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典藏民俗 書系 ,共計5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西螺福興宮嘉慶年款翹首供桌研究

前衛  出版
2022/04/20 出版

雲林縣西螺福興宮藏有6案25件法定古物,分別為國家重要古物:「好義從風匾」(文授資局物字第10830070461號)及雲林縣一般古物:「太平媽南投陶香爐」(府文資二字第1047408514A 號)、「莫不尊親匾」(府文資二字第1053802888B號)、「翹首供桌」(府文資二字第1053802888C 號)、「鎮殿觀音佛祖暨脇侍善才蓮女」(府文資二字第1083811549B號)、「十八羅漢群像」(府文資二字第1083811549C號)等。 本書《西螺福興宮嘉慶年款翹首供桌研究》,為2021年西螺福興宮規劃將典藏之重要古物、一般古物研究成果,進行系統性出版專書之一,本系列專書亦受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的支持,並於2022年4月進行出版。 目前臺灣已指定「古物」的2,340案中,屬於家具類的僅見大正癸亥年款(大正12年,1923)「澎湖天后宮──木雕行龍紋下桌」(2020年3月3日公告,府授文博字第1093700628號)、大正13年款(1924)「澎湖天后宮──木雕團龍紋下桌」(2020年3月3日公告,府授文博字第1093700627 號)、道光14年(1834)「土庫順天宮觀音殿頂桌」(2017年10月6日公告,府文資二字第1063809916F號)、乾隆30年(1765)的「彰化聖廟翹頭案」(2015 年12月25日公告,府授文資字第1040431125J 號,圖2),以及本書研究標的物──西螺福興宮的「翹首供桌」(2016 年4月12日,府文資二字第1053802888C號),上述的古物分級全屬「一般古物」。其中與本書屬性最接近是雲林縣土庫順天宮觀音殿頂桌,其指定理由為:1、臺灣寺廟經常有神桌,以放置神像,五賽或供品,順天宮道光十四年款(1834)其建廟年代,也可作為雲林供桌研究的物證;2、贊助人「二林弟子洪郁文」,反映當地洪姓與土庫順天宮之間的交流;3、本件神案造形優美,保存基本完整。 不過,透過上述指定內容,實無法真正認識西螺福興宮嘉慶年款翹首供桌古物的重要性。因此,必須針對該翹首供桌進行更全面性的論述,始能對其文化資產價值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9 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西螺福興宮「好義從風」匾研究

前衛  出版
2022/04/20 出版

「好義從風」匾是西螺福興宮的傳世文物,於2015年9月15日登錄(現改為指定)公告為雲林縣「一般古物」,後於2019年7月4日指定公告為國家「重要古物」(文授資局物字第10830070461號),成為了雲林縣第一件國家指定具文資身份之古物,意義非凡。   本書《西螺福興宮「好義從風」匾研究》,為由雲林縣政府文化處委託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教授李建緯執行「雲林縣一般古物『西螺福興宮好義從風匾、太平媽南投陶香爐』調查研究計畫」之成果之一。2021年西螺福興宮受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的支持,將調查研究的重要成果重新編輯,並於2022年4月進行出版。   『好義從風』匾懸掛於西螺福興宮內,為清道光年間存藏迄今之古物,由清廷北路協副將葉長春褒揚西螺、布嶼保義勇助官平定『張丙事件』之贈匾,褔興宮為西螺保、布嶼東保民眾所共同奉祀之公廟,故此匾具有彰顯本地居民集體榮譽之意,反映出福興宮與兩地民眾於西螺溪(今濁水溪下游)南岸地區的特殊地位,並表現西螺地方社會集體之記憶。  

9 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西螺福興宮「莫不尊親」匾研究

前衛  出版
2022/04/20 出版

雲林縣西螺福興宮藏有6案25件法定古物,分別為國家重要古物:「好義從風匾」(文授資局物字第10830070461號)及雲林縣一般古物:「太平媽南投陶香爐」(府文資二字第1047408514A 號)、「莫不尊親匾」(府文資二字第1053802888B號)、「翹首供桌」(府文資二字第1053802888C 號)、「鎮殿觀音佛祖暨脇侍善才蓮女」(府文資二字第1083811549B號)、「十八羅漢群像」(府文資二字第1083811549C號)等。   本書《西螺福興宮「莫不尊親」匾研究》,為2021年西螺福興宮規劃將典藏之重要古物、一般古物研究成果,進行系統性出版專書之一,本系列專書亦受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的支持,並於2022年4月進行出版。   普遍來說,文物具「歷史、藝術與科學」三方面的價值。匾額正是一種提供集體記憶、顯而易見的歷史文本,特別是寺廟中的官方贈匾,足以讓信徒們的集體記憶,得以具體化、視覺化與客體化。匾額本身除了具有某種集體性,更由於它們經常是由政治人物或地方重要人士所贈,因此本身含有濃度極高的政治意涵,不僅反映了社群之間的互動事件,更成為某種政治或社會性的象徵符號。具體來說,臺灣民間經常以官方所賜之匾為榮,視為提升自身地位的一種殊榮。因此,匾額的政治性與正統性,再現(represent)了廟方和官方之間的文化資本(cultural capital)。而且,匾額本身所具有的政治意涵和集體記憶的面向,往往是一體兩面的。   如本書「莫不尊親」匾即是體現了族群、經濟如何被彰顯在物質文化上,以及承載日治初期的太平媽化解災殃、拯救西螺街民的歷史傳說。  

9 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凝視螺陽三百年:西螺福興宮歷史與文物集粹

前衛  出版
2022/04/20 出版

西螺福興宮肇建於1717年,為濁水溪流域擁有悠久歷史的古廟,也是雲林縣境重要的媽祖信仰中心之一。二戰過後的西螺各界力求蛻變,福興宮老廟的改建,遂為繼西螺大橋興建完工之後備受各界矚目的新景點。雖然拆除舊廟重興,但福興宮亦保存不少清代以來的歷史文物,成為日後古物研究的基石。   在秉持「為未來而典藏」的理念之下,西螺福興宮全體董、監事會亦積極推廣文化資產保存觀念,自費聘請國內知名的文物保存研究團隊,從事宮藏文物保存及調查研究工作,並有多件文物獲得法定古物的文化資產身分。   本書《凝視螺陽三百年──西螺福興宮歷史與文物集粹》,為2021年西螺福興宮規劃將典藏之重要古物、一般古物及具指定潛力文物調查之研究成果,進行系統性出版專書之一,本系列專書亦受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的支持,並於2022年4月進行出版。  

9 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西佛國:府城五代粧佛世家傳奇

謝奇峰  著
前衛  出版
2021/02/23 出版

臺灣第一本工藝家族史記述, 也是首部家族粧佛藝術的經典圖錄, 全彩印刷軟精裝本,典藏傳家! 西佛國,以家族傳承姿態,守護臺灣粧佛技術 橫跨五代,見證臺灣粧佛技術發展史 愚公移山,五代人的努力,擘建全臺粧佛版圖 創造臺灣粧佛傳奇! 臺南的粧佛工藝是全臺的指標,藝術名家輩出,對於神佛粧塑藝術的追求,更讓人望塵莫及;目前粧佛工藝是屬於無形文化資產之傳統工藝,被臺南市政府登錄為粧佛工藝保存者,分別有:蔡天民(泉州派)、林貞鐃(福州派)、黃德勝(閣派)等人。 蔡天民是府城知名粧佛世家西佛國的第四代,傳承家族完整泉州派技法,土木雙擅,既能雕也能塑,神佛像全程製作,保留完整工序。直至今日,都仍保存以綿紙(雞毛紙)包裹神像外皮,再上黃土底,以礦物質顏料作漆料上色的傳統技法,目前在臺南地區是絕無僅有,使西佛國名號百年來在府城宗教藝術界佔有一席地位。 蔡家祖籍泉州府南門外衛城永寧十九都坑東鄉,從先祖蔡義培、祖父蔡心、父親蔡南山、到蔡天民,再傳承蔡友誠,已是第五代人的技術傳承。若從整個西佛國執業狀況看來,又以蔡天民工作年資長達75年以上未曾間斷最受注目,目前蔡氏尚有創作工作,其作品數量眾多,分布臺灣各地寺廟,再加上整個家族歷代的作品,足堪見證整個臺灣神佛信仰發展的脈絡。 今日粧佛師傅專精兩種技藝者不多,通常必須分工合作,不像蔡家總是從頭到尾一手包辦,目前蔡家在臺南,可以說是傳承最為久遠,又充滿故事話題的重要粧佛店。本書將針對蔡家的技藝史與其技藝工法,進行完整的影像記錄與文字敘述,讓此傳統工藝技術得以保存下來,促進了解臺灣神像雕刻、泥塑工藝之發展演變。

9 特價61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