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手指頭做不了事 還得要五根手指頭齊心才行 試看看讓大拇哥靠在手掌裡休息 還能順利做事嗎? 如果我們的手少了大拇指,其他的食指、中指、無名指到小指,還能順利的工作嗎?這是一本將手指們擬人化的可愛繪本。 有一天,小主人不小心打翻盤子了、從一向擅長的單槓摔下來了,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大家一致認為是大拇指偷懶,才會害得小主人受傷。大拇指其實不是故意要偷懶,原來是前一天被小主人壓在頭底下睡了一晚,整個身體都麻掉了,不方便做事。後來,大拇指真的被車門夾傷了,還去醫院包紮。這下可真的少了大拇指啦!小主人也只能用左手做事!吃飯要媽媽餵、上廁所也要人幫忙。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一點也幫不上忙,這時候他們才理解了大拇指有多重要。大家輪流向大拇指說對不起,等到大拇指傷好了,又一起快樂地分工合作。在大家向大拇哥道歉時,作者安排了大拇指輪流靠向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算是擁抱和接受道歉。在這裡,小朋友可以發現大拇哥可以輕易地觸摸到其他手指們,如果大拇哥不靠過來,其他手指們是碰不到大拇哥的呢! 透過這故事,小朋友們可以理解人體上每個部位都被賦予各自的角色和功能。即使每個功能看似微小,但只要齊心協力,一定能夠不斷擴展我們能做到的事情。 ★以圓滾滾的簡單線條,貼近孩子口語的文字,引導孩子認識手指的功能、理解合作的意義!
關於不可能達成的任務這件事 除了努力之外 或許動動腦也會找出一條新出路 繪本故事永遠令人驚喜的一點,便是總能隨著時代的不同而發展出更貼近當代孩子的思維和趣味。以往我們總是看到繪本在處理「看似不可能的任務」這個議題時,鼓勵孩子努力不懈,然後終有一天就成功了。現在,關於不可能的任務這件事,有了新的詮釋方式。我們在這本《想要當郵差的蝸牛》中,看到了有趣的創作新意。 蝸牛的夢想是當個出色的郵差,但是,我們知道蝸牛爬得很慢呀!所以這是個不可能的任務啊!當然,蝸牛不會就此放棄的,他應徵上了郵差的工作,很努力地開始了送信的任務。但是,努力歸努力……他給刺蝟送個信,16天才送到;再5天(16+5=21) ,青蛙的信才送到;再3天(21+3=24) ,鼴鼠的信才送到;再7天(24+7=31),翠鳥的信才送到……翠鳥收到信時,火冒三丈,還到郵局抗議!因為她收到的是烏龜的慶生邀請函,慶生會早就結束啦!其他人也都因為蝸牛的緩慢而耽誤了收信的時效。 蝸牛很沮喪,懷疑自己還能當郵差嗎?所幸郵局的同事很有同事愛,大家紛紛替蝸牛想起辦法。有人提議把蝸牛從山坡上滾到山下去送信,也有人提議把他往收信人的家丟過去,但這些方式都怕會傷了蝸牛,討論的過程充滿趣味,孩子讀了,肯定哈哈大笑。最後,想出來的好方法,就是讓蝸牛坐在紙飛機上飛著送信。蝸牛可以用他的腳緊緊地吸住紙飛機,這樣一來,也就不會有摔下來的危險。果然是一個聰明可愛又機智的好方法呀! ★風趣幽默的事件,可愛逗趣的對話,讓孩子歡樂閱讀!
孩子要努力 媽媽放輕鬆等待 所有偉大的成就 都是從小事開始的 所有父母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最最頭疼的一件事之一,應該算是小孩做任何事、學任何才藝或樂器都是三分鐘熱度的問題吧!這本義大利繪本講的也就是這個令所有大人煩惱的問題,但是義大利作家以一個輕鬆詼諧幽默的故事去討論這個問題,或許可以給我們另一個角度的思考。 小猴子和所有孩子一樣,做事總是三分鐘熱度。從小他嘗試學習各種不同的運動:空手道、騎馬、射箭……但他從來沒有上完一堂課。樂器呢?他也嘗試過很多樂器。但都只學了一天。拼圖、閱讀也是都一樣,從來沒有完成過。「你這輩子有辦法完成任何事情嗎?你會一路堅持到最後一刻嗎?」媽媽總是很煩惱地問。但小猴子只是聳了聳肩膀,走掉,看似蠻不在乎的樣子。透過畫面,我們會看到小猴子連吃香蕉,都只吃了一半。這樣的畫面,看在小讀者眼中,也像照鏡子一樣,想想自己不也是這樣嗎?讀了也會不禁莞爾一笑吧! 故事就在小猴子一切看似半途而廢、媽媽也不知所措的事件中進行著,作家以幽默的筆法描述小猴子的無法堅持到最後一刻,比如說他想去獨旅,卻連車站都還沒到就放棄了,讀來還真的有點好笑。但是,在畫面上,我們看到的是小猴子躺在大行李上曬太陽,身邊是大自然的鳥語花香,一派悠然自得的樣子。所以,認真說來,小猴子的半途而廢也不是完全毫無所得的。在他的心裡,或許有一些感受、有一些收穫,不是外人看得見的吧! 做事無法堅持到最後一刻,自然不是什麼值得鼓勵的好事,但是,大人們其實也不必太過焦慮。像我們故事中的小猴子,最後,媽媽很驚訝地發現他終於完成了一件事——就是把一整條香蕉都吃完了!多麼可愛又有趣的結局呀!這就是時候到了吧!成長不就是這麼回事嗎? ★以豐富的色彩、風趣幽默的事件,描述孩子半途而廢的趣事,必定能引起孩子情感共鳴!
跑快一點,就能快點到達嗎? 跑快一點,會不會錯過了路上的好風景? 有一隻個性很急的小野兔,他總是行色匆匆地趕路,他常常不知道目的地是哪裡,但還是急急地趕路。在趕路的過程中,小兔子可能撞到其他路人,但他不在乎;小兔子因為太急,踩到洞而摔倒,他爬起來立刻再趕路,也不看看自己是不是受傷了;帽子被風吹走了,他也不停下來撿……一切都因為他真的太急了,只是一心一意想快一點。 這麼急匆匆的趕路,小兔子因為不願意停下來辨認方向,其實繞了很多冤枉路。最後,當他抵達目的地時,這才發現其他人早就已經到了,小兔子竟然是最後一個抵達的!當其他人開始談論起沿途所看見的風景時,小兔子竟然完全無法理解旁人形容的風景!因為他只顧著趕路,根本沒看到任何風景,也錯失了許多美好的體驗時光。 這是一本在閱讀的過程中,讀者可以和書有很多互動的書。在每一個頁面,我們都可以看到小兔子急匆匆的身影和其他人的悠閒自在,形成強烈的對比。小讀者們可以在每一頁找找匆匆忙忙的小兔子在哪裡,有些頁面甚至看不到小兔子,因為他已經跑到下一頁去啦……很有趣的一本書! ★以淡雅素麗的畫風,輕輕描繪出一段追求速度卻遺忘了品味欣賞的故事,深刻打動人心。
玩躲貓貓遊戲 學數數兒和提升幼兒的觀察力 趣味學習是最好的學習 可愛貓咪已經吸引目光 本書原文為日文。出版十幾年,至今依舊停留在各大通路的暢銷榜上,儼然已經成為經典,是很適合孩子閱讀、提升孩子的觀察力、認識各種不同職業、快樂學習數數兒的圖畫書。 躲貓貓遊戲一向是孩子們的最愛。故事發生在一棟30層樓的公寓裡。住在一樓的老奶奶養了30隻不同花色、不同個性的貓咪。有一天,愛玩的貓咪們趁老奶奶不注意,咻的往外跑,一下不見了蹤影,和老奶奶玩起捉迷藏。牠們躲在每一層樓裡,有的調皮、有的破壞、有的貪吃、有的愛睡、有的膽小……每一層樓都有不同的事件在進行著,貓咪們也來湊一腳。貓咪們的出現,會為每一層樓帶來什麼意想不到的故事呢? 這本圖畫書藉著尋找貓咪的遊戲,讓孩子學會1到30的數字,也讓孩子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討論大樓裡住的各行各業的人們。 閱讀本書,讀者也會發現一件很有趣的事:從封面到內文,垂直的閱讀方式,就像真的爬了30層樓去尋找貓咪,充滿創意的心思,讓閱讀感覺變得更立體。尤其繪者將每一頁的貓咪隱藏得很好,每翻開新的頁面,就會有不同的場景出現,30層樓的大樓裡,有著各行各業,有醫院、學校、水族館等,在一棟大樓裡就可以看到不同的職業,是讓孩子在趣味中學習、一本很棒的書。 ★暢銷經典,吸引不同世代的孩子,找貓咪、認職業,學觀察、養品味,一本書多樣趣味!
孩子有分離焦慮 媽媽也有掛念焦慮 這本暢銷經典為媽媽和孩子的牽掛依戀做了最好的描述 媽媽上班的時候會想我嗎?一看這書名,孩子覺得這不就是我想問的嗎?媽媽覺得這不就是我天天掛念的嗎?書名,已經引起讀者共鳴。 本書原文為韓文。作者以一天為時間軸,以同一時間左右跨頁互相對照的方式,呈現出媽媽上班、孩子在學校各自做了些什麼又發生了哪些事,是一個關於母子親情、相互依賴,寫實動人的小故事。 星期一早上,媽媽喊著恩菲快起床!趕快吃完早餐,要去幼稚園了!媽媽也不時催促她「快一點!」、「再快一點!」。可是,恩菲不想起床、不想吃東西,也不想去幼稚園。「媽媽,妳可以不要去上班嗎?」媽媽趕時間,一聽頓時生起氣來,恩菲的心情也變得更糟了。好不容易,媽媽終於帶著鬧彆扭的恩菲出了門,一路趕、趕、趕,恩菲只能被媽媽拉著跟在她後面追。一到幼稚園,媽媽轉身就往捷運站狂奔。等媽媽趕上車、平靜下來,才想到剛剛只顧著趕車,沒好好跟恩菲道別,心裡突然感到很不安。而這時的恩菲,被老師帶進冷冷清清的教室,臉上一點笑容也沒有。媽媽知道恩菲心情不好,到了公司很擔心她在學校哭鬧,於是打了電話給老師。聽到恩菲沒事,這才放下心來。而在這同時,恩菲的同學們陸續走進教室,她的好朋友智苑開心的向她跑了過來,教室也頓時熱鬧起來。 媽媽和恩菲各自開始一天的生活。在這一天中,媽媽順利的工作,也遇到了挫折;恩菲愉快的和同學們遊戲,也和同學吵了架…… 孩子一面玩一面期待著趕快回到媽媽身邊,媽媽也是一面工作一面心繫著孩子在學校是否安好。故事最後,恩菲問媽媽,今天上班做了什麼?媽媽回答,想恩菲呀!有了這句話,恩菲更有力量繼續每天與媽媽分離的生活,她知道即使媽媽不在身邊,心裡還是掛記著她;相對的,媽媽也有了力氣面對每天充滿壓力的上班生活,因為,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內心真是滿足!這故事,一定會引起孩子與媽媽的共鳴,也是孩子與媽媽增加情感的最佳共讀繪本。 ★細膩寫實地描繪出現代親子生活,媽媽上班、孩子上學,彼此掛念又相互支持的溫馨,感動無數媽媽和孩子,成就此書為經典!
一本令人讚嘆的、充滿創意的直觀學習書 將一天的時間作息、奇數和偶數、質數和因數成功的用圖像表達 第一眼看到這本書時,大家都會被書中呈現的豐富色彩所吸引。然後第一個念頭就是開始找每一頁圖裡和數字相對應的動物數:0的那頁,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洞、沒有任何動物;再來1的那頁,有一隻老鼠探出頭來;2的那頁,有2隻老鼠出來了;3的那頁,有3隻小老鼠在玩耍;4的那頁,出現了1隻貓在抓3隻老鼠……一直數下去,出現的動物也愈來愈多,畫面愈來愈豐富。如果你以為這只是一本數數的書,那就太小看這本書了呀! 仔細看,從前扉頁開始的星空,作家已經透過畫面告訴我們:這些數字也代表時間。0是凌晨,1是半夜一點,所以有一隻老鼠跑出來玩了……4是四點,一隻貓咪跑出來活動了,7是七點,有一個人醒了……作家也巧妙地將一天24小時的活動安排進畫裡了。透過每一頁所描繪的活動,孩子可以理解晝夜及時間的概念,同時也在找動物數數的過程中,發現畫中所藏的許多細節,引發閱讀樂趣。 只有這樣而已嗎?如果你這樣想,你可就太小看作家了呀!這位作家本身是數學系畢業的,他致力要將插畫和數學結合。 在這本書裡,數字是以森林裡的樹木出現的,比如4是一棵樹上有4個個別的分枝,也可以是一棵樹上有2+2個分枝,作家藉由這樣來告訴孩子:4可以是一個4或2+2,6可以是一個6或2+2+2或3+3……這就是質數和因數的數學概念了呀! 作家還用顏色來讓孩子理解數字的關係:1、3、5……這些是質數,所以樹上的分枝只出現一個顏色;如果是像8這樣的因數,可以是4+4,就會用淺黃色和較深的黃色,層層加上去…… 這真是一本很精彩又有趣的學習書呀! 今年在波隆那書展中,作家親自解說這本書的內容及創作企圖,立刻吸引萬千目光,驚豔四座。實在是很厲害的一本書呀! ★以圖像結合數學概念,讓孩子的學習成為有趣的、引人入勝的直觀體驗。
不管你長得是圓是扁,不管你聰明不聰明 每一個孩子,在自己媽媽眼中都是最漂亮的孩子 通常表現親子關係的繪本總是溫馨感人,有時還令人感動得落淚,但是,這一本不一樣!保證讀者讀了……大爆笑!非常有趣的一個故事,也真實地反映出「每個媽媽都無法客觀地看自己的孩子,都是戴著媽媽濾鏡寵溺地看著自己心愛的孩子」,幽默中透著現實的趣味。 森林裡,孔雀先生是被公認長得最漂亮的鳥,貓頭鷹太太則是最醜的鳥。有一天,貓頭鷹太太要替孩子送便當到學校,路上遇見孔雀先生,孔雀先生請貓頭鷹太太也順便幫他送便當給孩子。貓頭鷹太太一口答應了,但是,怎麼找到孔雀先生的孩子呢?孔雀先生很得意地告訴貓頭鷹太太:「妳去找那個全校最漂亮的孩子就是了!」貓頭鷹太太在學校仔仔細細地看了所有孩子,還叫孩子們排隊讓她從頭到尾、上上下下比較一番,很努力地想要找出孔雀先生口中那個最漂亮的孩子。 回家的路上,貓頭鷹太太又遇見孔雀先生了。孔雀先生很得意地問貓頭鷹太太:「妳應該把便當送給我的孩子了吧?妳一定一眼就看到我家那個全校最漂亮的孩子吧!」 貓頭鷹太太很為難地說:「事實上,我在學校找了又找,也很認真地比較了所有孩子……但是,我實在是找不到任何一個比我家的孩子更漂亮的孩子呀!」 ★絢麗豐富的色彩、風趣幽默的對白,充滿生活趣味的情節,神結局,孩子看了肯定大笑!
面對死亡,或許並不一定要悲傷 看看這群天真的孩子如何以另一種眼光看待死亡 …… 以往我們總是認為生命教育的議題,是個比較難以和孩子討論的沉重議題,特別是要和孩子談論死亡,總是不知如何開口,深怕嚇到孩子或引起孩子傷心。現在,我們看看北歐的瑞典作家如何以幽默風趣的另類眼光,帶孩子們觀看生命、討論死亡這件事! 幾個孩子無意中發現一隻蟲蟲一動也不動了,他們認為蟲蟲死掉了,有人提議為蟲蟲辦一場風風光光的喪禮,於是幾個孩子開始模仿起大人世界的喪禮過程。喪禮中,要有人唱歌、有人哀悼死者、頌揚和懷念死者。這些孩子們一一模仿,唱歌的唱歌,哭泣的哭泣,大家分工合作。然後,他們還慎重其事地為蟲蟲挖了一個墓地,小心翼翼地幫蟲蟲下葬。終於完成喪禮後,其中一個孩子問:「現在蟲蟲變成骷髏了嗎?」另一個孩子回答說:「明天我們再把他挖出來檢查看看!」看到孩子們的慎重其事和天真無憂慮地看待喪禮,不禁令我們對生死有了另一番豁達的體悟。 最最震撼的是,再翻開一頁……我們會看到被埋進土裡的蟲蟲在地下愉快的快速移動著!就在孩子們以為蟲蟲已經死掉的時候,其實蟲蟲已經展開了另一段旅程了呢!這是一種嶄新的看待死亡的眼光,死亡也許並不是結束,而是另一種形式的旅程的開始。這麼一想,對於逝者,活著的人是不是能寬慰一些地給予祝福而不只是悲傷呢? ★故事過程幽默爆笑,結局頗具震撼力道,以最新穎的角度和孩子談生命教育!
戶外探險很好玩,是因為可以自己動手做 還有,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亂七八糟又好玩的事 …… 這本書裡所描繪的孩童世界,允許亂闖亂逛,允許自己做想要的東西,肯定是所有孩子夢想中的夢幻童年生活吧! 一群毛孩子結伴說要出去玩,去哪玩呢?沒人知道!在外面走了又走,到底是走到了沒呀?沒人知道!有的孩子累得耍賴說他一步也不想再走了,有人就幫著勸說再走一下。反正就亂亂走、亂亂逛,完全沒有任何計畫。然後,他們發現好像有一個人不見了!誰不見了?也沒人知道!哈哈,這就是幼齡孩子的天真。這下有事做了!他們準備尋找這個失蹤的同伴。所謂的尋找,其實又是一陣漫無目標的亂走。直到天快黑了,他們依舊沒有找到同伴。於是,幾個人開始計畫為自己蓋個小屋。蓋小屋需要材料,大家分頭去撿樹幹木頭來備用,這整個畫風可愛又逗趣,看著這幾個孩子忙進忙出,很像一回事,讀者肯定看得哈哈笑。 臨時的小屋蓋好了,大家擠在裡面過夜,有的孩子怕黑怕鬼,睡不著。這個時候,外面又傳來奇怪的聲音,就在大家嚇得魂飛魄散、驚聲尖叫時,這才發現原來是那位失蹤的同伴回來了…… 折騰了半天,大家終於一覺睡到天亮了。遠處傳來媽媽的叫聲:「早安啊!早餐準備好囉!」 畫面拉遠,讀者們終於看到了全景!……原來、原來孩子們蓋的小屋就在家門口!我們以為的大探險,其實只是在家門口而已呀!但是,對於孩子來說,這一趟真的是大探險了呢! ★以簡單的線條勾勒出孩子亂闖亂逛、無俚頭的爆笑生活趣味,孩子看了肯定大笑!
永遠懷抱著美好和希望看待世界的孩子 相信著一定會有好事等著我喲! 這是一本鼓勵幼齡孩子以美好的、期待的眼光看待世界的溫馨繪本。 每個人每天都會期待有好運氣好事發生在自己身上。但是,好運好事到底是怎麼來的呢?這本書給了孩子很好的答案…… 故事以孩子第一人稱的口吻進行,講的是尋常的生活細節,像是孩子會說我可以自己把水果洗乾淨,然後期待著:這樣就會有好事等著我喲!那是什麼好事呢?好事就是媽媽會很高興。然後孩子請媽媽吃水果,孩子看著媽媽的笑容,認為這就是發生在他身上的好事了。再一則是孩子努力地把窗戶擦乾淨了,也是滿心期待會有好事發生。這次的好事是透過閃閃發亮的窗戶,看到了爺爺奶奶的微笑,老人家對孩子說:「謝謝你的用心!」透過這些日常的小事,帶給孩子生活感,並且體會到「凡事只要我盡力做、用心做」,隨後便能帶來心滿意足的成就感,也就是好事會發生。 但是,生活也不一定總是順遂的呀!孩子也提到他生病了,雖然很想去學校和同學一起玩,但還是沒辦法,只能待在家裡休息。這個時候還能有好事發生嗎?有的!有的!同學們竟然來探望生病的他啦!大家給他溫暖的問候和打氣,祝他早點好起來。原來,無論如何,總是會有好事等著我呀!只要努力和懷抱希望…… ★讓孩子理解好事的發生是可以靠自己努力爭取的,培養樂觀的態度是很重要的。
這是一個比酷比炫比花俏的世代 但也總有一些樸實有內在實力足以吸引人目光的人或事存在啊! 暢銷作家阿部桃子帶來的最新作品,同樣以幽默風趣的畫風和筆觸,和孩子們討論如何在一片喧鬧的、表淺的流行中,發現自己的美好特質,找到自己的定位。 故事發生在一間甜甜圈店裡,這家店有各種口味的甜甜圈,有淋上糖霜的、有沾滿不同巧克力口味的、有放上不同配料沾醬的,也有灑上五彩繽紛巧克力米的甜甜圈。這些華麗的甜甜圈就像超級巨星,她們總是被擺在櫥窗的最上層,大部分的客人也都會挑選這些美麗誘人的甜甜圈購買。那些口味單一的、沒有太多裝飾的甜甜圈,會被擺在櫥窗的最底層,時常乏人問津。 一個糖霜肉桂甜甜圈也在這個底層,她不滿意自己平凡的外表,一心一意嚮往那些華麗甜甜圈的五顏六色外貌。一天,店裡來了一位小客人,糖霜肉桂甜甜圈多麼希望這個可愛的小女孩挑中她呀!為了爭取小女孩的注意,糖霜肉桂甜甜圈不顧一切的跑進廚房,把所有一切可以看得到的配料:巧克力米、奶酥、果醬……全都往身上沾裹,把自己弄成一個全世界最花俏的甜甜圈!沒想到一個不留神,甜甜圈滾了下來,身上所有的裝飾全滾掉了,還滾到了一處太陽可以直曬到的角落,把她僅剩的糖霜也曬融化了。就在變成幾乎原味的甜甜圈難過傷心時,那位正在挑選點心的小女孩竟然指著她,說:「我要這個甜甜圈!」最後,原味甜甜圈接受了自己的樸實外表,當然,她也證明了自己是個最美味的甜甜圈! ★以風趣幽默的方式讓孩子們理解做自己才是最棒的選擇。
父母對孩子的愛,到底有多少?會到什麼樣的程度呢?父母對孩子的愛,永遠比你所能想像的多更多!這是一本溫馨的展現父母之愛的精彩繪本。孩子當然知道父母是愛著自己的,但是,愛到什麼樣的程度?平常我們又該如何向孩子描述父母的愛呢?在這本充滿暖色調的美麗繪本裡,作者做了最好的詮釋。故事是以父母和孩子共度的每一個溫暖的時刻來呈現父母對孩子的愛。剛開始,孩子剛剛出生時,父母徹夜不眠的照顧孩子,所以文字以「我愛那些無數個因為照顧你而無法好好睡覺的夜晚,我對你的愛比那些無法成眠的夜晚還要多……」配上爸爸半夜憂心地探視睡在嬰兒床的小小孩。晚上睡不好,隔天早上當然很疲憊,在另一頁裡,圖像是媽媽抱著剛睡醒的小嬰兒,說:「我愛那些無數個睡眠不足的疲憊早晨,我對你的愛比那些疲憊的早晨還要多。」然後是「我對你的愛比你每天灑了滿地的麥片還要多……」、「我對你的愛也比你每天打翻、流了滿桌的牛奶還要多。」每一頁都是尋常的親子生活的日常,文字以父母的口吻深情地向孩子告白,即使是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處處蘊藏著父母無盡的愛。一個人從小到大吃過的麥片、打翻過的牛奶,肯定是數也數不完的,作者以比麥片更多、比打翻的牛奶更多,巧妙的將父母的愛比喻為在生活中時時刻刻都存在,也比孩子想像的多更多。就算孩子為父母在生活上帶來許多混亂,甚至讓父母無法安穩成眠,即使是這樣負面的生活影響,父母也甘之如飴地說:我愛你!比你想像的更多!★以柔和粉嫩的優美畫風描繪出親子間歡樂美好的相處日常,讓孩子從生活中感受父母深刻的愛。
什麼是長大?長大是學會以往不會做的事 長大是學會做以前不喜歡做的事整理房間!肯定是其中一件!這是一個小小孩成長的故事。媽媽告訴嘟嘟說等到櫻花盛開的時候,他就會變成大哥哥了。嘟嘟很疑惑自己怎麼會變成大哥哥。透過圖像,讀者們肯定可以理解媽媽要有新的小寶寶了。媽媽用一個很簡單的長大的概念回答嘟嘟,媽媽說:「現在不會做的事,到時候都會了喲!只是,你得練習……」嘟嘟左思右想,終於想到了媽媽所說的那件事!一定是整理東西!因為嘟嘟老是被媽媽吼說要把東西整理好!天真的嘟嘟又想到,要整理之前得先把家裡弄亂呀!於是,嘟嘟找了朋友來家裡玩,果真一下就把家裡搞得亂七八糟。玩了一會兒後,大家都回家了,也沒幫忙整理,留下一屋子的髒亂,讓嘟嘟自己面對。這個時候,嘟嘟終於有點能體會媽媽平時的心情了。就在嘟嘟準備整理時,媽媽回家了,一看髒亂不堪的家,正準備發火,嘟嘟趕緊說是自己正在練習整理房間。於是,媽媽帶著嘟嘟練習,而那些朋友們也在這個時候帶著點心回來幫忙了……這是個溫暖的學習故事,嘟嘟在長大的學習過程中,有媽媽願意陪著練習,有朋友不離不棄的幫助,自然地在生活日常中學會了自律、負責及不畏懼學習以往不會做的事。當然會變成大哥哥呀!★以幽默風趣的角度 帶領孩子學習整理空間 學習自我管理
成長 往往從家裡的兄弟姊妹之間的模仿開始模仿 有的時候會弄巧成拙 有的時候產生正向效果因為這樣 手足的情分才會如此特別鼬鼠弟弟很喜歡模仿哥哥,只要哥哥做的事,他就跟著做。鼬鼠的其中一個本領就是放臭屁擊退敵人,在這個故事中,作者很巧妙地將這個特質設計進情節裡。「騎士小風,臭屁攻擊發動!噗……!」當哥哥一邊大喊,一邊翹起屁股時,弟弟也擺出和他一樣的姿勢。「吉字小太,臭避攻擊發動!噗……!」(弟弟很有趣的發錯音,顯示他的模仿還不到位),這個時候,媽媽就會罵人了。告誡哥哥不要教弟弟做奇怪的動作。哥哥在下過雨的地上跳水漥時,跟著學的弟弟跳著跳著,跌倒了。氣急敗壞的媽媽又把哥哥罵一頓。類似的情節,在有兄弟姊妹的家庭一定不陌生。終於,哥哥受不了了,大聲的喝斥弟弟:「不要學我!」心裡很受傷的弟弟,委屈地哭了,從此以後再也不學哥哥了。不再模仿哥哥調皮搗蛋的弟弟,變成了一個乖小孩,會自己乖乖刷牙,上學時,認真的聽老師講故事,也會收拾玩具。因此很被媽媽和老師稱讚。沒有被模仿的哥哥本來應該覺得很輕鬆才對,卻因為只能自己一個人玩,任何好玩的遊戲玩起來都不好玩了。於是,哥哥回頭邀請弟弟可以模仿他了!卻在一次玩耍中受了傷,弟弟著急著想要安慰哥哥、讓哥哥開心,情急之下,翹起屁股,玩起以前的臭屁攻擊遊戲。竟然……真的放出臭屁了!當然,這象徵著學會這項鼬鼠天生本領的弟弟又長大了一點囉!這個時候,哥哥卻也模仿起弟弟乖乖收拾自己的東西了……★由模仿發展出的逗趣可愛溫馨兄弟情,把手足之間既欣慕對方又愛打鬧的複雜情誼,描繪得淋漓盡致。
每一次獨立行動的練習與經歷 都是邁向成長的一大步害怕 挫折 困難 也總是伴隨著勇敢與對自己的更自信對於大人來說,出門買個東西,是件稀鬆平常的事。但是,對孩子來說,單獨出門採買,簡直就是趟冒險記了。每一次獨立行動的練習與經歷,都是邁向成長的一大步。媽媽為了煮好吃的咖哩飯,麻煩丹丹幫忙跑腿買紅蘿蔔和馬鈴薯,能夠吃到好吃的咖哩飯又能出門探險,丹丹很開心的出門了。誰知這一趟幫媽媽跑腿的行程,簡直是一坡三折呀!先是丹丹的銅板掉進了鼴鼠家,還好好心的鼴鼠幫忙找到了。在這裡,小讀者們會看到在地底下蜿蜒曲折的鼴鼠家,故事自然的帶進鼴鼠的生活環境,充滿生態教育。然後,丹丹的帽子又不小心被風吹進河裡了。這次幸好是大象用她的長鼻子幫了大忙,撿起帽子。最糟糕的是,丹丹竟然迷路了!多虧了在天空飛的烏鴉飛高高地幫丹丹引路,找到目的地。好不容易到了兔子的蔬果店,馬鈴薯竟然賣完了!丹丹隨機應變的再趕往其他超市碰運氣。還好最後終於如願地買到媽媽要的馬鈴薯,回到家,一家人一起享受了一頓豐盛溫暖的咖哩晚餐。在這看似簡單的故事裡,小讀者們可以跟著丹丹來一趟精采有趣的採買之旅,像是探險一樣地在路上經歷困難、接受別人善意的幫忙,同時在遇到無法掌控的狀況時(馬鈴薯賣完了),學習隨機應變,自己想辦法克服難題。畫風是以塗鴉式的童趣筆觸畫成,讀了這本繪本,好似聽一個孩子描述了一段冒險的歷程,可愛又有趣。★充滿童趣的筆觸,描繪出幼齡孩童獨自經歷現實世界的各種風景與困境,整本書洋溢著孩子初初觀看世界的美好與冒險況味。
透過料理 分享感恩 交流心情在餐桌上 我們餵養身體豐富心靈雙胞胎貓咪很喜歡料理也喜歡招待朋友,於是他們決定開一家無菜單餐廳。無菜單的意思,便是接受客製化,點餐的過程也就成了故事中很大的趣味點。首先上門的是兔子母子,兔子媽媽煩惱著小兔子不喜歡吃紅蘿蔔,向雙胞胎貓咪點了一道「吃了會愛上紅蘿蔔」的餐點。雙胞胎將紅蘿蔔磨碎、燉煮,做出紅蘿蔔漢堡排、紅蘿蔔甜醬、紅蘿蔔杯子蛋糕。小兔子一吃,真的就愛上了!再來是採收了太多馬鈴薯的小豬,他已經吃馬鈴薯吃膩了。雙胞胎貓咪發揮巧思,將平凡的馬鈴薯變化成馬鈴薯沙拉、馬鈴薯可樂餅和薯條,還有拔絲馬鈴薯甜點。喚起了小豬對媽媽料理的懷念,急匆匆地趕回家探望許久未見的媽媽。之後,各式各樣的動物們不斷地上門點餐,每一個頁面都是精采豐富的料理和聚餐的畫面,整本書散發著一股歡樂美好的餐飲聚會氣氛。故事的最高潮也是最後一組客人,來的是一群小貓。小貓們想要點一份感謝餐點,平常為他們做飯的奶奶太辛苦了,他們希望用一份料理表達感謝。這個特殊的餐點在小貓們七嘴八舌的討論中,雙胞胎貓咪提議讓小貓們一起進廚房動手做,這樣的過程是最能表達謝意的。於是,小貓們和雙胞胎貓咪一起為奶奶做了蛋包飯。奶奶在驚喜又愉快地享受著餐點,也不忘邀請店主人雙胞胎貓咪加入一起享用。無菜單,點的是分享與感謝……★溫馨的點餐溝通過程,配上色彩豐富的料理,除了閱讀故事,也可以是親子食譜書。
為孩子示範樂觀開朗的回應周遭的事物是一種珍貴而難得的成長禮物看了這本書後,可能所有的孩子都會許願想要有一個這樣整天笑哈哈的奶奶吧……小茉的奶奶總是整天笑哈哈來面對生活上的所有事。小茉說襪子破了,奶奶馬上笑哈哈地打趣說是襪子探出頭來跟她們打招呼了。小茉不小心把糖果弄掉到地上了,正懊惱著,奶奶卻指著地上的螞蟻告訴小茉:「妳看!螞蟻們吃得多開心呀!!他們向妳道謝呢」即使被鄰居調皮的小男孩取笑像是猩猩,奶奶也能開朗地自嘲說:「是大猩猩長得像我,可不是我長得像大猩猩呢!」奶奶的個性是一種多麼難得的樂觀開朗呀!小茉看著奶奶永遠笑哈哈的,當然內心也有疑惑。難道奶奶都不生氣嗎?正當她這樣問奶奶時,奶奶正生氣著呢!原來是奶奶看到外面正有一個小男孩硬是要往施工的工地裡闖,完全無視危險標誌的警告。那麼,奶奶會哭嗎?會的會的!隔天奶奶就哭了。原來,那天是小茉的生日,奶奶開心地流下眼淚。一個樂觀開朗的人在面對生活中的不順遂時,總是能理性的、從容地應對。但一個整天笑哈哈的人也不是沒原則的,奶奶在面對不合理的、不守規矩的事時,也是能挺身而出的。當然,奶奶還示範了一個開朗的人也可以掉眼淚,因為感動,甚至是難過的事。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如果身邊能有一位這樣睿智風趣的長者引導,該是件多麼令人欣喜地事呀!★開心大笑是會傳染的。如果身邊有一個人每天對你哈哈笑,世界該有多美好呀!這本書就是要傳遞這樣一個簡單但美好的概念。
每一個你覺得很困難的時刻 都是造就你成為更好的人的契機這是一個人生的經驗如何成就我們的故事……這是一本很可愛的小書,以一個正方形作為主角,說到正方形因為有四邊及四個角,讓他在移動時很不方便,總是撞得鼻青臉腫,傷痕累累。正方形心想,要是我能變成圓形,那該有多好啊!圓形可以自由自在地滾來滾去,愛去哪就去哪,不會摔倒撞傷。但是,光是自怨自艾是沒有用的。正方形決定以更開闊的心胸和新的視角來看待自己的困境。他決定認真專注在生活,享受生活裡每一件微小的事所帶來的快樂,把握時光,活在當下。他享受著夏日裡的陣陣涼風。也欣賞海面上閃爍的粼粼波光。他用心感受著秋天裡太陽的溫暖。也仔細地觀賞著樹枝微微的擺盪。他的歡笑聲在空氣中飄揚,從來不間斷。因為不把自己的困境看得太嚴重,正方形反而不那麼沮喪了。他還是到處跌跌撞撞,但每一次的碰撞,都讓他尖銳的角磨得圓融一些。他也漸漸地改變了。有一天,正方形發現他的四個角不見了!他真的變成了圓形!同時,他也學會了一個道理:人生中所有的困難,總是會帶給我們歷練和成長。封面設計也是一個趣味點,如果把視覺焦點放在書中央看,我們會看到的是一個圓形;但是如果把視覺焦點放大到看整個封面,我們會看到的是一個正方形,這個設計呼應了書名「我是個圓形的正方形」。圓形的鼻子化成一個類似OK蹦的造型,好像圓形傷痕累累,意味著圓形之前可是歷經了許多磨難,才能成就今天的形狀。這個小巧思的設計,讓這本書更加顯得溫馨勵志又可愛。★以簡單的圓形和正方形,描繪出蛻變成長過程中的艱辛及堅持的必要,故事可愛又深刻。
不管媽媽是不是母老虎 對孩子的愛都是一樣的不管你身上有任何特徵 你都是這世上獨一無二的存在小女孩童言童語地告訴所有人說:「我媽媽是隻母老虎!」媽媽很兇嗎?媽媽聽了也覺得很奇怪! 媽媽想:我沒有鋒利的爪子,也不住在叢林裡,我也不獵食啊!我怎麼會是母老虎?原來是媽媽身上的妊娠紋讓小女孩覺得媽媽是隻老虎!像老虎斑紋的妊娠紋,是媽媽辛苦生下孩子的痕跡,是愛的印記!小女孩又說媽媽身上的條紋讓媽媽看起來很強壯,她也想要有這樣的條紋。如果她有這樣的條紋,讓她像老虎一樣兇猛,要是再有人笑她長滿雀斑,她就可以吼回去,嚇跑那些嘲笑她的人。由這裡又引出了另一個話題,媽媽告訴小女孩,她的雀斑讓她與眾不同且獨一無二,每個人身上的特徵,都讓我們變成這世上唯一的美好的存在。媽媽舉動物為例,大自然裡的動物長相各有不同,所以才形成有趣多彩的世界,如果所有動物都長得看起來一樣,這世界將會變得多麼的乏味無趣啊!爸爸有些斑白的頭髮穿插在黑髮間,讓爸爸看起來像是有黑白條紋的斑馬,煞是有趣!如果以動物來比喻自己,媽媽又問小女孩,覺得她自己像什麼動物呢?小女孩想了一下,微笑著說自己像是長頸鹿!因為身上的雀斑……顯然在媽媽輕鬆愉快的引導下,小女孩對於自己本來很困擾的雀斑已經釋懷。原來,母老虎媽媽是很溫柔的呀!★媽媽和孩子間以親暱有趣的對話,帶出媽媽對孩子的愛及鼓勵,溫馨感人又富教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