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刻在心上的那句話:詩篇靈修練字40天》後,本系列第二冊的經文選自「耶穌恩言」,就是耶穌在福音書中給我們的安慰、勸勉與應許。自信主以來,對我們靈命影響至深的,莫過於耶穌的話語,而所選定的經文,都是我們心有感觸的,有些更是生命曾深深經歷的。盼望這一系列的靈修分享及練字本,能讓你重拾對神話語的渴慕,並享受箇中的甘甜。願主賜福及更新你的生命!——何志滌、羅乃萱
很多人這樣形容播道會同福堂:「啊,在中央圖書館對面嘛」、「人數相當多」、「何志滌牧師創堂那間」,以至「聽說有些『靈恩』」等等,或許這些都沒有錯。這次,已從主任牧師崗位退下來的何牧師親自執筆,向你述說同福堂的故事。 本書叫「從靈飛越」,因為同福堂的發展離不開聖靈的作為。何牧師在書中述說同福堂創堂的經過、他對靈恩的看法、購堂過程的神蹟奇事,到上帝怎樣藉祈禱復興弟兄姊妹、復興教會,讓同福堂成為一間佈道的堂會。 書中感人的情節洋溢著溫情,處處看到上帝的大能,激勵我們只要全然依靠祂,祂必引領我們走得更有力量,走得更遠。
抄寫式生命讀經,重拾對神話語的渴慕。 40天默想詩篇,一起靈修、祈禱、練字、操練! 「還記得那天,我們決意在靈修後抄聖經,因為在這個『鍵盤打字』的年代,用手寫字好像『失傳』了。就是這樣,從十年前開始,一年讀經計劃就用了一個小本子來抄下那些讓我們心被感觸,被上主的話提醒,甚至有如當頭棒喝的經文。記下來的好處是印象深刻,更可以不時翻看。更重要的是在這個資訊氾濫,讀到大量資訊的世代,每天清晨可以安靜下來,專心讀經抄經,成了我倆的習慣(意思是不讀不看就會覺得好像缺了點甚麼似的)。抄寫的好處是讓人能牢記深思。這些年,更讓我們深深經歷,『你的話是我腳前的燈,是我路上的光』(詩一一九105)這句話的真實。多少次經歷人生的高低起伏,是上主的話讓心裏的力量剛強起來,讓低垂的頭再抬起,讓疲累的手得著力量⋯⋯深深盼望這一系列的詩篇靈修分享及練字本,能讓你重拾對神話語的渴慕,並享受箇中的甘甜。願主賜福及更新你的生命!」——何志滌、何羅乃萱
一見鍾情原來有原因? 電子消費令人支出更多? 投資股票為何總是贏粒糖,輸間廠? 依靠網絡,令人不再用腦? 日常生活中,我們的行為往往受情感、群體及環境影響,會做出非理性的選擇和決定。譬如在戀愛、消費、投資,以及日常社會行為這四個重要方面,我們可能會做出前後矛盾又無法解釋的行為,有時甚至招至損失,更影響到別人。 作者告訴我們,其實這些看似難以理解的行為,背後都可以找到心理學或行為經濟學上的解說。在本書中,作者嘗試指出慣性直覺思維和行為背後的因由,並提醒我們,在生活中要三思而行,更多客觀、理性思考和分析,在不同處境中作出適當的回應與決定!
人最首要對神的事奉就是順服。 當生命遇見真理、人又願意順服時, 生命便能夠更新改變! 這是一個關乎職場倫理、順服呼召和忠心事主的生命見證,娓娓道來作者跟隨基督三十年的門徒經歷,縷述他如何按著上帝恩典,逐步領悟祂在其生命中的引領,從銀行家走向牧會之路,努力活出「順命」的人生: 順命1.0之職場篇 順服救恩呼召,展開十五年職場門徒的操練,見證在職場也可以活出信仰。 順命2.0之呼召篇 順服呼召踏出安舒區,告別職場,一步一步跟隨主的引領。 順命3.0之牧會篇 順服牧會的呼召歷練十五年,接受帶領教會的挑戰,生命得雕琢陶造。 推薦書評 「楊牧師選了三十段經文,配合三十個主題,作為全書的內容支柱⋯⋯讓你看見神的話語如何塑造他的生命:他在家庭、職場、教會及社會中,都見證了三一神的信實、恩典、慈愛、與大能。我深信這本書會啟發每一位信徒全心全意的跟從基督,榮耀三一神。」——蔡元雲醫生 突破匯動青年會長 「楊柏滿牧師在《順命3.0》中不單是講述基督徒如何在職場見證主、牧者如何察驗神的旨意,在教會不同的處境下領導教會成長;他同時講述的是他活生生的見證:順命跟從主的人如何因此經歷神在他自己生命中奇妙的作為——困難的處境看見出路、軟弱的我竟可剛強完成託付!」——蕭壽華牧師 基督教宣道會北角堂榮譽顧問牧師 「這是一本關乎職場倫理、生命順服和忠心事主的書⋯⋯真誠地與讀者分享一個以神為中心的門徒經歷。書中所言是真實的。書中所反映的人,與現實生活中的人,是一致的。那從楊牧師身上流露的這份真誠和執著,是我們作門徒必須具備的氣質。」——曹偉彤院長 香港浸信會神學院院長 「基督信仰很重要的觀念之一是『信徒皆祭司』,就是說不以職業來分屬靈或屬世,關鍵的是人的心態和對神呼召的回應⋯⋯本書既可幫助每一位在職場的信徒具體落實聖經的教導,同時也激勵每一位牧者一生『向著標竿直跑』,無悔進入全時間事奉,直到榮休的一天。」——何志滌牧師 中國基督教播道會同福堂創堂牧師 「順命,從來不容易⋯⋯在分享之中,深深感受到他說的寫的『順命』,不是單在文字上而是在生命中『活』出來的⋯⋯本書涉獵的課題甚廣,如怎樣面對職場中的政治角力,活出僕人領袖的角色,服事中的信心考驗,教會復興等等課題,有很多都是剖心置腹的分享,輔以提綱挈領的屬靈引導,對初踏職場至考慮全職服事的朋友,都很貼心實用。」——何羅乃萱師母 家庭發展基金總幹事 「這本書看到柏滿的人生相當精彩⋯⋯每個人的人生總面對不同的境遇,在末世會有更多的挑戰,如何在VUCA(動蕩、不確定、複雜、模糊)的世代得到平安喜樂,柏滿的書提出了很好的建議:『忠於召命、謙卑順服、表裏合一』。書中每一章亦附上默想應用,讓讀者可以聯繫自己的境況,並與神更加親近。」——梁錦松先生 南豐集團董事長兼行政總裁
繼《慷慨是一種祝福:不做金錢的奴隸,學習成為人生的好管家》,作者坦誠又幽默地分享他學習慷慨之道後的新經歷,由從事銀行及金融界的工作至成為作家及講員,在世界各地遇見不同的人,在各教會和活動中分享作管家的召命,他學習順服上帝的指引,將生命各方面交託給上帝,並再次經驗上帝奇妙的作為,鼓勵我們一起體驗生命的轉化。
我們每天上班,營營役役,究竟為的是甚麼?規劃人生下半場,難道只是為了「準備退休」,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職場生涯的第二程,可如何走下去? 本書關乎人生下半場要思考的六個重要問題: 1. 此刻的你,快樂嗎? 2. 窮是甚麼,富是甚麼? 3. 退休是為了自由自在的生活? 4. 你找到屬於自己的優勢嗎? 5. 你找到自己的生命祭壇嗎? 6. 今生之後,又如何呢? 本書由作者的個人經歷與思考論述交織而成,演示成就、意義和傳承的人生變奏,闡明人生規劃的觀念與工具,引領我們重新調整面對生命的態度。作者認為,任何轉變的成功關鍵,端在乎有否一個順利的過渡;規劃人生下半場,就是積極尋找自己的「生命主場」,不斷尋找更好的時機,好好過這一生。 (本書初版名為《殺死你的不是轉變:人生下半場要思考的6個問題》)
共度婚姻時光,就像坐在摩天輪上…… 坐在高端上,要有迎接低谷的準備, 降落低處,也可以有重新出發的可能。 何志滌,中國基督教播道會同福堂創堂牧師,早年他與妻子羅乃萱(現任家庭發展基金總幹事)蒙召往台灣宣教,四年後回港服事。近年,他倆常應邀主持婚姻講座,談的是婚姻中的甜酸苦辣,先後合著出版《姻上加恩》及《旋轉木馬上的婚姻滋味》,寫盡了婚姻的日常與無常。 如今,何志滌牧師與何羅乃萱師母結婚已經四十載,牧師退休了,女兒結婚了並誕下乖孫,他們恍惚又走進了另一個境界。本書正是他們夫妻倆第三本「雙劍合璧」之作,娓娓道來婚姻的真諦,以及讓婚姻細水長流的領悟。
你有無試過…… 好努力讀經,但俾教會前輩話你自高自大? 明明係講員解錯經,但又俾人話你唔尊重講員? 諗住好好服事青少年,卻俾執事話你教壞細路? 我哋試過,真係堅試過唔少添…… 或者,這就是人生的一部分 也是信仰的一部分…… 這本小書,是用漫畫去刻劃、去反映教會的光怪陸離,只希望有人願意去看,願意去聽,願意去思考,甚至去回應,否則,教會有咩前景?
本書記錄了作者的一段「反直覺」信仰旅程,可當中卻經歷到上帝的引導,從一個金錢的奴隸,到學習成為金錢的管家,嘗試遵循聖經對金錢、財富的教導,抗逆社會主流的拜金文化,與缺乏安全感共舞——就是由金錢物質所築起的安全感,一步步走上信心之旅,經驗上帝奇妙的作為。本書更附有小組學習指南,幫助讀者反思和討論,適合個人及小組研讀。 名人推薦 「容易閱讀,馬上被吸引了。我真是坐在椅子上一次讀完,覺得內容簡短又精彩萬分,令人手不釋卷。……相信本書可以幫助讀者學習信心的功課,以及成為管家教導事工的一本好教材。」——溫英幹教授《享受財務自由的12堂必修課》作者,台灣東華大學經濟系及財務金融系榮譽教授 「這本書為那些追求「成功」的年輕人,比如我,勾畫了一個藍圖。不管你是不是基督徒,這本書都將成為你的智慧寶庫。對所有尋求「真理」的人來說,這書也是一本絕佳的讀物。」——李治廷 演員/歌手 「從金錢開始談起,但更多的是講述上帝如何觸摸立仁的心。盼望所有讀到這書的人,內心同樣會被上帝觸動。」——廖宜建 滙豐銀行(中國)行長兼行政總裁 「透過認真踐行信仰,活出召命,在他身上流露基督的香氣。感恩他願意毫無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透過文字見證上帝在他生命中不一樣的作為。」——雷裕武 資深金融工作者,理財作家 「慷慨給予並不是一個計劃項目,而是一種生活方式。立仁正是以這種方式生活。與此同時,他的坦誠令人耳目一新……」——施力高( John Snelgrove )博士 香港葡萄藤教會創會牧師 「如果你願意在錢財方面成為上帝的忠心好管家,這本書就是為你預備的,我向你強烈推薦這本書!」——蘇祖耀博士,香港國際全備福音商人團契董事
以色列,是許多人心目中一生的必遊之地。 如今的以色列,有著地中海沿岸最漂亮的港灣,也有充滿現代魅力的繁華都市,那些城牆、古迹和文物都訴說著她迴腸蕩氣的歷史故事,吸引無數朝聖者到來尋找他們的信仰根源。 本書帶你以自助、自駕的方式,漫遊以色列多個城市…… 從耶穌出生成長之地,到苦路十四站; 從第一個神蹟發生的地方,到最後的晚餐之用餐處; 從抺大拉馬利亞居住的村莊,到彼得的故居遺址; 登上八福山,並走遍橄欖山尋找耶穌足印; 走過謙卑之門進入主誕堂,在聖殿山上穿越西牆隧道…… 全書四色印刷,刊出超過 180 張精美照片。作者期望藉著她旅途上的所見所聞,以及自助遊經驗分享,幫助更多人前來深入探索聖地,親身感受這片「流奶與蜜之地」。 「旅行不只是走馬看花,每個地方背後,都有她動人的歷史故事、民俗風情和文化底蘊。以色列不僅是一個旅遊熱點,她還擁有著源遠流長的宗教歷史、迷人而美麗的人文景觀。這次深度旅行,我跳出了書本上的認識,從一棵樹、一塊石頭、一座山城、一個農村、一個漁港,一點一滴的親身與這聖地的歷史相遇,以自駕及其他的交通方法,深入探索以色列,感受每個城市的不同氣息。」
教育是人影響人、生命影響生命的工程。 香港著名教育工作者、英華小學校長林浣心女士,歷年來接見超過萬名面試的孩子和家長,看盡孩子百態。幾十年來,林校長的小小信箱,不知盛滿了多少心靈故事,培育著生命奧祕的種子成長。林校長鼓勵孩子寫信,目的除了是讓他們用文字表達自己的情感,更是為了建立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係。 繼《讓孩子的愛與夢飛翔》之後,林校長再次向我們展示生命教育、創意教育及情感教育的力量。她深信,惟有愛與關懷、信任和鼓勵,才是我們給孩子應付人生各種挑戰的最佳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