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奇鳥和妙妙貓是一對好朋友。妙妙貓,沒有翅膀,卻想學飛。奇奇鳥,雖然有翅膀,卻只能在森林裡穿梭。Chi Chi Bird and Miu Miu Cat are best friends.Miu Miu Cat dreams of flying, even though he has no wings.Chi Chi Bird has wings, but he can only flutter through the forest.他們倆最後領悟出飛行的智慧 ― 有一對「幻想的翅膀」,可以帶領他們前往世界的各個角落。One day they discover a magical secret:With a pair of imaginary wings, they can fly anywhere in the world.奇奇鳥和妙妙貓乘著幻想的翅膀,遨遊世界;每當他們回到森林時,總會帶回來一些奇妙的故事。Chi Chi Bird and Miu Miu Cat soar on their imaginary wings, exploring new places. And every time they come back to the forest, they bring wonderful stories to share.這是奇奇鳥和妙妙貓帶回來的另一個故事 ―Here’s another story brought back from Chi Chi Bird and Miu Miu Cat ―
隨想集一些踩踏在虛空中的足跡 這是一首全新的曲調,我的歌唱既沒有目的,也無所企圖,只是因為我活著,全然地活著,我感受到生命的喜悅。歐雪貞‧讀後記《隨想集》是鴻韻老師於2013年到2022年平日思緒之流的總集,如作者自道—此十年是其人生中最為跌宕起伏的歲月,我流觀其思緒,縱橫古、今、中、外,穿流於文、史、哲、宗教、藝術,如一場華美的盛宴,無聲而大美,其中“萬物有情"這個主調流貫在其書的每一篇章中。作者往往化身為一隻園丁鳥,引領我們駐足山林、放緩腳步,融入大自然—“柚子花施展她的百步迷魂香,整座山谷都淪陷了。”“櫻花匆匆的腳步才離開,木棉花和洋紫荊花就興沖沖地蜂擁而至,金黃與艷紅燃燒在春末的晴空,你在哪裡?書齋?還是暗室?”“田裡的大芥菜,彼此斥喝著、碰撞著、推擠著,掀起一波波的驚濤駭浪。最後它們都得沉入醃缸,靜默地品嘗生命的另一種況味。”誠然,與自然共舞,何等逍遙,但美景無常,只在當下的一瞬—“風來了,它鞠躬,向水邀舞,它們跳起華爾滋,在風的懷抱裡,水的長裙翻飛,直到襲來了一陣狂暴的急雨。”“霧之來,如千軍萬馬之夜襲,霧之去,如一場夢之醒覺。”同時,我們也聆聽到生命淒美的小調樂章—“我為這隻碩鼠所尋的安息地很美,和托爾斯泰在樹林中的墓地一樣的美,甚至比托爾斯泰的更美,因為不會有任何人來打擾牠永恆的寧靜。”不僅仁愛動物,作者也與植物同情—“我獨自來此,為茶樹解開纏身的藤蔓,一小時之後茶樹破顏微笑了, 我卻疲累不堪, 站起身來, 那茶園卻是無邊無際呢!”“四天前,一把鐮刀割下了它(芥蘭),斷了它與大地的連結,它的生命無所依歸,我留它在書房的桌案上,試著給它一些生命的動機與動力,這支芥蘭逐漸蓬勃的生長,開出了三朵小花。”讀此皆令人怡然心喜,但《隨想集》也提出了一些令人省思的嚴肅議題,例如:美學的濫用、宗教的對立、政體的實驗、現代文明的荒疏與困境、科技與人類的未來……,試引一段:“就是因為烏托邦是不存在的,所以烏托邦才是烏托邦。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不是為了要經驗烏托邦,而是為了要經驗心靈與身體的雙重苦難,在苦難之上,建構一個不存在的烏托邦,作為永恆的盼望。”閱讀著這些嚴肅的議題,正當我陷於沈思之際,作者突又化身為園丁鳥,清唱了一首無厘頭的曲調:春秋時代吳國公子季札與東晉時代隱士陶潛,兩人相約於樹下飲酒暢談,這分明是俞伯牙與鍾子期故事的翻版,而作者卻倒錯時空,發揮了極致的想像,令人破顏而笑。《隨想集》關涉著人類的文化與人類的文明,而它更貼近於人性的本真。我讀之不倦,每翻一頁,思緒如山谷清泉泊泊湧出;時值暮春時節,我遙想著鴻韻老師與諸舊識新知,人手一卷,散坐於樹林中,風吹書動,聽聞花葉飄落無聲。於是,在俗世的浮沈中,我心中的火種復燃了。
猶太教說:天使是上帝造的,天使的任務是唱詠聖歌,當聖歌唱罷,在裊裊餘音中,天使化為光,就此消失。 基督教賦予天使另一個任務,作為上帝的信使,祂為上帝傳達訊息,例如聖嬰誕生,天使來報佳音,不過偶而祂也會捎來壞的消息。 這是我從小所認知的天使。 後來,我的朋友 Claire要我去看看保羅‧克雷 (Paul Klee) 的畫 〝新天使〞,我看了,大吃一驚!更讓我吃驚的是哲學家班雅明 (Walter Benjamin),他不但收藏了這幅新天使,更以此寫作了一篇哲學散文〝歷史天使〞。 至此我恍然大悟:謬斯女神有十二位,天使呢?除了聖歌天使、佳音天使、新天使、歷史天使,還有什麼我所不知道的、隱藏著的天使? 其實,到處都有天使 有翅膀的天使,沒有翅膀的天使 飛翔的天使,折翼的天使 嬉遊的天使,背負著重擔的天使 歡樂的天使,憂傷絕望的天使 銀光閃閃的天使,暗黑憔悴的天使 現在,我把這些天使,收存在這本書裡,送給若貞,也和所有的人分享。
(本書附錄載有「離固食小烤餅」、「蒸飯」、「黑豆水」、「神燒飯」實作法!) 全球無數見證、海內外讀者熱烈分享的終極養生之道 啟動活化細胞密碼,從飯水分離開始 飯水分離 打破營養學說的侷限,超越醫學理論的視野 是重新啟動細胞自癒力的全新飲食修煉 飯水分離 依循生命法則、創造生命奇蹟 只要保持先吃飯後喝水的順序,與間隔吃飯喝水的時間 便能治癒各種疾病,輕易減肥、皮膚變好、變年輕漂亮,獲得全新的生命! 飯水分離 站在宇宙的高度,和大自然一起吐納, 實踐飯水分離陰陽飲食法,大家都可以成為「自己的醫生」!
薩古魯(Sadhguru)問― 你來此,是為了體驗生命呢?還是思考生命? 我想了想,如此作答― 我的前半生純粹是在思考生命,而現在呢? 既在體驗生命,也在思考生命。 雖說生命無跡可循,但我終究還是留下了少許的足跡, 那是我對生命的體驗與思考。 「為什麼此書定名為《春天奏鳴曲》?」朋友問。 「因為我正處於寒冬之中。」 那時我在想著詩人雪萊,在西風橫掃天地之際,他說― 〝冬天已經在這裡了,春天還會遠嗎?〞 【關於B7272 小行星】 沒有人是孤單的,因為每個人都擁有一顆屬於自己的星星。我的星星是B7272小行星,它在遙遠的宇宙深處,不,也許並沒有那麼遙遠;有時我中夜醒來,醒在空虛與絕望裡,我的星星總會在瞬間穿越夜空,與我目光相接,那時我就會明白:我以為從我生命中所流失的一切,其實並沒有遠離我,一樣不少,全在我的B7272小行星上等著我,那是我的來處,我的歸處,我靈魂的祕密基地。
大槍武藝讓我們可以 學習中華文化特殊的思維方式 感受人格和心性因壓力而產生的變化 體會在強烈衝突中巧妙的人際關係 【本書緣起與發展】 大槍,一支三到五公尺長的桿子加上一個尖銳的槍刃,這麼一個簡單而且成本低廉的兵器,在我國傳統軍備裡具有三、四千年悠久的歷史,即使今日練習大槍的人已屬鳳毛麟角,但是只要練習傳統武術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了大槍的影響。 作者年輕時期有幸拜在劉雲樵老師門下習武,而劉老師自幼從師於「神槍」李公書文,所以作者對於大槍的基礎功夫,如攔、拿、扎,並不陌生。然而近代流傳的大槍技藝在缺乏以戰場實戰為主導的環境中,歷經了兩三百年的民間發展之後,大槍武藝原本的觀念、認識、技藝等等逐漸的弱化、殘損。作者在早年習武的過程中有感於大槍武藝的殘缺不全,所以於1979 年決心鑽研明朝大槍武藝的原貌,並且立志要把大槍武藝轉化成為一項既是現代化的、又是傳統文化載體的競賽運動。 經過長達17 年的研究,於1995 年劉雲樵老師逝世3 週年忌日,終於完成此書的初稿,所以這本書從1979 年到1995年的研究筆記做為雛形開始,逐漸的加入了作者的教學經驗和實戰對抗的體驗,再經過作者對於「勢/戰術」的研究,所以本書的內容逐漸脫離了傳統武術書籍專注在技巧說明的方式,而轉變為以戰術來解說技巧的方式。 從1995 年的初稿開始,這本書的內容也隨著作者在不同階段的研究課題而得以不斷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