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朱銘美術館兒童藝術教育雙年展此次以「聲音」作為主題,邀請16位藝術家以「聲音」作為藝術創作的媒介,交織出多元的藝術表現形式,在展覽中,觀眾可以走進「聲音」裡感受純粹的的音調、聲響;也可以與藝術作品互動,藉由主動參與讓作品產生聲音;或是跟著指示,細細聆聽平時沒有注意到的聲音呢喃。此物展覽將聲音的「奇幻異想」淋漓盡致地呈現出來,希望觀眾透過展呈,進行一場5感小旅行。
第五屆朱銘美術館兒童藝術教育雙年展以集體策展的方式,邀約了六位策展人進行整個展覽的策畫,並由美術館教育推廣部門協力執行。透過前期的工作坊式的田調,訪視了不同領域的藝術文化的工作者, 凝聚出整個展覽的大致的軸線與輪廓。策展人針對當下台灣藝術教育的可能,進行創造性的提議,適逢實驗學校這幾年在台灣盛行,及 108 課綱的實施,整體教育環境也在思考如何改變,來面對未來的變化。教育從一個僵化固著的模式中被解放出來。朝向一個多元民主化的方式發展。以遊戲、實驗的實作式學習方式也受到更多的關注。這次的展呈也試圖回應這些變化, 並從不同領域提出創新的觀點。
2004年,兒童藝工專案誕生於朱銘美術館教育推廣部,展開美術館與金萬地區孩子的藝術之旅。專案歷經多年洗鍊和反思,2017年榮獲國際博物館協會教育與文化行動委員會(ICOM CECA)最佳案例獎(Best Practice Award),獲得國際肯定。本書闡述專案的創見和執行架構,期望引起教育和博物館同行的共鳴,一齊推進博物館教育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