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系 ,共計22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錚骨刀筆書浮生:王默人傳記

周安儀  著
清華大學  出版
2025/06/30 出版

本書由周安儀以王默人靈魂伴侶的視角,深情敘述王默人的生命旅程。王默人鐵骨錚錚,不為五斗米折腰,不畏世道艱辛,憑一雙慧眼洞察人性,以筆為刃,執著於寫實創作。他筆下所描繪的不僅是小說人物,更是他一生漂泊歲月的回聲與映照。在周安儀娓娓道來的篇章中,讀者得以窺見王默人樸實而慷慨的性格、堅韌不拔的意志,也能感受到他對生命與情感深切而真摯的投入。書末特別收錄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榮譽教授李瑞騰撰寫的評論文章,以及新竹縣北埔國民小學教師李勝吉對王默人的訪談紀錄,從多重角度補足王默人其人其事,使讀者得以更全面地理解這位以真實為信仰的作家。

95 特價4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百載風華:中基會的世紀光影[軟精裝]

許正弘  著
清華大學  出版
2025/04/14 出版

1924年9月18日,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簡稱中基會)於北京外交部召開第一次會議,宣告正式成立,至今已滿百歲。中基會負責保管、分配和運用美國第二次退還的庚子賠款餘數,而以促進中華教育與文化事業的發展為宗旨。一個世紀的中基會會史,見證了我國科學教育及文化所經歷的百年滄桑,點滴積累成豐厚的人文底蘊,方興而未艾。其間,無論是主事者的擘畫付出,抑或是接受補助機構及人員的發榮滋長,究竟留下多少動人的故事?他們又是如何在時代浪潮的劇烈衝擊之下仍然堅持原則,並持續影響著我國近代以來學術和科學教育的發展?本書篇章概以1949年分作前後兩編,大致按照時序,娓娓道述中基會百載風華,關注其間光影變化,相信有助於拼湊我國複雜而恢宏的近代歷史圖景,也能為國家未來教育文化進程提供一條可行的道路。

95 特價28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臺灣創業型大學之發展:理論與個案

清華大學  出版
2025/01/23 出版

《臺灣創業型大學之發展:理論與個案》這本專書詳細闡述了臺灣創業型大學的發展歷程,從理論基礎、政策與組織發展、商業化策略的分析,與成功要素的剖析,均有深入探討。 本書回顧了發展創業型大學相關的8大重要理論,其中包括:(1)三絞螺旋創新模型(Triple-Helix Model of Innovation)、(2) 體制理論(Institutional Theories)、(3) 科學治理(Governan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4) 科技經濟學(Economic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5)學術創業(Academic Entrepreneurship)、(6) 產學合作(Industry-University Relation)、(7)寬裕資源論(Organizational Slacks)、與(8)組織雙元(Organizational Ambidexterity)等理論內容。書中提出的研究架構包括創業型大學的三個前置因子、四大商業化策略及其綜合性績效評估。前置因子涵蓋體制、組織及個人層面;商業化策略則包括專利活動、技術授權/移轉、產學合作及新創事業。研究指出,這些商業化策略間的相互影響對創業型大學的教學-研究-商業化績效至關重要。 書中分析了遠東科技大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逢甲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及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五所大學的案例,深入解析各校在推動創業型大學過程中的前因、過程及對各校發展成創業型大學的結果與影響。 整體而言,本專書具備豐富的理論基礎,還結合了實務個案,希望為推動創業型大學的研究者,大學研發、產學合作、技術移轉與創新育成主管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參考和借鑒。

95 特價45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閩南:西班牙歷史文獻叢刊六:新刊僚氏正教便覽(軟精裝)

李毓中  著
清華大學  出版
2025/01/17 出版

本書現藏於奧地利國家圖書館,為西班牙道明會神父Domingo de Nieva編譯Luis de Granada的Memorial de la Vida Cristiana,旨在為當地唐人教友提供成為天主教徒所需的教義知識,並當地唐人的協助下,將該書編譯成閩南語,於1606年由唐人刻版印刷傳世。全書分為上下兩卷,第一卷闡述教義,包括天堂與地獄觀念、告解、十誡等內容;第二卷則為祈禱與禱文的指引。全書具體呈現出大航海時代唐人與西班牙人在宗教與文化交流的過程與成果,為人類「世界記憶」(Memory of the World)的重要資產。

95 特價19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日治時期臺灣哲學的原點:理原理論研究

黃文宏  著
清華大學  出版
2024/12/24 出版

  本書在解明日治時期的洪耀勳(1903-1986)與曾天從(1910-2007)所開創的「真理論」及其可能的發展。日治時期的真理論與戰後的新儒家,分別代表了新康德學派在臺灣的兩個不同發展,相對於臺灣新儒家對價值(善)、應然、實踐的推崇,日治時期的臺灣哲學家毋寧著重於真理(真)、現實、理論,其目標在建立一門越出理論與實踐的「超對立的學問」。儘管有如此的差異,解明康德式的「自體存在」仍然是雙方共同的問題性,而洪耀勳與曾天從皆試圖透過「現象學的改造」來完成這個目標,讀者在這裡可以看到臺灣哲學的一個可能性。  

95 特價33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臺灣文學論叢(十二)

清華大學  出版
2024/12/01 出版

本書論述從性別、鄉土、歷史、文化翻譯、敘事學等視角介入,在小說的核心關懷中,更融入跨媒介的展現,諸如:音樂、漫畫與電影,以創新的研究視角,從中提煉出深刻的研究課題。持續與當代社會對話,深化台灣文學的多重向度,並持續推展台灣文學新的研究課題,展現出值得關注的新時代人文想像。

95 特價28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臺灣文學論叢(十一)

王鈺婷  著
清華大學  出版
2024/01/02 出版

本論叢集結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優秀畢業生論文的部分篇章,展現新世代的觀察視角,探索台灣文學多元的面向。張晏菖〈反身映照社會運動者自我:「編輯者賴和」與《台灣民報》上的戲劇新文類〉,探究賴和主編《臺灣民報》文藝欄期間所刊登的一批新劇劇本,論文中針對劇作所呈現的知識份子形象進行分析,詮釋出其中所反映賴和的文藝實踐,並融入對於當時台灣文化協會分裂現況的觀察,切入視角獨特,深具歷史感與文化意涵。前三篇包括陳震宇〈論甘耀明《殺鬼》與《邦查女孩》「少年/少女成長」的性別書寫意義〉。該文探討《殺鬼》與《邦查女孩》中帕與古阿霞的成長之路,特別關注主角的童年經驗、父權力量、身分認同等重要議題,並延續對於身體政治與身體觀的探討,回應作家對於性別意識之思索,解讀出更多元深刻的面向。陳妍融的〈原住民族文學中的同志書寫—以原住民文學獎得獎作品為例〉,本文從族裔與性少數關懷出發,開拓出原住民同志的多元閱讀視角,探討原住民同志的呈現樣貌,來回應差異政治與身分認同(identity)的議題,以凸顯族群多樣性,和台灣學界原住民文學研究具有多重對話空間。 後三篇包括了尹振光的〈鄉土作為一種方法—以《夕瀑雨〉、《等路》以及《花甲男孩》為觀察對象》。本文透過三部兩千年後鄉土小說作品中全球與地方之間的互動,提出「鄉土作為方法」的嶄新視野,分別探討其如何回應全球化的挑戰,以探討這些作品所呈現出獨特的地方建構方式,定錨出台灣後鄉土小說在全球化時代的特殊定位,研究新穎,具有獨創性。鍾志正的〈乙未戰役遲塚麗水《大和武士》與西川滿《台灣縱貫鐵道》的對讀研究〉一文以《台灣縱貫鐵道》和《大和武士》兩本 日文乙未戰爭小說為研究材料,探討有關不同世代殖民者對於乙未戰爭的小說敘事與台灣再現。作者不僅能結合文本分析與史料研究,還為我們呈現了殖民者對台灣的看法與野心,同時也呈現出過往研究較少提及的對於撤台清軍的書寫,擴展了對日治時期小說研究的視野。曾瓊臻的〈黃崇凱的「台灣轉折」——論《文藝春秋》〉,在此之「台灣轉折」是著眼探討《文藝春秋》此一作品,如何傳達七年級台灣人對於台灣的「過去」與「未來」歷史轉折之思考,深入解析黃崇凱筆下的認同政治、文化反思與敘事手法,並追問小說所呈現後現代情境所寓寄對於台灣未來的關懷,深刻回應台灣歷史與當代社會。 以上論述都持續開發新的議題,從嶄新的研究視角,深化台灣文學的深廣度,和台灣學界與當代台灣高度對話,其中研究主題多元,從日治時期橫跨兩千年後台灣小說家的創作,關懷議題從社會運動、性別關懷、族裔研究、鄉土小說到新歷史小說,極具思考力,並具有跨文類的視野,呈現出新世代的觀點,具有嶄新的研究視域,是為新世代對於台灣文學來世的思索,並持續推進台灣文學研究的課題。

95 特價28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似水流年

周安儀  著
清華大學  出版
2023/08/14 出版

《似水流年》完稿於疫情高峰之年,多篇文章之時空背景,即在封城、居家、隔離等脈絡下開展。新冠病毒出乎意料地大大改變人類的生活模式,原本暢行無阻的地球村,在各國陸續宣佈鎖國、封城之後,彷彿人類文明頓時退回穴居時代,人們被嚴禁跨越居家安全防線,人與人之間被迫保持社交距離,上述種種防疫政策也如實反映在新書中。也許是受到時代氛圍的感染,《似水流年》小說集以悲劇收場居多,大多是病體折耗的消磨、婚姻破裂的心理傷痕,或是投資失利失去活下去的希望,最終以「死亡」付出代價。上述客觀因素中並沒有直接扣連疫情,顯然周女士並無意放大疫情災難,導致悲劇主因始終聚焦在夫妻嫌隙和人性貪念。然而我們仍從小說中感受到病毒侵襲人體的威脅,以及疫情對現代生活模式的衝擊,這是小說家說故事的功力,更是文學家紀錄時代的使命。周女士的創作主題向來跨度多元,觸及各種人性百態和情慾暗影,尤其在兩性關係和房產交易兩者著墨最深,所有故事都架構在家庭關係的基礎上,凡涉及性愛、誘惑、出軌等敏感議題,最終都會回到婚姻誠信和家庭倫理的框架予以批判與省思。——前國立清華大學校長 賀陳弘

95 特價28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華語文課程:基礎文言文

清華大學  出版
2022/12/01 出版

本書是專為文言入門學習者編寫的語言與文化教材,共計三十二課,每一課都包含課文、課前練習、詞語表、語法點、課後練習、文化引導單元。本書備有文言語法概說,針對語法點提供深入淺出的講解;由於語法點有限,課文出現而未列入語法點的語法現象,也可以從語法概說找到相關的講解。此外考慮到學習需求不同,依據語文難易度、文化主題關聯性提供兩種目次。本書的目標是讓學習者熟悉文言常見的詞組和句式,體察不同時期的文言文樣貌,透過選文主題探索古代中國文化。詞語表對照文言和現代詞語,以利認識古今詞彙的關聯性。文化引導使用正式的語體文撰寫,以利提升語體文閱讀能力並學習如何以語體文表達文化意涵。總之是希望讀者學習文言文的同時也更強化整體語文能力。

95 特價61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曹雪芹的家族印記[軟精裝]

黃一農  著
清華大學  出版
2022/05/16 出版

此書應算是《曹雪芹大傳》的前傳,訴求對象是每一位認真的紅迷。內容乃以曹家抄沒後歸旗北京做為分際,希望能重新定義紅學中有關曹氏家族史的研究基準,並提供一本最接近歷史真實的傳記。書中仔細梳理曹家的人脈網絡,及其家族間過繼、兼祧與歸宗的複雜關係,並期盼能通過大歷史、家史與小說間的對話,耙梳出《紅樓夢》中帶有作者特殊生命經驗的DNA浮水印,從而確認這本小說的著作權人。是書還首度揭開封王者當中「二女皆為妃」的世紀之謎,成功自141位封王者當中,篩出曹寅次婿的最佳人選即青海親王羅卜藏丹津,進而發現一個從大觀園跨越到蒙古大草原的精彩故事,曹家及其親友們竟然曾如此深刻地介入中國西疆奠定以及康熙諸子奪嫡的歷史舞台!

95 特價9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The Voronoi Model and Fractals

清華大學  出版
2020/08/01 出版

The limitations of Voronoi model based on Euclidean geometry in designing and micro structure analysis are over bridged by fractal nature approach. This model fractalization is quite original. New frontiers in more precise material sciences structure morphology reconstruction and designing are established. This integrated Voronoi-fractal model in sub micro-structure analysis, multi-functional integrations especially within fractal micro-electronics enlights the new perspectives.

95 特價4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道家與古之道術(精裝)

楊儒賓  著
清華大學  出版
2019/01/01 出版

「道家」是秦漢後追溯出來的,先秦無此學派,「道家」一詞是神話,但後世所謂的道家諸子的源頭確實可溯源至神話。本書上溯老子、莊子、黃帝、屈原的思想直到今日所說的神話主題--莊子稱之為「古之道術」。道家諸子所繼承的古之道術各不相同,老子與大母神神話、莊子與升天神話、黃帝與天子原型、屈原與崑崙神話,關聯極密切,原始的神話主題形塑了後世的道家諸子的性格。本書可視為「從神話到哲學」的道家版。

95 特價61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Hokkien Spanish Historical Document Series I(精裝套書不分售)

清華大學  出版
2018/12/01 出版

The Hokkien Spanish Historical Document Series I contains two manuscripts from the 17th century: the Dictionario Hispanico Sinicum held in the archive of University of Santo Tomas in the Philippines, and the Arte de la Lengua Chio Chiu held in the Library of the University of Barcelona, Spain. Both manuscripts were joint works written by 17th century Spanish Dominican missionaries and Hokkien Chinese who lived in Manila. The Dictionario Hispanico Sinicum has more than 1,000 pages, 27,000 Hokkien vocabulary, and stores words and idioms that covered the all-inclusive details of Hokkien daily life in the Philippines 400 years ago. They presented a concrete image of Hokkien people interacting with Spanish culture in the Philippines in the Age of Discovery. The Arte de la Lengua Chio Chiu is the earliest extant Hokkien grammar book written by Europeans. From a Spanish perspective, it introduced Hokkien, the most important business language in East Asian seas at that time, to the Europeans.A proud collaboration project initiated by scholars from Taiwan, Spain, Germany, and the Philippines, the publication of these precious documents provides a vivid picture of the history of Hokkien-Spanish exchange in the Philippines in the Age of Discovery.Hokkien Spanish Historical Document Series I(《閩南—西班牙歷史文獻叢刊一》)收錄兩份十七世紀的手稿,分別是菲律賓聖多瑪斯(Santo Tomas)大學檔案館的《西班牙─華語辭典》(Dictionario Hispanico Sinicum),與西班牙巴塞隆納大學圖書館的《漳州話語法》(Arte de la Lengua Chio Chiu)。兩份手稿都是西班牙道明會神父與馬尼拉閩南人(唐人)合作編寫。《辭典》共計一千餘頁,二萬七千個閩南語詞條,收羅四百年前海外閩南人日常生活所需、包羅萬象的詞彙與俚語,具體呈現大航海時代閩南人在菲律賓與西班牙語世界交流的成果。《語法》為現存最早歐洲人所寫的閩南語文法書籍,以西班牙人的角度,向歐洲人介紹如何學習當時東亞海域最重要的商業語言——閩南話。這些珍貴文獻的出版,具體呈現大航海時代菲律賓閩南人與西班牙語世界交流的歷史,也是台灣、西班牙、德國及菲律賓等地學者共同合作的出版成果。

95 特價142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臺灣文學論叢(九)

清華大學  出版
2018/12/01 出版

《臺灣文學論叢》創刊於2009年,每年發行一輯,為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歷屆博碩士論文優秀篇章經審查、修改後之集結。從原住民文學、古典文學、日治時期文學到當代文學,包含臺灣文學之本體研究、跨文化流動研究及區域比較研究。本論叢除展現本所學生研究興趣及成果以就教於學術先進之外,也期待與其它人文社會領域之青年研究者切磋與對話。

95 特價28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禮學研究的諸面向續集

葉國良  著
清華大學  出版
2017/12/01 出版

本書係本社所出版《禮學研究的諸面向》的續集,內容包括代序一篇、論《儀禮》專題五篇、論《周禮》、《禮記》專題三篇、論出土文物三篇、論古代禮俗三篇、論禮學相關議題三篇,共計論文十八篇。作者與上集相同,力圖開拓新領域與新方法,讀者取與上集參照,自見其用心所在。

95 特價39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臺灣文學論叢(八)

清華大學  出版
2017/11/01 出版

《臺灣文學論叢》創刊於2009年,每年發行一輯,為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歷屆博碩士論文優秀篇章經審查、修改後之集結。從原住民文學、古典文學、日治時期文學到當代文學,包含臺灣文學之本體研究、跨文化流動研究及區域比較研究。本論從除展現本所學生研究興趣及成果以就教於學術先進之外,也期待與其他人文社會領域之青年研究者切磋與對話。

95 特價28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王默人小說全集(套書不分售)

王默人  著
清華大學  出版
2017/05/31 出版

王默人確有一部份小說敘述跨海逃難來台、在底層社會艱辛生活的省外人士之遭遇,有時局的大背景,有小人物在今昔之間的繫念與煎熬,有如一幅現代流民長卷,照映史實,牽繫萬千在台底層外省人的心靈。從一九四九到一九八?年代中期,台灣如何一步一步走過來?在歷史的框架裡,王默人在現實的基礎上創造了有血有肉的人物故事,他們或來自中國大江南北,或來自台灣的偏鄉社會,王默人的小說正是台灣的抒情。

95 特價114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生物產業技術概論

吳文騰  著
清華大學  出版
2016/01/21 出版

生物產業技術相當廣泛,本書分成兩大部分,一是應用領域,另一是專門技術。在應用領域方面,可以簡單用“HAS FEE”表示,以方便記憶,其中H代表醫療(Health Care);A代表農業(Agriculture);S代表特用化學品(Specialty Chemicals);F代表食品(Food)兩個E分別代表環境(Environment)及能源(Energy)。 在應用領域中之醫療方面,由清華大學化工系胡育誠教授撰寫「生技醫藥」、宋信文教授及陳松青先生撰寫「生醫材料簡介」。農業方面,由朝陽科技大學曾耀銘教授及藥毒所高穗生博士撰寫「微生物農藥。特用化學品方面,由嘉年生技公司林景寬總經理撰寫「生技特用化學品」。食品方面,由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副所長廖啟成博士撰寫「食品生技」。環境方面,由清大化工系陳國誠教授及大葉大學生物產業科技系吳建一博士撰寫「生物技術在環境保育之應用」。 能源方面,由清大化工系吳文騰教授及偉科生技公司副總經理陳志威博士撰寫「生質能源」。在專門技術方面,由陳國誠教授撰寫「酵素技術」;吳文騰教授撰寫「醱酵技術」;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吳夙欽教授撰寫「動物細胞培養,國家衛生研究院徐祖安博士撰寫「基因重組蛋白表達」;中正大學化工系李文乾教授簡介「功能基因體學」;清華大學化工系朱一民教授撰寫「生化分離程序」。本書是由多位學者專家有系統整合的集體著作,內容寬廣,值得作為生技產業簡介的教材或從事生技產業人士的參考書。  

95 特價59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二十世紀前半葉的中印關係

清華大學  出版
2015/09/01 出版

印度的崛起使其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與重要性與日俱增。許多國家也都重新檢視及強化與印度的關係。我國近年來也積極拓展對印關係,並鼓勵雙邊加強交流,特別是在經貿、文教及科技等領域的合作。但較為人所忽略的是,在印度於1949年轉而承認北京政權之前,中華民國與印度也曾有過相當緊密的互動。只可惜這段友好歷史,不論是在印度或臺灣,都逐漸為人所遺忘。 為了重新檢視這段被遺忘的歷史,並提升各界更對臺印關係發展的關注,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與印度Institute of Chinese Studies (中國研究中心)於2013 年1月4-5 日假國立清華大學舉辦「Sino-Indian Relations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20 世紀前半葉的中印關係) 國際學術會議。此次會議共邀請10位我國及印度學者發表英文論文,藉此平台,讓臺印學者交換意見與研究成果,強化彼此瞭解,以利臺印學術交流,及進一步提倡我國的南亞研究風氣。會議後由印度協辦單位 Institute of Chinese Studies (中國研究中心)遴選五篇論文刊登在China Report (中國述評) 學術期刊,有利於國際學術界推展我方學者的觀點。 有鑒於國內相關著作及研究相對匱乏,故將研討會論文擇優集結,並另增補相關議題論文後,出版專書。藉以服務華人社會的讀者群,並擴大本研究的影響範圍。

95 特價30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臺灣文學論叢(六)

清華大學  出版
2014/12/21 出版

《臺灣文學論叢(六)》為本所畢業生論文優秀篇章經審查、修改後之集結。它顯示了年輕世代的關懷與思考,也展現台灣文學這一個學科的社會關懷、知識特性與本所教研特點。本期收錄的7 篇論文,研究議題從民間文學中的語言現象、台灣作家在淪陷區的文化活動、決戰時期台灣作家的創作信念、後殖民情境下的修辭現象、女性專欄作家的文化論述、省籍男性作家散文系譜到原住民文學中的非典型書寫現象,涵蓋了多種議題。

95 特價28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全球運籌管理(精)

張瑞芬等  著
清華大學  出版
2007/09/30 出版

本書乃配合產業全球化佈局與市場國際化的趨勢,將「物流管理」課程之內容予以延伸,除介紹物流管理之基本課題外,並融入全球運籌營運實務之角色、進出口之文件/財務與保安等重要支援性作業,使讀者具備基本企業物流管理與進階全球運籌與國際物流管理之專業知識。 整體而言,期望本書之完成能提供一份支援全球運籌管理相關課程的教材,以順應企業發展與人才需求之趨勢,藉由本書提供全面性、系統性全球運籌與國際物流理之知識,期能達到協助企業培養全球運與國物流管理人才之目的。

95 特價5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語言.文學與資訊

羅鳳珠  著
清華大學  出版
2004/03/01 出版

語言與文學的研究密不可分,語言與文學引用資訊科技作為典藏、研究、教學與傳播的輔助工具,更是近年來的趨勢。人文領域與資訊領域的結合研究,是清華大學之教育部大學學術追求卓越發展計畫「下一世代資訊通訊網路尖端技術及應用計畫」的重點之一。本書收錄論文二十篇,撰稿者包含資訊、語言、文學、傳播四個領域的學者,全書分為「導論」及「語言,文學研究(典藏、教學、傳播)與資訊」等四個領域的論文,希望本書的出版能為人文與資訊領域的結合開展一個新的研究方向。

95 特價4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