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 ideas 書系 ,共計10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走出貧窮:250個底層家庭日記揭示的解答與希望

全球將近四成的人,平均每天靠不到2美元過活 隱藏於記帳日記裡的關鍵線索,將如何翻轉貧困陷阱? ★ 來自印度、南非、孟加拉250個貧困家庭的第一線田野調查,揭露最真實的底層生活。 ★ 經濟學者、微型金融機構專家挺身面對巨大的貧窮困境,找出最佳解方。 //////// 南非鄉村寡婦諾莎的資產負債表 //////// 來自南非鄉村的諾沙已經77歲,女兒死於愛滋病、  孫子來和她一起同住,全家人住在破舊不堪的房屋裡。 一家五口只靠她每個月114美元的政府老人津貼過活, 諾莎一遍又一遍試著向社工申請育兒津貼,但被打回票, 女兒的喪事花費又讓諾莎遭逢雙重夾擊。 ◆ 資產 銀行存款 ▍占比67.0% ▍政府的老人津貼固定匯入銀行戶頭 存錢社團 ▍占比 2.4% ▍參加2個存錢社團 喪葬社團 ▍占比 1.3% ▍參加2個喪葬社團 放在家裡 ▍占比21.3% ▍將每天購買三餐後剩下的錢放在家裡 ◆ 負債 無息借貸 ▍占比 0.4% ▍向鄰居與家人借了4筆錢 有息借貸 ▍占比 4.0% ▍向放款者、儲蓄社團借錢,利率為25%至30% 商店賒帳 ▍占比 3.6% ▍向村裡的兩間商店賒帳 全球各地收入飄忽不定、三餐不繼的人們, 如何巧妙運用各種財務工具,讓桌上有食物、為家人保險、儲蓄, 還能應付五花八門的生活支出並做出投資? 【財務日記法揭露最真實的財務生活】 作者群走訪孟加拉、印度、南非的貧困村莊進行一年期的訪談,利用「財務日記法」協助受訪家戶記錄每天的支出與收入情形。日記呈現了出乎意料的複雜財務生活:窮人除了工作收入外,會大量利用各種非正式的財務工具,例如親友借貸、互助會,或是較正式的銀行微型貸款來周轉各種生活上的金錢需求,不僅能應付日常所需,還能存下緊急預備金並做出投資。 【微型經濟的力量與未來】 從受訪對象的經驗,不僅打破窮人一定是「日光族」或「月光族」的刻板印象,作者群更歸納出打擊貧窮的新方法與原則,例如,微型金融若能提供方便、可靠、有彈性的服務,將能對窮人的經濟狀況帶來更大的幫助。本書的研究除了提供金融機構參考外,也替每天靠不到2美元過活的人們,帶來改變的一線曙光。

79 特價3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大減速:飛躍式成長的終結,後疫情時代的全球脈動及契機

聯經  出版
2021/08/05 出版

世界成長已經急踩煞車,而列車乘客以為仍在全速奔馳…… 世界成長減速,是好事還是壞事? 少子化現象,是危機還是轉機? 高速成長時代已經終結,早在新冠肺炎流行之前就持續進行, 出生率下降、人均GDP縮減、新社會運動減少、新科技進步趨緩…… 人類成長已達極限,世界發展速度正在放慢, 英國牛津大學地理學教授丹尼.道靈以大量數據資料佐證: 成長趨緩不是壞事,反而對人類未來有益! 趨緩,不是停止增長,只是增長的速度變慢 它意味著邁向穩定、增進平等、減少汙染的契機 讓人類有機會迎向更美好的生活 人類近期經歷了十分罕見的人口加速狀態,過去兩世紀間,我們的全球總數從10億增加到將近80億。同段期間裡人類還發現蒸汽動力,並發明了電力。我們過去都把成長當作生產力提升,以越來越高的速度生產越來越多東西。事實上,早在2020年新冠肺炎爆發的許久之前,人們就已經在討論全球經濟趨緩了。 《大減速》這本開創突破之書,從豐富的全球資料寶庫中汲取數據,進而揭露人類的進步從1970年代早期就已開始放慢。道靈利用說服力十足的視覺化手段來說明,不論是生育率、人均GDP成長,甚至是出現新社會運動的頻率,都已經在過去幾個世代中穩定下降。 最令人意外的或許是,科技進步的速度其實也正在急遽減慢。道靈非但沒有感嘆這樣的形勢變化,反而把這當作充滿希望的一刻、當作邁向穩定的行動來接納;而他也注意到,許多更早以前曾決定近代歷史的大幅躍進,都一併帶來了蔓延四處的戰火、分裂的社會,以及大規模的貧富不均。道靈因此樂觀看待當前的趨緩,而欣然接受之。這個趨緩不是因為流行病、不是因為戰爭、不是因為殖民,而是因為人們,尤其是女性,掌握了自己的身體自主。 道靈在這本說服力十足的新書中,證明減速的新紀元帶給我們穩定經濟、增進平等,並停止進一步汙染損害環境的機會。他主張,我們並未朝烏托邦邁進,但到最後我們很有可能會過著更好的生活。

79 特價41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大減速:飛躍式成長的終結,後疫情時代的全球脈動及契機

聯經  出版
2021/08/05 出版

世界成長已經急踩煞車,而列車乘客以為仍在全速奔馳…… 世界成長減速,是好事還是壞事? 少子化現象,是危機還是轉機? 高速成長時代已經終結,早在新冠肺炎流行之前就持續進行, 出生率下降、人均GDP縮減、新社會運動減少、新科技進步趨緩…… 人類成長已達極限,世界發展速度正在放慢, 英國牛津大學地理學教授丹尼.道靈以大量數據資料佐證: 成長趨緩不是壞事,反而對人類未來有益! 趨緩,不是停止增長,只是增長的速度變慢 它意味著邁向穩定、增進平等、減少汙染的契機 讓人類有機會迎向更美好的生活 人類近期經歷了十分罕見的人口加速狀態,過去兩世紀間,我們的全球總數從10億增加到將近80億。同段期間裡人類還發現蒸汽動力,並發明了電力。我們過去都把成長當作生產力提升,以越來越高的速度生產越來越多東西。事實上,早在2020年新冠肺炎爆發的許久之前,人們就已經在討論全球經濟趨緩了。 《大減速》這本開創突破之書,從豐富的全球資料寶庫中汲取數據,進而揭露人類的進步從1970年代早期就已開始放慢。道靈利用說服力十足的視覺化手段來說明,不論是生育率、人均GDP成長,甚至是出現新社會運動的頻率,都已經在過去幾個世代中穩定下降。 最令人意外的或許是,科技進步的速度其實也正在急遽減慢。道靈非但沒有感嘆這樣的形勢變化,反而把這當作充滿希望的一刻、當作邁向穩定的行動來接納;而他也注意到,許多更早以前曾決定近代歷史的大幅躍進,都一併帶來了蔓延四處的戰火、分裂的社會,以及大規模的貧富不均。道靈因此樂觀看待當前的趨緩,而欣然接受之。這個趨緩不是因為流行病、不是因為戰爭、不是因為殖民,而是因為人們,尤其是女性,掌握了自己的身體自主。 道靈在這本說服力十足的新書中,證明減速的新紀元帶給我們穩定經濟、增進平等,並停止進一步汙染損害環境的機會。他主張,我們並未朝烏托邦邁進,但到最後我們很有可能會過著更好的生活。

特價338
電子書
下次再買

大戰略:耶魯大學長紅20年大師課程,從歷史提煉的領導決策心法

聯經  出版
2020/12/31 出版

金石堂強力推薦書 !   ★耶魯大學長紅20年的戰略大師課★ ★投資銀行摩根大通必讀清單★ ★Amazon歷史書籍排行NO.1、領導力與管理力暢銷書★ 跨越時間、空間與規模的最高戰略思維 綜觀歷史、俯瞰全局 眾領導者需知:「力量越大,犯蠢事的風險也越大。」 蓋迪斯藉歷史告訴領導者:如何兼具宏觀與識微、如何做選擇、何時下決定──更重要的是,如何不輸? ★精粹20年經典課程、窮盡畢生功力 ★培養刺蝟的深刻洞見、狐狸的開闊眼界 蓋迪斯《大戰略》跨越時間、空間、規模的戰略典範,探看領導者、將領、史學家的經驗與思考方式。 本書探看人生當中諸多需要做抉擇、判斷的關鍵時刻,細說屋大維與安東尼的爭權奪位、奧古斯丁與馬基維利對國家的思辨、軍事思想家克勞塞維茨的戰略兵法、英國女王伊莉莎白的統治之道、美國總統林肯在南北戰爭中的謀略,以及羅斯福又為何在眾人避之惟恐不及時,堅持參與二戰等歷史事件。 蓋迪斯借用政治哲學家柏林的主張,指出世上有「狐狸」、「刺蝟」兩類人;「狐狸」機巧、靈活,視野廣闊、綜觀天下事,擅長臨場應變;「刺蝟」以一種理念理解全世界、見解深刻。許多領導者思考一輩子,想在狐狸與刺蝟間做抉擇,然而蓋迪斯認為,引領眾人的領導者,需要的不是選邊站或獨尊一種說法,能否掌握相背觀點之間的連結才是關鍵。領導者須既是「狐狸」也是「刺蝟」,唯有身兼兩種角色,才能掌握現實世界的矛盾與衝突,化解反向的力量,破除阻礙、邁向成功。 不限於空間、時間的《大戰略》,是讓領導者掌握自己、開闊眼界、看透全局、扭轉局勢的重要心法。 [長紅20年的秘辛:耶魯大學大戰略專題學程的誕生] •見樹不見林──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決策團隊從沒想過這個! 1998年11月24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派員到耶魯大學做簡報,介紹柯林頓政府積極向東擴展北約組織聯盟的政策,並胸有成竹地指出,因為北約組織成員在布魯塞爾協定期間做出了足夠多的努力,使捷克、波蘭、匈牙利人感到賓至如歸,因此將其納入聯盟絕對可行且順利。 簡報結束後,蓋迪斯的一位同事魯賽特(Bruce Russett)舉手詢問: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擴張,會不會對俄羅斯造成不好的影響呢?例如可能破壞葉利欽(Boris Yeltsin)總理使俄國民主化的努力,或是造成俄羅斯大國復興時某些尷尬的局面,甚至驅使俄國與中國開始新型態的合作,而冷戰時西方獲得的最大勝利──中蘇交惡,可能因此不再有。 面對魯賽特這位學者的提問,原本信心十足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簡報員們一陣沉默,接著其中一人彷彿大夢初醒,當著所有人的面驚呼起來:「天啊!我們從來沒想過這個!」 美國著名五星上將馬歇爾(George Catlett Marshall)曾說過,在指揮戰事時,有太多領導者只考量自己戰區的需求,而非整場戰爭所需。對美國來說,只看某些面相而忽略全體的歷史例子多不勝數,珍珠港事變即是,韓戰也是,而此般上位決策者無法以宏觀大視角審視國家所需,將導致連串策略失準、不可挽回的後果。顯然這次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策略並未從歷史上學到教訓,還是一樣見樹不見林。 聽完簡報,心情沉重的蓋迪斯與他的同事保羅•甘迺迪(Paul Kennedy)、查爾斯•希爾(Charles Hill),三人在步出會場時連連搖頭,對聽到的內容失望不已。蓋迪斯甚至在這天的日記裡記下,顯然影響政策的大戰略方向,現在握在像《哈姆雷特》裡要原本奉命要殺害王子,最後卻反被殺害的配角羅生克蘭和蓋登思鄧(Rosencrantz & Guildernstern)那樣的人手裡了。 •從教育著手,拓寬領導者視野──設立大戰略學程 面對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政策失準,蓋迪斯、甘迺迪與希爾心情沉重,深感要改變國家決策者、領導者橫斷、片面、受限的政策制訂方式,唯有從最基礎開始做起,透過教育一途,培育具有宏觀視角,不受空間、時間限制,能夠以大戰略視野領導國家的人才。 2000年,蓋迪斯、甘迺迪、希爾於耶魯大學設立了「大戰略專題學程」,旨在以大規模、長時段戰略方式,研究政治、社會與治國之道,培養國家領導人才。該課程定義大戰略為以有限手段實現大目標的統合方法,學生須鑽研自西元前300年至今的大脈絡歷史,整合學術與實踐,兼顧安全、經濟發展、政治穩定、社會正義、人權與技術進步等大原則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每週與外交官、政治人物、軍事專家、社會革命者等實際接觸,最後則會與高層官員面對面做戰略簡報。《華爾街日報》稱此課程為「制定政策者的出身地」。前任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唐尼隆(Tom Donilon, 任職期間2010-2013)、海德利(Stephen Hadley, 任職期間2005-2009),和新任拜登政府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皆為此課程講師。 蓋迪斯說,大戰略是一門「生態學科」,研習者須查看所有問題的相互關聯,並由此去看它們和整個世界的互動;掌握大戰略的領導者,要看的是森林而不是單獨一棵樹,是圓形的世界而不是一方切片。大戰略最終要追求的,是將所有可支配的手段與目標整合起來,而現在的我們最迫切需要的,就是在各領域培養領略大戰略的領導者。

79 特價37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大戰略:耶魯大學長紅20年大師課程,從歷史提煉的領導決策心法

聯經  出版
2020/12/31 出版

金石堂強力推薦書 !   ★耶魯大學長紅20年的戰略大師課★ ★投資銀行摩根大通必讀清單★ ★Amazon歷史書籍排行NO.1、領導力與管理力暢銷書★ 跨越時間、空間與規模的最高戰略思維 綜觀歷史、俯瞰全局 眾領導者需知:「力量越大,犯蠢事的風險也越大。」 蓋迪斯藉歷史告訴領導者:如何兼具宏觀與識微、如何做選擇、何時下決定──更重要的是,如何不輸? ★精粹20年經典課程、窮盡畢生功力 ★培養刺蝟的深刻洞見、狐狸的開闊眼界 蓋迪斯《大戰略》跨越時間、空間、規模的戰略典範,探看領導者、將領、史學家的經驗與思考方式。 本書探看人生當中諸多需要做抉擇、判斷的關鍵時刻,細說屋大維與安東尼的爭權奪位、奧古斯丁與馬基維利對國家的思辨、軍事思想家克勞塞維茨的戰略兵法、英國女王伊莉莎白的統治之道、美國總統林肯在南北戰爭中的謀略,以及羅斯福又為何在眾人避之惟恐不及時,堅持參與二戰等歷史事件。 蓋迪斯借用政治哲學家柏林的主張,指出世上有「狐狸」、「刺蝟」兩類人;「狐狸」機巧、靈活,視野廣闊、綜觀天下事,擅長臨場應變;「刺蝟」以一種理念理解全世界、見解深刻。許多領導者思考一輩子,想在狐狸與刺蝟間做抉擇,然而蓋迪斯認為,引領眾人的領導者,需要的不是選邊站或獨尊一種說法,能否掌握相背觀點之間的連結才是關鍵。領導者須既是「狐狸」也是「刺蝟」,唯有身兼兩種角色,才能掌握現實世界的矛盾與衝突,化解反向的力量,破除阻礙、邁向成功。 不限於空間、時間的《大戰略》,是讓領導者掌握自己、開闊眼界、看透全局、扭轉局勢的重要心法。 [長紅20年的秘辛:耶魯大學大戰略專題學程的誕生] •見樹不見林──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決策團隊從沒想過這個! 1998年11月24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派員到耶魯大學做簡報,介紹柯林頓政府積極向東擴展北約組織聯盟的政策,並胸有成竹地指出,因為北約組織成員在布魯塞爾協定期間做出了足夠多的努力,使捷克、波蘭、匈牙利人感到賓至如歸,因此將其納入聯盟絕對可行且順利。 簡報結束後,蓋迪斯的一位同事魯賽特(Bruce Russett)舉手詢問: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擴張,會不會對俄羅斯造成不好的影響呢?例如可能破壞葉利欽(Boris Yeltsin)總理使俄國民主化的努力,或是造成俄羅斯大國復興時某些尷尬的局面,甚至驅使俄國與中國開始新型態的合作,而冷戰時西方獲得的最大勝利──中蘇交惡,可能因此不再有。 面對魯賽特這位學者的提問,原本信心十足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簡報員們一陣沉默,接著其中一人彷彿大夢初醒,當著所有人的面驚呼起來:「天啊!我們從來沒想過這個!」 美國著名五星上將馬歇爾(George Catlett Marshall)曾說過,在指揮戰事時,有太多領導者只考量自己戰區的需求,而非整場戰爭所需。對美國來說,只看某些面相而忽略全體的歷史例子多不勝數,珍珠港事變即是,韓戰也是,而此般上位決策者無法以宏觀大視角審視國家所需,將導致連串策略失準、不可挽回的後果。顯然這次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策略並未從歷史上學到教訓,還是一樣見樹不見林。 聽完簡報,心情沉重的蓋迪斯與他的同事保羅•甘迺迪(Paul Kennedy)、查爾斯•希爾(Charles Hill),三人在步出會場時連連搖頭,對聽到的內容失望不已。蓋迪斯甚至在這天的日記裡記下,顯然影響政策的大戰略方向,現在握在像《哈姆雷特》裡要原本奉命要殺害王子,最後卻反被殺害的配角羅生克蘭和蓋登思鄧(Rosencrantz & Guildernstern)那樣的人手裡了。 •從教育著手,拓寬領導者視野──設立大戰略學程 面對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政策失準,蓋迪斯、甘迺迪與希爾心情沉重,深感要改變國家決策者、領導者橫斷、片面、受限的政策制訂方式,唯有從最基礎開始做起,透過教育一途,培育具有宏觀視角,不受空間、時間限制,能夠以大戰略視野領導國家的人才。 2000年,蓋迪斯、甘迺迪、希爾於耶魯大學設立了「大戰略專題學程」,旨在以大規模、長時段戰略方式,研究政治、社會與治國之道,培養國家領導人才。該課程定義大戰略為以有限手段實現大目標的統合方法,學生須鑽研自西元前300年至今的大脈絡歷史,整合學術與實踐,兼顧安全、經濟發展、政治穩定、社會正義、人權與技術進步等大原則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每週與外交官、政治人物、軍事專家、社會革命者等實際接觸,最後則會與高層官員面對面做戰略簡報。《華爾街日報》稱此課程為「制定政策者的出身地」。前任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唐尼隆(Tom Donilon, 任職期間2010-2013)、海德利(Stephen Hadley, 任職期間2005-2009),和新任拜登政府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皆為此課程講師。 蓋迪斯說,大戰略是一門「生態學科」,研習者須查看所有問題的相互關聯,並由此去看它們和整個世界的互動;掌握大戰略的領導者,要看的是森林而不是單獨一棵樹,是圓形的世界而不是一方切片。大戰略最終要追求的,是將所有可支配的手段與目標整合起來,而現在的我們最迫切需要的,就是在各領域培養領略大戰略的領導者。

特價312
電子書
下次再買

冰山在融化:在逆境中成功變革的關鍵智慧(出版十週年暢銷萬本新版)

聯經  出版
2019/01/25 出版

從基層員工到CEO,每個人都必讀的成功變革8大秘訣 精練自變革領導大師、企業領導與變革管理大師科特的的管理智慧、經典商業寓言, 鍛鍊你在逆境中求變、勝出的技能 出版十週年暢銷萬本新版重磅回歸   面對問題時,你是因循守舊,還是力圖革新?環境變化時,你是手足無措,還是冷靜分析?遭遇無法逾越的障礙,又該如何克服,並找出最佳解決途徑? 這是從CEO到基層員工都能受益的一本書:涵蓋了如何在變化情境中取得成功的各個步驟:從發現實質問題、尋求有潛力者的合作者、制訂解決方案、爭取最廣泛的支持、與墨守成規的人周旋等等,豐富資訊可以幫助每個發動變革與執行變革策略的人,不管他或她的位階或資歷為何。 除了提供步驟技巧,也強調情緒與感覺在領導組織變革時的重要,從事變革管理者必讀。 《冰山在融化:在逆境中成功變革的關鍵智慧(出版十週年暢銷萬本新版)》描述企鵝王國的冰山正在融化!觀察力敏銳的年輕企鵝弗雷德發現冰山家園正在崩壞,於是找上善於傾聽的領導者愛麗思,展開了一連串驚險的變革之旅。 他們找出證據、進行實驗,以說服領導階層;接著發動全員變革,同心協力剷除障礙,改革無用陳規,終於成功在寒冬來臨前找到新的棲身之所。 故事中極具領導智慧的企鵝國王路易士、富有包容力的傾聽者愛麗思、擁有強大溝通技巧的巴迪、學識豐富且總是冷靜分析的教授喬丹,以及充滿好奇心及行動力的弗雷德,甚至是四處造謠、唯恐天下不亂的破壞者非也,正如同我們職場中會碰見的人──甚至是我們自己。 面對危機,你是視而不見,或是直面分析?面對環境變化,你會因循守舊,或會力圖革新?越來越多人遇上人生中正在融化的冰山。這雖帶來危機,但同時也是轉機,促使我們專心一致朝著進步的方向前進。 本書以一則簡單的寓言故事,教導讀者應對變革的態度與技能。故事主人翁是觀察力非常敏銳的青年企鵝,牠忍受同儕的譏笑,不畏長輩的既定成俗,說服了其中一位包容力很強的女性領導人,牠們賴以為生的冰山正在融化,兩位故事主角展開一連串過程驚險的領導變革之旅,包括找出證據、說服領導階層、發動全員變革,直到找到下一座新冰山。過程精采有趣,充滿管理大師的智慧。 書中的故事正以各種形式發生在我們身邊。故事中的角色,就像我們身邊認識的人──甚至是我們自己。應對變革是現代人必備的重要技巧,科特在本書中提供的指引價值連城,從成長中的青少年到應變中的執行長都能獲益。這個日新月異的世界,科特大師的智慧更為重要。 變革領導大師科特提出八大有助於成功實施變革的步驟,包括建立危機意識、成立領導團隊、提出變革的願景和策略、與眾人溝通願景、授權員工參與、創造短期成效、鞏固戰果並再接再厲,以及創造新文化。同時,本書也將引導讀者思考這些步驟與自己,或是組織等周遭環境的關聯性,誠實評估自身處境,並定期思考這些將有所助益的關鍵問題。

79 特價27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冰山在融化:在逆境中成功變革的關鍵智慧【出版十週年暢銷萬本新版】

聯經  出版
2019/01/25 出版

從基層員工到CEO,每個人都必讀的成功變革8大秘訣 精練自變革領導大師、企業領導與變革管理大師科特的的管理智慧、經典商業寓言, 鍛鍊你在逆境中求變、勝出的技能 出版十週年暢銷萬本新版重磅回歸   面對問題時,你是因循守舊,還是力圖革新?環境變化時,你是手足無措,還是冷靜分析?遭遇無法逾越的障礙,又該如何克服,並找出最佳解決途徑? 這是從CEO到基層員工都能受益的一本書:涵蓋了如何在變化情境中取得成功的各個步驟:從發現實質問題、尋求有潛力者的合作者、制訂解決方案、爭取最廣泛的支持、與墨守成規的人周旋等等,豐富資訊可以幫助每個發動變革與執行變革策略的人,不管他或她的位階或資歷為何。 除了提供步驟技巧,也強調情緒與感覺在領導組織變革時的重要,從事變革管理者必讀。 《冰山在融化:在逆境中成功變革的關鍵智慧(出版十週年暢銷萬本新版)》描述企鵝王國的冰山正在融化!觀察力敏銳的年輕企鵝弗雷德發現冰山家園正在崩壞,於是找上善於傾聽的領導者愛麗思,展開了一連串驚險的變革之旅。 他們找出證據、進行實驗,以說服領導階層;接著發動全員變革,同心協力剷除障礙,改革無用陳規,終於成功在寒冬來臨前找到新的棲身之所。 故事中極具領導智慧的企鵝國王路易士、富有包容力的傾聽者愛麗思、擁有強大溝通技巧的巴迪、學識豐富且總是冷靜分析的教授喬丹,以及充滿好奇心及行動力的弗雷德,甚至是四處造謠、唯恐天下不亂的破壞者非也,正如同我們職場中會碰見的人──甚至是我們自己。 面對危機,你是視而不見,或是直面分析?面對環境變化,你會因循守舊,或會力圖革新?越來越多人遇上人生中正在融化的冰山。這雖帶來危機,但同時也是轉機,促使我們專心一致朝著進步的方向前進。 本書以一則簡單的寓言故事,教導讀者應對變革的態度與技能。故事主人翁是觀察力非常敏銳的青年企鵝,牠忍受同儕的譏笑,不畏長輩的既定成俗,說服了其中一位包容力很強的女性領導人,牠們賴以為生的冰山正在融化,兩位故事主角展開一連串過程驚險的領導變革之旅,包括找出證據、說服領導階層、發動全員變革,直到找到下一座新冰山。過程精采有趣,充滿管理大師的智慧。 書中的故事正以各種形式發生在我們身邊。故事中的角色,就像我們身邊認識的人──甚至是我們自己。應對變革是現代人必備的重要技巧,科特在本書中提供的指引價值連城,從成長中的青少年到應變中的執行長都能獲益。這個日新月異的世界,科特大師的智慧更為重要。 變革領導大師科特提出八大有助於成功實施變革的步驟,包括建立危機意識、成立領導團隊、提出變革的願景和策略、與眾人溝通願景、授權員工參與、創造短期成效、鞏固戰果並再接再厲,以及創造新文化。同時,本書也將引導讀者思考這些步驟與自己,或是組織等周遭環境的關聯性,誠實評估自身處境,並定期思考這些將有所助益的關鍵問題。

特價228
電子書
下次再買

民粹大爆炸:公民不服從,群眾上街頭,美歐政局風雲變色的反思與警示

聯經  出版
2017/10/17 出版

民粹運動,是政治危機的警示燈!民粹主義,是政治變革的催化劑! 全球民主國家,為何都無法抵擋民粹狂潮? 本書是了解當今全球政治體系脈絡與最新發展的必讀之作! 彭博資訊:2016年最佳書籍! 《紐約時報》:了解川普勝選的最重要著作之一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美歐所研究員嚴震生專文推薦 知名專欄作家公孫策、跨界思考者范疇、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劉必榮熱情推薦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艾德索(Thomas Edsall):犀利地檢視當代政治學主流的發展! 卡辛(Michael Kazin),《民粹主義信念:在美國的歷史》作者:深刻分析現今大西洋兩岸選民內心的不滿,朱迪斯再度展現「美國最佳政治記者」的魄力。 CNN、BBC、彭博資訊、《經濟學人》、《紐約時報》、《財星》雜誌、《國家》雜誌、《美國前景》、《雪梨晨鋒報》等媒體大力推薦 不滿、反對、抗議、示威……為何民粹浪潮襲捲全球? 美國、歐洲成熟的民主國家,為何會走上民粹之路? 川普當選美國總統與英國公投脫離歐盟,被視為2016年國際政治出現最大的兩隻黑天鵝,背後原因則是近年來方興未艾的民粹風潮。英國與美國是全球兩個老牌的民主國家,比起許多民主化進程較短的新興國家相對成熟,因此民粹而非理性的對話與論述當道,確實讓許多人感到意外。 美國資深政治分析師朱迪斯,在《民粹大爆炸:公民不服從,群眾上街頭,美歐政局風雲變色的反思與警示》犀利解析: ‧民粹政治是什麼?為什麼包括川普、桑德斯、法國的民族陣線、希臘激進左翼聯盟和西班牙的我們能黨,全都深陷其洪流之中? ‧美國和歐洲民粹主義的歷史脈絡與發展有何差異?歐洲各國民粹主義如何興起與演變? ‧現今美國和歐洲的「民粹主義」,與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法西斯主義」,有何不同? ‧民粹主義何以又分為左派與右派?左派民粹主義與右派民粹主義的主張有何差異? ‧民粹運動興起於1890年代的美國,1970年代傳到西歐。在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眾多候選人如何藉此成功獲得選民支持? 朱迪斯將十九世紀末期在美國出現的人民黨的民粹主義,與隨後崛起的進步主義運動、三○年代路易斯安納州聯邦參議員龍恩(Huey Long)的「分享我們財富協會」、小羅斯福的新政等相結合。並將南方阿拉巴馬州長華萊士(George Wallace)與上述運動串聯起來,特別是社會學家華倫(Donald Warren)分析華萊士支持者為「美國中產激進派」的部分,讓讀者看到民粹主義的歷史脈絡對歐洲的民粹主義在各國的興起也有詳盡介紹,包括讀者比較熟悉的法國雷朋父女所領導的民族陣線、丹麥的人民黨、荷蘭的自由黨,以及英國的聯合王國獨立黨等右翼政黨,以及左翼的希臘激進左翼聯盟、西班牙的我們能黨。 歐洲的民粹運動基本上沒有美國十九世紀的歷史脈絡,大都出現一九七○年代以後。雖然各個民粹政黨出現的背景和政治主張不盡相同,但經濟衰退或遲滯不前、移民問題對既有社會秩序的挑戰、貧富差距的擴大,以及對歐盟運作的質疑,是這些民粹政黨興起及獲得支持的主要原因。

9 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TOMS Shoes:穿一雙鞋,改變世界

聯經  出版
2014/08/08 出版

柯林頓:布雷克是我見過最風趣的創業家!   TOMS賣一雙鞋,捐一雙鞋; 聯經賣一本書,捐一本書!   《紐約時報》暢銷書榜第一名! 一個大受歡迎的鞋子品牌,背後動人的故事 捐鞋長布雷克通過《TOMS Shoes:穿一雙鞋,改變世界》這本書,分享TOMS的精彩創業歷程   不懂時尚、製鞋業和零售業的門外漢, 竟創造出全世界成長最快的鞋公司 打著「賣一捐一」的響亮口號,買鞋也能做公益 《TOMS Shoes:穿一雙鞋,改變世界》揭開TOMS的企業經營傳奇!   2006年一次阿根廷之旅,布雷克看見當地有許多無鞋可穿的貧苦兒童,決心創辦一家鞋公司,每賣出一雙鞋,就捐出一雙鞋給有需要的孩子,迄今已捐出超過1300萬雙鞋和20萬付眼鏡給20多個國家的孩子們。   「愛你的工作,為你的所愛而工作,同時,改變這個世界。」布雷克在書中分享TOMS創立和成長過程中的點點滴滴,借鑑其他類似企業機構的經驗,歸納出「發掘故事」、「面對恐懼」、「隨機應變」、「簡單至上」、「贏得信任」、「樂善好施」六大創業要素,提供範例、創意和實際操作方法,教你如何運用在正決心創造的新生活和新工作中,助你成功啟航。   要改造世界,先改變自己 寫給有志於發揮影響力、實現理想的你 布雷克《TOMS Shoes:穿一雙鞋,改變世界》為你而寫的理由: ‧你想透過自己打造的新事業、非營利組織,或新的工作計畫來改變世界。 ‧你想一舉達成三個目標:熱愛你的工作、做你喜歡的事、對世界產生正面影響。 ‧你受到某些組織的感召,想了解這些組織的創業過程。 ‧你很好奇一個從未製造過鞋子,也沒進過時尚學校,或者從事過零售業的創業者,如何以捐贈鞋子的方式,創造了全世界成長最快的鞋公司。 ‧你想尋求新的成功模式,好拿來跟子女、學生、同事、社區成員分享。   有志於展開重要志業的你,準備好了嗎?   《TOMS Shoes:穿一雙鞋,改變世界》共分八章: 第一章為TOMS的緣起:布雷克在本章敘述其創業構想,並說明該公司的商業模式,以及六個協助TOMS大展鴻圖的元素; 第二章是發掘故事:強調擁有故事的重要性,一個扣人心弦、意義非凡的故事,可凸顯品牌個性並吸引顧客; 第三章是面對恐懼:創業必定會面對許多未知及挑戰,布雷克分享自己克服恐懼的策略; 第四章為隨機應變:布雷克主張,欠缺資源有時也能因禍得福,資源有限不但可提振工作士氣,也能培養隨時發揮創意和創業精神的企業文化; 第五章是簡單至上:「一切從簡」的原則,已深入TOMS的基因,除了鞋款維持精簡的設計,TOMS的商業模式也很簡單; 第六章為贏得信任:談論商業信譽、與工作團隊建立互信、非營利組織公開透明的重要性; 第七章是樂善好施:現今的企業管理作風把信任關係看得比權力階級重要,創業家已開始了解到,奉獻不但令人愉快,對事業也有實質好處; 第八章是再次叮嚀:分享一位大學生受TOMS故事啟發而創辦OneShot(提供腦膜炎疫苗注射服務)非營利組織的故事,布雷克說明,第一步最重要:你永遠無法做好萬全的準備,因此無論如何都要展開行動,持續前進!

79 特價23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TOMS Shoes:穿一雙鞋,改變世界

聯經  出版
2014/08/08 出版

柯林頓:布雷克是我見過最風趣的創業家!   TOMS賣一雙鞋,捐一雙鞋; 聯經賣一本書,捐一本書!   《紐約時報》暢銷書榜第一名! 一個大受歡迎的鞋子品牌,背後動人的故事 捐鞋長布雷克通過《TOMS Shoes:穿一雙鞋,改變世界》這本書,分享TOMS的精彩創業歷程   不懂時尚、製鞋業和零售業的門外漢, 竟創造出全世界成長最快的鞋公司 打著「賣一捐一」的響亮口號,買鞋也能做公益 《TOMS Shoes:穿一雙鞋,改變世界》揭開TOMS的企業經營傳奇!   2006年一次阿根廷之旅,布雷克看見當地有許多無鞋可穿的貧苦兒童,決心創辦一家鞋公司,每賣出一雙鞋,就捐出一雙鞋給有需要的孩子,迄今已捐出超過1300萬雙鞋和20萬付眼鏡給20多個國家的孩子們。   「愛你的工作,為你的所愛而工作,同時,改變這個世界。」布雷克在書中分享TOMS創立和成長過程中的點點滴滴,借鑑其他類似企業機構的經驗,歸納出「發掘故事」、「面對恐懼」、「隨機應變」、「簡單至上」、「贏得信任」、「樂善好施」六大創業要素,提供範例、創意和實際操作方法,教你如何運用在正決心創造的新生活和新工作中,助你成功啟航。   要改造世界,先改變自己 寫給有志於發揮影響力、實現理想的你 布雷克《TOMS Shoes:穿一雙鞋,改變世界》為你而寫的理由: ‧你想透過自己打造的新事業、非營利組織,或新的工作計畫來改變世界。 ‧你想一舉達成三個目標:熱愛你的工作、做你喜歡的事、對世界產生正面影響。 ‧你受到某些組織的感召,想了解這些組織的創業過程。 ‧你很好奇一個從未製造過鞋子,也沒進過時尚學校,或者從事過零售業的創業者,如何以捐贈鞋子的方式,創造了全世界成長最快的鞋公司。 ‧你想尋求新的成功模式,好拿來跟子女、學生、同事、社區成員分享。   有志於展開重要志業的你,準備好了嗎?   《TOMS Shoes:穿一雙鞋,改變世界》共分八章: 第一章為TOMS的緣起:布雷克在本章敘述其創業構想,並說明該公司的商業模式,以及六個協助TOMS大展鴻圖的元素; 第二章是發掘故事:強調擁有故事的重要性,一個扣人心弦、意義非凡的故事,可凸顯品牌個性並吸引顧客; 第三章是面對恐懼:創業必定會面對許多未知及挑戰,布雷克分享自己克服恐懼的策略; 第四章為隨機應變:布雷克主張,欠缺資源有時也能因禍得福,資源有限不但可提振工作士氣,也能培養隨時發揮創意和創業精神的企業文化; 第五章是簡單至上:「一切從簡」的原則,已深入TOMS的基因,除了鞋款維持精簡的設計,TOMS的商業模式也很簡單; 第六章為贏得信任:談論商業信譽、與工作團隊建立互信、非營利組織公開透明的重要性; 第七章是樂善好施:現今的企業管理作風把信任關係看得比權力階級重要,創業家已開始了解到,奉獻不但令人愉快,對事業也有實質好處; 第八章是再次叮嚀:分享一位大學生受TOMS故事啟發而創辦OneShot(提供腦膜炎疫苗注射服務)非營利組織的故事,布雷克說明,第一步最重要:你永遠無法做好萬全的準備,因此無論如何都要展開行動,持續前進!

特價19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