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系 ,共計95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牟宗三先生與蔡仁厚書:牟先生書信輯錄

學生書局  出版
2025/08/01 出版

牟宗三先生平時書信,對門弟子多有教言,而且時有深貶重刺,此正見「明師之明」與「嚴師之嚴」。此類嚴毅之教責,使得諸友更能觀省,奮勉向上。但牟先生書信未能編入《全集》,幸而蔡仁厚先生收存牟先生之書信達一百三十件(有六七件因故散佚),而蔡先生寄陳牟先生之信函,自民國六十年起,亦有留存部分底稿。如將往來信件兩相對看,則信中所說乃可朗然明白。故本書特加採擇整理,一併錄寫成冊。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珍帚集:錢穆 徐復觀 史學

黃兆強  著
學生書局  出版
2025/08/01 出版

本書分為中下三篇,分別處理錢穆、徐復觀和史學的課題,共15單元,即15章。三篇各自獨立,而各有附錄,全書亦有附錄;附錄總共19文。正文15章學術味道比較濃郁(第2、3兩章和第15章,則稍例外);附錄則大體上是通俗性質的文章或“學術含金量”相對較少的著作(但亦有例外),尚有二三篇與本書主題相關的講話或書評。   錢穆先生治學(含治史)的方法相當值得學人關注學習,是以上篇首章即處理此問題。第2、3兩章是針對錢先生的生平與學思上的表現的專訪。儒家「經、權」這對觀念在政治運用上的具體表現與兩者的相互關係,徐復觀先生深具卓識,這構成了第4章的內容。中國傳統經典,今人仍應予以誦讀,或該棄之如敝屣等等問題,徐先生有何高見,此見諸第5章。宋代歷史性質的 “百科全書”《冊府元龜》一書的編纂與宋真宗對該書的態度,乃至針對該書〈國史部〉的探討,構成了第6、7兩章的內容。明人元史學上的總表現、《元史》纂修過程中的若干問題、針對《元史續編》與《元史弼違》的探析,分別見第8、9、10三章。第11章藉著清代史家趙翼為例以說明「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這個千古不易的大道理。第12章探討清代傑出吏學家汪輝祖的史學。第13章藉著西方史學發展史的考察來說明史學上的真理與方法一問題。第14章處理以下一問題:廿五史和《清史稿》編纂時間的緩速比較。第15章按年代先後綜述台灣近現代史學發展的梗概。全書附錄計有9篇文章,當中5篇學術味道比較濃郁。其一論述錢大昕的治史方法。其二探討歷史上的實然與史學家的價值意識的問題,其三闡釋史學上的事實判斷、價值判斷和動機判斷三問題;皆可謂史學理論上的問題。此外尚有二篇翻譯的文章,分別源自德國著名漢學家W. Franke和法國著名公共知識分子R. Aron的著作。前者英譯中,後者法譯中。

9 特價9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似識與異見:對比視域下之古文探賾【POD】

楊曉菁  著
學生書局  出版
2025/08/01 出版

古典散文研究命題與範疇極為宏闊。本書採用源自語言學並已廣泛應用於其他學科的「對比分析法」作為探究方法。對比分析法,係指透過多文本,讓文本彼此參照與相互對讀,客觀地歸納分析文本間的關鍵差異,並以其「差異」為突破點,深入考察文本風格形成的原因。藉此,讀者得以理解作者的創作意識及作品之審美價值。是以,本書從字句調度、章法安排、體式建置等層面進行剖析,從而揭示文本之邏輯系統及其所展現的特徵。 時代遷異是文學流衍的關鍵。歷代文學作品是文學家受人文、自然、社會等多重因素所觸發之紀錄,亦是其人生歷程的呈現。本書期望以「文本」為中心,以「對比分析」為進路之探討模式,使古典散文研究能夠有新的領受,在似識與異見之間,得以洞察文本的收攝與外展。

9 特價37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佛學研究方法論(上下)

吳汝鈞  著
學生書局  出版
2025/06/01 出版

現代的西方與日本佛學研究,有飛躍的發展,成就驚人,特別以文獻學的研究為然。這些研究,是不同方法的運用的結果。本書是介紹與評論這些研究法的專著,分為文獻學方法、考據學方法、思想史方法、哲學方法、維也納學派方法、京都學派方法、符號邏輯方法、實踐修行法和白描法等多種,也加上作者自己提出的現象學方法和詮釋學方法。對於每種研究法的運用,都有相應的研究論文作示例。作者並提出其個人觀點,認為理想的佛學研究法,應為文獻學與哲學雙軌並進的研究法。對於現代佛學研究的觀念與理論,本書亦有深入的闡釋與反省,並廣泛地介紹和評論西方與日本的佛學研究的成果。

9 特價9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樂園憶往:天主教聖言會在華傳教史【POD】

吳蕙芳  著
學生書局  出版
2025/06/01 出版

本書探究天主教聖言會在海峽兩岸華人社會的傳教工作,全書十二章,分三部分說明,首先是1880至1900年代在山東奠基,其次是1920至1940年代往河南拓展,最後是1950、1960年代傳承到臺灣,並持續至2000年以後。其中,山東部分重點有二,即聖言會在華傳教初期,魯南傳教士與歐洲母會間之關連性;初入華人社會的傳教士實際面臨的文化衝激、生活調適與傳教困境。河南部分關注者三,即傳教士面對天災人禍不斷的華北民間社會,該如何進行教會工作及其相應成果;經由當地出版及流通使用的聖教年曆,觀察本地教友的日常生活與信仰內涵;位於豫北的新鄉傳教區歷經對日抗戰、二次大戰、國共內戰影響下的成長與阻礙。臺灣部分涉及兩個面向,即聖言會在北臺灣的努力,特別是教會本地化及面對快速工業化社會中的角色扮演;聖言會在南臺灣的開展,尤其是透過首批國籍會士的個人經歷,呈現聖言會在海峽兩岸傳教工作的延續性及其歷史意涵。

9 特價6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苦痛現象學:我在苦痛中成學【POD】

吳汝鈞  著
學生書局  出版
2025/06/01 出版

本書闡述人生的苦痛特別是病痛問題,對苦痛進行深刻的反思,為苦痛建立一種哲學,特別是現象學。作者的觀點是:我們不應視苦痛為敵人,要徹底消滅它,因為現實上很難做到這點。我們無寧應與苦痛協調,與苦痛交個朋友,在與苦痛的周旋中,擴充自己的忍耐性、容受性與愛心,充實自己的心性涵養,在生活上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與人生智慧,達致終極諧和的宗教與道德目標。作者在書中現身說法,歷述自己的心程歷程,如何在苦痛中不斷學習以至成學,如何在苦痛中遊戲三昧,走向終極諧和的人生理想。本書是一本勵志的書,適合在人生路上不斷跌倒但又在意志上不肯認輸,要扎掙起來繼續向前行的朋友閱讀。

9 特價4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孔孟荀哲學【修訂版】

蔡仁厚  著
學生書局  出版
2025/06/01 出版

本書分三卷,每卷各分九章。上卷為孔子之部,中卷為孟子之部,下卷為荀子之部。書前列〈緒論〉一篇,以綜述儒家之起源,儒家與諸子,儒家學問之特質與綱領,以及了解儒家之學的進路;而儒家在當前所面臨的文化問題,及其所當承擔的文化使命,亦順就「新外王」之義而有所提揭。

9 特價54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東漢讖緯學新探【POD】

黃復山  著
學生書局  出版
2025/06/01 出版

本書依漢代史實及光武帝詔編之圖讖八十一卷為據,考論四項東漢讖緯議題:《赤伏符》本事考;《河圖》、《雒書》與﹁經讖﹂關係;《白虎通》、《公羊傳注疏》與讖緯之關係。由具體之條述考證中,可知《赤伏符》之﹁劉秀讖﹂改易自反莽義軍所造生讖語,並非光武出生前即已流傳;東漢之《河》、《雒》與﹁經讖﹂皆在圖讖八十一卷中,原本即有內容重疊部分,非如《隋志》所謂九聖、孔子分別撰作;《白虎通》與《公羊傳注疏》於讖緯之引用,亦不如世俗所云之密切。本書當可澄清讖緯與漢代經學之疑義。

9 特價4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佛學研究方法論(上下)【精】

吳汝鈞  著
學生書局  出版
2025/06/01 出版

現代的西方與日本佛學研究,有飛躍的發展,成就驚人,特別以文獻學的研究為然。這些研究,是不同方法的運用的結果。本書是介紹與評論這些研究法的專著,分為文獻學方法、考據學方法、思想史方法、哲學方法、維也納學派方法、京都學派方法、符號邏輯方法、實踐修行法和白描法等多種,也加上作者自己提出的現象學方法和詮釋學方法。對於每種研究法的運用,都有相應的研究論文作示例。作者並提出其個人觀點,認為理想的佛學研究法,應為文獻學與哲學雙軌並進的研究法。對於現代佛學研究的觀念與理論,本書亦有深入的闡釋與反省,並廣泛地介紹和評論西方與日本的佛學研究的成果。

9 特價144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苦痛現象學:我在苦痛中成學【精】

吳汝鈞  著
學生書局  出版
2025/06/01 出版

本書闡述人生的苦痛特別是病痛問題,對苦痛進行深刻的反思,為苦痛建立一種哲學,特別是現象學。作者的觀點是:我們不應視苦痛為敵人,要徹底消滅它,因為現實上很難做到這點。我們無寧應與苦痛協調,與苦痛交個朋友,在與苦痛的周旋中,擴充自己的忍耐性、容受性與愛心,充實自己的心性涵養,在生活上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與人生智慧,達致終極諧和的宗教與道德目標。作者在書中現身說法,歷述自己的心程歷程,如何在苦痛中不斷學習以至成學,如何在苦痛中遊戲三昧,走向終極諧和的人生理想。本書是一本勵志的書,適合在人生路上不斷跌倒但又在意志上不肯認輸,要扎掙起來繼續向前行的朋友閱讀。

9 特價72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才子牡丹亭【精】

學生書局  出版
2025/05/01 出版

《才子牡丹亭》是清康熙、雍正間,吳震生、程瓊夫婦為湯顯祖的戲劇名作《牡丹亭還魂記》所作的一部箋釋、詮講和評點的專著;是一部帶著強烈的個性色彩來解釋《牡丹亭》的用詞用語,評點人物思想的戲劇評論。批者淹通書史,廣徵博引,舉凡子史百家、佛道文獻、詩詞曲集、稗官小說,無不為我所用,是一部具有豐富的知識內涵和鮮明的以史料文獻論曲為特點的文學評點之作。批者在理論上張揚人性,肯定人的情色慾望,無情地批判「昔氏賢文」,尤其是宋明理學的禁慾主義,對男女性意識的自覺提出了許多重要和超前的觀點,是一部以情色論為基礎來闡述《牡丹亭》的創作思想的大膽奇異之作,在《牡丹亭》的評點史上絕無僅有,獨一無二。此書海內外罕見,具有很高的文獻價值。

9 特價13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伐柯:晚明詩學中的擬古與創變

陳英傑  著
學生書局  出版
2025/03/01 出版

「擬古」、「創變」是兩種文學價值觀念,前者重在擬度、比附古代典範,後者以創新變化為尚。這兩種觀念的相互辯證,成為本書省思並重構晚明詩學史的視角。如第一、二章探討復古派詩人擬古之際如何看待創變,呈現其對摹擬太甚之弊的諸般自覺;第三、四章探討公安派、竟陵派崇尚創變之際如何擬古,呈現二派詩學既回向古典、同時又創造性詮釋古典的多重維度;第五章重返復古派陣營的許學夷,描繪復古派接下公安、竟陵戰帖後的反擊,彰顯晚明諸派為建構、競逐古典意義詮釋鏗然有聲的短兵相接。綜觀晚明詩學史最精彩之處,正是擺盪於「擬古」、「創變」兩端之間各式各樣的拉鋸、掙扎、妥協和堅持。

9 特價4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國哲學史(上)

蔡仁厚  著
學生書局  出版
2024/10/01 出版

本書依循當代新儒家所開顯的思想價與義理規路,貫穿數千年的思想腳步,一程一程走下來。全書上下二冊,分五卷共三十七章。作者將中國哲學史分為五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先秦時期,可視為「中國文化原初形態的百花齊放」;第二階段是兩漢魏晉,可視為「儒學轉型而趨衰與道家玄理之再現;第三階段是南北朝隋唐,可視為「佛教介入,異質文化的吸收與消化」;第四階段是宋明時期,可視為「儒家心性之學的新開展」;第五階段是近三百年,可視為「文化生命的歪曲、沖激與新生」。各章舉列專人(哲學家)、專書(哲學典籍)、哲學問題或學術事件作哲學史探索,條分縷析,娓娓道來。

9 特價49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國哲學史(下)

蔡仁厚  著
學生書局  出版
2024/10/01 出版

本書依循當代新儒家所開顯的思想價與義理規路,貫穿數千年的思想腳步,一程一程走下來。全書上下二冊,分五卷共三十七章。作者將中國哲學史分為五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先秦時期,可視為「中國文化原初形態的百花齊放」;第二階段是兩漢魏晉,可視為「儒學轉型而趨衰與道家玄理之再現;第三階段是南北朝隋唐,可視為「佛教介入,異質文化的吸收與消化」;第四階段是宋明時期,可視為「儒家心性之學的新開展」;第五階段是近三百年,可視為「文化生命的歪曲、沖激與新生」。各章舉列專人(哲學家)、專書(哲學典籍)、哲學問題或學術事件作哲學史探索,條分縷析,娓娓道來。

9 特價49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甲辰儒學論集【POD】

潘朝陽  著
學生書局  出版
2024/06/01 出版

本書是近年筆者撰述的六篇儒學論集,於甲辰青龍之年出版,它的主題有:一、儒家陰陽思想之玄學與科學的雙元性闡釋;二、荀子深刻的知性理性表顯的知識和科學徼向之思想和論述之詮釋;三和四、朱子的理學形態的教育觀點和教學規劃之闡述;五、探究從中州河南而經閩南漳州再傳來臺的臺灣儒學之地區性淵源;六、闡揚當代大儒馬一浮的書院教育觀,特別彰明了當代儒家的書院之教的孔孟以及宋明儒家的深遠傳統。本書就時間縱深言,上從先秦孔孟荀原始儒學之學術、德慧傳統而下及於朱子、清儒而迄於民國大儒,其中呈現了孔了之仁道慧命的恆長性和永續性;而就空間廣度言,則從中州擴延於閩南,此是儒學南傳;又從閩地東渡海峽而傳入臺灣,此則是儒學東傳的至華夏之最東和最新的疆域,使孔孟荀儒家光輝普照於太平洋之濱,其中華人文教化之意義盛哉!美哉!

9 特價40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現代勝鬘:孫張清揚居士與戰後台灣佛教

劉晏均  著
學生書局  出版
2024/05/01 出版

二十世紀的菩薩行者─孫張清揚居士,是我國抗日戰爭時期一代名將孫立人將軍的夫人。孫將軍在緬甸戰役裡所締造的「仁安羌大捷」,被英軍、美軍尊為「東方隆美爾」;而他的抗日英勇事蹟,則被日軍敬為「軍神」。如今他的許多戰術仍被歐美各軍事院校列為必須研讀的教材!夫人孫張清揚居士皈依佛門,以佛弟子行菩薩道。廣修六度萬行,勤勤懇懇地承擔著臺灣佛教的啟蒙者、耕耘者工作。她承繼了太虛大師依人乘而趣菩薩行的人生佛教理念,潛心修佛,倡印佛經、善護僧眾、護持寺院、四處廣宣佛法,不遺餘力。媲之佛陀時代的「勝鬘」夫人,誰曰不宜?清揚居士一生信守五戒十善,福慧增長,深信切願,功夫殷勤。八十歲,預知時至,在佛號聲中往生。亦誠居士之楷模!

9 特價54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紅樓夢》的經義批評:以評點派紅學的批評理論為基礎

李柏林  著
學生書局  出版
2024/05/01 出版

本書對《紅樓夢》的說解方法不同於較為盛行的考證、索隱諸派,而側重闡明《紅樓夢》在文學形式和思想義理層面與儒、道典籍的深層聯繫,為發掘《紅樓夢》的文化精神奠定方法論上的基礎。其研究方法承繼清代的評點派紅學而來,吸收其利用儒家經義闡釋《紅樓夢》的基本觀點,進而將其系統化、理論化,推衍其義,從而在《紅樓夢》文本形式構造層面與經書的內在聯繫進行了闡釋發明。該書認為,《紅樓夢》利用依託經學理論而產生的評點紅學中的立象、錯綜、影身、敷演等方法形成了外在的文本屏障,闡明這些方法有利於深入文本底層,進而為理解《紅樓夢》的內在思想義理掃清障蔽。本書前六章闡釋了理解《紅樓夢》形式法則的八個理論,後二章則對其依託經義和超越經義的層面分別進行了嘗試性的探微。

9 特價63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往返尋覓詮釋:楊牧文學論輯

許又方  著
學生書局  出版
2024/04/01 出版

楊牧是當代華文文學經典詩人、散文家、翻譯家與評論家,又兼擅編輯與出版。其自許為健全的東方知識分子,和歐洲文藝復興(Renaissance Man)傳統下的典型。當代華文文學界對楊牧文學的評論與研究日夥,「楊牧學」業已隱然成形。本編收錄海內外傑出學者專家研究楊牧作品的論文計九篇、十餘萬字,以為「楊牧學」之基奠拋磚引玉。楊牧,本名王靖獻,1940年生花蓮。花蓮中學畢業後進入東海大學歷史系,後轉至外文系,並長期跟隨徐復觀先生研習中國古代文學。1964年負笈美國,先後取得愛荷華大學藝術創作碩士、柏克萊加州大學比較文學博士,自此在美任教超過三十年。楊牧自1960年以「葉珊」筆名出版第一本詩集《水之湄》(藍星詩社)起,迄2016年完成歐洲中世紀傳奇《甲溫與綠奇俠》的翻譯為止,共出版詩、散文、劇本、文學評論等專輯近五十種,作品被譯成十數種外語流傳全球,被譽為台灣當代最具代表性的詩人。

9 特價32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甲骨文

朱歧祥  著
學生書局  出版
2024/03/01 出版

本書稿是為了熱愛中國文化、想要了解真正上古文明源頭的朋友而寫的,適合作為自學「甲骨文」的進階讀物。 書稿分「殷商文明」和「殷墟甲骨文」兩編,前編是我對於殷商物質社會制度和精神文明的看法,特別是後者,應是一開創的研究成果。後編主要針對當下「甲骨學」一些課題提出不同的意見,並將殷墟甲骨的研習內容,區分為YH127坑甲骨、花園莊東地H3坑甲骨、小屯南地甲骨三部分論說。今後研治甲骨文,亦宜三合一互較整理。 文末附錄2023年在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的講稿〈二重證據法的雙向論證〉一文,對王國維的「二重證據法」提出一新的方向。  

9 特價4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唐伎研究

廖芮茵  著
學生書局  出版
2024/02/01 出版

娼妓在中國歷史上存在已久。本文內容首由其詞義之迭經衍變及唐前娼妓發展與角色特徵之探索開始,進一步剖析唐代狎邪風盛,娼妓業發達之因是由當時政治、社會、經濟、心理、文化風俗等因素雜揉互動所致,並對唐代各式娼妓之生活境遇及其各項才藝──諸如敏慧巧談、酒令飲材、歌藝舞容、器樂演奏、歌舞戲、說唱變文、雜技、書法、妝飾、詩歌作品等特色予以深入研究,以展現唐妓崇高之文藝成就,而透過文士與妓女交往頻繁之現象,一方面扢揚唐妓對詩詞文學之貢獻與影響,一方面呈顯唐代文學社會性之特質。

9 特價4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廿二史劄記研究【增訂版】

黃兆強  著
學生書局  出版
2024/02/01 出版

本書源自作者於1986年完成之碩士學位論文,1990年首度出版。全文主要立基地方志書、報紙、期刊、檔案、回憶錄等一手史料,探討民國初年由各派系軍閥掌控下、頻繁出現於華北民間社會的盜匪問題;透過對盜匪活動的外部觀察,即形成之時代背景、行為模式,及其於政治外交、社會經濟兩方面造成的影響,並配合盜匪團體之內在說明,包括類型、地理分布,及組織、規範、隱語,乃至武器、戰術、習性等剖析,呈現當時盜匪問題的普遍性、嚴重性及其歷史意涵。

9 特價36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民初直魯豫盜匪之研究(1912-1928)【修訂版】

吳蕙芳  著
學生書局  出版
2024/02/01 出版

本書源自作者於1986年完成之碩士學位論文,1990年首度出版。全文主要立基地方志書、報紙、期刊、檔案、回憶錄等一手史料,探討民國初年由各派系軍閥掌控下、頻繁出現於華北民間社會的盜匪問題;透過對盜匪活動的外部觀察,即形成之時代背景、行為模式,及其於政治外交、社會經濟兩方面造成的影響,並配合盜匪團體之內在說明,包括類型、地理分布,及組織、規範、隱語,乃至武器、戰術、習性等剖析,呈現當時盜匪問題的普遍性、嚴重性及其歷史意涵。

9 特價4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民初直魯豫盜匪之研究(1912-1928)【修訂版】【精】

吳蕙芳  著
學生書局  出版
2024/02/01 出版

本書源自作者於1986年完成之碩士學位論文,1990年首度出版。全文主要立基地方志書、報紙、期刊、檔案、回憶錄等一手史料,探討民國初年由各派系軍閥掌控下、頻繁出現於華北民間社會的盜匪問題;透過對盜匪活動的外部觀察,即形成之時代背景、行為模式,及其於政治外交、社會經濟兩方面造成的影響,並配合盜匪團體之內在說明,包括類型、地理分布,及組織、規範、隱語,乃至武器、戰術、習性等剖析,呈現當時盜匪問題的普遍性、嚴重性及其歷史意涵。

9 特價72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學問僧的生命書寫:印順法師與聖嚴法師自傳之研究

學生書局  出版
2024/01/01 出版

印順法師與聖嚴法師皆是當代華人佛教界舉足輕重的高僧,他們均為渡臺僧侶,在相似的時代背景裡,歷經戰亂的動盪,亦親睹佛教的轉變。在兩者身上的共同特質,是「學問僧」的鮮明形象,以及身弱而著作多產的形象;不論於大陸還是抵臺後的發展,他們在不斷易地而住當中也異地而著,並且各時期著作與思想的成形,階段都很分明。本書作者的研究成果,認為印順法師與聖嚴法師走出不同的學問僧之路,但兩者有共具的學問僧特質:第一、立基於「菩薩」的願行;第二、以「佛法」作為菩薩志業的承擔;第三、學問僧實則是「菩薩僧」。作者亦指出印順法師與聖嚴法師畢生著作等身、為法獻身,世人以高僧典範敬重之;然而,他們卻以最簡樸誠懇的文字,撰寫自認平凡樸實的一生,這正是他們不平凡的所在──學問僧暨菩薩僧的高度、深度與氣度,據此可見。

9 特價4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繆斯胎骨:台灣現代詩手稿學

解昆樺  著
學生書局  出版
2024/01/01 出版

現代詩人的詩作手稿,是詩學的無窮事件,記憶了走向一首詩最完美的那刻之前的種種可能。一首詩的手稿及其版本,為定稿空間之下的地層,時間之前的歷程。詩手稿的時空間,所容納文字跡軌之歧出發展、刪劃遮蔽、圈勾調動,使其帶符號系列輻湊感。堆壘載負著定稿生成前種種的如此詩手稿,更成為探析一首詩定稿時,可以引為線索之詩原型象徵。謬斯胎骨孕生其中,詩心胎動則以字跡怦然。 臺灣現代詩在20世紀至21世紀之發展,最主要的書寫方式為持筆手寫,因而隨創作發展,連帶極大量的積累生成的現代詩手稿,無疑是探究臺灣現代詩學重要的文本。然而臺灣現代詩手稿的數量,卻無法形成臺灣現代詩學之研究能量,彼此之間可謂不成比例。這主要受限於臺灣現代詩手稿缺乏有系統的收集整理,單一個人現代詩研究者難以突破,此外強勢的傳播印刷出版體系,整潔精美的印刷詩集,也容易使一般現代詩研究缺乏一首詩在印刷之前的手寫版本意識。是以相對於歐陸,特別是法國,透過國家圖書館與手稿研究中心合作所穩健形成的手稿學研究傳統,臺灣現代詩手稿學之研究可謂隱而不彰。 現代詩手稿學研究價值,可對應《文心雕龍》神思及至物色之創作論,以具體手稿實證性地看見詩人在一首詩生成歷程中,所經歷的書寫難題、嘗試路徑、斟酌考量。這些修改軌跡,都是整潔乾淨的印刷詩集所不能看見的。這使得過往以印刷定稿所籠統言之的書寫意識、詩眼等,得能以於印刷定稿之前的具體手稿進行實證。可以說,手稿提供了定稿一份層次,使手稿與定稿彼此共構為詩學可具體考掘的語言地層,以及體現的詞彙塊莖。 本書聚焦出臺灣現代詩手稿學的三大問題意識:(1)現代詩手稿版本中的詩修辭實踐,如何發展出語言姿勢的調配、部署,以反映出詩人自我詩語言意識與詩美學理型?(2)現代詩手稿版本內前/潛意識的精神地理樣態,與外部詩學典律、話語情境存在的詩語言關係?(3)現代詩人使用的語文書寫工具與承載文本媒介變化,如何移轉出手稿版本現代性與後現代課題? 在實際研究推動上,本書以執行科技部三年期專題研究計畫所積累整編之臺灣現代手稿資料庫為文本基礎,具體整理歸納臺灣現代詩手稿的書寫工具、稿紙等物質,以及詩文本發生歷程涉及之「起草—草擬稿—初定稿—手寫定稿—印刷修改稿—印刷發表刊印稿」之版本界稱,以及增刪調動之符號與書寫修改熱區等概念。進一步體系化地,建構臺灣現代詩手稿學內在之「版面歷程現象論」、「連續性與異常為之意識論」、「母語與跨國語之語言政治論」、「語言文字之動靜空間美學論」的主題架構,凝聚臺灣現代詩手稿文本之意向動力與塊莖散佈生成型態。s  

9 特價76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康德、儒家與中西融通:李明輝教授榮退誌慶論文集

學生書局  出版
2023/12/01 出版

李明輝1953年出生於臺北市。於1986年取得德國波昂大學哲學博士。原為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退休後改聘為該所兼任研究員,曾任(廣州)中山大學長江學者講座教授。主要著作有《儒家與康德》、《儒學與現代意識》、《康德倫理學與孟子道德思考之重建》、《當代儒學之自我轉化》、《康德倫理學發展中的道德情感問題》(德文)、《儒家思想在現代中國》(德文)、《孟子重探》、《四端與七情――關於道德情感的比較哲學探討》、《儒家視野下的政治思想》、《儒家人文主義――跨文化的脈絡》(德文)、《儒學:其根源與全球意義》(英文)、《康德與中國哲學》,並翻譯多部康德著作。2023年正值李明輝教授從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榮退,並適逢其七十壽慶。編者敬邀常與李明輝教授交相問學、素有情誼之學界友人與門生故舊,一起撰寫論文,集結成論文集,以紀念此一中國哲學界之盛事。有鑑於李教授學術成果之特性,本論文集的主題訂為:康德、儒家與中西融通:李明輝教授榮退誌慶論文集。收錄論文之研究方向,主要分為三大子題:一、康德與當代新儒學論衡、二、韓國儒學研究、三、儒學的現代詮釋與反思。論文集開頭之引言與導論,亦分別對李明輝教授之主要著述與思想重點予以介紹。期望藉由本書工作表彰李教授畢生致力於學術研究而累積之卓越成就與學術影響,並提供相關領域學者在當代新儒學、中國哲學與中西哲學比較等層面之研究參考。

9 特價54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康德、儒家與中西融通:李明輝教授榮退誌慶論文集【精】

學生書局  出版
2023/12/01 出版

李明輝1953年出生於臺北市。於1986年取得德國波昂大學哲學博士。原為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退休後改聘為該所兼任研究員,曾任(廣州)中山大學長江學者講座教授。主要著作有《儒家與康德》、《儒學與現代意識》、《康德倫理學與孟子道德思考之重建》、《當代儒學之自我轉化》、《康德倫理學發展中的道德情感問題》(德文)、《儒家思想在現代中國》(德文)、《孟子重探》、《四端與七情――關於道德情感的比較哲學探討》、《儒家視野下的政治思想》、《儒家人文主義――跨文化的脈絡》(德文)、《儒學:其根源與全球意義》(英文)、《康德與中國哲學》,並翻譯多部康德著作。2023年正值李明輝教授從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榮退,並適逢其七十壽慶。編者敬邀常與李明輝教授交相問學、素有情誼之學界友人與門生故舊,一起撰寫論文,集結成論文集,以紀念此一中國哲學界之盛事。有鑑於李教授學術成果之特性,本論文集的主題訂為:康德、儒家與中西融通:李明輝教授榮退誌慶論文集。收錄論文之研究方向,主要分為三大子題:一、康德與當代新儒學論衡、二、韓國儒學研究、三、儒學的現代詮釋與反思。論文集開頭之引言與導論,亦分別對李明輝教授之主要著述與思想重點予以介紹。期望藉由本書工作表彰李教授畢生致力於學術研究而累積之卓越成就與學術影響,並提供相關領域學者在當代新儒學、中國哲學與中西哲學比較等層面之研究參考。

9 特價81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唐君毅的文史哲思想

黃兆強  著
學生書局  出版
2023/09/01 出版

本書作者臺灣東吳大學名譽教授黃兆強先生嘗親炙唐君毅先生,今以逾古稀之年撰就以下扛鼎之作(即本書):《唐君毅的文史哲思想》,都500,000言。(按:其中的「文」指人文或文化)。該書正文共七章,企圖解答以下各問題。首章:國家如何能夠永恆地存在下去?民主政治已然遇上瓶頸,如何予以超克?民主精神在人類文化諸種表現中是否宜居最高的位階?針對這些問題,一輩子都關注(含提倡、發覆)人文精神的唐先生乃視之為竅門,為運作的主軸而給出理想的“答案”。(實踐民主政治,良知必須自我坎陷乎?黃氏並不以為然,遂試圖給出一個 “替代方案”。)第二章:當今之世,中國文化固宜向西方文化多所學習,甚至予以仿效。然而,西方世界果一無向中國文化學習之處乎?唐先生絕不妄自菲薄,遂給出各種相應的答案。第三章:發表於1958年的〈中國文化宣言〉,其內容為何,此世人多已知悉。然而,其草擬與刊行過程則相當曲折;具體情況到底如何,則世人罕有深悉者,黃氏乃予以發覆。文末,黃氏進步一指出上述〈宣言〉聯署人棄異求同、衷誠合作等等的精神,尤其值得我輩學習。第四章:歷史知識為何種性質之知識?歷史事實之真相果可獲得乎?又世人大多鄙棄人文學科(含歷史學),然則歷史與歷史學果毫無價值乎?第五章:吾人對歷史上之人和事宜作出評價(褒貶)乎?此種評價有客觀上之理據乎?針對這些問題,唐先生憑其慧解卓識,均給出讓人嘆為觀止的答案。六、七兩章雖旨在闡述唐先生30歲前後的哲思,但以其一生的哲思無大差異,是以即不啻其一生哲思的總述或概覽。唐先生相信人性本善,然則惡又緣何而生起?先生又深信人可以自我建立其道德,然則被視為萬物之主宰且三全(全知全善全能)的神(上帝)在人世間又到底扮演何種角色?乃至世上有神乎?唐先生又認為神即是人的精神本體,此何義也?又先生有宗教信仰乎?此種種問題,黃氏皆予以探討。書末附錄計14文,其中第一文依年表述太老師(即唐先生之尊翁)之生平事蹟。學人恆謂唐先生深具家學淵源,此固然。然而,其具體情況到底如何?黃氏該文正好給出答案。最後一文乃黃氏本乎其不容自已之學思心得為回應以下一問題:「道德實踐與哲學思辨的關係」而撰就者。

9 特價76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魔神仔、矮黑人、saraw與其他:台灣跨族群山靈傳說比較與探析

林和君  著
學生書局  出版
2023/09/01 出版

「你們漢人說的魔神仔,就是我們說的saraw。」自2012年起,臺灣文史研究與文創業界開啟關注臺灣本土妖怪的風氣,學者與創作者皆曾發現:臺灣漢族群流傳廣遍的魔神仔,在原住民族群間似乎也有相同的存在,但推論之餘未有確實證據可定論。本書作者以此為出發點,至臺灣各個原住民部落訪查,採輯各族群與漢族魔神仔一般會誘人迷失的各種靈、鬼、精怪的「山靈」傳述,探究各族群山靈的定義和詮釋,據此比較並檢證學界原來推論山靈與魔神仔、矮黑人在各族群之間的關係;並且進一步與世界其他族群流傳的誘人迷失之靈怪傳說比較,尋繹其間的文化、思維與民間文學的意義,更希望藉此共同流傳在臺灣各族群內的山靈傳說,探究其多元文化面向與價值啟示。

9 特價36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四史導讀

學生書局  出版
2023/09/01 出版

漢朝司馬遷寫下《史記》,確立了中國歷史的源頭,後世子孫才可以自豪的說:「我們有五千年的歷史。」也因為他繼承孔子的《春秋》精神,立志要「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因而在書中闡揚天道觀與報國淑世的理想,追求生命不朽的價值。《史記》還創建了本紀、表、書、世家、列傳的體例,後代歷史因此源源不絕獲得發展,與經、子、集並立為四部叢書。《漢書》詳述西漢的興衰始末,同時擴大說明了歷代的典章制度。《後漢書》、《三國志》也在敘述斷代的歷史中,寄寓懲善勸惡的精神,以取材嚴謹,評價公允為努力目標。這四部史書主要是人物傳記體,故事內容與敘事技巧也值得看重。因此這本書經由人物介紹(包括女性與社會群相)、史學特色、文學藝術的說明,引導讀者愛好歷史,走入歷史典籍的殿堂,先從接觸華夏民族源頭的四部史書讀起。

9 特價36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4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