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系 ,共計40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南禪七日:生命科學與禪修實踐研究(上下冊)

南懷瑾文化 出版
2025/02/01 出版

◎一九九四年禪修活動文字紀錄首次公開發行。◎據錄音錄影逐字校修,真實還原講課情境。◎本書內容未經南師審定,為眾學友同好共同編輯而成,謬誤或所難免,也請各方不吝指正。一九九四年二月,南懷瑾先生應廈門南普陀寺住持妙湛老和尚之邀,於寺內新落成之禪堂舉辦禪修活動,定名為「生命科學與禪修實踐研究」。此次活動海內外參加者眾,活動內容並曾剪輯為錄影帶出版發行,名曰《南禪七日》,流傳廣泛,影響深遠。 七天之中,南師融匯顯密,貫通三家,結合佛法與科學,以禪定實修為主旨,從生命的法則講起,詳釋靜坐與安般法門,配合《瑜伽師地論》的學理,介紹禪宗、中觀與唯識,最後以修證了義的《楞嚴經》作結。理事並重,深入淺出,為有志身心修養的學人提供了一條真修實證的道路。 本書內容未經南師審定,為眾學友同好共同編輯而成,供有意了解當年活動的讀者參考,謬誤或所難免,也請各方不吝指正。

79 特價71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The wisdom eye of prajnaparamita: a brief talk on the right view of prajna

“Emptiness” is an experience that many people have had—mostly stumbled upon unexpectedly. What exactly is emptiness? Can it actually be practiced? The Heart Sutra is the shortest, most condensed teaching on emptiness among all of the Prajanaparamita Sutras, seems to be focused exclusively on emptiness. How can this sutra be used to help you progress in your spiritual practice? Ultimately, the realization of the heart of prajnaparamita is, in and of itself, the Path.In this book, you will read about how to use the Heart Sutra as a compact guide to practice and the Path. Master Nan’s teachings are packed with pith instructions, both the do’s and don’ts, for success in practice. Practical, to the point, and illustrated with thought-provoking anecdotes, his teachings are relevant to practitioners of all proclivities, from beginners to advanced.◎代理經銷:白象文化更多精彩內容請見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9769582.pdf

9 特價19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The wisdom eye of prajnaparamita: a brief talk on the right view of prajna

“Emptiness” is an experience that many people have had—mostly stumbled upon unexpectedly. What exactly is emptiness? Can it actually be practiced? The Heart Sutra is the shortest, most condensed teaching on emptiness among all of the Prajanaparamita Sutras, seems to be focused exclusively on emptiness. How can this sutra be used to help you progress in your spiritual practice? Ultimately, the realization of the heart of prajnaparamita is, in and of itself, the Path.In this book, you will read about how to use the Heart Sutra as a compact guide to practice and the Path. Master Nan’s teachings are packed with pith instructions, both the do’s and don’ts, for success in practice. Practical, to the point, and illustrated with thought-provoking anecdotes, his teachings are relevant to practitioners of all proclivities, from beginners to advanced.◎代理經銷:白象文化更多精彩內容請見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9769582.pdf

7 特價15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雲山萬里:南懷瑾先生紀念輯

恒南書院  著
南懷瑾文化 出版
2025/05/01 出版

◎完整系統地展現南懷瑾先生傳奇一生◎據大量歷史資料編寫,力求客觀真實◎首次公開了大量史料,從先生「濟世利他重實行」的行履進而窺見「欲為天心喚夢醒」的願力。南懷瑾先生,一九一八年生於浙江省樂清縣,幼承庭訓,少習諸子百家。一生行跡奇特,常情莫測;四處奔波,化育無數。出版有儒、釋、道等各家五十多種著述,以其獨到的方式,引領新世代的人們直入文化的核心智慧,讓讀者更樂於瞭解歷史人文的博大精深。先生二〇一二年辭世,享年九十五歲。先生辭世後,上海恆南書院啟用。二〇二三年,書院為紀念先生一百零五週年誕辰設「雲山萬里——南懷瑾先生紀念展」,並在此基礎上編印紀念冊,以六大篇章完整系統展現先生的生平、行誼、學問、思想等方面,並首次公開了大量墨寶、通信、圖片等歷史資料,冀望有意瞭解、學習、研究的讀者,從先生「濟世利他重實行」的行履進而窺見「欲為天心喚夢醒」的願力。秋風落葉,掃之還來。本書闕漏謬誤之處,懇祈各方不吝指正。◎代理經銷:白象文化更多精彩內容請見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9769568.pdf

9 特價81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南禪七日:生命科學與禪修實踐研究(上下冊)

南懷瑾文化 出版
2025/02/01 出版

◎一九九四年禪修活動文字紀錄首次公開發行。◎據錄音錄影逐字校修,真實還原講課情境。◎本書內容未經南師審定,為眾學友同好共同編輯而成,謬誤或所難免,也請各方不吝指正。一九九四年二月,南懷瑾先生應廈門南普陀寺住持妙湛老和尚之邀,於寺內新落成之禪堂舉辦禪修活動,定名為「生命科學與禪修實踐研究」。此次活動海內外參加者眾,活動內容並曾剪輯為錄影帶出版發行,名曰《南禪七日》,流傳廣泛,影響深遠。 七天之中,南師融匯顯密,貫通三家,結合佛法與科學,以禪定實修為主旨,從生命的法則講起,詳釋靜坐與安般法門,配合《瑜伽師地論》的學理,介紹禪宗、中觀與唯識,最後以修證了義的《楞嚴經》作結。理事並重,深入淺出,為有志身心修養的學人提供了一條真修實證的道路。 本書內容未經南師審定,為眾學友同好共同編輯而成,供有意了解當年活動的讀者參考,謬誤或所難免,也請各方不吝指正。

7 特價63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南禪七日:生命科學與禪修實踐研究

南懷瑾文化 出版
2025/02/01 出版

◎一九九四年禪修活動文字紀錄首次公開發行。◎據錄音錄影逐字校修,真實還原講課情境。◎本書內容未經南師審定,為眾學友同好共同編輯而成,謬誤或所難免,也請各方不吝指正。一九九四年二月,南懷瑾先生應廈門南普陀寺住持妙湛老和尚之邀,於寺內新落成之禪堂舉辦禪修活動,定名為「生命科學與禪修實踐研究」。此次活動海內外參加者眾,活動內容並曾剪輯為錄影帶出版發行,名曰《南禪七日》,流傳廣泛,影響深遠。 七天之中,南師融匯顯密,貫通三家,結合佛法與科學,以禪定實修為主旨,從生命的法則講起,詳釋靜坐與安般法門,配合《瑜伽師地論》的學理,介紹禪宗、中觀與唯識,最後以修證了義的《楞嚴經》作結。理事並重,深入淺出,為有志身心修養的學人提供了一條真修實證的道路。 本書內容未經南師審定,為眾學友同好共同編輯而成,供有意了解當年活動的讀者參考,謬誤或所難免,也請各方不吝指正。

特價63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Old Sage, New Robes: A Fresh Perspective on the Confucian Analects

南懷瑾文化 出版
2024/11/01 出版

Confucius’ students included political advisors, military strategists, educators, businessmen, philosophers, warlords, and kings. How could he possibly teach his way so calmly and gracefully through states and kingdoms of hegemons vying for regional power? Who was this man!?This is a book by two masters, one ancient and one contemporary, both enigmatic. The lives of Confucius and Master Nan Huai-Chin (Nan Huaijin), in many ways, parallel each other. Both lived through tumultuous times, both had to leave their home state and wander only to return in old age to their birthplace. They were teachers, learned in many fields and arts and in life itself, but not scholars in the traditional sense; rather, they were masters of all they engaged in. They had student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were advisors of statesmen of all ranks and were flanked by loyal followers. They both seamlessly wove together the worldly and the spiritual. And both were most concerned about the decline of people’s virtue,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culture, and of the general order of society. I believe this is why Master Nan could go beyond the words of the ancient texts to see the man who spoke them, to understand the events of those ancient times, and to grasp the significance of his life’s work.

9 特價18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Old Sage, New Robes:A Fresh Perspective on the Confucian Analects

南懷瑾文化 出版
2024/11/01 出版

Confucius’ students included political advisors, military strategists, educators, businessmen, philosophers, warlords, and kings. How could he possibly teach his way so calmly and gracefully through states and kingdoms of hegemons vying for regional power? Who was this man!?This is a book by two masters, one ancient and one contemporary, both enigmatic. The lives of Confucius and Master Nan Huai-Chin (Nan Huaijin), in many ways, parallel each other. Both lived through tumultuous times, both had to leave their home state and wander only to return in old age to their birthplace. They were teachers, learned in many fields and arts and in life itself, but not scholars in the traditional sense; rather, they were masters of all they engaged in. They had student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were advisors of statesmen of all ranks and were flanked by loyal followers. They both seamlessly wove together the worldly and the spiritual. And both were most concerned about the decline of people’s virtue,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culture, and of the general order of society. I believe this is why Master Nan could go beyond the words of the ancient texts to see the man who spoke them, to understand the events of those ancient times, and to grasp the significance of his life’s work.

7 特價140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Betwixt and Between: Life, Death, and Rebirth

南懷瑾文化 出版
2023/09/01 出版

This book is a record of a series of informal talks by Master Nan for Mr. Hu and others. The explanation starts from death, and continues until birth, all in terms of the normal human life cycle. 《Betwixt and Between: Life, Death, and Rebirth》is a record of Master Nan’s talks in which he answered questions about the process of death and rebirth. Master Nan weaves together personal anecdotes, scientific knowledge, Buddhist teachings from the Pali Canon, Mahayana sutras, Yogacara, Vijnanavada, and Chan in such an intricate way that those who are curious about the Buddhist perspective on life and death, those familiar with Buddhist teachings, and those who are deep into cultivation will all gain new insights and answers. For its depth, this book is very engaging and hard to put down. Any reader will find it to be a treasure trove and will want to come back to it again and again.

9 特價19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Betwixt and Between: Life, Death, and Rebirth(人生的起點和終站)英文版

南懷瑾文化 出版
2023/09/01 出版

This book is a record of a series of informal talks by Master Nan for Mr. Hu and others. The explanation starts from death, and continues until birth, all in terms of the normal human life cycle. 《Betwixt and Between: Life, Death, and Rebirth》is a record of Master Nan’s talks in which he answered questions about the process of death and rebirth. Master Nan weaves together personal anecdotes, scientific knowledge, Buddhist teachings from the Pali Canon, Mahayana sutras, Yogacara, Vijnanavada, and Chan in such an intricate way that those who are curious about the Buddhist perspective on life and death, those familiar with Buddhist teachings, and those who are deep into cultivation will all gain new insights and answers. For its depth, this book is very engaging and hard to put down. Any reader will find it to be a treasure trove and will want to come back to it again and again.

特價15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Betwixt and Between: Life, Death, and Rebirth(人生的起點和終站)

南懷瑾文化 出版
2023/09/01 出版

This book is a record of a series of informal talks by Master Nan for Mr. Hu and others. The explanation starts from death, and continues until birth, all in terms of the normal human life cycle. 《Betwixt and Between: Life, Death, and Rebirth》is a record of Master Nan’s talks in which he answered questions about the process of death and rebirth. Master Nan weaves together personal anecdotes, scientific knowledge, Buddhist teachings from the Pali Canon, Mahayana sutras, Yogacara, Vijnanavada, and Chan in such an intricate way that those who are curious about the Buddhist perspective on life and death, those familiar with Buddhist teachings, and those who are deep into cultivation will all gain new insights and answers. For its depth, this book is very engaging and hard to put down. Any reader will find it to be a treasure trove and will want to come back to it again and again.

7 特價15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The Diamond Sutra Explained

南懷瑾  著
南懷瑾文化 出版
2022/10/01 出版

This beautiful Sutra can be a compass and a gauge when journeying towards understanding our true selves. 【本書簡介】 Diamond Sutra Explained Master Nan Huai-Chin’s discourses on the treasured Buddhist Diamond Sutra bring together a lifetime of personal cultivation experience which ran the gamut of esoteric and spiritual practices. This beautiful Sutra can be a compass and a gauge when journeying towards understanding our true selves.  Master Nan guides us through the Diamond Sutra providing students with a framework that combines understanding with practical cultivation.  Master Nan’s teachings are unique among contemporary and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s. 

9 特價54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The Diamond Sutra Explained

南懷瑾  著
南懷瑾文化 出版
2022/10/01 出版

This beautiful Sutra can be a compass and a gauge when journeying towards understanding our true selves. 【本書簡介】 Diamond Sutra Explained Master Nan Huai-Chin’s discourses on the treasured Buddhist Diamond Sutra bring together a lifetime of personal cultivation experience which ran the gamut of esoteric and spiritual practices. This beautiful Sutra can be a compass and a gauge when journeying towards understanding our true selves.  Master Nan guides us through the Diamond Sutra providing students with a framework that combines understanding with practical cultivation.  Master Nan’s teachings are unique among contemporary and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s. 

7 特價42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The Diamond Sutra Explained(金剛經說甚麼)英文版

南懷瑾  著
南懷瑾文化 出版
2022/10/01 出版

This beautiful Sutra can be a compass and a gauge when journeying towards understanding our true selves. 【本書簡介】 Diamond Sutra Explained Master Nan Huai-Chin’s discourses on the treasured Buddhist Diamond Sutra bring together a lifetime of personal cultivation experience which ran the gamut of esoteric and spiritual practices. This beautiful Sutra can be a compass and a gauge when journeying towards understanding our true selves.  Master Nan guides us through the Diamond Sutra providing students with a framework that combines understanding with practical cultivation.  Master Nan’s teachings are unique among contemporary and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s. 

特價42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孟子與離婁

南懷瑾  著
南懷瑾文化 出版
2022/04/01 出版

南懷瑾先生講述,承上啟下貫通孔孟思想、仁道精神的《孟子》〈離婁〉篇。   ◎從〈離婁〉這一篇開始,是《孟子》的下半部,等於是《孟子》上半部思想的延續發揮。想要真正瞭解孟子,瞭解他繼承孔子的思想,延續中國傳統的文化、政治哲學,其精神就在下半部的幾篇裡。   ◎春秋戰國的諸侯,個個都很聰明,但是歷史上擾亂世界,擾亂人類,也都是第一流聰明的頭腦。聰明沒有經過道德的薰陶、學問的培養,沒有用,這是重點所在。所以這一篇特別提出聰明的道理。   ◎聰明伶巧不足以作為領導的修養,高明必須要中庸,道德要渾厚。至於政治的權術,孟子說「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後世每一個開創的帝王,都懂孔孟的仁政並不是呆板的仁義思想。再加上一個最重要的道德修養,就是孟子的密宗。   本書為南懷瑾先生講述的《孟子》〈離婁〉篇。   《孟子》的前三篇〈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是孟子周遊諸侯國,與帝王之間談話的記述。從〈離婁〉這一篇開始,孟子已經回家教學生,不想動了。他同孔子一樣,對時代覺得沒有希望,為了挽救戰國末期那個時代,所以到處遊說教導諸侯,卻發覺救不了,他只好把自己的理想,轉向去培養下一代的學生,希望後輩挽救這個社會、國家、天下。所以他回去講學了,同孔子的精神是一樣的。〈離婁〉這一篇開始,就是在講學階段,由學生記錄下來。   《孟子》一書的整個精神,都以《春秋》責備賢者的立場為出發點。因此,他效法孔子的「祖述堯舜、憲章文武」的精神,在歷史的使命上,對於當時許多有權力的領導人的不當作為,就負起了責備的責任。   尤其在〈離婁〉這一章中,大部份講的是「君道」,就是一個領導人的基本道德修養,在上的真正聰明,不但是自己有頭腦,大臣的幫忙更要有力,這一切都是以道德為中心,要做到仁,也要做到孝。   接著也談到了「臣道」,負有行政責任的高官厚祿者,作人處世的道理;乃至「師道」,學術文化的修養,以及如何擔負人類所賦與的職責。   再進一步,又說明君臣之間,老闆與夥計之間,大家相處關係的重要性。一路討論下來,是首尾呼應,互相關照到全篇的大文章。  

79 特價37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禪觀正脈研究

南懷瑾文化 出版
2022/02/01 出版

南師於本書揭示了《禪祕要法》在修持上的奧祕,為行者提供了切實的指引。 ◎原刊載於1982年~1983年之《知見》雜誌,1986年初次在台印行,2022年重新整理出版。 ◎除內文段落重新排版編輯,及修正部分錯漏字外,《禪祕要法》經文亦根據佛教出版社及《大藏經》之版本再次校對標點,以方便讀者閱讀。 佛法佛學越發達,證果的人卻越來越少,原因是什麼? 《禪祕要法》包涵了十念法門,以白骨觀入手起修,教我們如何解脫五陰,真正證果。一千多年來,這本經典卻被認為是小乘修法,不被重視。 根據佛陀的教導,及南師積數十年之體驗,不淨觀與白骨觀是最好的修持法門之一,佛弟子中,很多是修此二觀而迅速證果。但後世修行者,大都忽略此二法門,證果的人自然越來越少。 白骨觀和不淨觀,可破除身見,破除對這個身體的執著。色聲香味觸等五欲,乃至很多念頭,都是以這個身體為基礎的。安那般那、白骨觀兩大甘露法門,是先轉化四大,轉化習氣,因為這個業報之身轉了,才容易得到禪定,解脫身心。 《禪祕要法》這部經典,包括了佛法顯密各種的修持。從白骨觀開始,繫心一緣,再轉入安那般那,念出入息;之後再轉入修火觀,四大觀等等,也就是西藏密宗所講的修氣、修脈、修明點、修拙火的道理。 這些工夫做好了以後,再重新做一個整體真正念佛法門的修持,身心齊了,方為佛法真正修持之路。

79 特價25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南懷瑾與彼得.聖吉:關於禪、生命和認知的對話

南懷瑾文化 出版
2021/10/01 出版

南師與西方管理學大師暢談傳統文化、生命科學和認知科學,以及安那般那的實際修行方法。 ◎2003~2005 年南師與彼得.聖吉博士的對談紀錄。 ◎詳細解說生命的三種氣,「長養氣,報身氣,根本氣」。 ◎2021年新校版,修正部分錯漏字與經典原文。 聖吉博士一行,多年來鍥而不捨地研習中華文化,聖吉的著作,曾被《紐約時報》評為十年中最具影響力者。由種種跡象顯示,聖吉是站在時代的前端,他的努力似乎引導著西方文化的行進,更突顯出東西文化匯流的趨勢。這對人類文化而言,頗具積極意義,也是可喜的現象。 南師在書中說道: 今天的東西方,基本是唯物觀點發展的,同唯心觀點是分開的,認為心物是矛盾,搞得全世界茫然地活著。其實兩個是統一的。因為第一、二次工業革命,工商業發展,科技文明進步,西方人自己也迷糊了。現在是第三次精密科技的產業革命,更嚴重了。將來他們會回轉來,所以我希望你(聖吉)先學會,站在前面等他們。 佛告訴你,修安那般那首先要有個認識,生命的氣,大原則分三種:「長養氣,報身氣,根本氣」。現在你們打坐修道,呼吸即使到最細,完全止息了,仍然是在長養氣中搞,還沒有認得胎兒時那個生命本身的元氣。 所以要先了解風、喘、氣、息,乃至不呼不吸,完全到止息,幾乎恢復到胎兒時的那個情況,才認識到真正生命需要的那個原來的元氣。 要認識了生命裡那個本元之氣,才開始叫作真正修禪定做工夫;才能控制這個生命,才能轉變生命,才能進一步認識生命。在認識生命以後,才進入到後面還有的那個能量,那個能量姑且叫氣,在佛學裡叫作「種子氣」,相似於現在量子物理學所講的那個最後最後的東西……

9 特價19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歷史的經驗

南懷瑾文化 出版
2021/09/01 出版

南懷瑾先生開講,既不從學術立場來討論歷史,更無所謂學問,卻更能贏得讀者們的會心思忖。   ◎ 2021年重新校修版,引用原文重新校對,註解部分也替換為其他字體,以方便讀者閱讀。 ◎以《長短經》和《戰國策》,來講解謀略的大原則。 ◎不從學術立場來討論歷史,卻更能贏得讀者們的會心思忖。   南師懷瑾先生在一九七五年,受邀對文史團體「恒廬」,隨興講了一些歷史上的人事變遷和因果轉化,演講記錄整理出版後廣受歡迎。經過多次整理與再版,此次對書中的人、事、年代等,重加修訂,引用原文也重新排版檢校,以酬讀者們的愛護與支持。   〈反經〉的「反」字,意思就是說,天地間的事情,都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沒有絕對的善,也沒有絕對的惡;沒有絕對的是,也沒有絕對的非。天地間的人情、事理、物象,沒有一個絕對固定不變的。宇宙間的萬事萬物,隨時隨地都在變,立場不同,觀念就兩樣。因此,有正面一定有反面,有好必然有壞。譬如一個人春風得意,得意就忘形,失敗的種子已經開始種下去了;當一個人失敗時,所謂失敗是成功之母,未來新的成功種子,已經在失敗中萌芽了,重要的在於能不能把握住成敗的時間機會與空間形勢。   真正懂了其中道理,知道了宇宙萬事萬物都在變,第一等人曉得要變了,把住機先而領導變;第二等人變來了跟著變;第三等人變都變過了,他還在那裏罵變,其實已經變過去了,而他被時代遺棄而去了。〈反經〉的原則就在這裏。   就《戰國策》中〈蘇秦始將連橫〉和〈張儀說秦王〉這兩篇來進行研究。蘇秦、張儀當時的動機,是以自己個人的功名富貴為出發點,而把整個的國際局面,歷史的時代,在他們兩位同學的手裏擺布了約二三十年。他們並沒有一個中心思想,或政治上的主義。整個國際局勢就受蘇秦這樣一個書生的擺布,安定了二十多年,這又是一個什麼道理?為什麼他後來主張合縱,大家會團結?這是矛盾的團結,利害關係的團結,不是道義的團結。為什麼會這樣,也是值得我們研究的。為什麼孟子到處講仁義,到處吃癟?為什麼蘇秦、張儀會那麼吃香?我們讀了蘇秦、張儀兩人的傳記資料,瞭解了他們當時的歷史,拿來比較今天,就知道今天有如何的困難。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一個學佛者的基本信念

南懷瑾  著
南懷瑾文化 出版
2021/08/01 出版

上座修觀以前,在這一念上先修普賢十大行願,然後萬緣放下,一念清淨,如此沒有不成功的。 ◎普賢行願品的修法是修學一切佛法的基礎,南師學佛,也是從此開始。 ◎修普賢行願觀想是一種事實,不只是理想、幻想,因為普賢菩薩的行願之力無所不在。 ◎隨時隨地修習普賢廣大圓滿行,從身口意三業起修,如此大小乘的戒定慧都在其中。 本書為南懷瑾先生於民國七十四年(西元一九八五年)元月在十方禪林寒假共修會的講稿整理,今日重校重刊,機緣難得! 學佛修行第一步要從普賢行願開始,三世一切諸佛之所以能夠成就佛果,全在圓滿了普賢行願。 「普賢」即是「普現」,憑藉普賢如來的威神力加被,一念真誠清淨便到了。一一佛菩薩前面都有我,坐在這裡,眼閉著也可以,另一念的身體出去禮拜,有無量百千萬億的化身,一念之間就出去了。 以普賢菩薩廣賅無盡三千大千世界虛空般的行願力為榜樣,方是真修行人,才是真佛子,如果真能徹徹底底從心中熱切地生起普賢菩薩大行大願的情操來,便能突破多生累劫來的罪障惡業,那麼迅速成就菩提道果,夫復何疑! 所有十方世界一切準提佛母之前,一切如來之前,都有我在恭敬頂禮,這是普賢如來的行願力,哪一位是普賢如來呢?就是你——自性的普賢! 凡是真實發心修習大乘佛道的人,首先要熟讀《普賢行願品》。當念習純熟以後, 要深思它的意義與意境,擴大自己的心量,培養自己的願力與心境。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傳統身心性命之學的探討

南懷瑾  著
南懷瑾文化 出版
2021/07/01 出版

九十高壽的南懷瑾大師與學生們的十日課程,畢生精華盡粹於斯 ◎2008年上課錄音,今日正式整理出版,南師以近百年經歷講解修行法要,提示入門捷路。 ◎各人修學個案研討,提醒學習重點,足堪後進借鏡參考。 ◎再三介紹《達摩禪經》和《修行道地經》的內容和歷史,並以《楞伽經》《解深密經》《中論》《管子》等書中的精要,來說明內修外用的理論和方法。 中國傳統身心性命之學的探討,包括關於禪宗、道家、密宗等內容,有兩個大方向,一個是傳統文化的歷史,一個是講真修證的工夫。怎麼真正認識自己的東方文化?修證工夫究竟的重心在哪裡?開悟得道了又怎麼樣? 中國文化原來的修持,最先應該是道家,然後是禪,再後來是密宗,到現在是淨土等等,我們追求這門學問,要想想古人是怎麼修持?這也要懂歷史。 人類文化只有一個中心,不管宗教、哲學、科學, 都圍著「身心性命」四個字在轉, 任何學問如果與身心性命無關是不會存在的, 也不能叫做學問。 南懷瑾先生,多年來傳授修行法要,並領導實際修持, 到了二○○八年,已有半世紀之久。 這一年的南師已屆九十高齡,對諸學子的企盼,更為殷切, 即於八月一日開始,一連十日討論各人修學報告, 並以自己一生的經驗,告訴大家研究歷史文化的方向, 與修持的理論要點與實證路線。

79 特價47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懷師的四十八本書

劉雨虹  著
南懷瑾文化 出版
2020/06/01 出版

翻開本書看見南懷瑾大師一生的著述足跡,追尋中華文化的新瑰寶。 ◎本書收集了四十八篇有關懷師著述的出版說明,外加為其他著述所寫的出版說明,總計七十七篇。 ◎對懷師的著述頗有簡介的作用,對讀者而言,也能有選讀懷師著述的方便。 南懷瑾大師於一九一八年生於浙江省樂清縣,幼承庭訓,少習諸子百家。一生行跡奇特,常情莫測;四處奔波,化育無數。出版有儒、釋、道等各家五十多種著述,以其獨到的方式,引領新世代的人們直入文化的核心智慧,讓讀者更樂於瞭解歷史人文的博大精深。南師於二○一二年辭世,留下豐碩的言論著作,是中華文化的瑰寶。 劉雨虹,一九二一年生,追隨南師四十三年,與南師亦師亦友,孺慕情深,南師曾親函四十三封信予劉老師,後編成《懷師的四十三封信》一書。劉老師一生為整理出版南師的著作而勠力不懈,南師仙遊後,並整理出版南師未面世之書籍多種,可見其深得南師思想精隨與信任,為南師著作的第一代言人。 本書收錄四十八篇南懷瑾大師著述的出版說明,皆由劉雨虹女士所撰寫,依出版時間羅列。透過本書的各篇出版說明,可以快速搜尋與認識大師的作品,對於讀者而言是一大福音。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9869613774.pdf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皇極經世書今說:觀物篇補結(1-4冊合售)

閆修篆  著
南懷瑾文化 出版
2020/06/01 出版

《皇極經世書》博大精深,深奧高遠,本書將其白話註解,歸納演繹,是研究該書的經典著作與入門之鑰! 【本書簡介】 ◎本書為作者繼觀物內篇、觀物外篇後的又一「皇極經世」系列作品,也是本系列最後一部。 ◎要闡釋《皇極經世書》,不但要熟諳《易經》,更要懂得歷史、曆法、數學與儒家思想,因此本書將是浩瀚《易經》書籍中的一本重要參考書。 ◎此「補結」版,補足了先前內篇未包括之部分(觀物篇1至34),為此系列書做一總結。   退休少將閆修篆先生,治學嚴謹,尤擅《易經》和《皇極經世書》,正是所謂的一代儒將,之前曾出版過《皇極經世書今說――觀物內篇》、《皇極經世書今說――觀物外篇(上下)》,再加上這本《皇極經世書今說――觀物篇補結》則大功告成,三書共同研讀即能登入一代奇書《皇極經世書》的巍巍廟堂。   《皇極經世書》為一體大思精的鉅著,北宋邵雍撰,正所謂「窮日、月、星、辰、飛、走、動、植之數,以盡天地萬物之理。」「辭約而義廣,天下之能事畢矣。」因本書觀察天地自然之消長,推究宇宙萬物之原理,並且運用先天易數,深研人事變化,所以不但是中國「道」的體現,也是一部河洛數術之書,能驗證歷史、預測未來,洋洋灑灑,為中國重要經典之一。   但因其博大精深,深奧難懂,所以宋以來,《皇極經世書》註者不過十家左右,清乾隆迄今,尚未更見有註釋者。古人註解,讀之已不易,何況原書?作者專研《易經》多年,後受南懷瑾先生之命,為《皇極經世書》彙集宋明以來名家註說,另行標點與註釋,或重新比類排列,分析比較,並以近代時勢法令與原書精華互相參證,俾使讀者讀一書而達讀數書之功效。   此書如同前三冊,為作者搜羅古人之註解,歸納演繹、殫精竭慮之著作,其間所耗之精神與時間,不足為外人道。其用心無外乎為繼往聖之絕學、為文化續薪傳,聊盡一己之力。南師懷瑾讚曰:「時值尚利之風遍野,天下勢將趨亂,正此時也,閆君不畏艱苦,宏揚邵子學說,如能收挽狂瀾之效,則眾生幸甚,中華文化幸甚。」欲探究《皇極經世書》奧妙,可由本書入手。     (代理經銷:白象文化)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9869613781.pdf

9 特價18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楞嚴大義今釋

南懷瑾  著
南懷瑾文化 出版
2020/05/01 出版

初版問世六十年後全新校修版! 除修正錯字外,內文及段落皆以新版式重新編排,方便讀者閱覽。 ◎系統性闡述《楞嚴經》的經文與哲理,進而研討人生身心性命的問題。 ◎取《楞嚴經》的大意,用語體述明,供研究者參考,減少文字與專門術語的困難,使一般人都能理解。 ◎眉批處加註章節,可便於一般讀者閱讀,同時也等於給《楞嚴經》列出一個綱要,祇要一查目錄,就可以明瞭各章節的內容要點。 楞嚴全經之所指者,無非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法門。 但直指見性,可與利智者言,未足為鈍根者道。 是以等次以求,有修行證驗之方法與次序,以及種種方便,精詳分析, 可謂具全部佛法之綱要矣,故於其上標名為大佛頂、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也。 世間一切學問,大至宇宙,細至無間,都是為了解決身心性命的問題,也就是為了研究人生。《楞嚴經》的開始,就是講身心性命的問題,它從現實人生基本的身心說起,等於是一部從心理生理的實際體驗,進而達致哲學最高原理的綱要。 佛教具有科學的實證方法,但是因為它是從人生本位去證驗宇宙,所以人們會忽略它的科學基礎,而仍然將它歸之於宗教。事實上,佛教確實有科學的證驗及哲學的論據。它的哲學,是以科學為基礎,去否定狹義的宗教;它的科學,是用哲學的論據,去為宗教做證明。《楞嚴經》為其最顯著者。研究《楞嚴經》後,對於宗教、哲學和科學,都將會有更深刻的認識。 早在二千多年前,《楞嚴經》便很有條理、有系統地講明心物一元的統一原理,而且不僅是一種思想理論,乃是基於我們的實際心理生理情形,加以實驗證明。《楞嚴經》說明物理世界的形成,是由於本體功能動力所產生。因為能與量的互變,構成形器世間的客觀存在;但是真如本體也仍然是個假名。它從身心的實驗去證明物理世界的原理,又從物理的範圍,指出身心解脫實驗的理論和方法。現代自然科學的理論,大體都與它相吻合。若干年後,如果科學與哲學能夠再加進步,對於《楞嚴經》上的理論,將會獲得更多的了解。 (代理經銷:白象文化)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9869613743.pdf

79 特價47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禪宗新語

南懷瑾  著
南懷瑾文化 出版
2020/02/01 出版

◎內容共十三篇,皆為南師親自撰寫,所謂「新語」,乃是指南師所作的解評。 ◎內容嚴謹,講解禪宗的起源、發展、演變,參究本書可建立對禪宗正確的觀念 ◎認識禪宗,參究禪法,若不想隨俗誤入野狐禪或狂禪之流,本書實為一盞明燈。 在初祖達摩大師東來之前,中土早已孕育了本土中國大乘禪的發展底蘊,其中以中國維摩禪大師傅大士為代表,是中國禪宗的先驅人物。 與傅大士同稱梁代三大士的達摩東來後,發展了達摩禪,並歷經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慧能等五位大師的發揚,禪宗因而開枝散葉,並於六祖慧能時形成南宗禪。但中國佛教原始的禪與達摩禪的風格實有所差異。 牛頭法融一系的禪風,既平易,又奇特,有機鋒,有實語,與南宗六祖以後的禪,同而不同。他與五祖弘忍大師旁出的北宗神秀之禪,互相輝映於唐代的文化思想之間,頗有影響之力。 南宗禪則由南嶽懷讓和青原行思兩位禪師奠基,並產生馬祖道一大師,脫開文人學士的習氣,只以民間平凡的語句動作,溝通了形上形下的妙諦,綜合了儒、道、佛三家的要旨。 南師對上述的發展歷史、諸位大師的思想,都有精闢巧妙的解說,令人茅塞頓開,契合於無相三昧的真諦。 《金剛經》云:「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 《笑禪錄》云: 有個夏天,一個秀才到廟中參拜某禪師,禪師坐著不起,秀才不以為然地問他是何道理,這位禪師答:「我不起身便是起身。」秀才聽後,拿扇子往禪師頭上打了下去。禪師挨這一打,極為懊惱,責問秀才。秀才面有得色地說:「我打你就是不打你。」 頌曰: 有我即無我,不起即是起。起來相見有何妨,而我見性尚無止。秀才們,禪和子,那個真是自如如,莫弄嘴頭禪而已。

9 特價21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懷師的四十三封信

劉雨虹編  著
南懷瑾文化 出版
2019/10/01 出版

四十三封未曾公開的南師親筆信,兩位長者四十三年亦師亦友的珍貴情誼。 ◎收錄編輯四十三封南師寫給劉雨虹老師的信函,書末並附信箋相片。 ◎信函中可見南師對教化之心切,有讚揚、有責罵,真情流露。 ◎信中有很多內涵,甚至他內心的感觸、無奈,以及一個文化人的一切一切……流露無遺。 一九七七年到一九八八年,十年間的飛鴻往返中, 有時家事、國事、天下事,無所不談; 有時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而師意亦在其中矣! 不是專為出書而寫的信函,更可見一代大師的真性情與人生智慧, 真實呈現南師親筆信箋,與讀者共享大師的諄諄教化,以及字裡行間的師生真情!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9869613750.pdf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金剛經說甚麼

南懷瑾文化 出版
2019/06/01 出版

◎南懷瑾大師親講,前半部講理,後半部講修行,仔細辨明個中三昧,領人走上超凡入聖的大道。◎本書為南師一九八○年的講座紀錄,以口語化的方式深入淺出剖析佛理,讀來津津有味、妙趣橫生。◎全書分為三十二品,內容豐富,作上下兩冊,方便讀者攜帶閱讀。千餘年來,無數人研究《金剛經》,唸誦《金剛經》,因《金剛經》而悟道,因《金剛經》得到不可思議的感應,為什麼?《金剛經》超越了一切宗教性,但也包含了一切宗教性,它的意旨,在超越哲學宗教,澈底破除一切宗教的界限,這需要大智慧--般若,超越世間聰明與普通的智慧,了解到形而上生命的本源、本性。般若不是用思考得到的,而是用身心兩方面整個投入求證到的,《金剛經》公認是般若經典裡,最為簡練而精粹者,鳩摩羅什的《金剛經》譯本,梁昭明太子將其分作三十二品,今由南師逐品親講,可發饋啟聾,醍醐灌頂之效,尤其每品之後南師的偈頌,更令人有茅塞頓開之感,因而對了解道、悟道、修證、了脫生死,有更一進清明的感悟。本書,是一九八○年南師的講記。當時十方書院甫自成立,《金剛經》這一門課程,是為書院的學員及研究生而開,其他院校哲學系的學生,以及許多老修行們,常隨眾等,亦聞風而來,聽講者共約一百餘人。由於這次的聽眾,對佛學都有相當基礎,對《金剛經》尤不陌生,南懷瑾先生的講法也因此深入骨髓,可說是歎未曾有!真正是:為上乘者說,為最上乘者說!(代理經銷:白象文化)更多精彩內容請見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9869134705.pdf

79 特價47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花雨滿天維摩說法(上下)

南懷瑾文化 出版
2019/04/01 出版

南師講解《維摩詰經》,解析真正即生成就,佛法的大祕密!◎南懷瑾大師親講,以修持為主,卻明瞭易懂,領人進入即生成就的大業大道。◎千古以來,人們未將《維摩詰經》當成修行祕法,因而毫無成就,南師今日點破迷津。◎佛法就在世間,我們就在自己的身心上自了,因此究竟法門必須要自度自了。南師懷瑾先生所講解的《維摩詰經》,是於一九八一年七月十日,在台北十方書院開始的,由於書院的學生以出家眾及學佛者為主,所以南師的講解偏重在修持方面,舉例引證也以修持為重點。但是,對現代的人來說,原典經文似覺太過古老,南師的講解用的是簡單明瞭的話語,所以讀者非常容易了解與進入。《維摩詰經》這本經典包含了一切,當學佛不知道該怎麼做時,本經有答案;當事理不明白時,本經也有答案;讀懂了一些《維摩詰經》,心量不自覺的擴大了,不再侷限在我們生活的這個娑婆世界,也不會侷限於嚮往的淨土世界,而擴展到了無限的空間。所以,這是一本包括一切見地修行的偉大經典!這本經的分量如此之重,但因為文字易懂,流暢優美,人們很輕易的讀過去了,認為已經懂了,實際上並非如此。千古以來,都無人把佛法中的《藥師經》《維摩詰經》《法華經》當作祕密法門,只把它們作為顯教的經文來誦讀參學,自然不會明白修法的意義與關鍵所在,因此毫無成就。佛法真正的即生成就,這個成佛的大業與大道,就在《藥師經》和《維摩詰經》所表徵的東方世界兩個佛國。《維摩詰經》所昭示的是阿閦佛國,就是維摩居士化身成為在家佛所依附的東方妙喜不動世界。南師在本書中解讀真正即生成就,佛法的大祕密,讓人好好修持參學,不要以為打坐就是學佛。整本《維摩詰經》最精華的重點,便是告訴人們:佛法就在這個世間,我們就在自己的身心自上了。如果求他方世界依賴別人,想了生死,想成佛道,是不可能的。因為外力僅是方便法門,非究竟法門。所以究竟法門必須要自度自了。

9 特價11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醫醫理與道家易經

南懷瑾  著
南懷瑾文化 出版
2019/01/01 出版

◎古代名醫多從道家的學問中求證解道,再經一段時間的實證才得以豐富醫道。◎本書深入探討中醫學理,並以實例解說中醫藥的應用與人們的養生修養。◎兼從易經卦象與曆法,延伸探討氣候的變遷與人類身體的應對之道。中國道家、易學與醫理的研究,是中國文化之寶藏,南懷瑾老師集合中醫、西醫及科學等合併研究,一方面將中國固有的、偉大的應用哲學加以闡揚,另一方面也是對人類的一種貢獻。本書為南懷瑾先生應台灣光華針灸醫院朱院長之請,所作的講課記錄。第一講發表於1972年1月的《人文世界月刊》,連續每月發表一講。南師所講內容,主要是與中醫藥方面的人士,探討諸多值得思考與發展的問題。在一共十四講的內容中,除了學理探討分析外,對於中醫藥的實際應用,以及養生修養方面,亦多有發揮和實例解說,內容極為豐富。「宇宙在手,萬化由心」,南師又積極提出,如能「把握人人自有的活子時,及奇經八脉的道理,研究出一套新的針灸法則,可能是對人類真正重要及有意義的貢獻。」更進一步,如能再與唯識學中的「意識」研究配合,對判斷病情和治療則能更上一層樓的突破了。本書內容,除了學理探討分析外,對於中醫藥的實際應用,以及養生修養方面,亦多有發揮和實例解說,內容極為豐富。本書也是對易學、道家及醫理方面的報告,能以有限的資料掀起各界研究的興趣,共同作有系統的研究與實驗。(代理經銷:白象文化)更多精彩內容請見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9869613736.pdf

79 特價19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道家密宗與東方神祕學

南懷瑾  著
南懷瑾文化 出版
2018/10/01 出版

國學大師南懷瑾親撰著作,學文化、學密法、學佛法不可錯過的密法本義。 ◎21世紀為精神病所籠罩,因宗敎誤導而精神失常者甚多,南師大作實為一帖良藥! ◎再版完全還原南師原著,文字簡約,內容豐富,條理清晰,令人豁然開朗。 ◎密義深奧,丹訣難解,南師深入解說,為先賢密法傳世之本義。 本書為南師親自撰寫,並非講課記錄,一九八五年初版時曾經編輯修整過,今日再版, 恢復原來文章全貌,書中大小標題,除保留南師原始標題外,再由南懷瑾文化主編劉雨虹根據內容另於各章節處增添小標題,以方便讀者對內文的瞭解。 現代人在「修道」上,大抵皆因不明密法之真義,缺乏正知正見,以勘破宗敎神祕儀式之假相,而陷入思想混亂分裂狀態而不能自拔,本書有南師關於神仙丹道及密法理事相關之敘述,有利於真誠向道修行之士,獲正知見,證無所得,知所歸依。 宇宙是一大奧祕,人生是一大奧祕,宇宙何以生成天地萬有?更是大奧祕中的奧祕!宇宙的生命,何以有人類?人是怎樣生成?為何會死去?死去以後有無靈魂?生前心靈的功能和精神的作用,究竟有多大力量?人的壽命和現有的肉體生命,能否有方法長久的活下去?這些都是宇宙和人生奧祕的問題,也是古今中外人人迫切想要知道的學問。 從神祕學的立場來講,有悠久歷史文化的東方古國,如:中國、印度、埃及,都是神祕學的古老泉源。也可以說,東方的古國,極富有神祕的奧祕,已經引起西方人的興趣,而且非常注意的開始追求。但是現在流行在美國方面來自歐洲的神祕學,卻多是承認從埃及文化的系統而來。他們研究人體潛在的功能,傾向追求人自具有超越現實力量的神通妙用,相似於科學幻想小說中的境界。 早年以來,就有人想把中國的道敎和神仙丹道的學術,傳向美國,其志固然可嘉,其學可惜未充。因為那些拉雜繁蕪的道家表皮之學,並不足以真能代表道家學術而引人入勝。倒是佛敎在西藏留傳的密宗書籍與部份方法,自十九世紀開始,經過英國、法國學者和傳敎士們的研究和翻譯,有幾種精要的法典,都有法文和英文精確的譯本,而且一部份被西方流行的神祕學派,吸收融化而別出心裁,另行樹立格調,更加深西方神祕學的神祕性。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9869613729.pdf

9 特價10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易經繫傳別講

南懷瑾文化 出版
2018/09/01 出版

易經包含理、象、數,而《繫辭》正是象數之鑰、孔子的學易心得! ◎要研究《易經》,先要瞭解孔子的《繫傳》,兩者相得益彰、相輔相成。 ◎本書為南師於一九八四年一系列講座的記錄,包含《繫傳》上下傳的全部內容。 ◎系統地介紹了孔子研究《易經》的心得,深得廣說妙解之精髓。 南師的《易經雜說》使讀者瞭解《易經》全貌,本書則是進一步完整的《繫傳》講錄內容,在《易經雜說》的廣博上深入講解《繫傳》內容,帶領讀者探求孔子的智慧。 《繫傳》上下傳,是孔子研究《易經》的心得報告,三個要讀《繫辭》的理由:它是象數的鑰匙,進入《易經》必讀;通了《繫傳》,對中國文化的根本,才真正有個認識;孔子的哲學思想,以及他一切理論及學說的來源,也都搞得清楚了。 《繫傳》文字淺顯,卻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傳統的方法差不多要幾十年的讀書、思考、研究才能算命看相、未卜先知!南師講本,本諸傳統卻帶有新意,解析清晰,深入淺出,令人心領神會,如欲更進一步了解《易經》與《繫辭》,不可錯過本書。 除了易理術業,本書還包含了政治藝術、身心修養之道、人文文化最高的哲理,以及作人做事的智慧之學。讀了這本書,將會發現《易經》是很平易,人人都需要的一門學問。最重要的是,本書會使你豁然開朗,智慧大增。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9869405850.pdf

79 特價56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2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