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的「自尊強化運動 」, 已經讓自我變得比過去更焦慮、寂寞、脆弱、封閉…… 超自我時代,人人都需要的一本書! 紐約時報暢銷榜榜首《逆思維》作者 亞當‧格蘭特 強力推薦 ★★★★★亞馬遜網路書店五顆星佳評如潮 當我們來到安迪.沃荷預言,每個人都可以成名十五分鐘的時代。 自戀性格,重視自我,成為所有流行文化,社會心理的主要焦點。 我們怕被別人看見「真正的我」,所以假裝自己很懂; 我們覺得自己是正確的一方,夫妻伴侶吵架絕不讓步; 我們以為高人一等,掌握支配權力,當作是自信的表現; 我們不想面對一團亂的現實,選擇逃避,躲起來,以為這樣就安全了…… 當每個人習慣看向自己的肚臍眼,每個人都想保護自己這顆虛胖又脆弱的自尊心,「自我」已經登上了神壇地位…… 戴瑞.凡.湯格蘭博士提出長久以來被大家忽視的古老安靜美德:謙遜。 如果我們的整個價值體系都以自我行銷為導向,獎勵每個人自戀, 但我們對這樣的價值追求又徹底無力,「謙遜」是一道強而有力的光與力量。 他提出四個領域:關係型、智識型、文化型、存在型,也就是包含人際關係、思考想法、生活方式與生命。 透過看到自己能夠改進的空間,我們得以成長; 透過承認自己的懷疑,我們得以學習; 透過接受自己的價值觀不過是眾多價值觀之一,我們得以跟與自己不同的人產生真正的聯結。 作者以社會心理學的堅實後盾,為我們打造一劑從內到外的謙遜之藥, 論理清晰不失幽默,提出人人都可以實際運用與思考的解方。 也許活在這個世代,我們無法對「自戀」與「自私」免疫, 但因為「謙遜」,我們坦然接納真正的自己,培養自我洞察的能力,善待自己,克服自慚形穢, 對自己的生命有了自主權與安全感,繼而充滿勇氣,與世界互動。 【關於謙遜】 謙遜的第1個特質,清楚了解自己,包括優點與弱點,也就是自知之明。 謙遜的第2個特質,你必須要能自省。覺察自己的優勢跟擅長。 謙遜的第3個特質,為他人著想。重新建構自己的世界觀,讓自身不再是世界的中心。 謙遜是讓你接納真實的自我,以及讓你相信自我的價值源於你就是你。 不需要額外做什麼才需要被關愛或被接納,你是圓滿的。 這樣的體認能讓你自由,並且改變你的人生。 本書特色 謙遜,一個古老但陌生的美德,消失在我們的社會中已久,而在這個自我的時代,謙遜將成為拯救我們日漸孤獨的解方── ◆完整解構「謙遜」,從定義開始,由淺入深談論「我們為何需要謙遜」以及「謙遜可以帶給我們的人生禮物」。 ◆作者分享許多日常生活案例、各式研究成果,文字條理分明、親近易懂。 ◆人人必讀:「從我變成我們,修復親密關係的傷害」!
我們行走, 是為了尋找自我,捨棄自我, 以及再度發現自我。 行走是一種時間經驗,也是一種空間經驗。 是一種對緩慢的禮讚,一種對漫不經心的品味。 行走,讓我們回到童年,那種無牽無掛的繞道再繞道, 即使沒有旁人,也會唱歌、跳舞,孤獨而熱情洋溢。 如果跑步是一首搖滾樂,那麼行走應該是一首爵士樂, 每個人都可以依照自己的節奏即興演出。 在踏出每一段陌生路途時, 都有無盡的可能性,而這個可能性也是「自我的可塑性」, 走著走著,身體、感官、情感、時間、空間都變了。 法國作家大衛‧勒‧布雷頓以詩意的散文風格建構關於「行走」的三個時間層面: 我們夢想它;我們實踐它;我們記憶講述它。 在步伐與與步伐之間,他為我們召喚橫跨數個世紀的行走典範, 尤里西斯,梭羅,松尾芭蕉……所有無法忘懷的深刻境界, 在科技化,AI化統治的遲鈍人生面前,我們因為行走這個簡單的動作, 得到寧靜的樂趣,幸福的療癒,自由的生命。 行走是最簡單的旅行 本書特色 一本讓你忍不住一直畫重點的書! 步行者放慢了世界的速度,以徹底重拾世界。 ★作者以人類學、歷史、宗教、文學等面向,深度挖掘行走對生命的各種影響。 ★透過身體重新尋回世界,打破過度一成不變的生活,充實探索的時光,舒緩一天的煩憂,渴求換新、冒險以及遭遇。 ★本書在日益科技化的世界中,為吾人揭示其針對心靈疲憊時所具備的治療特性。
2014年曾是阿富汗呼聲最高的女總統候選人 寫給黑暗世代的生命之光 請讓阿富汗女人用第一人稱發聲! 再資深的戰地記者都寫不出的故事, 這也是美國介入阿富汗戰爭後,來自現場最真實的聲音,值得一讀。 ____「獨立評論@天下」頻道總監/作家 廖雲章 長文推薦 來自轟動國際被削鼻女孩的國度, 21世紀仍在恐懼中存在的國度──阿富汗, 作者法齊婭痛苦卻深愛的國度。 當她走入男性威權,政治迫害的核心時, 她想起長大的家鄉, 和看似富裕卻危機環繞的家庭, 有政治威權的父親面對的重重殺機, 有溫暖與愛的母親面對的生離死別, 支持她讀書的哥哥,那充滿光亮的微笑。 她思念的眼淚不斷湧出, 失去的痛不斷地敲打她的心。 在她尚未脫離迫害與恐懼的阿富汗中, 她要告訴她的兩個女兒與阿富汗的女兒們, 就算身處最艱難不合理的世界, 一定要用勇敢與愛, 活出最美的生命之光! 21世紀,最感人與驚駭的真人真事,一定要記住的名字:法齊婭.古菲。 如果塔利班重掌政權,這些女孩們將再次被迫回歸家庭, 躲在罩衫跟重重桎梏法規下永遠保持沉默……阿富汗也會再度步入黑暗時代。______法齊婭.古菲 Fawzia Koofi 本書特色 親愛的女兒,如果真有這麼一天,我希望妳們知道這本書的每一個字都是為妳們而寫。 我希望、也需要妳們跟阿富汗其他孩子們一樣,能了解我努力奮鬥的過程跟目標。 我對這個國家所懷抱的夢想,將會在妳們身上延續下去。__法齊婭.古菲 Fawzia Koofi
這一生的每一分鐘, 我都在絞盡腦汁地想辦法活下去…… 開啟兩韓理解之路 一個出生北韓 一個出生南韓 因為這本書開始同理彼此 她的人生才是真正「愛的迫降」 她叫朴智賢,國籍北韓。一個初春的夜晚,她橫渡圖們江,那時白雪覆蓋江面,她的皮膚和髮絲結凍僵硬,每跨一步,就與恐懼同在。臨走前,她寫一封信給父親,留了一碗飯在他身邊,如果父親餓了,至少他能吃到一點米飯…… 她叫徐琳,國籍南韓。小時候參加反共海報比賽獲得銀牌,寫著「打倒共產黨」的作品還貼在房間裡,因為父親外交官身分,移居倫敦,從一個國家入境另一個國家…… 她們的韓國被分裂一北,一南,她們曾是敵人,是政治意識相對立的兩方。 但她們都說著同樣的語言,一樣愛吃泡菜,一樣有幸福無邪的回憶;因為一次偶然的採訪相識,生長在不同世界的兩韓女子,第一次以母語交換彼此的生命故事,囚改營的逃亡,大饑荒的哭喊,生離的淚水,要以什麼樣的文字?要以何種心境?才能沒有罪惡感,冷靜記錄? 「如果這個國家沒有分裂、沒有遭到日本占領、沒有爆發韓戰?我們會成為什麼樣的女性?」 理解可以取得信任,祝福可以交換盼望,當她們認同彼此是手足血液,這一段混雜著友誼與關懷,善意與呵護的情感,不再僅僅只是脫北者的生命之歌,而是生而為人,和解的見證。 本書特色 ★本書北韓作者朴智賢獲頒 國際特赦組織英國分會「Amnesty Brave Awards 2020」獎項,鼓勵她在促進人權進步上,不屈不饒的努力與付出。 ★國際特赦組織以本書故事特別拍攝記錄片
我沒有偏心哪一滴雨,每一滴我都喜歡。我沒有害怕任何罪惡,因為我跑得比誰都快。我的皮膚和怪腔調裡包裹著一顆熾熱的星星,就像鴿子一樣飛翔自在……天空想下雨,把地上的血沖走。這是死掉的男生的血,他在阿喬炸雞店前被殺了,血流得到處都是。小孩子不應該被殺,但在倫敦這裡似乎不是。我叫哈利,今年11歲,剛剛從迦納搬來倫敦。學校裡的老大叫我幫他們做事,說不做就是敵人,但我才不幹呢。要我做壞事,我寧願當警探幫死掉的男生找出兇手!我去河邊找兇器,收集嫌疑犯的指紋,用望遠鏡監視他們的一舉一動……找出兇手,我們才能跑在死亡的前頭,才能「永遠」和愛的人在一起。我愛媽媽,我愛爸爸,我愛姊姊,我愛還是小貝比的妹妹。我愛同學帕琵,我愛常常來陽台拜訪我的鴿子,我愛泰利的狗。我愛把自己指紋燒掉的阿姨,我愛我最好的夥伴狄恩。我愛我的飛毛腿,我愛樹,我愛星星……我愛這個世界!努力好幾個月,我快把證據找齊了,快要天下太平了啦!可是好像有什麼人在等我。從跑過的風中,我嗅到恐懼……抬頭看,我的鴿子站在欄杆上,用牠粉紅色的眼睛看著我,好像在對我說:別擔心,我會為你帶路……作者訪談一、 您是何時知道自己想當作家的?我很小就發覺自己想要當作家,大概是六、七歲的時候。我記得那時候我就很愛看書,從那時候開始我就一直想要當作家。我覺得非常幸運,可以有機會實現畢生的夢想。二、 《都嘛是怪腔男孩》的靈感是來自哪裡?最大的靈感是新近對英國的兒童,尤其是住在貧民區的兒童的批評。許多人對這個國家的兒童的持刀犯罪和暴力行為爭論不休,我自己也是在類似書裡的平價社區長大的,我想要表現出這些兒童的生活的正向的一面,用一種之前未必有過的方式說出他們的故事。三、 本書中您最喜歡的角色是?所有的角色我都喜歡──他們都有獨特的聲音,有自己的精神──不過一定要選的話,我會說是主角哈里遜。我們透過他的眼睛去看世界,他也是故事的敘述人,我非常愛他;他對世界有那麼多想像,是那麼的好奇,我覺得寫他也是給我自己一個啟發。他是我很有興趣的一個人物,而且他也是好孩子,我非常喜歡他。四、 您的角色和故事都做過什麼研究?我想是要看是什麼樣的故事。我很幸運,這一本書有許多材料都來自我自己的經驗、我自己的背景,所以我有現成的資料。書中許多角色是根據我在成長過程中或是成年後認識的人而塑造的。另外,我覺得張大眼睛、打開耳朵,看新聞看報紙──也就是注意你四周的人事物──也可以幫助你發展出一個完整原創的故事。五、 您最愛的第一本書是什麼?我記得我愛上的第一本書好像是馬克吐溫的《湯姆歷險記》。我記得是六七歲的時候我的祖父母給我的。我記得這是第一本讓我一讀再讀的書,也是第一本讓我有「大丈夫亦若是」這個想法的。六、 關於您的下一本小說,可不可以稍微透露一點?我可以告訴你這是真人真事,他是我認識的一個印度人,他有一個非常不一樣的嗜好:他專門破世界記錄,而且都是考驗毅力和體力的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這本書半是傳記半是小說,我希望能在不久的將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