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系 ,共計7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如何避免氣候災難(全新修訂版):結合科技與商業的奇蹟,全面啟動淨零轉型新經濟

天下雜誌  出版
2023/03/01 出版

全新修訂給政府、企業、個人的淨零轉型全方位指南 比爾 · 蓋茲親筆揭露改變未來的新思考、新科技與新經濟 「我寫這本書不只是因為看到氣候變遷的問題,還因為我看到了解決問題的機會。」 啟發商業世界全面投入新經濟的革命性巨作 已售出全球數十多國版權 掌握減排技術就能掌握商機,哪些創新最能助推淨零轉型? 能源成本竟然比產品主原料還高,科技節能怎麼做? 突破再生能源間歇特性,從儲能到精準用電最值得關注的新科技有哪些? 拯救地球氣候出現救星?發展氫能需具備什麼能力? 現有核能發電與核融合大不同?為什麼核融合值得期待? 一本書揭示不同產業的淨零排放商機,看清未來ESG投資機會。 如果淨碳排不歸零,你我擁有的一切可能隨時歸零! 我們必須在2050年之前實現淨零碳排放,未來10年,沒有比投身這個遠大目標更重要的事了。 2023 年1 月,立法院三讀通過攸關台灣未來30年發展的《氣候變遷因應法》,台灣成為亞洲少數將氣候治理法制化,並將實施碳定價的國家。但究竟2050淨零排放該如何達成?又如何在淨零轉型的同時,創造重大商機? 在這本書中,比爾.蓋茲將告訴你:經濟成長和淨零創新的新交集是什麼。他提出一套涵蓋層面極廣、但每一步都切實可行的計畫,希望把溫室氣體排放量全面減到零,挽救人類免於一場迎面而來的氣候浩劫。 比爾.蓋茲花了十多年潛心研究氣候變遷的原因與效應,在物理、化學、生物、工程、政治、金融等各領域專家的協助下,努力尋找阻止地球失速滑向環境災難的方法。在這本書中,他深入淺出地解釋了為什麼我們別無選擇,一定要努力減到淨零排放,也詳細說明要達到這個重大目標,哪些是我們非做不可的事。 書中清晰描述了人類所面臨的艱巨挑戰,清楚指出在哪些方面目前科技已有零碳方案、哪些領域的現有科技該如何發揮更大效益,還有哪裡需要創新的技術突破,又是哪些人在從事這些重要研究。 最後,他提出一套以全面減到零排放為目標的具體可行計畫,從政府的政策、企業的行為,到個人可以採取的行動,為全面減到零排放的艱巨任務帶來新希望。 誠如比爾.蓋茲在書中一再強調,全面減到零排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只要能遵循書中所提出的計畫,目標雖難,一切仍在掌握之中。  

79 特價43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如何避免氣候災難(全新修訂版)

天下雜誌  出版
2023/03/01 出版

全新修訂給政府、企業、個人的淨零轉型全方位指南 比爾 · 蓋茲親筆揭露改變未來的新思考、新科技與新經濟 「我寫這本書不只是因為看到氣候變遷的問題,還因為我看到了解決問題的機會。」 啟發商業世界全面投入新經濟的革命性巨作 已售出全球數十多國版權 掌握減排技術就能掌握商機,哪些創新最能助推淨零轉型? 能源成本竟然比產品主原料還高,科技節能怎麼做? 突破再生能源間歇特性,從儲能到精準用電最值得關注的新科技有哪些? 拯救地球氣候出現救星?發展氫能需具備什麼能力? 現有核能發電與核融合大不同?為什麼核融合值得期待? 一本書揭示不同產業的淨零排放商機,看清未來ESG投資機會。 如果淨碳排不歸零,你我擁有的一切可能隨時歸零! 我們必須在2050年之前實現淨零碳排放,未來10年,沒有比投身這個遠大目標更重要的事了。 2023 年1 月,立法院三讀通過攸關台灣未來30年發展的《氣候變遷因應法》,台灣成為亞洲少數將氣候治理法制化,並將實施碳定價的國家。但究竟2050淨零排放該如何達成?又如何在淨零轉型的同時,創造重大商機? 在這本書中,比爾.蓋茲將告訴你:經濟成長和淨零創新的新交集是什麼。他提出一套涵蓋層面極廣、但每一步都切實可行的計畫,希望把溫室氣體排放量全面減到零,挽救人類免於一場迎面而來的氣候浩劫。 比爾.蓋茲花了十多年潛心研究氣候變遷的原因與效應,在物理、化學、生物、工程、政治、金融等各領域專家的協助下,努力尋找阻止地球失速滑向環境災難的方法。在這本書中,他深入淺出地解釋了為什麼我們別無選擇,一定要努力減到淨零排放,也詳細說明要達到這個重大目標,哪些是我們非做不可的事。 書中清晰描述了人類所面臨的艱巨挑戰,清楚指出在哪些方面目前科技已有零碳方案、哪些領域的現有科技該如何發揮更大效益,還有哪裡需要創新的技術突破,又是哪些人在從事這些重要研究。 最後,他提出一套以全面減到零排放為目標的具體可行計畫,從政府的政策、企業的行為,到個人可以採取的行動,為全面減到零排放的艱巨任務帶來新希望。 誠如比爾.蓋茲在書中一再強調,全面減到零排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只要能遵循書中所提出的計畫,目標雖難,一切仍在掌握之中。  

特價38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療癒孤寂:30堂課學會接住自己,建立內在安全感,成為能與他人連結的完整自我

蘇絢慧  著
天下雜誌  出版
2020/11/30 出版

我們不需要完美,這世界也不需要完美。 因為不完美,我們才需要依靠彼此,連結彼此。   傷痛療癒心理專家蘇絢慧, 帶你重建內在安全感,修復情感連結, 找回自尊與自我存在的價值,成為最有力量的完整自我。   「孤獨並不是來自身邊無人。感到孤獨的真正原因是因為一個人無法與他人交流對其最要緊的感受。」 ——榮格,瑞士心理學家   世界越喧囂,對愛與肯定的心理飢餓就越強烈。 你常以大量的飲食來撫慰自己的情緒,情緒越不佳,越會失控地大吃大喝? 你會一直看電腦滑手機,不見得要找什麼,只是漫無目的地轉換網頁? 你時常有想和誰說話,但瀏覽好友名單或通訊錄,卻覺得沒有人可以交談? 這些行為的背後,是你渴望溫暖的吶喊。放任愛與關懷的缺失,內心會漸漸損傷成一個大破洞:一個再也不相信自己為「好」,不相信自己是「有價值的」巨大破洞。   第一本回應現代人孤寂心理狀態的專書, 化解情感失調,找回安頓自我的力量。   本書作者、知名的傷痛療癒心理專家蘇絢慧,長年在諮商實務中看見許多人因為早年生命的情感缺失或受創等因素,內心發生孤寂感,以至於缺乏關注自己,也失去好好照顧自己的興趣與活力。還有些人因為害怕孤伶伶一個人會無法面對生活變化與挑戰,寧可選擇困在充滿孤寂感、假面的人際關係中,無法斷開依賴,於是在周而復始的親密感失落與疏離感中,日漸憔悴。   你是否正處於孤寂中?檢視你的孤寂訊號: • 你會用大量的飲食來撫慰自己的情緒,情緒越不佳,越會失控地大吃大喝。 • 你感覺常處於一種空洞和空虛中,覺得沒有重心,心空空的。 • 你有種對生活日復一日的迷茫感和厭倦感,覺得人生沒有意義。 • 你會盲目地購物,或不斷地逛街,或無法克制地瀏覽購物網頁。 • 你常常出現這世界有自己和沒有自己根本沒差的念頭。 • 你感覺對人生充滿疲倦感,有種「若明天就死掉了該有多好」的想法。 • 你常有一種好想找人的念頭,又會出現根本沒有人可以找的失落感覺。 • 在你的生活環境中,你常產生一種格格不入感,覺得被這世界排拒。 • 你常發生覺得和周圍的人無法溝通的狀態,很難被理解,也很難理解別人的疏離感。 • 幾乎沒有什麼可以引發你的興趣或動力,你認為自己是全然的孤獨。 • 你會一直瀏覽網路,無目的,也沒有涉獵什麼,只是漫無目的地轉換停留的頁面。 • 你一直強烈地渴望伴侶,或是有一個什麼人能陪在你身邊。 • 你常想像會不會有個人突然關注你、關心你,那會讓你覺得好像活著還有一些價值感、存在感。 • 你很害怕假日,或是夜晚下班後的時間,那種沒有人可以找、沒人可以陪伴說話的感覺,讓你覺得恐慌。 • 你時常有想和誰說話時,瀏覽好友名單或通訊錄,卻覺得沒有人可以交談,然後出現寂寞感。 (以上越多項符合,代表孤寂感越強烈。)   ★30堂課啟動親近自己的意願,療癒孤寂: 如果你已體察到了自己的孤寂感,也深感這種內心處於斷裂和封閉的狀態,已為自己帶來許多身體和精神方面的不適,那麼,這本書將能與你有所連結:   .覺察15種孤寂訊號,檢視內心是否住著一個孤寂的小孩? .回溯生命歷程,理解與接納自己的傷。 .深入孤寂的內心世界,感受不信任、失落、低自尊、害怕社交的深層心理。 .培養健康孤獨的能力,即使一個人,卻不陷入孤寂。 .六階段修復練習,做一個內在情感安穩的人,與他人建立正向連結。   親密和愛,是人的需求之一,唯有能經驗到親密與愛,人的內在才能保有溫暖及感動。縱使生活遭逢不如意的風暴,但因為有完整的自我與健康合宜的關係,就能以最短的時間從挫折與失落中回穩。   真實完整的你,才能擁有真實完整的關係。 陪自己如實感受,連結想接觸的人和世界,你將成為最有力量的自己!  

79 特價28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療癒孤寂

蘇絢慧  著
天下雜誌  出版
2020/11/30 出版

我們不需要完美,這世界也不需要完美。 因為不完美,我們才需要依靠彼此,連結彼此。   傷痛療癒心理專家蘇絢慧, 帶你重建內在安全感,修復情感連結, 找回自尊與自我存在的價值,成為最有力量的完整自我。   「孤獨並不是來自身邊無人。感到孤獨的真正原因是因為一個人無法與他人交流對其最要緊的感受。」 ——榮格,瑞士心理學家   世界越喧囂,對愛與肯定的心理飢餓就越強烈。 你常以大量的飲食來撫慰自己的情緒,情緒越不佳,越會失控地大吃大喝? 你會一直看電腦滑手機,不見得要找什麼,只是漫無目的地轉換網頁? 你時常有想和誰說話,但瀏覽好友名單或通訊錄,卻覺得沒有人可以交談? 這些行為的背後,是你渴望溫暖的吶喊。放任愛與關懷的缺失,內心會漸漸損傷成一個大破洞:一個再也不相信自己為「好」,不相信自己是「有價值的」巨大破洞。   第一本回應現代人孤寂心理狀態的專書, 化解情感失調,找回安頓自我的力量。   本書作者、知名的傷痛療癒心理專家蘇絢慧,長年在諮商實務中看見許多人因為早年生命的情感缺失或受創等因素,內心發生孤寂感,以至於缺乏關注自己,也失去好好照顧自己的興趣與活力。還有些人因為害怕孤伶伶一個人會無法面對生活變化與挑戰,寧可選擇困在充滿孤寂感、假面的人際關係中,無法斷開依賴,於是在周而復始的親密感失落與疏離感中,日漸憔悴。   你是否正處於孤寂中?檢視你的孤寂訊號: • 你會用大量的飲食來撫慰自己的情緒,情緒越不佳,越會失控地大吃大喝。 • 你感覺常處於一種空洞和空虛中,覺得沒有重心,心空空的。 • 你有種對生活日復一日的迷茫感和厭倦感,覺得人生沒有意義。 • 你會盲目地購物,或不斷地逛街,或無法克制地瀏覽購物網頁。 • 你常常出現這世界有自己和沒有自己根本沒差的念頭。 • 你感覺對人生充滿疲倦感,有種「若明天就死掉了該有多好」的想法。 • 你常有一種好想找人的念頭,又會出現根本沒有人可以找的失落感覺。 • 在你的生活環境中,你常產生一種格格不入感,覺得被這世界排拒。 • 你常發生覺得和周圍的人無法溝通的狀態,很難被理解,也很難理解別人的疏離感。 • 幾乎沒有什麼可以引發你的興趣或動力,你認為自己是全然的孤獨。 • 你會一直瀏覽網路,無目的,也沒有涉獵什麼,只是漫無目的地轉換停留的頁面。 • 你一直強烈地渴望伴侶,或是有一個什麼人能陪在你身邊。 • 你常想像會不會有個人突然關注你、關心你,那會讓你覺得好像活著還有一些價值感、存在感。 • 你很害怕假日,或是夜晚下班後的時間,那種沒有人可以找、沒人可以陪伴說話的感覺,讓你覺得恐慌。 • 你時常有想和誰說話時,瀏覽好友名單或通訊錄,卻覺得沒有人可以交談,然後出現寂寞感。 (以上越多項符合,代表孤寂感越強烈。)   ★30堂課啟動親近自己的意願,療癒孤寂: 如果你已體察到了自己的孤寂感,也深感這種內心處於斷裂和封閉的狀態,已為自己帶來許多身體和精神方面的不適,那麼,這本書將能與你有所連結:   .覺察15種孤寂訊號,檢視內心是否住著一個孤寂的小孩? .回溯生命歷程,理解與接納自己的傷。 .深入孤寂的內心世界,感受不信任、失落、低自尊、害怕社交的深層心理。 .培養健康孤獨的能力,即使一個人,卻不陷入孤寂。 .六階段修復練習,做一個內在情感安穩的人,與他人建立正向連結。   親密和愛,是人的需求之一,唯有能經驗到親密與愛,人的內在才能保有溫暖及感動。縱使生活遭逢不如意的風暴,但因為有完整的自我與健康合宜的關係,就能以最短的時間從挫折與失落中回穩。   真實完整的你,才能擁有真實完整的關係。 陪自己如實感受,連結想接觸的人和世界,你將成為最有力量的自己!  

特價252
電子書
下次再買

走入大絲路南亞段:印度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吳德朗  著
天下雜誌  出版
2020/07/02 出版

眾多的節日、儀式及多元的表演藝術, 為世人帶來色彩和歡樂, 也喚醒人們對印度文化遺產的信仰和認同。 《走入大絲路南亞段:印度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上一本《印度不思議 世界遺產紀行》的延續,集結印度達人作者吳德朗研究印度文化20年,在台灣、印度及亞洲各國舉辦超過500場次文化活動中所獲得的無限啟發。 出版前,作者再度前往印度,拜訪文化部三大部會之主管,並取得第一手資料。同時拜訪印度20多位有口皆碑的藝術家及國寶級大師,做面對面的訪談,獲得前所未有、彌足珍貴的豐富資料。 在印度,藝術與文化以各種形式不斷地在傳承,並維持古老傳統,成為過去與現在之間不可分跟的紐帶。它體現了所有部落和民間藝術形式中隱含的生活各方面的複雜、有機的相互作用。藝術不僅僅是生活中的裝飾或娛樂,也是生活內在的一部份。 而這些藝術,透過長久以來老師跟學生口傳心授的傳承,維繫了印度文化精準命脈,再夾以信仰宗教的神聖力量,透過宗廟儀式慶典全民全面參與,促進地方繁榮也有助於身分認同。這種難能可貴的傳統正符合聯合國非物質遺產的最高精神。 2018年曾出版的《印度不思議 世界遺產紀行》以建築人文美學為主,比較像是硬體的範疇,而這一本《印度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則是軟體心靈面的陳述,及美好工藝慶典的記憶。兩者之間相輔相成,彼此對應賞讀,必能了解印度文化更深層的輪廓。

9 特價35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創意,然後呢?蘇麗媚對於創意、創值、創業的28道思考

天下雜誌  出版
2016/07/01 出版

思考才能創新,做文創更要有韌性, 兼顧信念與現實,從在地角度出發, 寫給創意人、創業家的實戰筆記。 ◎夢田文創執行長蘇麗媚的第一本著作。 ◎針對文化、創意、創業、品牌、市場,提出明確清晰的觀察與看法。 ◎本書重新梳理文化與產業間不同面向的觀察,條理收納創業難題的解決方法。 獻給每個勇敢上路、試圖改變世界的創意人、創業家! 蘇麗媚曾是台灣電視界最年輕的副總經理,主導三立電視的品牌改造,並成功打造多齣叫好又叫座的優質戲劇。2011年,蘇麗媚創立「夢田文創」,自我定位為孵化各種文創新嘗試的實驗室,這是蘇麗媚理想的爆發與徹底實踐。 喜歡思考、大量閱讀,長期關注新媒體與新科技的蘇麗媚,從不同面向完整分享她在文創產業中的近身觀察,包括: •文化創意產業到底是什麼、不是什麼? •關於創業,你該有的正確思維? •如何管理創意與團隊? •如何從工作中培養創造價值的思考方式與態度? •怎樣建立獨立判斷的習慣? 本書首度公開夢田文創獨到的創意流程與思考,輔以國內外代表性文創商品、服務背後管理、運作的邏輯分析,是第一本從台灣觀點出發,寫給創意人、創業家的實戰筆記。

9 特價29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創意,然後呢?

天下雜誌  出版
2016/07/01 出版

思考才能創新,做文創更要有韌性, 兼顧信念與現實,從在地角度出發, 寫給創意人、創業家的實戰筆記。 ◎夢田文創執行長蘇麗媚的第一本著作。 ◎針對文化、創意、創業、品牌、市場,提出明確清晰的觀察與看法。 ◎本書重新梳理文化與產業間不同面向的觀察,條理收納創業難題的解決方法。 獻給每個勇敢上路、試圖改變世界的創意人、創業家! 蘇麗媚曾是台灣電視界最年輕的副總經理,主導三立電視的品牌改造,並成功打造多齣叫好又叫座的優質戲劇。2011年,蘇麗媚創立「夢田文創」,自我定位為孵化各種文創新嘗試的實驗室,這是蘇麗媚理想的爆發與徹底實踐。 喜歡思考、大量閱讀,長期關注新媒體與新科技的蘇麗媚,從不同面向完整分享她在文創產業中的近身觀察,包括: •文化創意產業到底是什麼、不是什麼? •關於創業,你該有的正確思維? •如何管理創意與團隊? •如何從工作中培養創造價值的思考方式與態度? •怎樣建立獨立判斷的習慣? 本書首度公開夢田文創獨到的創意流程與思考,輔以國內外代表性文創商品、服務背後管理、運作的邏輯分析,是第一本從台灣觀點出發,寫給創意人、創業家的實戰筆記。

特價231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