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為西藏人,是藏傳佛教的咒士。根據藏傳佛教的規定,實修密乘的咒士容許可以與女性交往,不只可以結婚成家,女性更有被認定為實修密乘中不可缺少的輔助者,作者特別將自身的愛戀故事,分享給所有懂得或不懂的廣大讀者,見證這份特殊的因緣。 這本書是愛妻不丹─曲西旺姆與我的真實愛情經歷。 這個故事裡面寫到的所有相關,百分之百都是真實的經歷。除此之外沒有寫下任何虛假和捏造。我們藏族是近代人口數量屆於六千萬人乃至七千萬人的民族,往昔就存在著大量人民百姓的故事。總而言之,在這個民族的歷史中,現在和過去沒有任何一位具有宗教身份的仁波切自己寫下任何一本自己的情史;我這本愛情紀事是在藏族人民歷史上首次有上師寫下自己的真實愛情經歷!這本書在西藏境內與境外不只聲名遠播,甚至也獲得著作獎章!
本書作者野口五十六,曾留學中華民國台灣,取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學位,求學期間選修李登輝前總統的課程,由於這個邂逅的機緣,彼此成了莫逆之交,這是他人生難得的際遇。1992年3月野口曾經和武見敬三參議員拜訪李登輝總統,留下深刻的回憶,他感受到李登輝完全是一位政治家,認為李登輝先生存在的意義是一分偉大的「愛」,因此在寫給李登輝先生的最後一封信中表示,將以貢獻日本和台灣作為畢生的職責。 本書另一位作者白石常介1991年從日本轉調來台,擔任台灣勤業會計師事務所的合夥人,直到2012年退休。他在台灣生活了30年,和台灣的朋友們同甘共苦,度過人生最美好的時期,他說真是意想不到的幸福。他一再強調台灣是美麗的國家,對日本相當友善,日本發生311地震,台灣援助捐款世界第一。台灣是民主主義國家,人民可以安心地工作和生活,尤其年輕的一代,不管發生什麼事情,也都毫無畏懼勇往直前,年輕朋友對台灣的愛與熱情,深受他的感動,相信台灣在這些肩負未來的年輕朋友支持下,一定會成為美好的國家。 不過由於兩岸之間緊張的關係,前途還是堪憂。 本書還特別企畫野口五十六、白石常介和武見敬三的鼎談,三位人士從站在岐路的日本與台灣、中國的關係對話,談到與李登輝先生的交流、對大陸毛澤東的看法,蔣經國的慧眼栽培李登輝,習近平的態度,麻生前首相的忠告以及對日本和台灣年輕人的建議等等,立論精闢,值得探討。 故事還談到世界各國國旗的排列,竟與地球的自轉有關,在地層中蓄積了反復數千億次的各種印紀,由於這種影響,世界各國的國旗形成了一種潛在排列,這種類似地緣政治學原型,何等奇妙。從東經180度的國際換日線為起點,沿著赤道自轉一圈,您將發現各個主要國家的國旗,連成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首先,觀察太平洋的水平線出現「從黎明波濤中升起的朝陽」的吉里巴斯這個國家的國旗,接著是「在海上竟升起的日出國家」日本國旗,然後韓國、北韓,接著出現太陽升到正午空中的「青天白日」中華民國國旗,而後與中共升起「五星紅旗」,產生了台灣問題的「特殊國與國的關係」。 再把視線西移,「寮國的白日」、孟加拉的紅太陽、以及以日輪為中心的印度國旗,接著太陽傾斜,出現了象徵綠色和夕陽的伊斯蘭國旗,而後太陽緩緩落下,以色列第一顆星開始閃耀,接著「新月與一顆星」出現,象徵土耳其的國旗,再進入希臘,由希臘的星星信仰和基督的十字所結合的歐洲各國國旗,越過大西洋,出現美國國土滿天的「星條旗」光芒閃爍。這一系排開,竟與自由社會、共產獨裁的關係不謀而合。 然後作者精闢的分析「台灣的歷史」,從明朝被清朝滅亡,鄭成功趕走荷蘭人,到蔣介石轉進台灣,幾經轉折,蔣經國的開放政策,台灣從獨裁進入民主,李登輝成了第一次民選總統,進而陳水扁、馬英九到蔡英文的政黨輪替等,鉅細靡遺。接著談「台灣的地緣」,世界正逐漸分裂成民主義體制和獨裁威權主義體制兩大陣營,而台灣是民主主義體制的最前線,並且是第一島鏈的中心,萬一台灣有事,全世界將會形成地緣政治學上的風險,台灣在兩大陣營中扮演了相當大的角色。再談「台灣的魅力」台灣在被稱為台灣民主之父的李登輝前總統引導之下,走向「全民參與,保障所有人民利益的民主制度」,正是當前數位民主主義的發展方向,「太陽花學運」成為民主主義在台灣扎根的重要契機。張忠謀創辦的TSMC台積電引領世界半導體產業,據世界龍頭的地位。唐鳳領導的數位民主主義,其中開發「口罩地圖」及「台灣社交距離APP」,在新冠病毒疫情期間,成功地發揮抑制疫情的傳播,得到前所未有的輝煌成果。談到「台灣的現狀」必定與中共產生微妙關係,台灣在民主進化的過程中,每四年舉辦一次總統大選,因此,台灣人民的選擇與意願所選出來的總統,必受到中共的關注與操控。在尊重人民的自由和人權的民主主義之下,維持現狀,積極外交,應該是大多數台灣人民的願望。最後關於「台灣的未來」何去何從,守護台灣海峽的和平,積極與中共之間在經濟與文化的交流,培養肩負未來,前途似景的年輕人勇敢地走向時代的尖端,積極參與國際事務,與世界先進國家交流,將台灣推向國際舞台,讓台灣更加繁榮昌盛,脈脈相傳。
《人間好時節》收錄了2020-2021大疫期間所書寫的有關疫情生活的素描,這場疫禍改變了許多人的人生,生命脆弱無常,更加珍惜每一個日常的珍貴時光。 此外還有關於童年、故鄉情,時間長河中種種緣分與感懷,及對尋常人生的體悟。其中《我在臉書上的日子》一卷收錄近幾年於臉書作者專頁上發表的短文,以簡單易懂的書寫傳遞美好正向能量,和讀者一起感受人間四季變化的心靈風光。 宋朝無門慧開禪師的詩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以平常心過日子,欣賞風月繁花的各種景致,當下便是幸福平安,無論身處何種階段景況,都是人間最美好的時節。
風水的由來為何?如何從山形水象看出好風水? 怎麼判斷陽宅路勢、水勢的吉凶?種哪些植物能納福迎祥? 選屋勘地要注意什麼?圍牆、庭院、水塔應如何建造安裝? 居家空間該如何規劃布置?怎樣安灶、安床、安神位才能讓全家平安? 入厝有哪些程序與規矩?陽宅沖煞應如何制解? 幾千年來的風水觀,追求的無非就是平安、健康,這也是吉祥的真意。 古人認為,大自然的大宇宙與個人的小宇宙能彼此對應,若要營造吉祥的居家環境、開創幸福的人生前程,不論是外在地理環境、建築外觀造型或室內空間安排, 都應該用心考量、仔細規劃。 知名風水地理大師吳彰裕教授,從風水學的起源、台灣風水的解析、山形水象的判察,到建築內外格局的優劣,以及安宅、制煞等不同面向,為讀者系統性地介紹陽宅風水這門獨特的學問,並提供3D繪畫圖解說明,加上現代實例與名人軼事作為輔助詮釋,是一本包羅萬象、深入嚴謹,同時也易學易懂,能幫助讀者正確運用風水常識於生活中的風水學經典。
吳玲瑤,當代幽默大師,美國暢銷幽默作家。一般人生活中許多平凡的事,在她和敏銳的觀察和天生機智,信手拈來就成為令人莞爾的言語和文字。這種功力若沒有飽讀詩詞的文學基礎及樂觀的人生態度,絕對無法達到這般境界。如果您再細細品讀,不但會發現她的幽默充滿著「笑裡藏道」,讓您「恍然大悟」! 能寫又能講的吳玲瑤,在世界各地的幽默演講受到熱烈追捧,帶給人快樂與正能量。著有《女人的幽默》、《比佛利傳奇》等五十六本書。她的作品《美國孩子中國娘》躍上美國中文書暢銷排行榜第一名,尤其一篇〈明天會更老〉寫中年的困惑,已經成為經典,一出現就為各報章及網站轉載一億八千萬多筆。生命是一連串的幽默,希望您能在其中找到絕妙之處。 現今這個社會面臨生態的破壞、環境的汙染、疫情的迫害,您活得快樂嗎?這本《幽默過日子》以特有的「吳玲瑤式幽默」呈現她對芸芸眾生日常生活的觀察和看法,保證讀了令您捧腹大笑之餘,更能靜下心來思索:我們該如何面對生活中大大小小的苦惱,幽默地過日子。我們就先摘錄幾則,讓您先睹為快。 〈妙比生花〉中談到張愛玲作品裏常有遍地開花的奇妙比喻,值得細細品味反復咀嚼。張愛玲說過: 「這幾天總寫不出,有如患了精神上的便秘。」幾乎沒有她不能形容的東西,在《半生緣》裏對祝鴻才的描繪「笑起來像貓,不笑像老鼠」,她用這種幽默的語言,描繪了世俗的眾生相,刻畫的是深刻的人性,「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子」,用白玫瑰紅玫瑰來比喻妻子與情人。她的名言: 「要做的事情總找得出時間和機會,不要做的事情總找得出藉口。」如今被演繹成: 「事業線和時間一樣,要擠總是擠得出來」。 〈廣告靠幽默〉提到,近年來華人也意識到幽默的功用,覺得讓人笑過就難忘,幽默和喜劇被大量添加在廣告上,大陸隆乳廣告說: 「沒有什麼大不了的。」表示要多大就給隆多大,再加上: 「做一個男人無法一手掌握的女人。」簡單幾句話就把廣告點得妙趣橫生。 〈詼諧小傳〉這一篇說,胡適先生在北大任教時,他把孔子學說稱作「孔說」,孟子學說稱作「孟說」,他自己的學說稱作「胡說」,贏來大量笑聲。電視節目《八千里路雲和月》的主持人,淩峰以長相難看出名,他形容自己: 「人比黃花瘦,臉比煤炭黑,中國五千年來的苦難都寫在我臉上。」都用的是謙卑再謙卑的手法,讓人覺得親切。 〈筷子夾起的文化〉,早在春秋時代中國人就開始用筷子,已經有四、五千年的歷史,比起刀叉或用手抓東西吃食方式,這工具可以說是最智慧的發明,如此簡單的兩根棍子,巧妙地應用了物理學上的槓桿原理,猶如人類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都能做,不管是夾菜,挑肉,撕魚,撿豆或扒飯,都能隨心所欲,輕而易舉做到,又可以鍛煉手巧,還不怕高熱,不怕寒凍,真是高明極了,想起宋代女詩人朱淑貞的《詠箸》:「兩個娘子小身材,捏著腰兒腳便開。若要嚐中滋味好,除非伸出舌頭來」。若沒有飽讀群書以及天生的敏銳反應,怎能提煉出箇中的幽默滋味。 除此之外,本書總共收錄了近期的作品60多篇,篇篇精彩,等著您捧心捧腹來慢讀。
攝影藝術家鐘永和先生從事攝影四十年,他將攝影創作內化成對人生體悟,轉化為更易親近源自泥土的歷史文化,不斷尋找由生活累積的歲月故事;他的焦距呈現出今昔生活、人、事、時、地、物,縱深鏡頭刻劃著生活裡的趣味、溫暖與生命的關照,彷彿時光行跡被喚到歲月面前,找尋過去消失的往事,這是一種用影像寫錄人生,珍惜情緣留於心的意謂。 鐘永和先生集結四十年的影像創作,經由一翻梳理重新集結出版《鐘影錄》,對他而言,應該是有太多時光記憶的積累,看似時空穿越今昔的相遇,能喚起往事憶舊人。 他的攝影創作,流露出對攝影深沉眷戀,屬於自己獨特的攝影語言,從過去、現在、未來,體現攝影紀錄無窮魅力。今年是攝影技術發明一八〇年,也是促成文化記憶轉化為文化創意,讓民眾更容易親近源自泥土的歷史文化,特別的一年。八月十九日世界攝影日,讓我們一起來關注,找尋過去美好共識時光的興致,遇見紀錄裡光影視野的新形式,與其分享與開示。
本書作者為一事業有成女企業家,在職場拚搏多年、正當事業攀登巔峰之際,卻發現自己罹患了癌。症,而且還是兩個。 從「為什麼又是我?」的情緒低潮,經過思考、沈澱和轉化,終於領悟到:「我沒有辦法改變它,只能改變我自己」。 十三年的抗癌路,讓作者被迫放下一切,也明白什麼才是最重要的;其中唯一不會改變的,就是家人之間的親情。 作者把罹癌當成人生的「功課」,以正向樂觀的心情去面對它,以詼諧、幽默的語氣回顧所經歷的點點滴滴,希望與有相同際遇的病友分享,為大家加油打氣! ****************************************** 自序: 深呼吸,繼續前進 今年農曆春節,與家人赴夏威夷度假,這是我們前一年便已計劃好的旅遊,沒想到「計畫趕不上變化」,因故延遲了一年。 這一個多星期的行程,大夥租車隨興地走到哪、吃到哪,飽覽天堂般美景。最大收穫之一,便是我克服耳鳴、頭暈的不適,嘗試搭乘了直升機;在登機前,我深呼吸、對自己說:「我可以的」,便一腳踏進艙門,換來隨後「哇」聲不斷的驚呼,以及對火山地貌與壯闊海岸的驚艷。 先生說:「你好大的膽子!」我笑著,心想「這正是現在的我」,有任何機會去嘗試新事物、去做想做的事,我都不想放棄。 這樣的隨性、輕鬆與自在,是罹癌以前,自己與家人難以想像的;而這樣的改變,則是在面對無數恐懼、痛苦與對未來不確定的煎熬之後,經過十三年漫長時間才學習到的。 這十三年,學到的另一個「功課」是,領悟到婚姻生活中「伴」的意義。生病之後,離開了一手打拚出的事業,先生也逐漸淡出,兩人得以廿四小時朝夕相處。正如甲骨文的「伴」由兩個「人」字所組成、篆文的「伴」是一個「人」與一個「半」字,夫妻兩人為伴,兩個「一半」合在一起,才能成就生命中的圓滿。 感謝先生自始至終不離不棄、親力親為的陪伴與照顧,讓我雖不幸得病,卻也堪稱「最幸運的病人」;感謝治療過程中,所有遇到的醫生貴人,你們的愛心與專業,是我迎戰頑強病魔的最大助力;感謝所有家人、朋友,你們的鼓勵與支持,是我得以堅強的最大支柱。 *********************************************** 推薦序: 超級病人,國父革命般抗病史 臺北榮民總醫院耳鼻喉頭頸醫學部 部主任 蕭安穗 淨品,是我見過最有韌性、最堅強的病人! 她希望將自己十三年來抗癌的漫長心路歷程寫下來,鼓勵其他和她有類似遭遇的病人,是個溫暖而有大愛的舉動。 為了幫她的新書寫序,近日重新翻閱了她「落落長」的病史,想起治療過程所遇到的困難與挑戰,真是不足為外人道,只能說她是一位「超級複雜又堅強」的病人!一般人得到一個癌症便不得了了,淨品從二〇〇四年的甲狀腺癌、二〇〇六年的鼻咽癌,再到二〇〇七年的淋巴腫瘤、二〇一〇年的類風濕關節炎,經過手術、放射治療與化學治療,身心飽受折磨與煎熬之外,也留下許多後遺症。 二〇一一年十月,她來到台北榮總求醫,為的是放射治療後造成耳朵積水的問題,我們先用了強力的抗生素來治療;同年十一月,她還為了鼻竇炎的問題,在榮總進行了第二次的鼻竇手術。 耳朵的問題,帶給淨品極大的困擾,在投藥始終不見起色下,我們改為她進行雷射耳膜造口術,前前後後共做了九次。對於醫師的要求,她總是全力配合,每三個月按時從上海飛回台北,從不曾有過一句怨言,即使內心感到驚慌,也未曾在人前顯露絲毫。 二〇一四年,淨品的耳疾仍未見好轉,時常喊頭痛,經過結核菌檢驗,才發現她感染的是十分棘手、全世界不超過五十餘例的非典型結核桿菌,台北榮總歷年來也僅處理過七例。由於她的免疫力極差,無法承受用藥後的生理反應,只能接受開刀將發炎的組織切除。 三、四月間連續動了兩次手術,依然無法根治,經過核磁共振檢查,懷疑她是罹患了骨髓炎或腦膜炎;這次總共住院九次,期間每隔二、三個月從上海飛回台灣做治療。出院後,通常要服藥半年,淨品因為體質的關係,斷斷續續停藥,沒想到三、四個月之後,她的傷口竟然復原了,不能不說是「奇蹟」! 身為她的主治醫師,對於她的康復雖然很高興,但老實說,醫療的處置只佔了一半的功勞;另一半的功勞,也是這個「奇蹟」的背後,則是與她的另一半——楊大哥有關。 淨品是很敏感的人,得到這些病,內心的恐慌可想而知;而被她暱稱為「御用看護」的楊大哥,雖生性浪漫,卻比醫護人員還要細心,只要發現太太有一點小狀況,便馬上提出來與醫護人員研究、討論。俗話說「久病成良醫」,楊大哥則是「久看護成良醫」,淨品一個眼神的變化,他立刻知道她是否出了問題。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淨品因為開刀之後,眼睛出現複視現象,二〇一五年一月十三日台北榮總罕見舉行一次「部長級會議」,召集了放射科、眼科、感染科、風濕免疫科、鼻科、耳科、神經內科等跨領域醫師,一起討論該怎麼治療對她最好;光是會議中準備報告的Power Point檔,就厚達數十頁。楊大哥參與了那次的會議,淨品的大哥則全程錄影,家人之間的凝聚力,令人動容。 罕見的耳疾,雖然讓淨品吃盡苦頭,卻也讓她有如「活菩薩」般地造福了許多人。由於她的案例,讓台北榮總能較早發現、也較了解該如何診治這類疾病;近五年來,全世界文獻僅有五十餘例感染非典型結核桿菌,我們就確診出廿六例,如此高的診斷率又締造了一個「台灣奇蹟」。 我雖未從頭參與淨品抗癌的歷程,但是認識她之後,彼此卻十分投緣,建立起良好的醫病關係。記得一開始看到她的病史,一長串大小「戰役」,有如國父十次革命般百轉千迴,覺得這個女人真是命苦,同情心油然而生,自然會想多照顧她一些;而待人客氣、從不抱怨的她,也很有「醫生緣」,這樣的特殊緣分,我們彼此都很珍惜! 淨品家族到中國大陸創業,過程曲折、備受考驗,我曾開玩笑說,有如「美國西部拓荒史」;孔子說「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她的病可說與她的個性、早期開拓事業版圖的艱苦、壓力有關。所幸家族、親人間的向心力與濃厚情感,支撐著她、陪她一起走過這段抗癌歲月。 祝福淨品,祝福這個越活越年輕、越活越有活力的「玻璃娃娃」,繼續堅強地與疾病奮戰到底!
這是一本增進全家和樂的食譜。 作者從小就跟隨在姨媽身邊薰習做菜的機緣,少女時代更瘋迷傅培梅在電視上教做中國菜的節目,學習到如何輕鬆優雅的下廚,而且每逢假日就會和母親一同去市場,學習著如何採買,也由母親從旁指導開始下廚做菜,不但愈做愈有趣,積累了許多做菜的訣竅。 婚後因夫家是北方人,公公喜歡吃麵食,婆婆是南方人,因此學做各種不同的北方麵食及南方米飯小菜,總得公婆的歡心。甚至上了電視教作食譜,每道菜都被工作人員搶著爭食,連五星級的大廚也讚譽有加。朋友們在她的指導下,也讓餐桌美味成了家庭重要增進感情的契機。最神奇的是,很多菜色是由「食神」託夢而來的。 這本書的每道菜都是作者及家人的最愛,她非常樂意跟讀者分享。為了讓大家學習方便,我們以食材分類為牛肉類、豬肉類、雞肉類、海鮮類及蔬菜豆腐蛋類。相信你每做一道菜,都會很開心,因為你將得到各方的讚美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