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本書為嘉義市無形文化資產叢書之一,嘉義九華山地藏庵過爐始於1946年,為嘉義地區相當有地方特色的民俗祭典,保留較為完整的過爐儀式。過爐,是臺灣民間社會重要的社群儀式,隨著時代變化影響,今日由嘉義九華山地藏庵主辦,四大附屬團體包括轎班會、北嶽殿駕前音樂團、義集大鼓團及將爺會共同辦理,並有健全的「跋爐主」習俗。每年農曆10月間舉行過爐儀禮,過程有跋爐主、拜契儀式、探路、組轎、組織香陣、過爐等儀式,於2021年公告登錄嘉義市民俗。2022年本局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58條、第60條之規定,委託學者溫宗翰進行「嘉義九華山地藏庵過爐調查研究暨保存維護計畫」,為「嘉義九華山地藏庵過爐」民俗活動進行調查研究,依其發展歷程、儀式內涵等面向,以跨領域研究概念,整合探討其文化底蘊,藉此作為保存文化資產的先決條件,建立文化資產的完整個案資料進而規劃、保存及再利用。期許本書之出版,能夠使更多人認識本市重要的「嘉義九華山地藏庵過爐」民俗活動,讓珍貴的文化資產承傳延續;同時,期待社會大眾在閱讀本書後,能和我們一起共同為保存臺灣無形文化資產努力。
簡介本書為嘉義市無形文化資產叢書之一,城隍信仰,可謂是明清時期臺灣官方祭祀傳統的遺緒,分有祠祀與厲祭之祀等類型,自日本時代開始民間化,使其廣受尊崇,學界將之視為「司法神」,同時也是城市的守護神。嘉義城隍廟中元祭典,係每年農曆6月底迄至8月2日城隍聖誕千秋日止,計約一個多月,辦理一系列普度、超拔與夜巡等儀式;內容包含道士科儀、淨爐除穢、豎燈篙、放水燈、九大柱敬獻、迎斗燈、輪普、夜巡等。相當豐富且多元,由城隍廟九大柱信徒,桮選首事爐主,投入資源與人力的協助;2021年鑒於其特殊性,特公告登錄為嘉義市民俗。2022年本局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58條、第60條之規定,委託學者溫宗翰進行「嘉義城隍廟中元祭典調查研究暨保存維護計畫」,為「嘉義城隍廟中元祭典」民俗活動進行調查研究,依其發展歷程、儀式內涵等面向,以跨領域研究概念,整合探討其文化底蘊,藉此作為保存文化資產的先決條件,建立文化資產的完整個案資料進而規劃、保存及再利用。期許本書之出版,能夠使更多人認識本市重要的「嘉義城隍廟中元祭典」民俗活動,讓珍貴的文化資產承傳延續;同時,期待社會大眾在閱讀本書後,能和我們一起共同為保存臺灣無形文化資產努力。
簡介本書為嘉義市無形文化資產叢書之一,震安宮振祐堂八家將約成立於1963年,乃是因應震安宮主神玄天上帝出巡遶境,由地方人士共同禮聘慈濟宮如意振裕堂蘇金山與陳元成傳授創立,為嘉義市家將史上第二間振字脈系的家將堂館;歷來師不僅積極於各地協助創立指導分堂,使其成為振字系統中,傳衍最盛的家將堂館。其發展出來的「坐炮」特色,不僅展現民間信仰對鞭炮驅邪揚威功能的價值觀,亦清淨家將身心,有宣揚神威的效果,因而振祐堂經常是其他家將堂館爭相仿效之對象。2019年鑒於其特殊性,特公告登錄為嘉義市民俗。2020年本局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58條、第60條之規定,委託學者溫宗翰進行「嘉邑過溝仔震安宮駕前振祐堂八家將調查研究暨保存維護計畫」,為「嘉邑過溝仔震安宮駕前振祐堂八家將」進行調查研究,依其發展歷程、腳步與陣式分析、出軍儀式等面向,以跨領域研究概念,整合探討其文化底蘊,藉此作為保存文化資產的先決條件,建立文化資產的完整個案資料進而規劃、保存及再利用。透過調查研究成果,本書以貼近在地視角的方式,詳實紀錄振祐堂八家將的文化特色與地方知識,為文化資產保存工作的調查奠基許多珍貴的基礎資料,希冀振裕堂永續傳衍,為嘉義地區保留珍貴的無形文化資產。
本書為紫霄帝闕玄天上帝廟出版,由豐饒文化社發行。 屏東市紫霄帝闕玄天上帝廟是以「溝仔尾」聚落為核心發展區域,此地最早為單姓聚落——陳姓——並有玄天上帝廟之建立,相傳是由七戶陳姓居民共同捐資,是以形成互動緊密的家族信仰關係。物換星移,隨著社會發展變遷,溝仔尾日漸遷入眾多不同姓氏,生活型態也大有改變;再加上國家政權交替,不同政權在屏東市不斷進行土地重新劃分,使得信仰模式也有極大更迭變異。 臺灣民間信仰的構成經常為複合性的多神信仰,是以聚落生活模態改變、人群結構變化、經濟生活遷易等,也都將帶動不同信仰祀神的發展,這點除了從玄天上帝廟易位改建可以探知以外,也能從玄天上帝廟雖以玄天上帝為主神,但並非唯一主祀神即可發現,紫霄帝闕玄天上帝廟尚有濟公師傅、廣澤尊王、神農大帝等神靈,其信仰對象雖以玄天上帝為主神,但仍結合著眾多「同祀神」或「寄祀神」,這彰顯本地人對於信仰多樣性的需要,更重要是展現了不同以往單姓聚落、單一祀神的原始生活樣貌;同時又容納有民間特質較為強烈之儒宗神教,使不同類型信仰在此產生新的文化脈絡,重新建立其地方文化之精神價值。 2018年,紫霄帝闕玄天上帝廟眾善信有志一同,鑒於廟內古物之珍貴,且經過濟公禪師核允,特降乩指示信徒可進行文物調查與研究工作,並針對紫霄帝闕玄天上帝廟的歷史文化發展進行考據,採取自由捐資籌募研究經費,辦理廟的相關歷史、民俗與文物之研究。是以啟動「屏東市紫霄帝闕玄天上帝廟文物調查研究暨古神像保存維護計畫」,由逢甲大學李建緯教授擔任計畫主持人,並邀請學者邱正略、溫宗翰兩人擔任協同主持,負責廟史與民俗文化之記錄,專案另有賴怡慈、施淑鈴、白惟昕等負責專案整理與填表登錄;此外,本案另聘文物修復師喬致源等人協助進行神像檢視修護,郭肯德負責實地調查與影像處理。 相關文物與廟史調查研究初步完成後,本廟開基玄天上帝神尊獲屏東縣政府指定為縣定古物,為此紫霄帝闕玄天上帝廟另啟動出版計畫,將現有學術成果彙編成冊、出版發行;本套書共分上下兩冊,上冊彙編上帝廟之歷史沿革、信仰諸神、民俗與年中行事,下冊則針對各項文物紀錄進行呈現。藉此,企求展現紫霄帝闕玄天上帝廟之歷史文化深度,促成各界對屏東縣指定古物之認識,同時也期許透過本套書之整理,促進紫霄帝闕玄天上帝廟與境內爐下子弟,能找到信仰與文化認同之榮譽感,並將此重要文化記憶流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