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泡菜的獨特在於「活」如同好麴釀好酒本書教您從0養出一罈正宗川味老泡菜103道泡菜+18道經典應用菜餚由金廚獎大師與名徒聯手呈現泡菜的實踐與總結,同場獻上:最受喜愛的創意葷泡菜/泡鳳爪、泡豬耳、泡鴨胗花、泡鮑魚、醋泡帶魚……想像不到的創意泡菜/泡香瓜、泡蘋果、泡梨、泡柚子、泡鳳梨、玫瑰蘿蔔……金廚獎大師舒國重與四川河鮮王朱建忠聯手呈現103道泡菜+18道經典應用菜餚川菜非遺傳承人+評鑑家真情推薦★中國烹飪大師、川菜省級非遺傳承人 張中尤 ★老罈子泡菜製作技藝傳承人 何豔平 ★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草書委員會主任 戴躍
花椒知識與烹調的第一本書! 一個人,耗時五年,2013年完成《四川花椒》一書,解開川菜麻味與奇香的源頭「花椒」的秘密! 2014年獲「美食家世界食譜書大獎」之年度「世界最佳中華烹飪食譜書」。 蔡名雄十多年來持續觀察、研究花椒全產業鏈及市場,夯實川菜烹飪基礎研究。 堅持實地「踩」訪超過65個四川、重慶及多省花椒產地,持續以全身感官品嚐、體驗更多青、紅花椒產地的風味特點與風情。 《四川花椒全新增修版》是對2013年版多年驗證後進行全面校訂與增修,花椒風味與應用知識體系更完整、明確,增添巴蜀地區新興的大規模花椒產區介紹,還有初探山東、陝西、甘肅、貴州、雲南等產地的采風分享。
川菜之魂,必依然是根植鄉土,若求川菜真味,還需葉落歸根。 於是乎,四川東南西北,精挑細選三十個歷史、文化、風情依舊豐富,美食、美景、美色相映成輝的古鎮,來一趟川菜小吃尋根之旅……。 四川之名源自宋代川峽四路行政區域的總體簡稱,今日好吃嘴的四個川,乃川南、川北、川東、川西! 千百年來居住著來自華夏各地不同的移民,且保有各自的民風、習俗、土特展、飲食習慣、烹調技藝,並融入巴山蜀水,形成食材、食風、食俗、食文、食事、食趣,且蘊含豐富的文化内涵和地方風情,生動而充分揭示出川菜天下,天下川味的個中奥秘。 然而,現今之川菜,味之迷惘,魂之迷失。如此,傳統川菜偏安何方?正宗川味散落何處?巡遊古老鄉鎮,川菜之魂,依然是根植鄉土,若求川菜真味,還得返璞歸真。
《川味河鮮料理事典》一書經過近十年的市場檢驗,放眼今日大陸的餐飲市場仍不脫本書所介紹的川味河鮮菜品形式、味型! 本書初版為厚達四百頁的精裝書,定價居高不下!此次改版以保留全部菜品及原書精華為目標,重新編輯以縮減頁數並更名為《經典川味河鮮》,回饋川菜與美食愛好者。 書中附有河鮮圖鑒、食材圖鑒,以解決不同地區,同食材卻不同名稱的問題。 全書介紹長江、岷江、金沙江等三江共四十餘種的特色河鮮及其文化歷史,由擁有「成都河鮮王」盛名的名廚朱建忠製作各式菜品並詳細解說菜品的工藝訣竅、風味特點。 全書146道河鮮菜品,涵蓋涼菜、熱菜。經典河鮮菜品20道由朱建忠的師父──川菜大師舒國重製作、演繹與解說,充分體現匠心傳承的優良傳統。 書中「乾燒水密子、漢安缽缽魚、鮮椒岩鯉、湖水青波」等菜肴更因名廚朱建忠的精心改良而成為四川名菜。
橫跨20年的都市原住民影像紀錄,《消失的河流》紀錄了阿美族從都市回到原鄉的人生旅程,紀實攝影師莊正原1994年開始紀錄新店秀朗橋下溪園路部落阿美族人的生活。拍攝期間目睹部落因颱風被淹沒的溪邊田地與工寮,也有發生火警時,族人的張皇失措! 雖然都市阿美族的適應力極強,但他們居住環境的惡劣卻是事實。對阿美族人來說,有種種因素必須離鄉背井到環境差異極大的台北工作,但對故鄉的感情卻依然十分濃厚,即使台北的小部落沒有玉里故鄉遼闊,卻依然盡力以故鄉的方式生活。 1995年部落部落即將拆除之際,濕雨的天氣,在陰暗的高架橋下,讓人不免要為他們禱告,為何族人只能在都市邊緣求生存,永遠要活在高架橋下的陰影之中。 數年之後,三鶯橋下的部落又再度面臨著相同的問題,木造的房子被怪手拆了,緊跟著又建,建好的房子隨時會再次拆除。或許對都市人來說,很難理解原住民為何要住在溪邊惡劣的環境,但從秀朗橋移居到樹林的阿美族人的言語中就能明白,他們說在大漢溪旁有許多天然野菜可吃,平地人不會來爭,如果不帶孩子去體驗,年輕族人將忘記阿美族的生活(文化)傳統。 2011年秀朗橋下的都市部落早已銷聲匿跡,有些阿美族人離鄉背井又無法適應國宅生活而決定回到故鄉。在玉里原鄉,許多曾在都市部落生活的阿美族朋友看見正在拍照的我,都驚喜的流下眼淚!──這些影像紀錄阿美族人多年從都市邊緣回到原鄉的深刻里程。
成品精緻、味道講究、經典地方風味濃厚,讓人忍不住口水滴答的滋味! 206道小吃,讓您一覽天府四川充滿食趣的民間小吃、精緻典雅的筵席點心,領略天府四川愛吃、懂吃、能吃的獨特休閒飲食風貌,及衍生出以小吃烘托大菜,或是大菜帶小吃的天府四川飲食特點。 書中凝聚川菜紅、白案烹飪大師近五十年的席點、小吃經驗,讓人一探四川點心、小吃的美味秘密! 四川菜系包括小吃製作,在多次而漫長的移民歷史發展中,自然而然的學會博採眾長,產生「北菜川味,南菜川烹」,「洋為川用,西料川烹」的多元滋味與工藝。如四川燒賣類、抄手類都是源自北方「稍賣」、「餛飩」,經過移植轉變成川味十足的地方小吃,如「玻璃燒賣」、「龍抄手」等。另外像是聞名蓉城的「痣鬍子龍眼包子」,更是將江浙一帶的湯包移植演變而成。 川味小吃的最大特點就是「味道好」!因此四川人常說「味道出特色」、「小吃、小吃,就是吃味」,點出川味小吃「味」的重要性。因此川味小吃相較於其他菜系地區的滋味來說,其味道之厚薄濃淡分明而有序,不只用料精細考究,更是善於調味。 如成都名小吃「龍抄手」就分別有乾吃、帶湯吃兩種形式,滋味則有清鮮也有醇厚,清鮮的如「原湯抄手」、「清湯抄手」、「海味抄手」等,薄皮嫩餡,湯鮮味美;醇厚味濃的有「紅油抄手」、「酸辣抄手」等,卻辣而不烈,滋味鮮香。 又如「擔擔麵」、「紅油素麵」、「甜水麵」、「脆臊麵」、「宋嫂麵」、「豆花麵」等麵條小吃,都用了辣椒,但辣滋味可是各不相同,有微辣、香辣、酸辣、麻辣,有甜中帶辣、酸中帶辣、辣中帶酸等,從一個辣就能看出川味小吃味道之妙天下無雙啊!
過去因為交通不便致使貴州成為中國最晚開發的地方,幾乎是一個被時代遺忘的角落,但是過去的劣勢現今看起來反而成為最大的資產,擁有得天獨厚的好山好水,孕育出豐富的「好」食材,也在多元的民族環境中孕育出多元的美食。 書中更有貴州大廚與台灣名廚聯手規劃的美食體驗行程,邀您走一趟食風奇異韻味足的貴州美食之旅。 貴州菜,食風奇異韻味足! 貴州的辣,辣而不猛;貴州的酸,酸得適口。 千滋百味的貴州菜,充滿民族風情,野趣天然、辣香異酸、氣息濃厚。 黔之味,酸辣醇香野 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等,貴州少數民族運用魚、牛肉、狗肉、野味山蔬創造許多佳餚,組成風味獨特的民族菜,烹調出最具地方特色的美味。 貴陽市 平價小吃豐富多元 遵義市 酒之鄉,醃菜飄香 安順市 賞名景,嘗奇菜 黔南州 民族文化異彩紛呈 黔東南州 迷人的酸食文化 銅仁市 土家族小吃多多 畢節市 一縣一特色,處處有名菜 六盤水市 必吃水城烙鍋,見識夜郎醬 黔西南州 風味料理多,百年小吃好可口
烹飪這門科學 「大科學家不願幹,小科學家幹不了」! 本書以烹飪科學為主 闡述烹飪技術三要素:刀工、火候和調味(這是中華烹飪的核心)。用近現代科學和思維的方法總結五千年來中國烹飪技術的多樣性與複雜性,把各個地域飲食活動中的名稱不同的烹飪技法概括入烹飪技術三要素,統一當代各地餐飲行業中多種不同的表述形式。 加大對烹飪營養科學的闡述力度 尤其是對「傳統營養學」核心內容的闡述,應用近現代的營養學、食品科學、物理、化學,把「營衛學說」真正放到恰當的位置,澄清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把「養助益充」的中餐膳食結構模型當作「傳統的營養理論」的錯誤。 綜論飲食文化與美學 這一部分有較大的創新,不僅闡述了筆者在飲食與美學認識的進步,也較多地引用了其他學者的學術成果,特別是對最近十幾年出現的新情況和爭論,完全沒有回避,筆者完整而具體的闡述了自己近20年來的研究心得。
本書完整呈現作者習廚、事廚近三十年的烹調經驗,總結出川菜「重口味」的真諦,川菜不單純只是「麻辣、厚重」,而是更具層次的「重視」滋味、口味的一種享受,重視不同菜肴及其食材、調輔料所該展現的風味、滋味。 川菜重口味的偏好和愛好表現在餐桌上就是菜品滋味的多樣化與差異化,讓人一席菜肴吃下來是濃淡厚薄相互交錯,麻辣鮮香、鹹酸苦甜,味味分明又互相協調、烘托,不膩不厭、味感豐富!唯有重口味的川菜才能發展出「一菜一格,百菜百味」菜系風格。 作為一位川菜名廚,作者朱建忠回顧近三十年的事廚過程中所烹調的每一道菜品,完美的唯一標準就是讓食客們在每一道菜品的複雜複合味中能展現主食材的原味,並在原味基礎上盡情享受複合味的驚豔滋味。 由此,發現川菜的五大特質:「家常菜重滋味、經典菜重回味、新派菜重趣味、功夫菜重本味、江湖菜重奇味」,書中每一特質精選25道菜品,以精湛的廚藝充分詮釋川人重視「滋味、口味」的烹飪工藝與態度。 四川,一個歷經多次大移民的地區,人們來來去去,唯有這好辛香的飲食文化能夠浴火重生,不因人事有所變化,且越變越豐富。所以要認識四川菜的百變風味,就一定要了解大移民與川味的關係,有了這文化知識底蘊,才能真正掌握川菜的精髓。 這本食譜書,不只是川菜食譜教你做菜,還告訴你絕對專業的美味秘訣、關鍵,分享烹飪理念、經驗,再擺上川菜文化、四川風情龍門陣,讓你在食譜中也有書的閱讀樂趣!
「麻辣」是川菜的魂與靈,亦是味道天下最性感的強力誘惑。 三百年來,川人善用巧用辣椒五虎將、花椒三劍客,薑蔥蒜跑龍套,加上百味掌門鹽糖醋,彰顯出麻辣無間道、鮮香十面風,烹調出一菜一格,百菜百味,吃出了千姿百態,萬般風情。 本書全面展現川人「尚滋味,好辛香」之麻辣歷史淵源、傳說典故、食俗食風、吃情食趣的精彩讀物;更毫無保留地揭示了神秘川味之麻辣烹調技巧、獨特調輔料運用,各種辣椒紅油、辣椒醬、花椒油、複合醬油的制法,10餘種麻辣風味調製訣竅,以及16款經典麻辣傳統名菜、4款經典江湖名菜、18道經典麻辣小吃的烹調訣竅,川菜獨特烹調術語詳解等,同時展示了200多款經典麻辣名菜。
研究歷史的人,生命永遠不會褪色,它會在時間的長流裡璀璨發光。介紹台灣人文歷史地理的這本佳構,也終於有了成為顯學的一天。懷念林老,也為他慶賀得到邱秀堂這樣的傳人。──張香華(國際桂冠詩人)秀堂妙筆生花,能將父親口中的舊台灣城市風情、飲食文化、文學、生活習俗、娛樂、宗教、諺語、名人趣聞,以深入淺出的文筆及活潑的用詞,融會貫通,整理出這本「戀戀台灣風情」,而且又補上多篇創作文稿,畫龍點睛,豐富了書的內容,穿越時空地傳達了林衡道教授的精神,不愧是青出於藍。──林蕙瑛(林衡道教授長千金、東吳大學心理系教授、諮商婚姻諮商師)林老師足跡所至之處,能馬上將所見的古蹟文物與歷史文獻互相映照,因此別人研究台灣史是平面的,但林老師的講述是立體的,有實際的古城牆、古寺廟、古宅第,甚至古墓可以印證,讓人感受深刻。──李乾朗(傳統建築專家、台藝大客座教授)邱秀堂是一個很奇特的女子,她的工作,橫跨了古蹟的研究與調查到老夫子動漫的推廣活動,性質各異,但她都能將它們整合在一起,而且每次都做得有聲有色!──陳牧雨(水墨畫家、吳三連文藝獎得主)林衡道以衣著儉樸的台灣史蹟活字典著稱,經常帶著媒體記者與青年學生們,穿梭在大街小巷之中,聽他指著一堆危頹的磚瓦廢墟,敘述曾經的風華絕代、冠蓋雲集;對著古厝或寺廟的燕尾飛簷或馬鞍屋脊,陳設、匾額,細數每個掌故緣由。──葉毓蘭(中央警察大學副教授)翻閱這些書稿,看著看著,彷彿回到史蹟會營隊,跟隨林教授那雙「牛伯伯大皮鞋」,一會兒走進大正十年的台北街頭,一會兒瞧瞧台灣泉州人的剪刀符 ……。──汪詠黛(專欄作家)《戀戀台灣風情》共一百二十二篇小故事,透過這些故事,您將能想像、建構出台灣早期的完整風情、民俗風貌。全書分成「遙想台灣:城市‧風貌」、「懷念台灣:食俗‧風情」、「描繪台灣:生活‧風俗」、「紀錄台灣:歷史‧名人‧趣聞」等四大主題,包括人物軼事、宗教信仰、山水風物、政經民俗、古蹟諺語等。每篇不脫台灣風土史事,卻比一般寫鄉土歷史者視野來得開闊,因為內容、景物遠涉中國大陸與日本的采風,其中,亦有以古托今的隱喩,是研究近代台灣歷史的重要輔佐史料。林衡道教授生前卻很謙虛的說:「談不上是史料,只是個人時光隧道的回憶小品文而已。」話雖是如此,假如不是近代名門出身,不是橫跨清治、日治兩時期的台灣首富板橋林家之後,絕不會有如此豐富的生活經驗與閱歷。林教授得天獨厚,上承先世餘蔭,自己又飽讀中外經史典籍,尤其博聞強記的本領,幾乎無人能出其右。因此可以肯定的說,只有古蹟仙林衡道教授才能真實展現日據時代到經濟奇蹟這段歷史中的「台灣風情」,讓人戀戀不已。書末收錄關於「古蹟仙」林衡道教授其人其事。
超級導遊 老夫子 帶您玩香港! 到香港只是「吃東西,買東西;買東西,吃東西」,卻不知道「大排檔」的由來,那你就落伍了。 「亞洲盛事之都」的香港,一年四季都有中西節慶盛典,跟著老夫子探詢趣味、深度兼具的香港風俗文化,為自己增加幾分旅遊氣質與深度吧! 本書中老夫子除了帶你吃喝、玩樂、逛街之外,還要告訴你最潮香港的文化趣味。過年帶你到廟裡走春、驚蟄時鵝頸橋打小人、三月三北帝誕、七月中元節建醮超度幽魂、中秋節大坑舞火龍,以及屏山鄧氏祠堂筵開數百圍的傳統盆菜宴等等香港道地的文化。 ◎吃喝篇 絲襪奶茶飄異香,鴛鴦奶茶真地道;逛荷里活,發現芝士房;灣仔小巷藏好味,群眾小廚真夠味;和昌大押搖身變The Pawn;橋底辣蟹,越夜越飄香;筲箕灣,安利魚蛋粉好食;半島Felix餐廳,璀璨遙領風騷;觀無敵夜景,登天際100觀景台;…… ◎玩樂篇 香港路名,道道有學問;「茶具文物館」找茶趣!中環手扶梯搭出香港況味;灣仔藍屋逛唐樓建築思古情;想賽馬,先到跑馬地轉轉;銅鑼灣魔力酒吧,放輕鬆丟花生殼;復古大排檔,懷念老時光;精品旅店多驚喜,老夫子造型椅cool;九龍旺角不夜天 眼花撩亂最嚐鮮 ◎逛街篇 渣甸街,食買大滿足;金鐘紅棉道,浪漫滿街;太古廣場,吃喝玩樂樣樣酷;赤柱大街,異國食肆多;五支旗杆下,浪漫等回憶;來去香港逛書店;1881 Heritage,新舊共享好時光;新潮朗豪坊,老旺角改頭換面
首部章回小說體川菜飲食文學!呈現一百五十年來,一代代的川菜人,一把菜刀、一副圍腰,風塵僕僕、闖蕩天下。懷揣改變命運的決心奔赴異鄉,以手藝安身立命,以美味博取尊嚴。意志堅定地在廚房裡,在血與火、油與汗中耗盡了青春年華,揮灑盡聰明才智。他們的命運和故事,則書寫著川菜江湖的一部部傳奇。在其中可以看到餐館酒樓興旺、盛名的經營之道、突圍之法、創新之變、轉進之巧和萬千菜品的繽紛滋味與誘惑風韻。全書透過不同時期,共四十多家具代表性的餐館酒樓、六十多位烹壇傳奇人物的描寫、刻劃,呈現出川菜江湖裡的奮鬥、創立、興盛、再起或衰亡的百年歷史。此部川菜地區的餐館酒樓與好吃嘴們所共同創造之「吃」的江湖傳記,不只營造出的多元而饒富趣味的飲食潮流與文化,更被濃縮在川西成都!想了解亞洲第一個「美食之都——成都」的歷史文化背景,絕不能錯過此書。
藥食同源、醫食相通,養生就在一日三餐!本書是繼《食悟》之一《千滋百味話川菜》和之二《萬般風情在巴蜀小吃》後之第三部——《一日三餐聊養生》。現今社會,飲食養生已不再是達官貴人們的專利,亦為大眾百姓所日益關注。飲食男女口福體福同享,是人們日常飲食生活所追求的終極目標。然而,當飲食養生成為時尚,市面上亦也是假大師、偽專家、江湖騙子大行其道,不僅恣意混淆和矇騙,更造成諸多食養誤識,使不少百姓上當受騙,無所適從,甚而傷身喪命。事實上,飲食養生不是靈丹妙藥,無法立竿見影,更不可能包醫百病;而是一種生活心態、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生活習慣。男男女女,人生一世,不在掙錢多少,而看誰走得早。儘管長壽是每個人的祈願,然而活得長久,亦並非完全是件好事,重在生命的品質。只要不受病痛折磨,煩勞他人,活得輕鬆康樂,生命如油燈一般自然耗盡,無疾而終,方是人生之大福。鑒於此,本書完全以大眾百姓的角度,以一日三餐,粗茶淡飯為主導,從男女老少食養,四季食養、特定族群養療以及日常飲食主輔料之食養功效、藥食同源、醫食相通、古今民間食養典故、食養單方等,全方位介紹了適用於大眾百姓的日常飲食養生要素、結構、原則、心經與食單。飲食養生,亦應遵循祖先之教誨:天人合一,取之自然、烹製自然、食之自然、自然而然、康樂平安。本書集知識性、資料性、實用性、生活性、趣味性為一體,為百姓大眾日常飲食養生提供了十分有益的指導和參考。然而,飲食養生是一項長久的計畫,要修身則需先養性,也就是要培養成一種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性。如此以往,必定大獲其益。
這是一本堆積從美國德州、大陸上海轉居落腳,再回到原鄉台灣有風之城的心境流轉之路。旁眼觀看亦顛亦瘋的世間大城,這個靈魂有愛人、也有朋友,有所親、也有所屬,並且熱愛遊走在世界的許多角落,關心身處世界的蛛絲軌跡;另一些時候,也樂於與自己獨處,透過詩文或者畫作,把內心波濤的情感具象呈現。本書用150首詩26幅美術創作,分享作者個人近十年的生命歷程以及對當下新聞事件的有感而發,寫成俳句形式的日記。看待寫詩是一種裸裎分享的作者,也樂把空間留給讀者,就像他在詩文中寫下:「我 把簡單留給你 複雜留給我」一樣,那怕是批是判都歡迎交流。為詩情迷的靈魂更堅持:「寫詩的時候,那些看似光怪陸離的思想及其表達,在本質上對心性的平和穩定是相當給力的。就好像練功的人,每天都得打坐,我的心靈用寫詩來打坐,對我的生存是有幫助的。我希望自己繼續創作的路,雖然它可能崎嶇又多險阻,但是我絕不後悔踏上這條不歸路!」牛仔酷為上海的【街景】下此註腳:「雞蛋是蛋房剛撿的 暖暖的有雞體的餘溫 買個回家下酒釀 糖葫蘆是剛蘸過漿的 紅咚咚有垂涎的晶瑩 選串寵自己的味蕾 雞蛋是雞蛋 糖葫蘆是糖葫蘆 各有各的圓 各自風流」又或者為自己的【游牧】人生寫道:「他們酸我處處為家 得離開前一個窩 才能到達下一個站 若不捨棄 無法擁有 感覺顛沛的時候 不論是賣蚵仔麵線的夜市 高聳入雲的金茂大樓 還是充滿畫具的陽光房 都是我的歸所」看【生命不可承受之重】寄文悼友:「你躺著 去了 無怨無悔嗎? 上天堂還是入淨土 魂歸何處? 不要用留在尼泊爾的笑容搪塞我 禮儀師說台北流行淡妝 你的唇怎麼被塗得那麼紅? 害我又心疼你被綁架一次 那些糾纏不清的牛鬼蛇神 是否安歇? 你不是把生命都獻上了嗎? 淌淚思念 浸濕了所有的回憶 我無法征服失去你的痛苦 二十七年前你敲開306室的友誼之門 沒等我們老去就先走 你太不夠意思了」一個人寫【給泳池的情書】:「我們都貪玩 你把我拋起來 倒抽千鈞一髮的空氣 又把我強壓在你的肚子裡 笑看我製造泡沫的圓圈 要不 你乾脆衝進來 感受我的體溫 你吻遍我每一個毛孔 並且設計我 吞食你的挑逗 我們在彼此裡面 融為一體 是這份相知與愛戀 驅使我每天縱身一躍 投進你的懷抱」在世紀悲劇【寫在311之後】有感:「你們的手沾滿了無辜人的血 你們把武士刀都砍鈍了 你們還要堅持紀念那些劊子手的亡魂 上帝說 你們要認罪 我吹口氣 你們的海就翻騰了 你們卻不信……」
最難忘的美味在童年,最道地的美食和風情在小吃!《食悟:萬般風情在巴蜀小吃》一改過去以「點」的方式,只從單一角度介紹巴蜀四川的小吃、典故、文化、風情或傳奇等,而是運用川人擺龍門陣的奇巧為讀者帶來「面」的新趣味,將巴蜀小吃之精髓,匯史實、資料、收藏、閑閱、趣味等串在一起,讓讀者在精彩如故事般地訴說中,透過一道道小吃體會並發現巴蜀的萬般風情。全書述說超過百種巴蜀小吃,即使全書三十五萬多言,讀來卻是一環扣一環,讓人一讀就停不下來,就如小吃,一樣接一樣百吃不厭。
我們每個人都有能力來拯救地球很簡單,只需在生活上做一點點改變──選購低碳產品/需要什麼買什麼/注意商品的使用期限留意商品包裝安全/減少肉食品/省時烹調訣竅瓦斯爐的使用/微波爐的使用/冰箱的使用/冰箱收納延長衣物使用壽命/住宅生活節能/生活起居節水低碳裝修/選擇低碳代步工具/多利用公共交通選購環保車/增加家庭綠化2010年,世界進入了低碳時代。發展低碳經濟,實行低碳生活,成為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化的共識和行動。 在「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下,各國政府向世界承諾,到2020年,各國國內生產總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將比2005年下降40%~45%。 你、我作為二氧化碳排放的製造者,要真正實現減排目標,不僅需要政府信守諾言、恪盡職守、有所作為,同時也有賴於你、我承擔起責任和義務,將低碳生活身體力行。讓我們跟著《生活小改變,地球好自在[低碳生活書]》,通過一件件生活小事的習慣改變,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努力減排二氧化碳,全球幾十億人定能聚沙成塔,為防止氣候變暖而形成地球環境浩劫,帶來最直接的幫助。就從現在起,只要依循《生活小改變,地球好自在[低碳生活書]》從小處開始,您將發現小小的習慣改變,就能更接近低碳生活,更正確的使用地球資源。也將發現每個人都有能力來拯救地球。人們要生長、要生活、要享受工業革命的成果,就必然要進行碳排放,這是不可避免的。雖然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碳排放量,不像工業排放那樣明顯而具有規模性,但60億全球人的碳排放量加起來,卻會加劇地球升溫和地球災害形成。同理,如果我們有意識地改變生活方式,減少碳排放,即使每一個人的「低碳」不足以抵擋工業的碳排放,但全人類共同的低碳行動卻是有可能減緩人為造成的地球升溫。只要生活小改變,累積起來就有巨大影響力!2009年的7-9月,全台因節能減碳,總省電度數為9.1億度,省下的電費共高達20.2億元,減少排放約578000公斤的二氧化碳。您知道今天排放了多少溫室氣體--二氧化碳嗎?※食用肉品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公斤)=公斤數×13※多買衣服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公斤)=件數×4.2※家居用電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公斤)=耗電度數×0.623※用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公斤)=用水度數×0.195※用天然氣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公斤)=立方公尺數×2.09※用桶裝瓦斯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公斤)=立方公尺數×1.75※2000c.c小轎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公斤)=公里數×0.24835※125c.c機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公斤)=公里數×0.06278※乘坐公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公斤)=公里數×0.039189
食出巴蜀風情的千姿百味 體悟川菜精妙的烹調秘訣人生百味 百味人生 慢嘗細品 味味皆美放眼世間,今之食世,已是川菜天下,天下川味。川菜以味見長,百菜百味,亦為世人所公認。此書精選四十道話題,以菜說味,以味侃菜;以物說肴,以肴聊物;以食說情,以情話食;林林總總,閒說淡侃其相關歷史、文化、傳說、典故、民風、食俗、烹調秘笈、食療養生,以及巴蜀大地川菜川味百年之風情趣事。本書集閑讀性、趣味性、知識性、技術性、資料性為一卷,是飲食男女,烹飪業者一本難得且頗有收藏義的實用川菜書籍。本書定名《食悟》,乃飲食人生之感悟。民以食為天,食以味為先。人生百味,百味人生,慢嘗細品,味味皆美。
成都 一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自古即為天府之國今日成為亞洲第一個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美食之都」殊榮的城市50家餐館全面深度採訪提供超過350道川菜的照片135道以上餐館火爆菜的食譜讓您體驗川菜之美發現麻辣不是川菜的全部清鮮才是真高檔的川菜飲食風情本書所有餐館皆由成都美食專家推薦,再經過編者實地品嘗後篩選出的五十家火爆餐館,涵蓋高中低各個檔次,讓您一次就成為成都美食通。透過大量的精美照片為您營造身歷其境的閱讀新經驗,如同畫冊般展現令人流涎的佳肴菜品。書中提供豐富的覓食資訊和旅遊資訊讓讀者輕鬆享受佳肴、體驗川味風情,為好吃嘴們提供愉悅的吃、耍新體驗。PS.本書以插卡方式,隨書附贈火爆餐館隨身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