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書畫從明鄭時期初傳入台灣,歷經數百年的政權更迭、文化交融與現代思潮衝擊,水墨藝術在台灣逐漸發展出獨具一格的多元風貌。本書依歷史脈絡分為二十五個章節,深入剖析近四百年間臺灣水墨書畫的重要轉折與創作特色,不同於傳統以「正統」或「流派」為核心的書寫方式,而是強調「變相」的視角,關注那些不受時潮拘束、突破技法與審美規範的創作實踐。從清代文人畫到當代水墨的多元實驗,作者不僅指出每個時代的風格變異與個人語彙,也回應藝術史中「創新如何成為經典」的根本問題。 本書作者蕭瓊瑞長年研究臺灣美術發展史,他在《藝術家》雜誌的專欄觀察與評論,可視為對臺灣水墨藝術的一次總體回顧與深度反思,亦為當代美術史建構提供新的觀看途徑與思考起點。全書收錄近兩千張圖片,有助於讀者從豐厚的內容中理解每段歷史的流變,亦期待可做為未來美術史論或美學建構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