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系 ,共計8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電子書】養雞時代:21則你吃過雞,卻不瞭解的冷知識

李盈瑩  著
玉山社  出版
2020/02/10 出版

<p> <strong>是寵物?還是食物?</strong><br /> <strong>居家養雞人告訴你不知道的雞事,</strong><br /> <strong>以及除了吃牠之外的趣事、大小事。</strong><br /> <br /> 你吃雞肉嗎?<br /> 你喜歡吃雞蛋嗎?<br /> 炸雞排、炸雞翅、歐姆蛋捲、迷迭香烤雞腿……<br /> 這些你愛吃的食物都包含雞肉和雞蛋;<br /> 而且根據農委會統計,<br /> 台灣每年每人平均要吃超過三十公斤的雞肉。<br /> <br /> 但是你知道雞會作夢嗎?<br /> 知道有雞的地方就有江湖嗎?<br /> 為何雞晚上都早早就寢呢?<br /> 還有,雞與恐龍會有什麼關係?<br /> <br /> 作者李盈瑩,從台北遷居到宜蘭後,在自家旁邊空地養起了雞。她透過細膩的日常觀察、與雞的親密互動,娓娓道來一切關於雞的冷知識與趣味情事,並集結多位農友與專家的經驗累積,讓居家養雞也能輕易上手。<br /> <br /> 無論你想把雞當作寵物還是食物,本書都可以給你最好的經驗與解答。</p>

7 特價26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看見印尼:橫跨赤道的彩虹國度

李東明  著
玉山社  出版
2019/04/10 出版

相對於災難、印傭、排華、交通紊亂等刻板印象, 本書中的印尼既豐富多元又繽紛, 是個充滿活力、樂天的微笑國度。 萬萬沒想到,身上流著一點台灣原住民血液的我,在二○○九年開始的五年半印尼駐外生活中,台灣原住民的純樸、笑口常開、喜愛分享與群體感很重的性格,竟會在印尼許多原住民族朋友的身上找到了共鳴點、發酵,讓我可以享受如魚得水、悠遊自得的感覺。 作者因公派駐印尼五年半,親身接觸、探訪這個被極度刻板印象化的國度,除了體會台灣與印尼之間所存在的歷史情結之外,也憑著微笑換來了串串美好的記憶。返台後,他將對印尼的觀察與回憶書寫成冊,希望透過這些記錄,讓多一點的台灣人認識這個多元化國家,增進彼此間的瞭解,也拓展國人的視野,開闊台灣的國際空間。 本書特色 1.    從台灣人的角度,多面相介紹印尼這個東南亞的萬島之國。 2.    特別著重台灣、中國與印尼之間的關係消長,以及華人在印尼的處境變遷,可為增進台印關係的歷史借鏡。 3.    擁有台灣原住民血統的作者,特別深入印尼各大離島,追尋當地的人文與風情,傳達出不同於一般的文化深度。

7 特價33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台灣史不胡說:三十個關鍵詞看懂日治

蔡蕙頻  著
玉山社  出版
2019/02/12 出版

1895年後,台灣在日本的統治之下,踏上了現代化的路程。處於兩個政權、新舊時代之間,台灣人的生活則有了天翻地覆的改變。除了髮型、衣服、房子等看得到的物質,在現代教育的開展下,腦袋裡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著迷於講述歷史故事的蔡蕙頻,整理了她最想述說的30個關於日治台灣的大小事,想要用這30個故事,帶領讀者一同認識日治時期的台灣。 本書特色 ◎晚清時期的明星戰役、日本人的高麗菜頭…還有還有,那些發生在台灣的小小故事,都在史料邊角裡,見證台灣人曾經的生活。 ◎當台灣人剪掉辮子、穿起西服、放開小腳以後,改變的不只是外表,還有隨之而來的思想革命。 ◎法律、時間、家庭觀念的變化,是怎麼體現在一般台灣人的生活中呢? ◎在台灣人的想法裡,西醫和漢醫是怎麼一起照顧自己的身體呢? ◎比起洗澡,以前的台灣人竟然更在意洗衣服這件事。 ◎每個發生在身邊習以為常的生活瑣事,背後都有值得說說的小故事。 ◎30個作者心心念念的關鍵詞,這次我們從歷史研究的角度來看一看。 ◎以故事提煉歷史的醍醐味,如果歷史課本曾經讓你覺得無聊、喪氣,那麼來看看這些故事,或許會是認識歷史的好選擇。

7 特價31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台灣之「國」

李筱峰  著
玉山社  出版
2018/10/05 出版

「國慶」、「國旗」、「國歌」、「國號」、「國軍」、「國父」、「國語」, 台灣人知多少? 我們對於代表著流亡符號的「國慶」、「國號」、「國旗」、「國歌」……, 是否應該有所檢討而思變革?   若以台灣為主體來思考,台灣的「國慶」、「國旗」、「國歌」、「國號」……等,其實是沿用那個蔣介石所說的「已滅亡了」的國家的「國慶」、「國旗」、「國歌」、「國號」……等。這些都是流亡政權的符號,還蘊含著「一黨專政」的意涵。 1949年底以後,台灣與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就形成了兩個各自發展的政治實體(political entity)。台灣這個政治實體,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外,獨立存在至今。我們有必要對現行所謂的「國慶」、「國旗」、「國歌」、「國號」、「國軍」、「國語」、「國父」做全面性的理解。進一步讓台灣能以正常的現代民主自由國家的身分走進世界,盡全民之力避免以中國流亡政權的性質被併吞到專制中國。否則,這將是一大悲劇。 本書對現行所謂的「國慶」、「國旗」、「國歌」、「國號」、「國軍」、「國語」、「國父」提出歷史的追蹤、理解與檢討,也提出變革改易的方案與討論。

7 特價24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三胞胎教我學會愛

溫小平  著
玉山社  出版
2018/09/05 出版

說來奇妙,生命裡有一種堅韌,必須要遇見困難時,才會顯現出來。當媳婦孕育了三個小生命,並且發生了一連串狀況時,我不斷被提醒,也不斷被磨練。我告訴自己,放下自尊,放下自大!在一連串的奇蹟中,經風暴、過黑夜,直到天明,都是因為愛。包括母子的、婆媳的、家人的、醫護的、祖孫的……作家、電台主持人溫小平是虔誠的基督教徒,當獨生兒子夫婦好不容易懷了小孩,卻發生一波又一波的突發狀況,幾乎讓他們一家人難以招架……,幸好有堅定的信仰照護,也有教友們的代禱陪伴,才從這些過程中重新領受與學習到生命重要的課題……在台灣婦女晚婚的趨勢下,高齡產婦所面對的,遠比我們所知道的還要複雜及困難,本書記錄了她及家人所經歷的過程,還有女性生產前後相關的醫學知識。本書特色✽高齡產婦在台灣已成普遍現象,雖然是個人及家庭的個案,但其實際經驗很值得參考借鏡。✽由台北總醫院婦女醫學部宋碧琳醫師審定

7 特價22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台灣走過烽火邊緣1941—1945

王景弘  著
玉山社  出版
2018/08/25 出版

「歷史是在危難時刻航行的指針。歷史說明我們是誰,我們為什麼是這樣。」戰爭時期,強權的每一個決策,都可能對戰局以及戰後的世界,產生相當影響。太平洋戰爭時,並非政治主體、沒有發言權的台灣,被夾在幾大政權中數次走過烽火邊緣。那麼,當時的台灣,又處在什麼樣的局勢之中?歷任多家媒體駐美、駐華府特派員,長年從事美國東亞外交事務研究的資深記者王景弘,透過爬梳美國、日本的官方紀錄與研究資料,整理戰爭期間美日兩國的戰略與決策,從中看出台灣在戰爭中的重要性,以及成為空襲目標的原因。同時,更試圖從台灣人的角度,理解兩國在戰爭時的布局與策略。戰後尋求建構自己國家的台灣人,不能再忽視這場決定台灣人民命運的戰爭,慵懶的把中國自己塗脂抹粉的「抗戰史」,當作自己的歷史。台灣需要從不同層面觀察,客觀尋找大國的戰略考慮與事實真相,從中得到教育。本書特色◎ 太平洋戰爭時,台灣屬於日本帝國,無論是投降或參戰都不是一個主體,沒有發言權。◎ 當時的台灣,處在什麼樣的局勢之中?唯有好好回答這個問題,才能對現在有更深的認識。◎ 資深記者王景弘,繼《列入紀錄:危疑年代(1970~1973)的台灣外交私密談話》、《1949大流亡》、《台灣會生存下去》、《強權政治與台灣:從開羅會議到舊金山和約》後,再度爬梳諸多檔案、紀錄,以台灣作者的眼光,整理出台灣人對這場戰爭應該知道的事件。◎ 參考資料包括美國、日本的檔案、官方紀錄與研究資料,試圖從台灣的角度,理解兩國在戰爭時的布局與策略。◎ 彭明敏教授、李筱峰教授專文推薦

7 特價26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墓誌銘風景:生命的亮光,人間的印記

李敏勇  著
玉山社  出版
2018/05/14 出版

收錄70則世界各國有代表性人物的墓誌銘及相關事蹟   墓誌銘乃人一生的印記 道別,若為我們每個人的一生必然面對的課題,以墓誌銘形式追憶先人,應可減緩所愛之人離逝的哀慟。 《墓誌銘風景:生命的亮光,人間的印記》為詩人李敏勇收錄70則世界各國有代表性人物的墓誌銘及相關事蹟,橫跨文學、政治、思想、科學等各方面。如台灣的盧修一、單國璽、楊逵、許常惠、高一生;美國的羅素、海明威;日本的小津安二郎、谷崎潤一郎;法國的雨果、盧梭;德國的康德、克卜勒……等。 李敏勇認為,墓誌銘是超越時空的人間徽章,訴說著永不磨滅的故事與情感,也是逝者與生者的連繫。不但能瞭解當時的社會氛圍、歷史、文化,亦可瞭解其一生,以及處世的哲學與智慧。 受限於傳統禮俗,過去台灣人將生死議題視為禁忌,對墓園亦普遍懷有恐懼。然而,近年來生死學、臨終議題極受注目,在日漸高齡化、追求「善終」的今日,介紹世界各國具有貢獻、具代表性的人物及其墓誌銘,必能扭轉關於墓園的既定印象,帶起台灣墓園文化革新。

7 特價19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邪惡的開端:陳儀及其帶來的中國官場文化

司馬嘯青  著
玉山社  出版
2018/03/05 出版

從陳儀開始的結黨營私、官商勾結等惡質政治文化, 至今仍深深影響台灣,導致現今的政治亂象難以遏止。 陳儀(一八八三~一九五○),中國浙江紹興人。戰後,國民政府派他來接收台灣,出任長官公署行政長官。雖名為長官,但他卻失政連連,導致二二八事件爆發,許多台籍菁英不明下落,他也因此下台,但後來又出任浙江省主席,顯露投共傾向,終至被押來台。 一九四九年底,國民政府結束在中國二十二年的統治。翌年,陳儀以通(共)匪謀叛遭槍決。 陳儀從而立之年開始,即現身中國近代史舞台,舉凡孫文當選臨時大總統時的政府,或是袁世凱、孫傳芳陣營,都可見其蹤影。自從蔣介石北伐、國民政府於一九二七年成立後,他即在蔣陣營效命,深獲蔣介石器重。 本書針對陳儀的家世、出身歷程、締結的人脈,結合動態的採訪實錄、靜態的文史資料、名人傳記軼事等,剖析其從政為官之路,並進而揭露國民政府帶來的、醜陋的官場文化,及其對台灣政治的影響。 本書特色 1. 揭露國府接收台灣,並不只是政權上的轉移,更是文化思想的強勢移植。 2. 從陳儀的從政歷程與為官之道,審視中華民國體制下的台灣,其官、商、學界間錯縱複雜的利益糾葛。 3. 為台灣目前政治、社會與學界等亂象探源。

7 特價31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