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憂鬱」當「失智」,錯過黃金治療期 在台灣,每5個老年人就約有1人罹患憂鬱症, 我們卻對它一無所知…… ——台北榮總老年精神科主任 蔡佳芬 審訂推薦—— 【你身邊的老人家,有這樣的狀況嗎?】 ◎抱怨這疼那痛睡不好,卻找不到病因 ◎食欲不振、倦怠無力,做什麼都提不起勁 ◎情緒低落、悲觀消極,有時焦躁易怒 ◎記性變差、恍神散漫,懷疑別人要陷害他 →「上了年紀都會這樣吧,這也沒辦法……」 →「不會是失智了吧,這該怎麼辦?」 在以為這只是老化、或擔心已經失智之前, 我們或許該考慮另一種可能性——老年憂鬱症。 會老是自然,但憂鬱不該是應然。 老年憂鬱因症狀近似老化、失智,而常被忽視或誤解, 讓我們開始認識它、發現它,幫助身邊的長者穿越情緒黑潮, 這不只是為了他們,也是為了我們自己。 相較於失智,憂鬱是盛行率更高、也很容易造成失能的老年病症。 老年人的自殺死亡率高居各年齡層之冠,約為一般人的2倍,而且和憂鬱密切相關; 失智症常會併發憂鬱,老年憂鬱若未妥善治療,也可能成為失智症的前兆。 老年憂鬱症的主要成因, 是大腦老化的〈生理因素〉和承受失落體驗的〈心理因素〉交相作用所致, 只要及時給予適當的生理與心理治療,病況就會明顯改善。 老年精神科專業醫師和田秀樹,詳盡說明老年憂鬱症的身心病因和判別症狀, 並將其和失智、譫妄等老年認知障礙進行解說比較, 同時提供主要的治療方法和預防知識。 在「老老照護」漸已成形的台灣社會, 對於老年憂鬱症患者,以及擔負照顧責任的配偶伴侶或中壯年子女, 本書都希望給予必要的支持與指引, 為打造更友善的醫療、照顧和生活品質而努力,共創無憂老後。 【關於老年憂鬱症,你必須知道的事】 ◎老年人不只會失智,也會憂鬱,只要開始老化,人人都是憂鬱症預備軍 ◎老年憂鬱常以身體不適的症狀表現,也會有妄想、記憶衰退等認知障礙症狀 ◎老年憂鬱會引起「假性失智」,同樣是健忘,失智與憂鬱的差別在於「病識感」 ◎老年憂鬱症對患者和照顧者的身心考驗,比失智症更為嚴苛 ◎只要運用得當,藥物治療對老年憂鬱多有良好效果,無須抱持偏見與恐慌 【預防老年憂鬱症的基礎知識】 ◎現在的老年人都比想像中年輕,不要輕易將憂鬱症狀概括為老化現象 ◎「忍耐」會使人老化,無論幾歲都要誠實面對自己的欲望 ◎人際往來、照顧孫子、通訊軟體……讓老人家保有「現在還能做的事」 ◎放下二分法思考和滿分主義,訓練自己容許灰色地帶的存在 ◎享用美食,可預防情緒老化;保養臟器,對容貌和大腦都有助益 ◎散步、運動、曬太陽,有意識地養成增加血清素的生活習慣 ◎收集醫療資訊做好準備,找到「心靈的家庭醫師」…… 【治療老年憂鬱症的實用資訊】 ◎老年憂鬱檢測量表:www.depression.org.tw/detection/index_06.asp ◎董氏基金會老年憂鬱防治資訊:www.happyaging.tw ◎家庭照顧者支持性服務資源地圖:carersupport.com.tw ◎求醫科別:全國各醫療院所精神科、老年精神科、身心科(若長輩抗拒看精神科,可先以失眠、腦力減退等身體症狀到家庭醫學科、老年醫學科門診掛號,與醫師溝通長輩狀況,必要時再做轉介)
心也會營養不良? 倦怠.煩躁.鬱悶.焦慮……就用飲食來擊退! 日本暢銷 7 萬冊 【西醫營養 × 中醫調理 × 腸道保健 × 心理調適】 【4季.12個月.52週】全年度身心養護提案 營養的缺失、發炎的症狀、季節氣候的變化, 都會對我們的心造成壓力,引發情緒適應的問題。 從每日的飲食與作息著手,供給心所需要的能源, 以與生俱來的力量,找回「神采奕奕的自己」! 現代人總是承受著各種內、外壓力,長此以往,不僅會引發身體不適,也容易累積負面情緒。 心的健康,深受營養攝取、腸道活動和自然變化的影響,你吃下了什麼,身心就會反映出相應的結果。 疲累、憂鬱或躁動的心,同樣需要適宜的飲食來滋養、活化與安撫。 日本身心保養專家大久保愛醫師,根據整合性的醫療理論,分析身心之間的連動關係, 以1年12個月為單位,從當月的氣候特質起始,說明需要關照的身心部位和症狀, 提示首要的保養方針,進而為每一週規劃具體易行的食療計畫與作息建議。 從適合本週的好食材、簡易食譜、持之以恆的飲食小技巧, 到相輔相成的日常運動、穴道按壓、情緒緩解等生活小叮嚀…… 就算好累好疲憊、不懂食材和營養學,也可以輕易入手、吃對食物,避開「病從食入」的風險; 臨時想不出要吃什麼,也能從中擷取靈感,決定今天採買、外食的菜單…… 希望每個人都能藉此抑制「心的發炎」、消除「身的症狀」,安心自在地悠遊生活。 【未來的自己,是由現在吃的食物所打造】 〈春季:認真養肝、代謝排毒,為敏感的心撫平焦躁怒氣!〉 3月╱想吃蛋白質強肝健心?→動物性食材是首選,牛、雞、海鮮都OK 4月╱莫名易怒又很玻璃心?→補充鐵質和香味蔬菜,安神又寧心 5月╱忙到三餐都草草解決?→白蘿蔔、高麗菜可助消化、修復腸壁黏膜 〈夏季:調理脾虛、散熱降溫,為懶散的心重拾滿滿幹勁!〉 6月╱咖啡和啤酒喝上癮?→換個口味,試試花草茶和檸檬氣泡水 7月╱熱得快要沒胃口了?→魚貝類搭配夏季蔬菜,消暑又清爽 8月╱懶洋洋地提不起勁?→慎選好油和堅果,補充能量抗氧化 〈秋季:細心顧肺、滋潤腸道,為感傷的心提供溫暖呵護!〉 9月╱身體乾燥得快成魚干女?→喝足夠的水,多吃海藻護腸健胃 10月╱便祕讓心也跟著拗脾氣?→發酵食品、白芝麻都能整腸、潤腸 11月╱天氣轉涼就想吃重口味?→自製高湯和調味料來喚醒味覺吧 〈冬季:溫和護腎、彌補日照,為封閉的心開啟前進契機!〉 12月╱如何享受健康早餐小確幸?→蔬菜燕麥粥營養滿點又有飽足感 1月╱曬不到太陽減低了抗壓力?→菇類、木耳、沙丁魚都有維生素D 2月╱甜食吃多了讓血糖值暴走?→鹹豆漿、肉桂可可飲能有效降血糖 本書特色 1. 飲食既調「身」也調「神」,情緒和心理的波動與不適,需要營養來緩解、調節。 2. 以【中西兼容╱身心整合╱食療養生】的全方位關照,提供扎實完整的健康知識。 3. 每週食療計畫簡明易行,豐富圖文提升應用趣味,是每年適用的常備身心保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