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掀時尚祕辛 × 右揭社交奧義他個人的意見,成了眾人追隨的指引千萬人次瀏覽、超人氣部落格「個人意見」格主 陳祺勳一腳踩上人際痛點,頓悟關係往來之暗黑真理待人處世的第一步,就是分清楚親疏遠近之別。人人感受不同,你覺得他是你的貼心密友,他覺得你們只是點頭之交。就像在星巴克買咖啡,其實Tall就是小杯。一切都是相對而言。「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一個超級不會待人處世的人。多年來我一直希望能夠找到這樣一本書,比如十九世紀就有一些給名媛的必讀指南,教大家如何用不失禮的方法啃雞翅膀之類……就像無數的保養品品牌老闆、服裝設計師和室內設計師一樣,他們都因為找不到自己想要的產品,所以決定自己做。本書就帶有那種風味。」--陳祺勳作者以一貫的銳利嘲諷口吻,剖析各種社交場合和人生難題,從人與人之間的眉角,到外表、工作與購物,都有一針見血的精采評論。不管讀者有無疑難雜症,皆能從中得到樂趣,和作者一同笑看這個千迴百轉的人生。同時,他也以自己作為反面教材,舉出傲慢、妒忌、暴怒、懶惰、貪婪、貪食、色欲等七宗罪,揭露文字背後的「個人意見」。個人意見之待人處世小語◎穿起來太緊的鞋子就像錯誤的感情,及早放手為佳。不是你的尺寸代表緣分未到,人生路還很長,前方還有更多好鞋子在等你呢。◎什麼是身分地位?它是一種有的人不在乎,在乎的人卻沒有的東西。◎唯有承認工作的本質就帶有令人不開心的成分,才能享有愉快的人生。◎勢利這種事情,在乎的人其實沒資格,而有資格的人不會在乎。勢利反映的不只是現實,更多時候是那一點點的心虛。◎所謂的氣質,其實是一種演技的展現而已,至於那些被批評做作的女孩們,只是演技未臻爐火純青之境罷了。◎美貌這種東西,就像名牌包,要視之如無物的使用。◎你有我沒有,是痛苦;你有我也有,不值得討論;但我有你沒有,則令人打從心底想微笑。◎美貌、權力、財富、愛情,擁有過的人才可以有自信的告訴大家,這一切算不了什麼。
「決戰時裝伸展臺」真實版,女人的私密情懷和內衣的時尚心經!為什麼全世界的胸都在變大?內衣怎麼穿才能更時尚?女人的衣櫥到底要有多少件內衣才夠?哪些款式的胸罩是必備的?內衣不僅僅是胸罩和內褲?內衣如何外穿而不傷大雅?內衣,女人最貼身親密的朋友,因為不外露,總被忽略。但打開衣櫃你會發現,多年來內衣尺寸、花樣、顏色的變化,都彷彿是妳生活投射的心情日記,記錄和見證女孩褪去稚嫩和青澀,蛻變為女人。《內衣秀》,一個致力於用最美的材料為女人穿上內衣的紐約設計師,一本關於內衣的原創作品,講述作者在紐約時尚設計學院求學的親身經歷,從零開始辛苦學習、製作畢業時裝秀,到畢業後進入競爭激烈的紐約時裝工業……等過程。是設計師手記、真實的「決戰時裝伸展臺」,是女人的私密情懷和內衣的時尚心經,披露紐約頂級時尚圈不為人知的生存法則,以及一個設計小菜鳥蛻變為時尚女王的奮鬥歷程。從翻譯家到內衣設計師,這是于曉丹的紐約內衣設計師的時尚手記。
遙想音樂的古典年代,經典名曲的深邃與悠揚,彷彿穿透紙頁而來……楊照介紹了自己喜愛的五○首經典曲目,包括晶瑩清響的鋼琴獨奏曲、深沉雋永的大提琴曲、層次豐盈的小提琴協奏曲、浪漫精采的鋼琴協奏曲,以及氣勢澎湃的交響曲。他透過長年累積的音樂深度,書寫樂曲創作故事、時代背景和樂段精華,讓人得以感受樂聲下的豐富與感動,享受一方悠揚時光。「這裡記錄的,是我自己在音樂中尋找意義的過程。用心、用身體主觀感受音樂的經驗,很難轉手傳給別人;相對地,用大腦思考過的材料,或許比較有機會可以提供作別人聽音樂時參考,增加從音樂中找到意義的機會,也就是增加『聽懂』音樂的機會。「我從來不主張有什麼『正確』的聽音樂方法,我也無法接受有人主張一定只能用什麼方法、一定不能用什麼方法聽音樂。唯一的標準,是如何從音樂中得到最大的收穫吧!什麼準備都不做,光靠聽力與直覺,顯然不會是好辦法。「了解樂理會有幫助,明白樂曲結構會有幫助,感應樂曲背後作者的生命與思考也會有幫助。我能做的,就是攤開一些對我發揮過作用,又能以文字表達出來的知識,呈現給大家。」——楊照
從路邊的店招和櫥窗,到地下道的海報、走過的橋……只要懂得「察顏觀色」,在簡單的散步中,你也將隨時遇上設計。設計,就是如此無所不在,和我們的生活這麼近。作者林桂嵐說:「設計的細節都在散步中。」不只是因為設計無所不在,也是因為,散步是欣賞設計最好的方式之一,你的目光可以隨時調遠拉近,直接感受設計和人、和生活的關係。本書中,喜愛設計和散步的桂嵐將帶著大家漫步巴黎、東京、京都、大阪、香港、上海、北京等城市,欣賞富美感、具創意的商店&陳列空間、產品設計、視覺傳達、建築設計、公共空間、品牌行銷……請跟著她,來趟愉快充實的設計散步吧。
誰才有資格約你吃飯?當然要聰明幽默、長相出眾、品味精緻……這些餐具完全符合你的挑剔!讓蛋杯向你微笑道早安,安徒生童話陪你喝拿鐵,快樂不遠,就在餐桌上!★《設計,不安於室》作者 林桂嵐 最新作品!不光是介紹食器、餐具設計物,更是貼近生活道來各式經驗且驚豔的挑食的設計。本書專挑飲食相關的設計物為介紹對象,從廚房的鍋刀杓到餐桌的杯盤碗不等,是一本看設計師如何以設計佐味美食的設計書,也是一本看現代家庭如何從設計調和柴米油鹽的家藏書。共十二章,每章挑一類廚具或餐具深入介紹及比較。作者透過在世界各國的親身遊歷,對照自己的成長背景,從東西飲食文化差異的面向切入,展開對該項類設計物非常獨到的個人體驗與觀察見解,以最貼近生活的書寫方式,娓娓道來連結記憶中各階段生活切片裡的挑食設計。另外,本書每篇章都含「設計師的小題大作」與「設計師的同床異夢」兩單元。前者是闡釋該類項設計物中,有獨特趣味的設計「小」原理或「小」發明者;後者,則介紹該類項中,各設計師品牌中的經典作品,以及讀者最渴知的設計師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