確了解營養素!:為什麼醣類能產生能量?哪些營養素是人體無法自行合成,必須藉由食物補充?介紹五大營養素的主要效能及富含維他命的食物。 第三章 吸收營養素的身體機制:胃酸並不能溶化蛋白質,只能進行初步分解,消化的關鍵在於胰臟,脂肪則要靠膽汁分解……食物從嚥下到排出的詳細過程解析。 第四章 享受美食的身體機制:舌尖嚐甜味、舌根嚐苦味?其實舌頭嚐得出的味道沒有位置之分。覺得食物「好吃」,不是靠舌頭,而是由大腦皮質判斷的結果。從科學的角度探索「味道」! 第五章 專家傳授理想的飲食方式:身體不舒服,可能是某種營養素不足或過量!各個年齡層的飲食需要特別注意什麼?常見症狀該怎麼吃?改善高血壓、骨質疏鬆、動脈硬化等11種症狀的飲食建議。 本書特色 1.日本牛頓正式授權,精美插圖、珍貴照片及電腦模擬圖像輔助,科學原理一看就懂,啟發讀者對科學的探究興趣,養成科學素養,練習邏輯思考! 2.一書一主題,縱向深入閱讀,橫向觸類旁通,從不同角度闡明各類科普疑問,各章附有專欄補充,幫助加深記憶,確實掌握重點! 3.涉及生理學、營養學、家庭醫學,重點原理一次補完! 本書適合 ‧需要快速了解生理學、營養學基礎的人 ‧不想靠極端方法,希望健康瘦身的人 ‧想重新規劃飲食,達到食療目的的人 ‧希望均衡飲食,預防疾病的人 ‧對健康訊息可信度及保健食品效力感到疑惑的人
中醫藥草流傳數千年之久,是老祖先的智慧累積,而其溫和養生的卻病訴求,也在二十一世紀的今日,受到中西方醫學的一致推崇。《中國中藥植物圖鑑》按植物學的分類高低分為四冊,第一冊主要包括蕨類植物、裸子植物及被子植物中少量的雙子葉植物;第二、三、四冊是被子植物,其中第二、三冊主要是雙子葉植物,第四冊主要是單子葉植物和少量的雙子葉植物。每一冊約收錄300種中藥植物,全套共收集近1200多種。第一冊正文之前的總論,包括常用植物名詞解釋、常見中藥學名詞解釋及常見中藥炮製學。正文按照植物的入藥部位不同,分為:根類藥、莖類藥、皮類藥、葉類藥、花類藥、果類藥、種子類藥、全草類藥八類。每一類藥中的植物又是以其科屬依次描述,內容包括中草藥名稱、各種原植物的科名、植物名、拉丁學名及入藥部位,並詳細描述植物的形態特徵、植物的生長環境和分布地區,以及藥材的採收時節、採收方法及簡單的加工方法,主要的性味和藥性歸經、功用主治、用法與用量、該藥的毒性、配伍、使用禁忌等注意事項。《中國中藥植物圖鑑》作者為大陸著名中醫學者,歷經多年跋山涉水,負笈中國各省拍攝數千種藥草生態,並加以翔實說明用法及功效,是中醫學界難得一見圖文並茂之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