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 書系 ,共計3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歷代輿地沿革圖(全套11冊)

楊守敬  著
聯經  出版
2022/06/30 出版

一套囊括中國歷史上所有地名的地圖集   歷史地理學的卓絕之作! 彩印精裝完美重現全套經典。 《歷代輿地沿革圖》以實測輿圖為底,參照古籍考訂, 是中國歷代最完整的一部歷史地理圖集。 聯經出版歷時五年詳細校閱考訂, 編製出單獨成冊,多達1330多頁的索引, 中國歷代所有地名皆可從此查詢。 《歷代輿地沿革圖》由清末著名歷史地理學家楊守敬編纂,以清乾隆內府輿圖為底圖,參照歷代正史的地理志考訂,詳實完整地標示了中國歷代疆域、政區、都邑等,是中國古代最完整的一部歷史地圖集。原版自光緒四年至宣統三年(1878—1911年)先後分別在上海、湖北兩地遞次刊行。題名《歷代輿地圖》,圖集共分358卷,45個圖組,分裝為34冊。 這部歷史地圖精品主要以清乾隆內府輿圖為底圖,同時參閱稅安禮編輯的《歷代地理指掌圖》、六嚴的《輿地圖》、胡渭的《禹貢錐指》中地圖等。依照古法,用黑色表示古要素和古地名,用朱紅色表示當代河流山川、地名等地理要素。 《歷代輿地沿革圖》中每一個朝代按同一比例尺繪製成一幅大圖,平均分割為數十方塊,以一塊為一幅(頁),由北而南,由東至西,表現了各州(路、省等)及相鄰區域,一州(路、省等)往往分見於數幅,詳細展示了各朝代疆域範圍、行政區劃、山河大勢等地理要素。其中隋代以前各幅地圖多附有序、表或劄記等。 《歷代輿地沿革圖》無論從製圖方法,還是從其通古貫今的內容系統性上,都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是清代最重要的歷史考證地圖集,也是中國地理學史上空前的沿革地理巨著,影響深遠。在中國歷史地理學和地圖學的發展上產生了承前啟後的作用。 為了重現這部經典巨著,聯經出版於1975年以清光緒三十二年重校版為底本,重新出版上市。為了方便查詢使用,聯經出版特請目錄學家喬衍琯主持編輯工作,歷時五年的詳據考證,編出多達1330頁的索引,單獨成冊將古代歷史地理學的鉅著,以符合現代讀者需求的方式重新編輯出版。 索引特點: ◎    各圖索引依筆劃為序,間有名同地異者,依出現順序排列。 ◎    各圖索引的地名及符號,完全比照原圖。 ◎    各圖索引前均附檢字表,除各具獨立頁次外,版口右下角並加編總號,方便查詢。  

特價480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二版、全套11冊)

胡頌平  著
聯經  出版
2020/08/31 出版

全套三百餘萬字,共11冊 完整勾勒胡適思想的發展輪廓 有最完整的索引 是最浩大的年譜工程 本套書榮獲1984年金鼎獎 《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增補版﹞全套三百餘萬字,編者胡頌平先生花了整整五年的時間編成初稿,嗣後又不斷地收集新出現的資料加以補充,甚至在最後校對時仍有所增補。總計此書前後歷十六、七年始成定稿,不僅為胡適研究提供了最豐碩的資料,更是年譜史上最浩大的一項工程。 本書最大的特色是對譜主學術思想的發展提供了一個清楚的輪廓。名史學家余英時教授在序文中指出,讀過本書,便可對胡適之先生一生學術思想的發展,獲得極清晰而深刻的認識。 本書的又一特色是具有完全的索引。在這部三百萬字的巨著中,包羅了近代史上無數的人與事,以及胡適之先生廣博的著述,為了便於研究者的檢索參閱,特就人名、胡適著述及專有名詞,分別編製索引,附於各冊之後,以利參用。最後一冊並附胡適之先生中外文著作的詳目。 【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 補編】 [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初版於民國七十三(一九八四),全書十冊三百餘萬字,由於時空因素的影響,當年付梓的油印底稿經過刪削,使部分內容無緣與讀者見面。歷經出版三十年之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院胡適紀念館,在潘光哲先生與其帶領的同仁努力下,以館藏的[年譜長編初稿]完整版油印本與聯經出版公司的排印本進行詳細比勘,並將其間異同以A3列表彙整,總計多達391頁。 考量重新排版曠日費時,無法於短時間內滿足讀者需求,幾經研究討論後,將增補的部分抽出,作為[長編初稿]的「補編」,與排印本同步發行(全套書擴增為十一冊);而校勘的部分,則做成兩欄對比排列的勘誤表,規劃將放在聯經出版公司的官網上(www.linkingbooks.com.tw),提供讀者免費閱讀自由下載。 「補編」出版有余英時教授賜序,[年譜長編初稿]編纂、出版經過及刪削因由說明。

9 特價148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屈萬里全集(全二十二冊)

屈萬里  著
聯經  出版
2020/01/31 出版

臺灣經學領航者,畢生研究專著精裝復刻再現 完整匯集經學、史學、古文字學、圖書文獻學之傳世作品 開啟「科際整合」研究新視野,奠定臺灣漢學研究基礎 屈萬里先生一生致力於教學及中國古代經典文獻和甲骨文研究工作。 1972 年膺選中央研究院院士時,中央研究院譽其「對先秦史料之考訂,中國古代經典(《詩》、《書》、《易》等)及甲骨文之研究,均有成就,尤精於中國目錄校勘之學。」其在版本鑑別、目錄編纂方面獨具慧眼,將版本、目錄的知識廣泛運用於學術研究,從而建立起「以學術資料真偽考辨為主軸」的學術體系。同時,深入研究《周易》、《詩經》,重視考古與民俗資料的重要,開啟「科際整合」研究的新視野。 先生執教上庠逾二十載,培育碩彥無數,尤其指導多位學生從事經典研究,後任教於各大專院校,戮力打造臺灣成為漢學研究重鎮,對經學研究之弘揚貢獻卓著。過世後,門生故舊等成立「屈萬里先生遺著整理小組」,編纂著作全集,於整理遺篋時,發現未刊行之遺著多種,計有:《先秦文史資料考辨》、《周易 集釋初稿》、《讀易三種》、《尚書集釋》、《尚書異文彙錄》、《詩經詮釋》、《讀老劄記》、《風謠選》、《屈萬里先生文存》,由該小組加以整理,其中《讀老劄記》、《風謠選》收入《屈萬里先生文存》中,其餘專著單獨成書。1985年 2 月由聯經出版彙印成《屈萬里先生全集》,凡二十二冊,四百餘萬言,將先生在古文字學、經學、文獻學的畢生研究成就匯集出版,成為漢學研究必備的案頭書,其中,《詩經詮釋》已累積十九刷。 《屈萬里全集》出版迄今三十餘年,若干分冊已絕版多時,今重新推出《屈萬里全集》精裝復刻版,以數位掃描製作,POD隨需印刷印行,共計 8300 多頁、二十二冊,其中《古籍導讀》全彩印刷,還原屈先生的親筆批註手稿。 各冊內容如下: 《讀易三種》: 包括「周易集釋」、「學易劄記」和「周易批注」,最能得易學精義。 《尚書集釋》: 本書重新增補刪改舊作「尚書釋義」,是最新的教學課本。 《尚書異文彙錄》: 廣引各家版本及石經、敦煌卷子等新出文獻,由古文字學的觀點來析校前人聚訟之處。 《先秦文史資料考辨》: 從甲骨全文到三墳五典、諸子百家、通盤地對先秦文史資料做介紹及辨偽提正。 《詩經詮釋》: 改訂舊作詩經釋義而成本書,在注釋上力求簡明,務期能探微經書本義。 《殷墟文字甲編考釋【上、下冊】》(共二冊): 收錄了拼綴的甲骨碎片兩百餘版,並作考證、考證以詞義了解為主。 《先秦漢魏易例述評》: 研究甲骨金文、戰國諸子詩書、漢魏諸家訓詁等所習用之語法、物事,稽研卦爻辭,並加以參證、考訂。 《尚書今注今譯》: 尚書重新加註,並用現代說法來詮釋。 《漢石經周易殘字集證》: 分為三卷:論證、校文及漢石經碑周易部分復原圖。 《漢石經尚書殘字集證》: 分為三卷:論證、校文及漢石經碑尚書部分復原圖。 《古籍導讀》: 古籍浩如煙海,如何選讀?本書用淺近的文言文書寫,是大學文史科學生的一本極佳講義。 《中文善本書志》: 將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葛斯德東方圖書館所藏之中文善本,加以校訂、刪補,附益述評。 《書傭論學集》: 共收錄29篇論文,大都是討論學術資料的問題,以關於資料產生的時代,和資料的解釋兩方面為主。 《漢魏石經殘字》: 本書為整理漢石經殘字的第一手資料,論校今本經書,釐其異同、正其衍貌。最能顯現先生篤信「學術研究、原始資料勝於傳述」的精神。 《國立中央圖書館善本書目初稿》: 包括十餘萬種書目。 《屈萬里先生文存【第一~六冊】》(共六冊): 遍訪國內外各大圖書館,將先生論著之單篇學術論文、凡散見各報紙、雜誌、學報者,一應收錄,並按類分成六冊。 【第一冊】收錄翼鵬先生在尚書、詩經、周易等方面數十年的論文,同時也在孔學哲理方面多所議論,可以做為儒學、經學的參酌指引。 【第二冊】蒐集史記今註及有關古文字學、史學的單篇論文,包括翼鵬先生用功最深的金石拓片、古文字及考古出土資料佐證文獻,以重建古代信史。 【第三冊】收錄的金石器物學論文,討論了木屐、瑚璉、凹觥等七個有趣的論題:及圖書文獻方面的三十九篇論文,是翼鵬先生治學 的基礎梗概,也是後學者入門國學的最佳指南。 【第四冊】收錄翼鵬先生平生所寫的序跋及善本書志,其中序跋部分可一窺先生平生著書全貌,而「風謠選」則為文獻與民謠研究的罕有資料。 【第五冊】分雜著和讀老劄記兩部分,雜著部分除先生在報章、學術的民俗論文外,更刊載也的憶述散文及對先進同儕的祭禱之文。 【第六冊】收錄歷年來各報記者採訪屈先生討論國學、圖書文字之總集,以及逝世後各方發表之追悼祭文等文章。

9 特價450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