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簡介{ 讓種子陪孩子一起長大,SDGs神奇自然課 }故事裡,愛護自然生態與環境共生種子成長時,培養耐心與看見生命奇蹟用繪本開啟孩子的永續視野,讓地球因閱讀而更綠💕「每一顆種子,都是大地的心願,也是孩子與父母能共同守護的希望。翻開這本書,彷彿走進一場童話旅程——在故事裡,我們學會播種愛與責任;在行動中,親子攜手,讓地球因我們的承諾而綻放新生。」——何昕家(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永續發展辦公室主任)💕「《搶救種子大作戰》用輕鬆有趣的方式,讓孩子認識水果種子和土地的關係。故事溫暖、圖畫可愛,讀來像是和一群小種子做朋友,一起發現「種下」這件事有多神奇。沒有複雜的說理,卻能悄悄在孩子心裡種下對自然的好奇與關心。」——葉嘉青(臺灣師範大學講師暨天鈺環境永續基金會顧問總監)【一起守護地球推薦】✦何昕家|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永續發展辦公室主任✦林裕勝|臺北市學校環境教育中心執行長、永建國小校長✦許永清|Fun 4 Kids桌遊工作室創辦人✦陳惠萍|臺灣綠能公益發展協會創會理事長 ✦黃之揚|RE-THINK重新思考環境教育協會共同創辦人✦葉嘉青|臺灣師範大學講師暨天鈺環境永續基金會顧問總監✦楊懿如(青蛙公主)|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副教授這是一場可愛又充滿行動力的「種子救援大作戰」!一群活潑有趣的水果種子輪流登場──櫻桃、葡萄、蘋果、梨子、木梨、桃子、李子、柳丁、橘子、哈密瓜、西瓜等,他們熱情地自我介紹,帶著孩子一起認識果肉、果皮、果梗和種子之間的關係。故事從農村到城市的對比展開:以前人們邊走邊吃水果,種子落地就能發芽;但在城市裡,種子常被丟進垃圾袋,被埋在垃圾場裡動彈不得。GO!跟我一起去拯救被困住的種子吧!孩子們成了小小綠色行動家,學會收集種子、在家澆水催芽,或帶去公園、郊外埋下它們。書中也介紹動物如何幫忙散播種子,帶出樹木在淨化空氣、製造氧氣、遮蔭與保護生態的神奇力量。孩子不只認識種子的成長,更在等待發芽的過程中培養耐心,學會觀察生命的奇蹟。繪本以溫柔的方式引導孩子理解愛護自然生態與環境共生的重要,讓閱讀成為親近土地與關懷地球的起點。最後附有「孩子也能做到的任務卡」──種子收集、觀察、種植,讓故事延伸為實際行動。這不只是一本關於種子的故事,更是一場孩子能親身參與的永續冒險——從一顆小小的種子,開始愛護地球、珍視生命。當我們種下一顆種子,也是在為地球種下希望。本書特色☑小朋友的第一堂SDGs ☑培養永續生態的觀念☑理解生命教育的重要☑養成對大自然的責任感☑結合108課綱三大理念:自發、互動、共好的核心精神。☑增加學習互動:以「任務」呼喚孩子行動,讀者有參與感。3-6歲親子共讀,7歲以上自行閱讀,有注音。適讀年齡:3-6歲親子共讀,7歲以上自行閱讀,有注音。六大學習領域分類:認知、社會。六大核心素養分類:覺知辨識、關懷合作、自主管理。閱讀關鍵字:種子、生態、環保、SDGs、永續、生命、樹、綠化、大自然。
本書簡介榮獲環境兒童文學獎 & 世界插畫獎入圍從一片小小綠芽,長出守護城市與地球的希望!【故事提要】在一座灰暗嘈雜的城市裡,山姆和爺爺懷抱著夢想,希望有一天能看到一片令人驚嘆的叢林。若這夢想成真,他們真的能守護這片綠林嗎?山姆發現了爺爺冒險時帶回的一顆神奇種子,並將它種下。一棵生命力旺盛的樹,便從家的中央生長出來。雖然需要時間適應,這棵樹最終讓未來的生活更加美好。這是一則適合所有年齡層的故事,訴說大自然的魔法,以及人們攜手合作能帶來的美好改變。此書為環境未來點亮了一盞希望之燈,而非停留在灰暗之中。不論是在家共讀,或懷抱改變世界的夢想,它都是一個能串起親子及祖孫情感的綠色故事。一棵小樹,能開展社區、城市,乃至整個地球的希望;孩子們在閱讀中,不只愛上樹木,也學會傾聽、合作與解決問題。這本溫暖的繪本獻給熱愛樹木和擁抱大自然的孩童,也獻給關心地球生態和都市綠化的每一位大人。它邀請我們與孩子一同行動,成為連結社區的綠色守護者!【獻詞】本書作者和出版社承認托雷斯海峽群島的原住民是傳統的守護者,也是我們生活與工作的這塊土地上,第一個訴說故事的人。我們尊敬托雷斯海峽群島的原住民,以及他們與土地、海洋、天空、社群持續不斷的連結,亦歌頌托雷斯海峽群島的原住民故事、傳統習俗,以及流傳至今的文化,在此謹向今日與往昔的長老致上最高敬意。【延伸活動】(資料來源:Penguin Random House Australia 官方網站)●親子級●(每題得分一顆★,沒有標準答案,鼓勵發揮閱讀理解和想像力)①這個故事裡有多少個角色?你認為除了人之外,其他元素也能成為故事裡重要的角色嗎?如何做到?書中有哪些非人類的強力角色?你還能想到其他類似非人類角色的故事嗎?②有些書在帶來閱讀樂趣的同時,也想傳達訊息。這個故事有什麼寓意或訊息?如果你寫書,你想傳達什麼呢?③想想你的家人或監護人,他們小時候有沒有旅行過?問問他們最喜歡的冒險經歷,並嘗試像爺爺的「冒險相片」那樣,畫一幅描繪他們冒險的畫吧。●玩家級●(每題得分三顆★★★,沒有標準答案,鼓勵觀察與資料整合)④比較砍倒後的樹樁和最後的相片,有什麼不同?你認為這代表什麼?作者想傳達什麼訊息?這帶給你什麼感受?⑤當樹被砍倒時,你感覺如何?能否製作以這種情感為中心的資訊圖表,並列出其他十件讓你產生同樣感受的事?⑥你對危害樹木和野生環境的人類活動了解多少?與同學配對進行採訪,彼此分享。你可以去哪裡瞭解更多?能否集思廣益,想出三件我們能做的事來支持環境或減少風險?⑦觀察叢林中爺爺的形象,畫出一幅漫畫並寫成劇本,展現接下來可能的故事情節。⑧看看山姆信中說明這棵樹有多美的圖表。你最喜愛的植物或樹木是什麼?試畫一幅圖表來解釋它所有美妙的特質吧。●專家級●(每題得分五顆★★★★★,沒有標準答案,鼓勵邏輯思考與溝通)⑨你曾經種植過植物或樹木嗎?寫一篇簡短的指導文,介紹如何從種子開始種植並照顧它,需要多久才能長成?⑩你對大自然了解多少?製作一張海報,總結你所知道的資訊,並找一位志同道合的同學分享。⑪如今多數人居住在城市,寫一篇有說服力的文章,解釋為何城市需要綠地。你可參考https://www.nhm.ac.uk/discover/why-we-need-green-spaces-in-cities.html。⑫有些樹很高,有些樹很老。選擇一棵著名的大樹或老樹,撰寫一份詳盡的報告介紹它。【繪本放大鏡】親子攜手培育希望的綠色種子 隨著人類經濟建設擴展,原始叢林不斷被開發,使森林覆蓋率逐年下降,地球溫室效應日益加劇。近年夏季高溫屢創新高,熱浪肆虐全球,極地冰川融化,北極熊失去棲地,也讓人類深刻感受到威脅。如何讓地球降溫,成了每個地球公民的重要課題。 無論是十一歲啟動「為地球種樹」(Plant for the Planet)行動的德國種樹男孩菲利斯,還是來自臺灣雲林、以樹木角度看世界,並成為美國ISA認證攀樹師的翁恒斌,他們都是深愛樹木、致力推廣環境教育的守護者。就像故事中的山姆,從第43號樹被砍伐的失落情緒中走出,將手中寶貴的綠色種子分享給鄰居,證明每一個人都能用實際行動守護地球,綠化環境。適讀年齡:3~6歲親子共讀,7歲以上自己讀,附注音。關鍵字:SDGs、SEL(社會情緒學習)、人際關係、環境保護與自然保護。閱讀啟發:鼓勵環境保護、世界地球日意識、解決問題技巧、社區合作與傾聽陪伴。本書特色1. 原著附有教師線上教學資源(https://reurl.cc/LnLdr4),含著色畫、動物面具製作等延伸活動,讓親子閱讀過程更豐富有趣。2. 傳達「每個人皆有能力為環境綠化與守護盡一分心力」的核心理念。3. 作者在插圖中融入多重象徵:蜘蛛網象徵耐心,月亮移動象徵時間流逝,地板曲線包容著樹幹,煙囪長出植物展現自然力量,郵票邪惡面孔暗喻威脅,重複建築象徵樹木生長與消逝;書末居民分享農產與遊戲,最後一頁的夜景圖像令人莞爾,留下溫暖希望。六大領域分類:美感、社會、情緒、身體動作與健康六大核心素養分類:表達溝通、覺知辨識、自主管理
本書簡介榮獲第8屆繪本出版獎優秀獎 ✦ 入選全國學校圖書館協會精選書單地球保衛隊SDGs英雄,你也可以!從一位神祕的塑膠人出發,帶孩子進入最有感的環境教育課:不說教、不責備,卻深深觸動人心! 面對塑膠汙染與氣候變遷,我們該如何教孩子認識環境議題,又不讓他們覺得遙不可及? 《守護海洋、拯救生態的淨塑超人》透過奇幻而具寓意的故事,邀請孩子重新看見海洋的傷痕,也理解「行動」背後的力量。塑膠人用行動提醒我們——改變,從理解開始。【故事提要】 海洋資源與生物非常珍貴,我們都該好好守護。但怎麼做才好呢?就讓塑膠人帶我們一起思考吧! 工廠排出的廢氣廢水、人類隨手丟棄塑膠垃圾……正一點一滴破壞環境,讓海洋生物被塑膠纏住、魚兒誤食微粒,生態逐漸失衡。 在海中生物的悲傷與憤怒之中,誕生了「塑膠人」——這究竟是何許人物? 他會對著亂丟垃圾的人吹氣,嚇得人們紛紛走避,甚至想趕走他。但其實上,他並沒有傷害任何人,只是默默撿拾著垃圾,清理著人類留下的痕跡。 冬天颼颼的寒風中,塑膠人來到沙灘,用鼻子吸起沙子,再從嘴裡吐出一堆塑膠垃圾。原來,看似乾淨的沙灘,裡面竟藏著這麼多的汙染! 終於,人們開始明白了:這位外表奇特的塑膠人,並不是怪物,而是自然界的回音。他的任務,就是提醒我們——守護環境,不能只靠口號,而要從每一個小小行動開始。【繪本看世界】一點勇氣就能改變未來 看過那段令人心痛的影片嗎?當環保人員從海龜鼻孔拔出塑膠吸管,牠的掙扎刺痛了無數人的心。也讓我們開始思考:我們的生活便利,是不是也成了海洋的災難?從自身做起,帶著孩子用實際的行動來守護我們唯一生存的地方──地球。 便利人們生活的塑膠製品,竟然變成汙染海洋生態環境的元凶。吃了塑膠微粒的海洋生物間接造成人類食安危機,不少生物誤吞或誤觸塑膠製品因窒息而喪命。 本書透過塑膠人這個勇敢用行動做環保的獨特角色,展現塑膠垃圾汙染環境等事態嚴重,傳達孩子容易理解、引起心靈共鳴的訊息。適讀年齡:3~6歲親子共讀,7歲以上自己讀,附注音。關鍵字:SDGs、SEL(社會情緒學習)、海洋環境保育、資源回收再利用。閱讀啟發:環保、希望、同理心、永續經營、生態平衡、合作與行動。本書特色✔大獎肯定:榮獲第8屆繪本出版獎優秀獎,入選全國學校圖書館協會精選書籍。✔結合SDGs議題:扣合SDG14與SDG15,引導孩子理解海洋與自然保育的重要性。✔環保從小行動開始:塑膠人用行動喚醒人們,每個小小改變,都是守護地球的力量。✔畫面震撼,傳遞生態危機:透過畫面呈現塑膠汙染現況,讓孩子認識環境破壞與食安危機。✔插畫細膩動人:展現海洋的美與哀愁,讓讀者產生情感連結與深刻反思。✔角色富情感張力:塑膠人雖由垃圾組成,卻能細緻展現情緒,激起孩子的同理心。六大領域分類:美感、社會、情緒、身體動作與健康六大核心素養分類:表達溝通、覺知辨識、自主管理
本書簡介海洋在呼救!人類抉擇可改寫未來!★ 加拿大兒童圖書中心(CCBC)最佳兒童與青少年書籍(2024)★ 環球郵報年度百大好書(2024)★ 人類命運共同體國際漫畫插畫大展金獎(2024)★ 魁北克作家聯盟兒童和青少年文學獎決賽入圍(2024)在港邊的垃圾堆上,水手拉洛發現了會說話的金魚羅莎。「我想要更美好的生活!」被困在骯髒魚缸裡的羅莎,輕聲呼喊著。拉洛決定帶著羅莎出發,前往世界的各個角落,希望找到一處乾淨、安全的地方,當作她的新家。然而他們走過池塘、越過沙漠,甚至來到艾菲爾鐵塔下,所到之處,眼前卻是同樣的景象——無數被遺棄的塑膠瓶,滿滿散落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讓人最震驚的是,熱帶叢林的深處,一隻河馬竟然長著塑膠瓶做成的牙齒!從高山到海底,地球早已被塑膠悄悄淹沒了……拉洛和羅莎能找到夢想中的家園嗎?這是一個結合奇想與現實的旅程故事,適合親子共讀,引導孩子思考:我們該如何保護這個我們共同生活的家?編輯小語:成為地球環保小尖兵《小金魚找新家》故事中,雖然拉洛夢想擁有「讓世界變乾淨的魔法」,但現實是,他並沒有超能力,只能盡一分心力,與動物朋友一起努力清理海洋。書中每個畫面,皆充滿對塑膠汙染的諷刺與思考,而在轉折處,也提醒了讀者:即使是善意的行動,例如放生或飲用水的選擇,也可能對環境與生態造成意想不到的影響。這些看似輕描淡寫的提示,卻悄悄引導讀者思考更深層的議題——像是入侵物種與飲水安全。雖然《小金魚找新家》以童趣的圖畫呈現,卻涵蓋了適合中學生、高中生甚至成人討論的永續發展議題。被遺棄的金魚羅莎,也能引起孩子們對「棄養寵物」問題的情感共鳴,成為開啟家庭與教室對話的絕佳契機。這是一本適合親子共讀、也值得在教室中深度探討的圖畫書──讓我們陪著拉洛與羅莎,一起思考:我們可以為地球做些什麼?本書特色✓ 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SDG 6「淨水與衛生」、SDG 7「可負擔且潔淨的能源」、SDG 14「保育海洋生態」、SDG 15「保育陸域生態」,是一本啟發孩子關心環境、適合親子共讀與教學延伸的繪本。✓ 內斂的文字與充滿隱喻的線條插圖相互輝映,大量出現的一次性塑膠瓶形象,帶出對生態與社會的深刻反思——不說教,卻能引發孩子與大人之間關於「我們的地球怎麼了?」的溫柔對話。六大領域分類:身體動作與健康、認知、社會、情緒、美感六大核心素養分類:覺知辨識、表達溝通、關懷合作、想像創造、自主管理閱讀關鍵字:塑膠廢棄物、塑膠汙染、生態、海洋汙染
本書簡介冰淇淋大集合,為地球降溫,守護北極熊的家!用一支冰淇淋喚起孩子們對「氣候變遷」的關注,讓閱讀成為改變的起點!呼應SDG 15「保育陸域生態」,一本適合親子共讀與教學延伸的環保繪本。★ 本書榮獲 Key Colours 國際繪本獎銀獎!一隻小北極熊從午睡中醒來,發現自己獨自漂浮在大海上。牠的家已經脫離了浮冰,正在融化!就在千鈞一髮之際,牠來到了一片陌生的土地。牠急需幫助,卻沒有人伸出援手。直到一位善良的女孩,拿著蛋捲冰淇淋經過……【創作幕後】光靠全世界的冰淇淋,無法阻止冰山融化;但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像故事中的女孩一樣,付出一點點心力,北極熊,還有地球上的每個生命,或許都還有機會被守護。【繪本放大鏡】找不到媽媽,找不到家,該怎麼辦? 如果遠離家鄉,沒有媽媽的陪伴,你會怎麼做?當小北極熊來到港口時,牠看見人來人往和充斥環境噪音,沒人注意「有熊出沒」。北極熊的出現對生活在大城市的人們來說,是引人注目的,但人類往往不關心其他人的生活狀況。幸好,有人發現小北極熊:一個小女孩,手上還拿了一支冰淇淋! 這段突如其來的漂流旅程對小北極熊而言,是一場既偉大又不安的冒險,也是人類即將面臨的生態環境浩劫。最新研究指出,北極地區的升溫速度高達全球平均的4倍,導致覆蓋該地區的1,400萬平方公里永凍土地開始融化。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等國際研究團隊的最新研究指出,北極海冰可能在2027年夏季消失殆盡。 你我的舉手之勞,例如:隨手關燈、以步行或騎腳踏車代替騎乘機車或開車,以期減少碳排放、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來減緩地球「發燒」頻率;助小北極熊一臂之力,送其安全返家,回到媽媽的懷抱!適讀年齡:3~6歲親子共讀,7歲以上自己讀,附注音。關鍵字:SDGs(SDG 15:保育陸域生態)、極地動物、海洋升溫、氣候變遷、自然生態、愛護動物閱讀啟發:同理心、公民意識本書特色1. 以輕鬆幽默的筆調,討論關於氣候變遷的重要議題。2. 用一支支冰淇淋,串起兒童對北極熊的愛心與關注。3. 小北極熊離開家園的旅程,雖然辛酸,卻讓讀者感受到──保護地球,我們每個人都能從小小的行動開始。六大領域分類:社會、情緒六大核心素養分類:覺知辨識、自主管理、表達溝通
本書榮獲Brightly最佳圖畫書!如果你曾擁有過桑樹,你會攀上樹枝,用盡全力搖晃。你會收集漿果,擠壓水果,而你的爸爸則在一個高大的銀色鍋子中煮罐子,廚房充滿著蒸氣,他滿臉汗水而愉快。因為如果你曾擁有過桑樹,你就知道最甜美的事物是值得等待的。 如果你擁有桑樹,你會發現最甜美的事物是值得等待的。這個閃爍的故事是對自然豐饒、耐心,以及一個女孩終身與她院子裡的樹建立的聯繫的溫柔頌歌。【繪本放大鏡】愛與記憶永存人心 書中提到:「如果曾經擁有一棵桑樹,當它突然、寂靜無聲的迸發閃亮的新綠,你將會驚嘆——從主幹、冒出嫩芽、長成樹枝。」生命力就是如此強大,從雷聲隆隆後,被劈斷的桑樹又冒出新芽,重獲新生。 關於桑樹的記憶不是只有在底下乘涼、蒐集桑葉給蠶寶寶吃而已,而是從採摘果實、做成果醬、分享他人的愛意中,對這棵樹的感念,維繫著生活周遭所有人的情感。樸實無華的日常,就從一棵桑樹、一顆桑葚,乃至於一罐桑葚果醬開始吧!適讀年齡:3~6歲親子共讀,7歲以上自己讀,附注音。關鍵字:肯定自我、心靈成長本書特色1. 多元議題:(1) 生命與希望:即使突如其來的雷將桑葚樹劈斷,新生的枝枒仍從年輪中伸出,象徵生命的生生不息,也迎來植物重生的希望與感動。(2) 土地:每片桑葉記錄生命的堅持,每顆桑果象徵期待的成果,有了大自然的孕育,讓桑樹得以滋養,而渺小的人類也懂得感恩與祝福。(3) 親情:要製作桑葚果醬,需要全家人專心的投入、分工合作,讓每道工序看起來很簡單,卻有著滿滿的誠意與用心。(4) 分享與人情味:分送果醬的社區連結,讓人際關係顯得活絡起來。藉由小小的分享,聚集了更多在地的人情關懷與互助團結的力量。2. 畫面層次:豐富有趣味性、布景有藝術性,且桑樹的開花結果、生死循環細節讓人無限回味。六大領域分類:社會、情緒、語文、認知六大核心素養分類:覺知辨識、自主管理、表達溝通
★本書入選「好書大家讀」第84梯次 (圖畫書及幼兒讀物組)★入選2022土耳其綠色永續圖書獎!一本讓孩子了解「生態平衡、生物多樣性」的繪本!農作物被小動物吃掉了,除了農藥撲殺,有沒有更好的做法?友善環境從小扎根,更學會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 超市裡的酪梨,在你買到之前,你知道它們發生過什麼事嗎?在大洋洲,有一座島叫做「巴布亞紐幾內亞」,「犯罪現場」就在這個島上…… 所羅姆是個快樂的酪梨農夫,有一整片綠蓊蓊的酪梨農場。可是有一天,他的酪梨接連遭到攻擊,被摘下、扯爛、丟棄……為了查出「犯人」,所羅姆在農場蓋了一間小屋,日夜守候。終於,在夜深人靜時,他看到一群頑皮的樹袋鼠在偷吃酪梨果肉,「撲殺動物是不好的做法,」他想起奶奶曾經說過:「所有動物都應該受到保護。」最後,所羅姆想出了一個絕妙的主意,讓樹袋鼠和酪梨樹和平共處、快樂生長! 本書特色1. 入選TSKB(土耳其工業發展銀行)永續圖書2. 符合永續發展目標「SDG 15保育生態多樣性」3. 認識大洋洲等多元民族文化特色4. 畫風別具異國特色,啟發孩子的美感與想像力
!!!本書入選【2023希望閱讀百本好書】!!! ★榮獲美國青少年圖書館協會選書(A Junior Library Guild Selection)★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讀物獎——《讓世界更好》作者最新力作!★扣合SDGs永續發展目標6:確保所有人都能享有水、衛生及其永續管理★來自非洲喀麥隆的神奇農夫,用「水資源」改變世界的真實故事! 「不管你來自哪裡——你永遠不會因為太渺小或微不足道,而無法為我們地球的長期永續發展做出貢獻。藉由盡你最大的能力做簡單的事情,你正在改善我們的世界。」——農夫坦托(本書主角) 環保主義者坦托(Tantoh)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就特別喜歡親近土地,源自祖母的啟發,對種植農作物有著深厚的熱情。他的同學們都嘲笑他對園藝的興趣,私下用「農夫」來戲稱他,認為他就像泥土一樣軟弱不值錢。然而,坦托不顧別人的眼光,秉持對農業的熱愛,努力研究、領導一群人一起加入行動。如今,他是一位環保英雄,為中非國家喀麥隆帶來了乾淨的水和豐富的花園,讓殘破的土地復甦,為他的祖國喀麥隆帶來巨大的改變!【編輯小語】堅持走出自己的路意志力強大的人懂得堅持自我,更難能可貴的是會為別人挺身而出的人。當我們有能力時,對別人伸出援手,也是善的表現。故事中,農夫坦托改善了祖國飲用水的設備,讓人民都能享用乾淨的水,就不會有人因為喝了髒水而生病致死。原來,坦托也因為不潔的水而有了瀕死的經驗。要支持自己的夢想,除了堅定志向之外,往往也需要家人親友的精神支柱。坦托的親人剛好相反,雖然嘴巴說的是為了坦托未來的生計著想,要他應試公務員,卻不是坦托要的。幸好也有了坦托對拓展農業和灌溉設備的堅持,喀麥隆才有了改善水源的契機。 適讀年齡:3~6歲以上親子共讀,7歲以上自己讀,附注音。關鍵字:環保英雄、潔淨水源、建設家園、拓展農業 本書特色◥ 文圖完美結合,了解中非喀麥隆的農業發展和飲水問題的解決過程。◥ 和農業立國的臺灣有相似的風土民情,可作為多元文化閱讀主題的借鏡與參考。◥ 符合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SDG3良好健康與社會福利 Good Health and Well-BeingSDG 6 清潔飲水與衛生設施 Clean Water and SanitationSDG 9 產業創新與基礎設施Industry, Innovation and InfrastructureSDG 12 確保永續消費和生產模式 Responsible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六大領域分類:社會、情緒六大核心素養分類:關懷合作、表達溝通、覺知辨識、想像創造
金石堂童書選書!★入選2023年第一屆【好情緒SEL繪本100選】★ 紐約書展金獎得主.英國凱特格林威獎提名作家巴胡給孩子的永續教育SDGs繪本! 北極冰裂開了,北極熊漂流世界各地尋找新的家。經歷了狂風巨浪,當牠們好不容易找到陸地,以為自己安全的時候,卻沒有動物要接納牠們。 牛說:「你們太毛了、太高了,還有……太像熊了!」貓熊說:「你們太多了!這裡沒有足夠的空間。」 但是,當北極熊終於找到新家,而遇到一群落難的猴子時,猜猜看——牠們會說什麼呢? 一則而有力量的故事,開啟與孩子討論全球暖化和難民等重要議題,培養寬容、尊重、體貼的人格特質! 本書特色生活化取材×詼諧畫風,以輕鬆情節和孩子談重要的事。融合人權、關懷、尊重他人等啟發性議題,為孩子種下同理心的種子。SDGs重要閱讀推手葉嘉青老師翻譯、專序推薦!六大領域分類:社會、情緒六大核心素養分類:覺知辨識、表達溝通、關懷合作閱讀啟發:環保、寬容、尊重、同理心
本書榮獲 教育部112年度 「適合嬰幼兒閱讀之優良圖書」殊榮! 紐約書展金獎得主.英國凱特格林威獎提名作家巴胡 話劇式幽默對話, 給孩子的「多元思考」啟蒙繪本! 需要多少棵樹,才能成為森林? 麋鹿說:「1500棵!我知道答案,因為我是森林之王。」 熊說:「你才不知道,是500棵!而且我最喜歡橡樹,不……我可能更喜歡橄欖樹……」 狐狸說:「你們都錯了,是85棵,85棵已經可以玩躲貓貓了。」 老鼠說4棵,因為一年有「四個」季節。 動物們爭吵不休,大家都覺得自己才是最聰明的。 但噓──有一個好小的小螞蟻說話了…… 這個最小的聲音,卻說出了讓大家認同和驚奇的精采答案。 提醒著我們:互相傾聽、每一種聲音都很重要! 作者說 :「樹木對許多動物都很重要,我們需要記住這一點,並確保它們的森林家園得到妥善照顧。《森林有多少棵樹?》提醒我們互相傾聽並敞開心扉,透過別人的眼睛看世界的重要性。我希望它能幫助孩子們認識到小小的改變可以帶來很大的改變,並鼓勵父母傾聽他們家中小聲音的想法和意見。」 本書特色 ➧話劇式幽默對話,適合學齡前的「兒童哲學」啟蒙繪本! ➧書中有許多延伸閱讀方式,可供幼兒園教學及班級討論,例如:數字概念、大小分類、樹葉形狀、動物性格及特徵等。 ➧從動物的答案中,可了解每一種動物的生態與習性。 ➧值得深思的有趣問題,引發各種不同面向的思考角度。 六大領域分類:社會、情緒 六大核心素養分類:覺知辨識、表達溝通、關懷合作 閱讀啟發:自然觀察、思考、尊重、傾聽
本書榮獲「111年度台北深耕閱讀『兒童閱讀優良媒材』推薦」殊榮! 本書2021入選下年度(第81梯次)「好書大家讀」優良少年兒童讀物 ★國際拉丁圖書獎作家╳亞馬遜年度最佳圖書獎插畫家攜手合作 ★本書取材自2013年科羅拉多州黑森林大火事件 ★電影《無路可退》(Only the Brave)選材來源 ★關於人類與自然的親暱關係,一個重生和希望的故事 聽樹的聲音,感受大自然的生命力!一場森林大火,摧毀了樹木、動物和人類的家園,卻割不斷小女孩與小樹的情感連繫。本書以成長在森林中的小樹為視角,述說森林大火帶來的毀滅與希望,還有它與小女孩一起成長的故事。 「和女孩相遇時,她還是一個小寶寶……而我也還是一株小樹苗。」在鬱蓊的森林旁,住著一家三口,爸爸、媽媽和小女孩,屋外的小樹看著女孩成長、學步,一起野餐,陪著她眺望星空。 有一天,狂風四起,雷聲大作,大火在閃電沒多久後出現,從遠而近,火勢越來越大。當野火在森林中咆哮時,所有動物和人類都逃跑了。而這棵樹所能做的,只有等待。等待大火被撲滅,等待動物和小女孩回來,也等待著森林重生。 受2013年美國科羅拉多州黑森林大火事件的啟發,本書描繪了人與自然的親暱關係,以及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書末,作者採訪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相關人士,圖文並茂解說從森林大火從發生到重建森林的重要階段,帶領讀者對重要國際議題有更深入的認識。 本書特色 ▲擬人化故事:以樹的視角說故事,軟化了生態教育的嚴肅議題。 ▲重要生態議題:本書為良好的環境教育素材,探討備受關注的「森林大火」議題。 ▲收錄森林大火知識小百科:書末收錄森林從火災到重建的重要階段,解釋火災發生的原由、動物的逃生路線、救援的運作、志工的播種、重生的經歷,能增進讀者對生態保護的認知。 ▲富含「永不放棄」的寓意:當森林面臨大火浩劫後,卻展現強韌的生命力,從一顆埋入土壤的種籽,土地將重新滋養,再次抽芽成林! ▲得獎作家及插畫家:由2016國際拉丁裔圖書獎得主安娜·克雷斯波(Ana Crespo)及2017亞馬遜年度最佳圖書獎得主道·普米魯克(Dow Phumiruk)聯手精彩呈現。 六大領域分類:語文、社會、情緒和美感 六大核心素養:覺知辨識、表達溝通、關懷合作 本書關鍵字:森林大火、自然災害、環境保護、重生、防災、氣候變遷 適讀年齡:4~8歲,有注音
榮獲「讓世界更美好:永續發展教育圖書資料評選暨閱讀推廣計畫」永續發展教育圖書評選入選書單 !!!本書入選【2022希望閱讀百本好書】!!! 本書榮獲「111 年度台北深耕閱讀『兒童閱讀優良媒材』 推薦」殊榮! ★★★本書榮獲「好書大家讀2021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年度好書★★★ 初級圖書館協會精選 2016 年綠色地球圖書獎 (榮譽圖書,非小說類) 2016 阿米莉亞·布盧默 (Amelia Bloomer) 書單獎 2015 年非小說類兒童類別的 EUREKA! 榮譽獎 當塑膠袋淹沒了美麗的花園、害了一群無辜的山羊……五位婦女決定團結起來,用智慧來處理塑膠垃圾的問題。儘管資源有限且飽受村民的嘲笑,伊莎圖和朋友們堅持了十多年,最終透過她們的創意改造,以回收塑膠袋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環境美化的心願。 本書描述非洲甘比亞面臨的塑膠袋垃圾危害,以及當地婦女伊莎圖看見這個日益嚴重的汙染問題時,所採取的實際作為所引發的正面效應,是一則鼓舞人心的真實故事! 精采影音導讀:youtu.be/qYG00ITOE2M 適讀年齡:3~6歲以上親子共讀,7歲以上自己讀,附注音。 關鍵字:團隊合作、解決問題、公民意識 本書特色 .關注近年來塑膠垃圾對生態環境造成的負面衝擊,例如:塑膠微粒。 .每個人,無論種族、貧富、膚色或性別,都值得自我看重、賞識與喝采。 .GambiaHELP是非營利性非政府組織,可到以下的網址瀏覽,認識甘比亞的援助項目與相關訊息:https://gambiahelp.org/ .掃一下書衣QR code,就可以看到專家導讀影片! 六大領域分類:社會、情緒、美感 六大核心素養分類:關懷合作、表達溝通、覺知辨識、想像創造 國外獲獎紀錄 2017-2018 年南卡羅來納州圖書獎提名——圖畫書類 2017-2018 Nebraska Golden Sower 提名名單 2017 年君主圖書獎(伊利諾伊州)——被提名者 2017 年肉荳蔻獎提名名單(康涅狄格州) 2016-2017 年閱讀威斯康星州名單——2016 年 9 月 2016 年綠色地球圖書獎——榮譽圖書,非小說類 2016 年非洲兒童圖書獎——值得注意 2016 阿米莉亞·布盧默 (Amelia Bloomer) 書單獎 2015 年加州閱讀協會——尤里卡!榮譽獎 2015 年圖書館協會評選(春季青少年) 2015年最佳年輕讀者訊息書籍——芝加哥公共圖書館 2015 年最佳100 個推薦書目——紐約公共圖書館 2015年尤里卡!榮譽書——加州閱讀協會(一個塑料袋) 2015 年非小說類兒童類別的 EUREKA! 榮譽獎
本書榮獲「111 年度台北深耕閱讀『兒童閱讀優良媒材』 推薦」殊榮! ★鄧迪繪本獎入圍作品 ★英國童書最高榮譽「凱特格林威獎」提名作家 ★國際媒體盛讚:《衛報》《泰晤士報》《每日電訊報》《蘇格蘭人報》《星期天快報雜誌》 我的地球,我來保護! 環保觀念從小養成,孩子更懂得關懷別人 噴火龍開始遍布到各個地方,用房子和道路占去了所有的空間。 牠們恣意妄為,把一切搞得一團亂, 要牠們學習怎麼小心生活,會不會已經太遲了呢? 【編輯小語】 噴火龍生了一堆龍,到處吃吃喝喝、開派對,所到之處慘不忍睹,牠們還砍了樹木、不斷噴出熱氣,讓地球變得越來越熱,熱到連雪都融了,連南北極的冰都被融化,海平面不斷上升。除了龍還活得好好的之外,其他生物都瀕臨絕種了。 噴火龍開始覺得事情大條了,走到哪裡,看見的都是龍。有一隻龍以牠可以看到最遠的距離,叫住了一隻動物:「別離我們而去呀!沒有其他的野生動物,地球就不算是一個家了。如果你們留下來,我們答應做任何事。」 龍停止噴火,並開始尊重所有在地球上的生物,懂得回收再利用,降低自己的需求。本書以童趣文筆和奇幻畫風,傳達重要的環境議題,即使年幼孩子也很容易親近理解,是一則深具啟發性的現代寓言。 適讀年齡:3~6歲以上親子共讀,7歲以上自己讀,附注音。 關鍵字:團隊合作、解決問題、公民意識、同理心、綠繪本 本書特色 掃一下書衣摺口QR code,用故事影片加深印象! 噴火龍是否就是人類的寫照呢?輕鬆看故事,用心做環保,用愛救地球。 六大領域分類:社會、情緒 六大核心素養分類:關懷合作、表達溝通、自主管理、覺知辨識 國外得獎紀錄 入圍鄧迪繪本獎 (The winner of the Dundee Picture Book Award for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