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的降膽固醇、降血壓、降血糖藥不用吃!!絕大多數人被醫生宣告三高的那刻起,就被告知要終身服藥,不可以擅自停藥,厲行忌口的清淡飲食,更要按時回診驗血了解三高控制成效。這就是一般人控制三高的方法,沒想到數年之後,藥越吃越重且越吃越多,其中落差在於未能獲取最新健康知識。身為長期在醫療第一線的江守山醫師,是位熱中於減藥的醫生,他注意到患者獲取的健康資訊有偏差,導致接受過多不必要的治療和錯誤的調整方式。▌Point 1>找出生病原因,比起追求漂亮數字更重要作者認為數字無法準確反映我們的身體是否處於潛在的健康風險中,主張不該僅僅因為三高數值超過人口平均值而輕易決定服用藥物。重點是,三高超標並不可怕,因為數字並不完全可靠,還會因人而異;反而,應該回頭檢視平日習慣與生活環境哪些環節造成健康亮紅燈。追求好看的健檢數字,絕對不是獲得健康的唯一途徑。▌Point 2>不怕三高亮紅燈,只怕吃錯藥藥物沒有想像中有效,副作用只是短期沒發作。江醫師的52歲男病人就是個真實案例:服用降膽固醇藥物8個月後視力模糊,經診斷為雙眼重度白內障,術後得知是藥物副作用。輾轉到江醫師門診,發現平日喜歡吃生魚片導致血液中汞含量過高,治療後血液中汞含量下降,膽固醇恢復正常值,就這樣不藥而癒。▌Point 3>矯枉過正的金科玉律,其實也會出錯主流醫學界認為吃太多油脂會讓膽固醇飆升,導致心臟病,但隨著飲食研究越來越深入,許多醫學證據指出:低脂飲食無法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高脂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有益健康、多吃飽和脂肪也不會增加心臟病風險……,由此可見低脂飲食的神話已經開始搖搖欲墜。不過,好好運動、健康飲食永遠不會錯。▌Point 4>高膽固醇讓你活得更好更久,超級壞膽固醇另有其人膽固醇不是敵人,當膽固醇飆升是擔任修復要角的修理工LDL-C(俗稱壞膽固醇)集結啟動,所以,重點不在高膽固醇,而是身體發炎。況且,高膽固醇能讓人不易感染、更長壽!超級壞膽固醇的真面目是隱藏在LDL-C的sdLDL,更容易穿透動脈壁,促進動脈粥樣硬化,增加冠心病;另一個是當LDL-C經過自由基等氧化後就會產生oxLDL,對血管的損害更加嚴重,會促進動脈硬化,增加心臟病和中風。擊敗大魔王sdLDL,多吃燕麥、開心果、酪梨;擊敗大魔王oxLDL,多吃烏龍茶、可可、越橘、葡萄籽萃取物。▌Point 5>認清高鹽飲食如何被誤解,低鹽飲食過度推崇的弊端將高血壓歸因於鹽分攝取過高,結論過於簡單化,但是人體機制很複雜且影響血壓因素更多元。反觀,減鹽本為降壓,結果當體內的鈉越少,就會加重腎臟工作量來回收鈉。鹽並沒有這麼十惡不赦,適量的鹽可以幫助調節體液平衡、維持肌肉收縮、幫助神經傳導、確保消化正常。每日4,000毫克的鈉攝取量,與一般飲食中的攝取量相當,意味著不僅血壓高或正常與否,不需一味地強調減鹽、限鹽。▌Point 6>遠離水果,只看血糖值,根本就是治標不治本很多糖尿病水果不敢多吃,擔心雖然過量攝取果糖,會造成肝臟脂肪堆積、胰島素阻抗及代謝問題;研究結果皆表明,多吃水果不僅不會增加罹患糖尿病機率,反而能夠降低風險。糖尿病的發生絕非單純因為吃水果造成,況且高血糖的問題源自於胰島素阻抗,需要配合多運動、適時紓壓、良好睡眠等等來增加胰島素敏感性。水果不僅含有果糖,還富含纖維、維生素、抗氧化劑等多種營養素,吃番石榴時建議削皮吃、香蕉選綠色或冷藏、蘋果飯前吃、葡萄和葡萄乾可降阻抗、降血糖……。【本書特色】作者閱讀大量醫學最新研究指出,奉為圭臬的控制三高權威說法被推翻了:低脂飲食、清淡減鹽、限制水果量……;經他醫治輔導的病人也證實:終身吃藥並非唯一,與其擔心健康紅字,更重要是找到血脂、血壓、血糖竄高的根本原因。膽固醇70%是肝臟製造,若升高是身體有需要,光靠藥物降低而不找出病因,可能會導致身體失衡。況且,膽固醇過低會影響細胞的穩定性和生理功能,而沒有壞膽固醇還導致維生素A、E、K、D缺乏,生長遲緩、失明、罹患神經系統疾病等。從來沒有人告訴你:減鹽飲食和降壓藥,對身體的作用完全相反;況且,減鹽研究多為短期,但長期追蹤大量的研究發現減鹽竟然會提高死亡率。少數人吃鹽會讓血壓上升,大部分人不會,因此強迫所有人都一起減鹽並不合理。吃過量果糖會傷身,可是無論血糖高低都不用刻意少吃水果,因為富含果糖的水果還有維生素、植化素、類黃酮、纖維素等,不會影響體重、血壓、血脂,更不會得糖尿病。不過,水果種類不同吃法有別,有些飯前吃對身體更好。
投資的成功並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持續的學習與自我反思! ▍融合財務規劃、投資交易、交易心理學本書以生動的訪談形式,呈現多位投資專家的人生經歷與智慧結晶,內容融合投資理財中的三大主題:「財務規劃」、「投資交易」與「交易心理」。無論是初入市場的新手,或是已經擁有一定經驗的投資者,都能從中學習到如何面對市場的變幻莫測,並在困難時刻保持冷靜與理性。專家們不僅分享了他們的成功經驗,也坦誠講述了他們在投資路上遇到的挫折與挑戰,讓人深刻理解成功背後的艱辛與努力。本書探討了技術分析與市場趨勢,更深入剖析了投資者心理的重要性,這些內容告訴我們,市場的勝負往往取決於心態的平衡與心理的堅韌。正如書中所述,投資的成功並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持續的學習與自我反思。▍集合多位專家訪談內容的投資書籍作者藉由訪談財務規劃師、作家、版主、講師等各面向的重量級專家,讓投資者們從不同角度審視市場的寶貴資源,透過他人的經驗與教訓,幫助我們更好地應對未來的挑戰。相信每一位閱讀本書的投資人,都能在其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啟示,並在未來的投資道路上行穩致遠。 廖清宏:首席財富傳承規劃顧問,擁有CFP、RFC、RFA、APPC、CFWP等證照,擅長財務規劃與退休規劃。 吳家揚:著有《人生五張表,你也可以FIRE》、《投資型保險最重要的大小事:從保障到投資!》等暢銷書,且擁有數十年投資經驗,擅長投資、財務規劃、保險。 廖健欽:Facebook萬人社團【當沖波段價差】創辦人兼版主,擅長波段趨勢投資。 鍾建國「闕又上財經學院」王牌講師,擁有超過30年投資經驗,曾為大型電機公司副總經理,擅長長期投資與資產配置。 李哲緯:綽號鮪爸的交易心理教練,著有《在交易的路上,與自己相遇》,擅長交易心理學。 張衡:現任Facebook萬人社團【當沖波段價差】版主,曾任【花花當沖分享社】版主,擅長技術分析與各類期貨交易。 【本書特色】 繼《如果終極目標是財務自由,不如一開始就學投資賺錢》後,投資界最年輕的作者——王者再推出新書。 重視實踐與理論結合:本書內容有理論做依據,且強調如何應用在實務操作上。 適合有投資經驗的投資人:雖然旨在提升投資人專業水平,但內容仍然通俗易懂。 投資理財生活化:本書不只有投資實務,更注重投資人的生活以及社會問題。
有數學恐懼症、看到數字就害怕?王者從親身經歷帶你訂定個人目標,從學會省錢、接著賺錢、管理金錢、最後投資,創造更多收入來源,邁向財務自由!大人總是告訴孩子:「要好好讀書,考上好大學,然後找一個好工作。」不過,現實世界中,在辦公室加班加到半夜的那個人,往往都不是最有錢的那個人。你是否想過:如果學生的最終目標是賺錢,那麼為什麼不一開始就學習如何理財?錢,不是一張一張的鈔票,而是更多的選擇和更好的生活,有了錢可以實現夢想,也可以幫助他人。錢,是我們認真對待生活與夢想的一種表現。有錢不是萬能,沒錢卻萬萬不能!$讓年輕人口袋變深的第一本理財規劃書:1. 想提早累積財富的「學生族」2. 毫無經驗的「理財小白」3. 想提高收入的「社會新鮮人」4. 每月口袋空空的「月光族」$本書讓你學到:1. 從紅包錢開始學習做規劃2. 信用卡如何降低消費時戒心3. 「單利」和「複利」4. 「資產」和「負債」5. 投資與投機的不同6. 好的ETF能讓你的投資更安全7. 打造屬於自己的資產配置8. 用最簡單的方式挑到最適合自己的股票$少年王者的投資理財術,易懂易學易上手:˙ 在這個低利率時代,把錢存在銀行不再是一個聰明的選擇。˙ 將每個月收入做好規劃,並且算清楚自己到底可以承受多少額度的負擔。˙ 合作社跑腿賺錢是創業的起點,不只自己賺,還能「雇用」同學當企業夥伴。˙ 學校的園遊會不僅是賺錢的實戰經驗,更是一個很好的企業管理機會。˙ 物品是資產還是負債,不是取決於「它是什麼」,而是取決時「你怎麼運用它」。˙ 省錢小撇步:貨比三家不吃虧、在網路找免費資源、學校的營養午餐變身免費的晚餐$王者媽媽的獨門理財教養術:‧ 讓孩子管理自己的零用錢、紅包錢,就是最好的理財教育。‧ 鼓勵孩子購買相關書籍、陪他聽演講、參加股東會、參觀各式各樣的展場。‧ 當同年齡的孩子忙著沉迷電玩、動漫遊戲時,每晚熬夜在電腦螢幕前殺來殺去,拚得你死我活時,我陪孩子者每天守著電腦和手機,在真實的金融投資市場裡殺進殺出的,可以跟著世界經濟趨勢同步感受興衰,並藉此過程擴張孩子的視野,擁有國際觀。‧ 面對人生的各種狀況都是採同樣心態面對,尤其也不要有從眾心理,大多數同學做的事,不一定是對的,有時逆向思考、特立獨行和與眾不同,有何不可?‧ 很多父母把人生希望寄託在下一代,希望孩子能夠「脱貧」,但是父母本身腦袋不改變,孩子就是不斷地複製爸媽的花錢模式和理財作法,除了自覺性較高的孩子以外,很難逃出這樣的框架。$好評推薦陳重銘 《打造小小巴菲特 贏在起跑點》作者謝金河 財信傳媒集團董事長闕又上 暢銷財經作家
2024增訂:黑巧克力、可可粉:降血壓、降膽固醇、防失智為什麼我們需要吃「天然保健食品」? 逢年過節,很多人會送人蔘、燕窩給親友滋補養生,料理三餐,大家會覺得有紅麴、大蒜入菜比較營養,但是,這些老祖宗的養生秘方,真的有健康根據嗎?其實,有不少傳統天然保健食品,功效已經獲得醫學臨床證實,甚至有一般保健食品無法取代,且超乎一般大眾熟知的健康效果。像是:(1)「蜂蜜」不只能美容養顏,還是「燒燙傷傷口護理」第一選擇;(2)「燕窩」不僅是女性更年期保健聖品,更是「禽流感&流感」剋星;(3)「花粉」除了是女性青春泉源外,更是「男性攝護腺及泌尿道保健救星」……,在在都是傳統智慧現代活用的好例子。 什麼是天然保健食品?和一般保健品有什麼不同?所謂「天然」,就是在製造保健品的過程中,不改變原有的天然組成型態,而一般的保健食品,則是經過萃取、分離等過程純化,或是人工合成的營養素;簡單來說,天然保健食品就是某種我們常吃的食材,只要直接攝取即可,即使為了保健目的而製成方便服用的錠狀或膠囊,也只是將其乾燥、濃縮而已。天然保健食品雖然效果已經過證實,但是,想靠天然保健食品來預防疾病、減緩或改善症狀,一定要知道怎麼吃、如何選!例如:「蜂蜜」怕熱,所以千萬別用熱水沖泡,直接吃最好;「人蔘」不是吃越多越好,而是連續吃3週、停2週,保健效果最好;茶能預防心血管疾病、抗癌,但喝熱茶才有效,1天至少要500c.c.,且不能加牛奶;昂貴的「血燕」其實是受污染的產品,容易產生硝酸鹽,吃了可能致癌……等等。事實上,天然保健食品和一般保健食品一樣,用對了妙用無窮,用錯了不僅花了冤枉錢,身體還越補越大洞。這樣選!這樣吃!天然保健食品完全指南腎臟科名醫、同時也是暢銷書作家的江守山醫師,繼創下銷售佳績&獲得廣大的迴響的《吃對保健食品!》後,再次推出力作《吃對保健食品2!》。江醫師以豐富的臨床經驗和長期研究天然保健食品的專業知識,針對國人的健康需求提出「天然保健品」,只嚴選有「雙盲人體研究」證實、具有預防保健效果,且對疾病改善成效甚至比吃藥還好的天然保健食品,並教你如何掌握這12大天然保健食品優越的保健力,包括:(1)「蜂蜜」能美容養顏,還可治咳嗽、預防牙周病及蛀牙、燒燙傷護理;(2)人蔘可提升學習力、思考力、記憶力、控制血糖、預防感冒及流感;(3)大蒜可控三高(血脂、血壓、血糖)、抗癌、抗菌及抗老;(4)茶可抗癌、減肥、預防骨質疏鬆;(5)納豆可溶解血栓、治高血壓、減少骨鬆……等等,讓天然保健食品真正達到功效,為國人打造健康的體質。另外,書中除了破解國人常有「天然的就是最好的」、「有研究證明就可以安心」等等迷思,還提供天然保健食品選購、服用的注意事項及禁忌。例如︰蜂蜜要選有「碳-13同位素檢驗」,且不要用熱水沖泡、要直接吃;人蔘吃3週停2週效果最佳,但糖尿病和高血壓患者須經醫師同意才可服用;烏龍茶農藥殘留量高,建議改喝較少農藥的美人茶或蜜香茶;大蒜熟食不如生吃好,但手術或拔牙前1週應停止服用,以免流血不止;紅麴必須全程冷藏保存,才能避免紅麴毒素產生,反而有致癌風險……等等,幫助國人吃得對,更要有效吃!江醫師為國人量身打造10大病症保健處方箋更難能可貴的是,為了滿足不同族群對健康的期待與需求,江醫師特別打造「10大病症保健處方箋」,例如: 預防感冒:蜂膠+人蔘+紫錐花+蜂蜜,可殺菌、提升免疫力、抗氧化、抗菌。 改善過敏:益生菌可調節免疫系統、減輕發炎反應、修復腸胃道黏膜。 成功減肥:鉻+丙酮酸+益生菌,可幫助人體建立肌肉、燃燒脂肪、加強新陳代謝、維護腸道平衡、預防肥胖。 保護腎臟:魚油+薑黃,可增強血液中纖維蛋白溶解活性,同時減少腎毒血清、降低蛋白尿、抑制腎小球內細胞增殖。 保護肝臟:茶+蜂膠,可降低細菌和病毒感染,並修補受損的肝細胞。 防治三高:茶+大蒜+紅麴+CoQ10,有效降低血壓、血脂和血糖。同時,江醫師再加碼依外食族、3C電腦族和素食族等不同族群的健康需求,提出最佳保健方案,像是(1)餐餐老是在外的「外食族」,每天應補充益生菌加藍藻,打造良好的腸胃環境;(2) 離不開電腦和手機的「3C電腦族」,每天補充葉黃素、魚油和薑黃,可保護眼睛,同時緩解肩頸肌肉痠痛的問題;(3)追求健康環保的「素食族」,每天補充綜合維生素、鈣和維生素D,可避免缺乏營養。像這樣,每個讀者都能輕鬆按「文」索驥,輕鬆掌握自己最需要的關鍵營養素,為自己打造健康人生。可說是一本專為台灣人量身打造,讓你越補越健康的天然保健食品完全指南!(原書名:買對天然保健食品)
教導孩子滿足需求、調適情緒、解決問題!與其追求成功,不如讓孩子擁有承受挫折的能力,培養一生受用的生命韌性! 育兒現場,家長總有無奈的心聲:「每次不買玩具給他,他就生氣地在大哭大鬧!」「每次叫他改功課就生氣,請他收玩具、他就不要!大家都不開心」「他最近考試都考不好;叫他讀書,他就擺爛,一直滑手機。」「他也不是不會呀!他只要多花一點時間讀書,考試就會進步了!」然而,孩子也有許許多多無助的心情:「弟弟每次都故意搶我的玩具,我就是會生氣不開心!」「我自己也很苦惱,我也想讀書,但是我就讀不好!」「我就是覺得我怎麼這麼笨,每次都錯一些小題目,我很氣我自己」「爸爸媽媽都說我不用功,但是我已經很努力了!」 現任芙樂奇心理諮商所所長的張雅淳心理師,在成為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師之前,曾經是一名小學老師。每次在班級教學與家長互動或是在親子諮商的過程中,常常聽到家長的無奈以及孩子的無助,她深深感受到親子雙方都努力做了很多的嘗試,卻總是找不到突破的方法。張雅淳心理師數二十年來的輔導諮商歷程,最常遇到以下兩種類型的情況:當孩子處於幼稚園及國小階段時,爸爸媽媽最常感受到孩子容易生氣,一生氣就需要10分鐘以上的時間才能冷靜下來,尤其當事情不如孩子預期(買不到玩具、不能玩遊戲),爸爸媽媽都需要耗費很大的精力才能讓孩子不再哭鬧。當孩子處於國中及高中階段時,很多爸爸媽媽都會感受到孩子學習上的挫折與無力感。有的孩子是學習跟不上進度而放棄,有的孩子是原本成績優異卻在邁入頂尖高中後,因為面臨更多優秀的同學競爭而失去了學習的信心與動力。張雅淳心理師依據以上常見的情形,在書中整理了一個評估孩子挫折容忍力的表格,爸爸媽媽可以依表格內容檢視孩子的行為,如果孩子有符合上述的問題與狀況,則代表孩子對挫折狀態尚未尋找到應對方式。當爸爸媽媽發現,孩子在挫折方面遭遇困難,也不用太過緊張。透過本書,從正向心理學的角度,先去理解孩子為何容易一遇到挫折就放棄,再運用本書特別提供的「挫折練習小學堂」,幫助孩子以心理預防的策略,透過日常生活對話與互動,就能開始培養孩子面對挫折的能力,讓孩子未來成為自己問題的專家。孩子成長過程,無可避免會遇上不同挑戰,因此也會產生成就感與挫折感;想要避免孩子在面對問題與挫折打擊下喪失自信,爸爸媽媽更應該幫助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具備面對挫折的勇氣!
★ 感謝讀者長久以來支持的臺灣原住民十冊的神話與傳說! ★ 把十冊變為三冊,在購書與收藏上更為方便! ★ 榮獲新聞局第21次中小學生優良讀物圖畫類推薦! 在這個面積只有三萬六千平方公里的婆娑美麗之島上,孕育出卑南、泰雅、阿美、邵族、魯凱、賽夏、鄒族、排灣、達悟、布農等等原住民族群,形成豐富多樣的台灣原生文化。 台灣原住民儘管各族的生活文化不盡相同,但卻一致的敬畏、順從大自然的規律與力量,尊重、愛惜天生萬物。他們以祭儀節慶謝天、祭祖,敬天且感恩;以禁地、禁忌告誡後代子孫,默默維護水源地及山林資源。 由孫大川教授策畫出版的原住民神話與傳說,邀集了許多優秀的原住民,如卑南族的故事採集者就是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副館長林志興、繪者則是金曲獎知名創作者陳建年,排灣族故事採集撒可努不但創作還創辦了獵人學校,達悟族繪者席‧傑勒吉藍、魯凱族繪者伊誕‧巴瓦瓦隆等知名藝術家,共同參與圖文製作及編輯。嘗試透過生動的故事,搭配精緻彩繪圖畫,勾勒出原住民信仰、儀式、禁忌、圖騰、生活智慧與技能,並透過中、英文對照,希望讓國人以及海外讀者能認識台灣原住民寶貴的生活文化遺產,也讓台灣這段遠古歷史變得清晰、鮮活、可親。 讓我們在經濟起飛帶來了對自然與生態的重大衝擊與危機之際,從原住民與大地共生的生活文化中得到智慧。是青少年了解原鄉文化的最佳圖畫書。 本書特色 * 中英文對照,讓國人以及海外讀者可一起閱讀了解原住民文化。 * 許多單詞註釋,方便更加了解原住民文化與用詞。 * 各族語言、漢語拼音和羅馬拼音對照表,讓你開口溝通沒煩惱~ * 各族文化導覽圖,拜訪也可以輕輕鬆鬆的!
★ 感謝讀者長久以來支持的臺灣原住民十冊的神話與傳說! ★ 把十冊變為三冊,在購書與收藏上更為方便! ★ 榮獲新聞局第21次中小學生優良讀物圖畫類推薦! ★《卑南族:神祕的月形石柱》榮獲第43梯次「好書大家讀」故事組好書推薦! 在這個面積只有三萬六千平方公里的婆娑美麗之島上,孕育出卑南、泰雅、阿美、邵族、魯凱、賽夏、鄒族、排灣、達悟、布農等等原住民族群,形成豐富多樣的台灣原生文化。 台灣原住民儘管各族的生活文化不盡相同,但卻一致的敬畏、順從大自然的規律與力量,尊重、愛惜天生萬物。他們以祭儀節慶謝天、祭祖,敬天且感恩;以禁地、禁忌告誡後代子孫,默默維護水源地及山林資源。 由孫大川教授策畫出版的原住民神話與傳說,邀集了許多優秀的原住民,如卑南族的故事採集者就是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副館長林志興、繪者則是金曲獎知名創作者陳建年,排灣族故事採集撒可努不但創作還創辦了獵人學校,達悟族繪者席‧傑勒吉藍、魯凱族繪者伊誕‧巴瓦瓦隆等知名藝術家,共同參與圖文製作及編輯。嘗試透過生動的故事,搭配精緻彩繪圖畫,勾勒出原住民信仰、儀式、禁忌、圖騰、生活智慧與技能,並透過中、英文對照,希望讓國人以及海外讀者能認識台灣原住民寶貴的生活文化遺產,也讓台灣這段遠古歷史變得清晰、鮮活、可親。 讓我們在經濟起飛帶來了對自然與生態的重大衝擊與危機之際,從原住民與大地共生的生活文化中得到智慧。是青少年了解原鄉文化的最佳圖畫書。 本書特色 * 中英文對照,讓國人以及海外讀者可一起閱讀了解原住民文化。 * 許多單詞註釋,方便更加了解原住民文化與用詞。 * 各族語言、漢語拼音和羅馬拼音對照表,讓你開口溝通沒煩惱~ * 各族文化導覽圖,拜訪也可以輕輕鬆鬆的!
★ 感謝讀者長久以來支持的臺灣原住民十冊的神話與傳說! ★ 把十冊變為三冊,在購書與收藏上更為方便! ★ 紙風車劇團曾出演排灣族《巴里的紅眼睛》! ★ 榮獲新聞局第21次中小學生優良讀物圖畫類推薦! ★ 2003年《賽夏族:巴斯達隘傳說》榮獲新聞局金鼎獎優良讀物推薦! 在這個面積只有三萬六千平方公里的婆娑美麗之島上,孕育出卑南、泰雅、阿美、邵族、魯凱、賽夏、鄒族、排灣、達悟、布農等等原住民族群,形成豐富多樣的台灣原生文化。 台灣原住民儘管各族的生活文化不盡相同,但卻一致的敬畏、順從大自然的規律與力量,尊重、愛惜天生萬物。他們以祭儀節慶謝天、祭祖,敬天且感恩;以禁地、禁忌告誡後代子孫,默默維護水源地及山林資源。 由孫大川教授策畫出版的原住民神話與傳說,邀集了許多優秀的原住民,如卑南族的故事採集者就是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副館長林志興、繪者則是金曲獎知名創作者陳建年,排灣族故事採集撒可努不但創作還創辦了獵人學校,達悟族繪者席‧傑勒吉藍、魯凱族繪者伊誕‧巴瓦瓦隆等知名藝術家,共同參與圖文製作及編輯。嘗試透過生動的故事,搭配精緻彩繪圖畫,勾勒出原住民信仰、儀式、禁忌、圖騰、生活智慧與技能,並透過中、英文對照,希望讓國人以及海外讀者能認識台灣原住民寶貴的生活文化遺產,也讓台灣這段遠古歷史變得清晰、鮮活、可親。 讓我們在經濟起飛帶來了對自然與生態的重大衝擊與危機之際,從原住民與大地共生的生活文化中得到智慧。是青少年了解原鄉文化的最佳圖畫書。 本書特色 * 中英文對照,讓國人以及海外讀者可一起閱讀了解原住民文化。 * 許多單詞註釋,方便更加了解原住民文化與用詞。 * 各族語言、漢語拼音和羅馬拼音對照表,讓你開口溝通沒煩惱~ * 各族文化導覽圖,拜訪也可以輕輕鬆鬆的!
世界衛生組織宣布:空氣污染會致癌! 1952年的倫敦大煙霧,僅僅4天便奪走超過4,000條人命,並導致10萬以上的民眾呼吸道受到影響。事實上,自18世紀的工業革命開始燃燒煤炭作為燃料以來,空氣污染便時時刻刻伴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過去空氣污染問題可能還有地域侷限,但現在的髒空氣不分工業城市或住宅社區,統統都會面臨。 以前人們出門前習慣先看氣象新聞,決定出門要不要帶傘、穿件外套;但現在,偶爾發生的化學工廠氣體外漏或沙塵爆、霾害等空氣品質預報,悄悄加入氣象新聞的行列。漸漸的,「以前出門看天氣,現在出門看空氣」成為現代人不可或缺的一件事。 但是,你知道嗎?空氣污染物除了會讓人呼吸不順、咳嗽、噴嚏不停外,有些危害較重的污染物,像是二氧化硫(SOX)、二氧化氮(NO2)及臭氧(O3)會直接刺激呼吸道;揮發性有機物(VOCS)、戴奧辛、懸浮微粒(PM)會對肺部造成傷害。其中人們最常接觸到的細懸浮微粒(PM2.5),是影響並增加肺腺癌的首要風險因子,甚至還會造成皮膚疾病、心血管疾病、胎兒發展遲緩。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已在2013年,將空氣污染列為一級確定致癌物,而且是世界上最廣泛分布的致癌物質! 你我都可能是PM2.5的始作俑者!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00年的報告指出,PM2.5濃度增加,支氣管炎發生率及死亡率也會升高。然而,日益嚴重的PM2.5污染問題,已經成為各國都關注的環境議題,以台灣的地理位置、氣候特性,以及國內產業排放和人們的生活習慣,都牽動著PM2.5污染程度。 你可能不知道,只要有人開火煮飯、駕車出門、抽菸、焚香、放鞭炮等等行為,大氣中的PM2.5就不可能降到零。即使人類停止一切活動,自然界中風吹揚起的沙塵、海浪飛沫、森林大火,也會產生PM2.5。既然如此,我們該如何避免PM2.5的危害呢? 有鑑於此,本書將龐雜而專業的空氣污染成因、影響等內容,透過文字搭配彩色圖解有系統的介紹,並將艱深難懂的內容,化做淺顯易讀的科普素材,幫助你快速理解PM2.5污染的問題根源與污染來源,同時藉由食、衣、住、行與健康等各種生活化的議題切入,並提供日常中具體可行的減污行動,例如: • 烹調時,以蒸煮取代煎炒炸的方式; • 減少燒香的數量及使用天然香; • 改採用鮮花素果禮佛或祭拜; • 打掃時,以吸塵器取代掃把; • 使用空氣清淨機時,要擺在門口或窗戶的位置; • 出門戴口罩,回家勤洗手口鼻 ……等等。 更特別的是,本書還教你快速判斷空氣品質的方法,像是:從氣象局、環保局的APP,查詢空氣品質資訊;練就一雙火眼金睛,看出髒空氣;從路燈判斷是否有PM2.5;如何從空氣中濕氣來判斷,是霧還是霾……等撇步,是一本兼具建立正確PM2.5知識,與自我防護的最佳指南! 本書特色 (一) 工衛V.S.環保專家聯手審定,知識內容掛保證! 本書邀請台灣大學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鄭尊仁教授,與交通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蔡春進教授,參與全書審訂。 (二) 豐富的全彩圖解,讓空氣品質知識不再艱澀難懂! 透過生活化的插畫+化繁為簡的資訊圖表,將專業精闢的化學知識變得淺顯易懂,讓讀者迅速建立正確觀念,而非與日常無關的艱澀知識。 (三) 從食衣住行議題切入,提供具體可行的減污行動! 本書藉由食衣住行與健康等各種生活化的議題切入,例如:沒有3C工具,如何收集空污情報?如何練就火眼金睛金,看出髒空氣?怎麼做才能讓室內空氣比戶外乾淨?空氣清淨機究竟要擺哪裡才對?怎麼避開跨年煙的空氣毒害?通勤族如何避開PM2.5毒氣?降低廚房PM2.5的撇步?……等等,並提供日常中具體可行的減污行動。
台灣原住民第15族:拉阿魯哇族(Hla’alua)! 2014年,一直被誤以為是鄒族的拉阿魯哇族(Hla’alua),終於從歷史迷霧中走出,獲得官方認定為台灣第15族原住民!目前人口數約400人的拉阿魯哇族,是台灣原住民中,唯一以貝殼為神的族群,由於多數民眾對其不為所知,加上面臨語言、文化瀕危,本書以拉阿魯哇族獨特的十二貝神信仰為結構,重現拉阿魯哇族爭取正名及文化復振的艱辛歷程,包括: 族群如何走出歷史迷霧,從「南鄒族」的他人歸類中脫身,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身分認同。 揭開貝神的神祕面紗,族人如何失落及重現其獨特信仰祭典的過程、迷惘與信心。 老、中、青三代在族語及文化復振薪傳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功能,有合力,有焦慮,也有折衝。 環境巨大衝擊下,人口數寡少的族群,面臨強勢布農化及漢化壓力,其展現的策略與韌性。 除父權男性,女性在族群語言文化復振中的特殊角色與功能,其微妙心理及傑出表現。 在沉浸式族語的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配合下,拉阿魯哇幼苗正成長茁壯,族語薪傳已獲得初步成效。 拉阿魯哇族是台灣原住民中,唯一以貝殼為神的族群! 本書作者李友煌博士於高雄市原民會部落大學任教期間,有機會接觸到僅存於高雄市的拉阿魯哇族(Hla’alua),感受其爭取正名與復振文化的苦心與艱難而興起採訪報導之心念,以一年半時間深入部落,大量訪談、觀察、田調,配合平面及影音文獻搜集,採取報導文學的方式,以本書向山上的朋友──人數單薄而堅持追尋與復振族群文化的勇氣致敬。 此外,本書並嘗試從文獻資料及耆老訪談中,勾勒出拉阿魯哇族在漢人開山採樟入侵傳統領域下,與客家人相遇的過程,這場族群遭遇,開啟了日後拉阿魯哇族復振靈魂人物游仁貴的身世;而在日治時期皇民化運動「宗教改革」下被迫放棄貝神信仰及聖貝消失的事件,也都以類小說的筆法重現。 最後,做為拉阿魯哇族最重要及親密他者的矮人傳說,李博士則以史詩篇章來呼應,藉現代詩創作敘述這段充滿神啟、先知式的神話。全書內容,盡量減少史料推砌與宏大敘述(grand narrative),而以人物、事件、場景的綿密交織來建構,使其兼具報導性、文學性與可讀性,主題清晰又肌理豐美。
魯凱族知多少? ‧巴嫩公主嫁給蛇郎君,正是台灣膾炙人口的傳說 ‧魯凱比鄰排灣,血統相近,皮膚一般黑;都喜歡檳榔、琉璃珠、陶壺,節慶盪鞦韆,吟唱古調、吹鼻笛 ‧貴族頭目世襲,但另從全體族人選出智慧勇敢者擔任實際帶領族人的首領 ‧男女均以佩戴百合花為榮譽象徵 ‧沈文程、梁文音都是魯凱族人 原住民尊重生命與天地的傳統,是綠色矽島台灣美妙的「原」動力。 過傳神生動的故事,搭配精緻彩繪的圖畫,讓我們更深入了解台灣的文化源頭! 魯凱族神話與傳說 1.美麗的慕阿凱凱:魯凱女子的內斂忍讓與堅強意志 美麗的慕阿凱凱被狂風捲走,無奈嫁給異地的陌生人,每天流淚思念故鄉與家人。丈夫感謝她盡責持家,與子女一起陪她重返家園,探視牽掛的父母與族人。 2.雲豹的頭蝨家族:以雲豹的民族為榮,堅韌克服各種困難 雲豹是魯凱族狩獵的好伙伴,並且幫族人覓得舊好茶部落安居,更勇猛為族人擊退敵人。負責照顧雲豹的頭蝨家族以愛心細心負責養護,並在牠衰老後,結伴護送回到故鄉。 3.卡巴哩彎:魯凱族的始祖的故事 遠古大地渾沌,第一道曙光降臨達露巴淋湖(大鬼湖)旁的陶壺,壺中兩個蛋在久照陽光後誕生了一對男女,這就是魯凱族的始祖!為了讓生命延續,他們一代一代歷經奔波遷移,終於尋覓到永遠的家鄉卡巴哩彎。 4多情的巴嫩姑娘:千絲萬縷的愛情與親情 人見人愛的巴嫩公主愛上英俊的蛇君王,歡喜嫁到露巴淋湖中。思親心切的她,時常讓孩子回部落中探望,並化為白鷺鷥在空中盤旋,表達無限懷念。
賽夏族知多少? ‧父系社會,子連父名。例如伊德.阿道.撒萬:伊德是自己的名字,阿道是父親的名字,撒萬是姓(世系) ‧同姓、同住(包括無血緣)、同一外祖父之表兄妹均禁婚 ‧位於南庄鄉的賽夏族人多半會說客語,而五峰鄉的族人大多會泰雅語。 ‧四階段的回娘家是最獨特的生命禮俗:婚後、新生兒、子女成人、喪偶。 ‧紋面:男子與泰雅同,女子則僅刺在上額。獵首二個以上的男子可紋身。 ‧巴斯達隘俗稱矮靈祭,每兩年一次在南庄向天湖、五峰大隘社輪流舉行。祭期四天:迎靈、娛靈、逐靈、送靈,只有娛靈可開放外族參加。 原住民尊重生命與天地的傳統,是綠色矽島台灣美妙的「原」動力。 過傳神生動的故事,搭配精緻彩繪的圖畫,讓我們更深入了解台灣的文化源頭! 賽夏族神話與傳說 1.白髮老人的預言:賽夏各姓氏的始祖 堅信白髮老人在夢中的交代,歐倍那伯翁與妹妹成為在狂風暴雨下的僅存者,並結婚生子,繁衍出各姓氏的孩子。大霸尖山、小霸尖山就是他們的化身,永遠守望著賽夏子民。 2.雷女下凡:農業生活的開始 天上的雷神不忍賽夏族人生活太艱苦,派雷女娃恩帶著小米種子下凡,教導人們農耕技術,並和賽夏青年相戀成婚。雷女不能碰鍋子,但老人家卻強迫她進廚房,破壞了天人之間的界線,雷女只好返回天界,徒留一株芭蕉樹。 3.巴斯達隘傳說:以感恩和諧淨化與異族間的衝突 達隘雖矮小但農技先進,強壯又擅法術。好意幫助賽夏收成大增,卻驕恣調戲婦女、欺凌族人。賽夏族人不得已展開殺戮,但從此遭受詛咒,連年歉收、天災連連。於是以虔誠之心舉辦「巴斯達隘」,祈求達隘諒解,全族平安、豐收。
鄒族知多少? ‧玉山的鄒語發音為「八通關」,是天神居住聖地。 ‧知名的鄒族哲人、音樂家、文學家、教育家高一生,死於白色恐怖。 ‧美麗的湯蘭花、田麗、高慧君都是鄒族人 ‧世居阿里山,20多年來成功復育達娜伊谷溪生態 ‧父系社會,親屬組織清楚分為家族、世系與氏族三層次 ‧善終者兩手抱膝蹲踞坐葬於屋內近親寢室的地下 原住民尊重生命與天地的傳統,是綠色矽島台灣美妙的「原」動力。 過傳神生動的故事,搭配精緻彩繪的圖畫,讓我們更深入了解台灣的文化源頭! 鄒族神話與傳說 1.折箭之約:鄒族人口稀少原因之一 歷經洪水大難不死的鄒族人,分成兩路(其中馬雅族往日本)發展,並折斷弓箭約定來日相見。現在的鄒族老人,看到容貌和體格都酷似的日本人,不禁想起帶著箭離去的馬雅族人… 2.復仇的山豬:鄒族人口稀少原因之二 喜歡鄒族美麗女子的山豬首領,幻化成英俊男子追求,卻遭情人的哥哥射死,引來山豬群滅村報復,造成鄒族人數銳減。因外出而逃過一劫的族人,以燒山方式報仇,從此,山豬的數量也大量減少了。 3.被遺忘的祭典:消失中的小社休史吉 之一:大社和小社獵人從特富野大社出發打獵,往往無法當天往返而必須住在來吉的狩獵屋,後來家人慢慢遷移過來,形成了小社。 之二:「荷美雅雅」節慶住在小社的族人每年定期一起回到大社歡聚,凝聚族人情誼,稱為荷美雅雅。 之三:「休史吉」節慶:住在大社的族人每年定期前往小社會見親屬,稱為休史吉,但已因疏於延續而漸被族人所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