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

大美近觀:典藏故宮書畫精品─書畫百品 × 歲時月曆

聯經  出版
2025/11/06 出版

《大美近觀》百件書畫解說 × 13幅精選書畫月曆一書百品,重現千年筆墨之光一曆一年,銘刻歲月之美▎故宮 × 聯經超高解析影像 × 專業研究解說,嶄新觀畫體驗,重現書畫百年神采。▎書籍 × 月曆精選13幅圖像,一月一觀,歲月流轉寄情生活。▎書籍 × 線上課程深度與廣度前所未有,帶你突破賞析極限,重新理解經典名作。百年故宮大美,鉅觀藝術長河的悠遠深思。百件經典書畫,近觀纖毫瞬息的筆墨氣韻。四位國寶守護者,開啟風格分析之眼,直擊中華美學的不朽奧祕。《大美近觀》突破展覽與印刷局限,以高解析數位科技將細節推至人眼所不能及之境界:一點一畫的轉折、纖毫間的起伏、墨韻深處的呼吸與情思,皆近距離清晰呈現。過往只能隔著玻璃與燈光短暫瞥見的珍品,如今真正「近在眼前」,開啟前所未有的觀看格局。「近觀」細節,讓作品重新發聲;「遠思」宏觀,讓典藏回歸文化脈絡。細節使我們貼近書畫家下筆的瞬間,遠思則帶領我們理解圖像在歷史與文明中的地位。在近觀與遠思之間往返,讀者得以把握中國書畫的多重風貌與深厚內涵。四位故宮研究員以專業見識與深厚學養,以書法、山水、人物、花鳥,引領讀者層層揭示經典之所以不朽的原因。這不僅是一次視覺革新,更是研究方法與美學理解的全新開展。▎本書特色‣ 超越人眼極限,跨越展覽藩籬,一本唯有今日方能實現的新視野與新研究。‣ 百件藏品,四大類書畫,近距賞析藝術細節,深入理解文物藝術。‣ 以風格分析為基礎,由研究員們引領說明筆墨、構圖和書畫技法,進而提升鑑賞書畫之眼。‣ 四大章節、四幅拉頁,以故宮最高解析度圖像,呈現經典書畫。《大美近觀》2026年曆精選13幅書中經典故宮書畫在平凡的日子中,也能有不朽之作點綴其間封面 清院本清明上河圖一月 五代梁 趙喦 八達春遊圖 二月 元 黃公望 富春山居 三月 明 仇英 漢宮春曉 四月 宋 蘇東坡 黃州寒食詩 五月 宋 郭熙 早春圖 六月 宋 黃居寀 山鷓棘雀圖 七月 宋 徽宗 文會圖 八月 唐 顏真卿 祭姪文稿 九月 宋 夏珪 溪山清遠 十月 宋 崔白 雙喜圖 十一月 晉 王羲之 平安何如奉橘三帖 十二月 宋 徽宗 臘梅山禽圖 ▍月曆特色精選高品質高磅數紙張,封面燙白,搭配特色油墨印刷,經典永存收藏。高解析圖像,近觀纖毫瞬息的筆墨氣韻。【延伸學習-線上課程】「近觀‧國寶‧書畫:百年故宮珍藏奧祕線上課」與書籍《大美近觀》共同推出。一堂與書畫零距離的線上課程,帶你突破傳統觀賞界線,揭開國寶書畫的千年密語。四位故宮研究員何炎泉、邱士華、林宛儒、蘇雅芬深入講解,透過超微距的視角與觀察,近距離觀看故宮書畫名品的筆觸、墨色、構圖、風格等細節,以及文化故事與歷史脈絡,感受前所未有的藝術深度與美感體驗。課程連結:https://linkingthink.com/NPM100AO

8 特價14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臺灣史論集二:海行兮的年代

周婉窈  著
聯經  出版
2025/11/06 出版

內容簡介這是《臺灣史論集》的第二冊,以「海行兮的年代」為題,時間上以日本殖民統治中後期為研究對象,人群則以「戰爭期世代」為焦點。收有十二篇論文,以及三篇附錄,作為「戰後續篇」的引子。在近代社會,一個世代的形成,最關緊要的是教育,以及集體經驗。生於一九二〇至一九三〇年的臺灣人,在戰爭結束時約十五到二十五歲之間,他們在青少年時代度過日本殖民統治的最後八年,也就是戰爭動員的八年。在戰後臺灣,他們又度過集體「失語」與被迫緘默的歲月。了解這個世代將有助於我們掌握戰前戰後臺灣的歷史。「日本教育」沒有臺灣歷史,但有優質的實學、鄉土,以及道德教育,對戰爭期世代的綜合性影響,一直延續到戰後,以幽微的方式對臺灣社會起作用。但願本書的研究讓隱蔽的逐漸為人看見。

79 特價77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十億伏特的閃光樹懶

半覺羊  著
聯經  出版
2025/11/05 出版

人間餘響,電光不再來自當代的八道議題,折射科技與人性的碰撞AI倫理、廢死正義、校園霸凌文壇新銳、獲獎小說家半覺羊首度推出的科幻短篇集寫給那些被捲入時代洪流的人們——有人乘浪而行,有人在泥濘中掙扎,有人成為神,也有人,慢慢變成了……樹懶。科技革命的浪潮裡,人們總想趨吉避凶,竭力建構更美好的未來。然而,科技真能帶我們前往更好的遠方嗎?新銳作家 半覺羊,長年深耕建築設計業,沉潛多年,從實務經驗與設計思維中凝聚焦點,以小說形式預言科技進化後的人類掙扎與轉變:有人乘風破浪,登上神壇;有人謹慎維持平衡;更多的人則是苦苦追趕、甚至被捲入漩渦中。全書圍繞兩大核心議題:科技對人性的干預與困境後的演進與掙扎: AI繪師與手繪畫師的較勁,以假為真的虛構竟比真實更感溫柔? 埋沒多年的搖滾樂手終於透過虛擬偶像「現聲」。 教育晶片化後,社會階級和親子代溝真能就此弭平? 被AI取代的失業勞工,在人力零工中面對人生。 另一類則為「面對困境後的掙扎演進」, 碰觸思索如: 廢死後的樹刑使人重新思索大自然生命輪迴的真意。 科研材質重新定義市景美學與親情的連結。 時光機發明後重返霸凌現場,能否拯救深陷創傷的受害者? 樹懶化的傳染疫病,促使汲汲營營的人們終於,慢下來。八篇小說,如同八個平行卻相互呼應的世界,彼此映照,透著寓言般的光澤,卻蘊含切膚的真實;既是預言,也是辯證。在未來與當下之間,不斷提醒:科技的進程雖然迅猛,但人心的複雜與脆弱,始終是所有進化中最難解答的謎題。

79 特價3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陪伴彼此,走得更遠:給照顧者的文學處方(文學讀本及伴寫手冊)

聯經  出版
2025/11/05 出版

本書特色★國立臺灣文學館策畫、醫師作家吳妮民主編文學讀本、諮商心理師黃素菲老師撰寫伴寫手冊,臺灣第一套針對失智/失能家庭照顧者的文學處方。★適應症:長期照顧下的苦悶、無聊、煩躁、錯愕,為您提供務實的人生相談;也偶爾解決因太過溫馨或爆笑無處抒發導致的心情內傷。★適用對象:家庭照顧者、專業陪伴者、中重度臺灣文學愛好者,以及相信閱讀與書寫可以改寫人生的你。★文學讀本有聲錄音:如果沒有時間細讀文字,文學讀本也進行了全書有聲錄音,用聽的也可以!臺灣即將於2025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也就是全國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超過總人口的20%。從中年成為「照顧者」,到老年轉變為「被照顧者」,將是當代臺灣人普遍面對的人生階段。國立臺灣文學館近年來透過「寫字療疾」與「海馬打點滴」等展覽,持續探索文學如何在現代社會中,為身處壓力與疾病的人們提供支持與療癒。此次,更將目光聚焦於「照顧者」這個重要卻常被忽視的角色——期盼透過臺灣文學的溫度與書寫的力量,成為他們堅實的依靠。這套針對失智/失能家庭照顧者的文學處方,內含:文學讀本:編選12位作家文學作品,體現12種照顧者的心情與表情。伴寫手冊:透過42天讀寫計畫,每天給自己40分鐘,重新定義自己的照顧經驗。這不是一份「我該怎麼做」的解答,而是一份「與照顧者同行」的禮物!

79 特價69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走進台灣新文學史:方法與視野

陳芳明  著
聯經  出版
2025/10/30 出版

在整個東亞歷史的版圖上,台灣文學曾經被置放在非常邊緣的位置。其中最重要的關鍵是,台灣作家歷經了戰前的殖民時期,又穿越了戰後的戒嚴時期,使島上許多文學創作者找不到自我定位。 台灣解嚴之後,台灣文學慢慢獲得解放,政治權力干涉退潮之後,全球化浪潮開始對台灣文壇產生巨大衝擊。文學史的書寫者,需要保持雙重視野,在歷史與文學之間尋找對話的空間。 很少有作家可以脫離客觀環境的限制,一定的時代有一定的文學特質。從事文學批評,或許無需在意客觀歷史的發展,但是文學史的書寫,不可能把歷史與文學分割開。歷史文獻的閱讀與文學作品的閱讀,應該同時並進。歷史如果是一條時間的長河,文學史是在長河的兩岸尋找禁得起沖刷的文學作品。 本書是陳芳明在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開授的一門課,課程在解釋《台灣新文學史》背後的思維。在一定基礎上,文學史也是一種文學批評,彰顯出作者的美學思考。這部方法論既有史料學的思考,也有編年史的意義,可以作為台灣現代史書寫的一部分,也可以作為一位知識分子與社會對話的參考。

79 特價31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大美近觀:百年故宮.書畫百品的翰墨風華

聯經  出版
2025/10/30 出版

▎故宮 × 聯經超高解析影像 × 專業研究解說,嶄新觀畫體驗,重現書畫百年神采。▎書籍 × 線上課程深度與廣度前所未有,帶你突破賞析極限,重新理解經典名作。百年故宮大美,鉅觀藝術長河的悠遠深思。百件經典書畫,近觀纖毫瞬息的筆墨氣韻。四位國寶守護者,開啟風格分析之眼,直擊中華美學的不朽奧祕。《大美近觀》突破展覽與印刷局限,以高解析數位科技將細節推至人眼所不能及之境界:一點一畫的轉折、纖毫間的起伏、墨韻深處的呼吸與情思,皆近距離清晰呈現。過往只能隔著玻璃與燈光短暫瞥見的珍品,如今真正「近在眼前」,開啟前所未有的觀看格局。「近觀」細節,讓作品重新發聲;「遠思」宏觀,讓典藏回歸文化脈絡。細節使我們貼近書畫家下筆的瞬間,遠思則帶領我們理解圖像在歷史與文明中的地位。在近觀與遠思之間往返,讀者得以把握中國書畫的多重風貌與深厚內涵。四位故宮研究員以專業見識與深厚學養,以書法、山水、人物、花鳥,引領讀者層層揭示經典之所以不朽的原因。這不僅是一次視覺革新,更是研究方法與美學理解的全新開展。▎本書特色‣ 超越人眼極限,跨越展覽藩籬,一本唯有今日方能實現的新視野與新研究。‣ 百件藏品,四大類書畫,近距賞析藝術細節,深入理解文物藝術。‣ 以風格分析為基礎,由研究員們引領說明筆墨、構圖和書畫技法,進而提升鑑賞書畫之眼。‣ 四大章節、四幅拉頁,以故宮最高解析度圖像,呈現經典書畫。【延伸學習-線上課程】「近觀‧國寶‧書畫:百年故宮珍藏奧祕線上課」與書籍《大美近觀》共同推出。一堂與書畫零距離的線上課程,帶你突破傳統觀賞界線,揭開國寶書畫的千年密語。四位故宮研究員何炎泉、邱士華、林宛儒、蘇雅芬深入講解,透過超微距的視角與觀察,近距離觀看故宮書畫名品的筆觸、墨色、構圖、風格等細節,以及文化故事與歷史脈絡,感受前所未有的藝術深度與美感體驗。課程連結:https://linkingthink.com/NPM100AO

9 特價12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越界而生:冷戰亞洲的移動與連結

聯經  出版
2025/10/30 出版

通往「自由世界」的想像與追尋之路往往遭遇阻難,誰被接納?誰又被拒絕?冷戰不是只有飛彈對峙與高牆封鎖,它也重塑了人們的命運與移動的路徑。 《越界而生》以東亞與東南亞為核心,收錄10篇跨越歷史學、政治學、人類學、社會學與文化研究的文章,重新檢視冷戰如何影響區域內外的人群遷徙、情報運作、知識生產與文化流動。從朝鮮半島、臺灣、越南、中緬邊境,到印尼、香港與馬來西亞,作者們聚焦那些被捲入地緣政治、卻又試圖在夾縫中尋找出路的個體與社群。 本書不僅關注政策與體制如何形塑流離經驗,也強調移動者的能動性與日常策略,從大陳義胞在國家安置與跨國遷徙之間的協商與動員、海外金門僑社的應變,到一位印尼左翼女性政治家跌宕起伏的生命軌跡。有別於我們熟悉的冷戰二元對立敘事,書中呈現出冷戰在亞洲更複雜、多元且在地的面貌。 透過「移動與連結」這一主題,我們得以看見冷戰如何深入影響生命、信仰與認同,並以此重新思考那段歷史遺留給當代社會的痕跡與可能。

79 特價35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書寫青春22:第二十二屆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得獎作品合集

聯經  出版
2025/10/23 出版

每年都有無數流星劃過,而文學讓我們捕捉,新星閃閃發光、充滿無限軌跡的未來。阮慶岳分享,賽制下的創作者需要被注意,所以目的性強烈是趨勢使然,但最終仍回到每個人對寫作是否有遠景;閱讀作品,第一時間必先感受文字本身的吸引力,進而到意旨是否清晰,是否「引人」並且「讓人相信」——有些作品富含技巧卻無法引人,其中關乎創作者意念的傳遞是否有效。 鴻鴻以導戲經驗呼應,排練時也常覺得困乏、狀況百出,然而總在彩排結束之際,突然感覺一切都成立了;回到書寫,寫出一種強烈,便能使它成立。一個成立的作品可能有許多缺點,但必定有一項突出的優點,讓讀者深刻感受讀過這篇作品後有所不同。須文蔚引用福克納之言鼓勵青年創作者,不要當一個作家,而是要當一個正在寫作的人。作家是靜態的,但寫作是動詞。青年寫作者總有許多惶恐,在未來與寫作之間抉擇與不安。但寫作該是一生的行動,為生活注入生命力,將其當作志業,充滿信心地走下去。小說決審:王聰威、甘耀明、阮慶岳、周芬伶、鍾文音散文決審:陳義芝、盧郁佳、鍾怡雯、鴻 鴻、羅智成新詩決審:陳育虹、焦 桐、須文蔚、楊 澤、顏艾琳

79 特價28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坎特伯里故事集(上下兩冊,經典新譯再現喬叟筆下最璀璨的敘事詩篇)

喬叟  著
聯經  出版
2025/10/23 出版

世界文學史上最璀璨的敘事詩篇,經典新譯再現文壇巨擘筆下的人生百態!喬叟以詩築城,在笑語與嘲諷之間,說盡人間世相與靈魂欲望……  十四世紀的英格蘭,瘟疫橫行、語言分歧,教權日漸腐化,直到詩人喬叟以朝聖之名,召喚一群社會眾生開口說話,《坎特伯里故事集》由此誕生:高貴的騎士、虔誠的修女、世故的商人、聰穎的大學生,還有風塵僕僕的工匠及生活機巧的下層人民等,以講故事為競技。層層嵌套的敘事如同細密的織錦,折射出當時英格蘭社會的光影與裂痕。透過幽默、諷刺和感傷交錯的筆調,喬叟描繪出一幅極具人文溫度與社會觀察力的十四世紀浮世繪。★翻譯名家蘇其康教授權威譯注與精彩導讀★英國詩歌之父喬叟以語言與人性壯闊合奏的曠世鉅作  這部作品不僅是語言的轉捩點,也是思想的突破口。深刻的社會批判與對個人的觀照,更使它超越時代,成為文學史上的里程碑。既預示了文藝復興的人文曙光,也為日後的莎士比亞、狄更斯等作家鋪路。在此次當代語境的重釋譯本中,蘇其康教授以深厚詩學修養與敏銳語感,讓中世英語的節奏、機鋒得以重現。今日重讀《坎特伯里故事集》,不僅能見證一位偉大詩人的創意筆力,更彷彿跟著那群朝聖旅人並肩同行,在時光的長路上傾聽一段段關於愛慾、道德、信仰與生存的故事。▌本書特色★ 喬叟以中古英語創作,使《坎特伯里故事集》成為英語文學史的起點,標誌著英語從民間語言躍升為文學語言。★ 英國「詩歌之父」喬叟鉅作,與但丁《神曲》、薄伽丘《十日談》並列世界文學三大經典。★ 三十名朝聖旅人、二十四則奇異故事,構築出一幅中世紀英格蘭社會縮影。★ 涵蓋騎士浪漫、諷刺寓言、市井笑談、宗教故事等多樣體裁,展現文學的無窮可能。★ 以幽默與諷刺揭示封建與教會的腐敗,同時彰顯人性的欲望與溫度。故事或詼諧、或莊重、或哲理,既能引人發笑,也能引人沉思,至今仍能觸動讀者的心靈。★ 被視為文藝復興人文主義的先聲,其結構「故事中的故事」模式,啟發了後世無數文學與戲劇創作,深刻影響莎士比亞、狄更斯等後世巨匠。★ 翻譯名家蘇其康教授權威精彩譯注,重現喬叟詩語的韻律與機鋒,兼具學術嚴謹與文學可讀性。

79 特價114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長路漫漫:五四世代.波希米亞人

郝譽翔  著
聯經  出版
2025/10/16 出版

以人寫史,梳文寫情。魯迅、郁達夫、蔣光慈等,五四作家的心靈小史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魯迅在《徬徨》中題上了〈離騷〉古句,預言了在「鐵屋子」醒來的五四世代未來必須面對的命運。五四世代要走上的漫漫長路,源頭要從八國聯軍之役說起。這場動搖中國根基的戰爭,掀起的不只是二十世紀中國現代化改革的序幕,更引來爆烈的革命行動,徹底終結了兩千年的帝制與科舉傳統。然而改朝換代後,路途從此明朗平坦了嗎?睡在「鐵屋子」裡的人都醒了嗎?民國初期的荒謬世道、來自世界的顛盪動亂,隨同各種躁動思潮,一齊喚醒了在這段歷史轉折點誕生與成長的青年世代。他們是在「鐵屋子」中獨醒的一群人,注定要在一條沒有前人走過、幾乎潰不成道的路上,憑著一己之力,孤獨徬徨地摸索前行。本書透過「孤獨者」魯迅、「零餘者」郁達夫、「短褲黨」蔣光慈三位文人的生命軌跡,以及藉由側寫與他們擦身而過、或攜手同行的眾多同道之人,盡力組織出這一代知識分子駁雜、矛盾卻也自由非常的精神圖譜。我們將目睹到——在青年覺醒的火炬點燃了五四運動的同時,他們邂逅、聚合、相知,卻也照亮了未來分歧的道路起點。這些歧路最終演化成更大的分野——中與西、左與右、國與共,直至最終的兩岸隔海相望。在時代的洪流中,每個人都必須做出選擇,有些選擇或許使他們的生命有如燦爛的煙火,在令人驚詫愕然之餘,卻又在下一刻悵然它的短暫。即使如此倏忽即逝,但這已是一條竭盡這個五四世代所能的、上下求索而出的漫漫長路。五四世代的這些作家也同樣活在病毒橫行的年代之下,我好奇他們大多出生於破產的仕紳階級,而他們如何叩/問自我存在的意義,面對大時代的逆境與新世紀的來臨?——郝譽翔

79 特價35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獨創現場力:從問題到解方,讓思考×創新×實踐落地發生

洪震宇  著
聯經  出版
2025/10/16 出版

比AI更精準,洪震宇「現場解決式」思考方案任何場景與職場都能「活下來」的人類革新技能!現場直接搞定!提問瞬間,就能準備好最佳解答!5種獨創思考 × 8個案例分析無印良品、綠的傢俱、杜老爺、**講堂……,各大品牌都在用的創意指南;ESG、顧客洞察、創新提案、地方創生……,個人企業皆可運用的專屬解方。 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挫折?‧準備萬全,卻被一句「再想想」打回票;‧提出創意與好提案,卻無法說服同事或客戶;‧明明有好點子,卻總是停留在發想草圖階段。問題不在於你不夠努力,而是缺乏在「現場」看準、說對、做成的能力。尤其在 AI 能生成文案、做出提案的時代,我們更該思考:「什麼才是人無法被取代的能力?」這本書就是教我們學會這項能力,也就是「獨創現場力」!我們都以為「有創意」是天賦、是直覺、是靈光一閃,但面對任何問題現場都能有最佳解的創造者,其實擁有一套清晰可練的底層能力。洪震宇透過十多年在地方創生、內容設計、社區共創、教學培訓等場域的實作經驗,看穿問題背後的脈絡、提問核心關鍵,並設計出一條能走下去的行動路徑,萃取出最實用也最難被機器取代的思考落地法。◆ 3 階段 × SMART 5力,從「定義→創造→傳達」一次到位【階段1】定義價值(臥底思維):走進現場情境,問出真正的問題。【階段2】創造價值(概念思維):聚焦主題,長出現場可實作的創新。【階段3】傳達價值(劇本思維):設計情緒與體驗,讓方案說到心坎裡。這三個階段,也都須結合運用SMART五力=情境脈絡力 × 市場感受力 × 提問力 × 再定義 × 轉化力。◆ 不只紙上談兵, 8 個真實案例 × 8 個小練習‧極簡也能與在地結合,「無印良品」如何讓店面成為創生的據點?・「杜老爺」如何翻新冰品口味與敘事,讓老字號重新打動年輕世代?‧無聊的企業刊物,「遠東集團」是如何讓它成為業界最佳宣傳?‧到處都有免費的講座或線上課程,「**講堂」如何吸引學生?……更多案例與詳細創意與落地過程,請看本書。每個案例最後,還有任何人都能跟著發想實踐的步驟化練習,教你把「被動接收」換成「現場出擊」。不論你是企劃、行銷、設計、公部門,還是正卡在瓶頸的專業工作者,本書都能幫你在複雜現場中,讀懂需求、創造革新價值與機會。

79 特價35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追憶似水年華(全七冊+別冊)【首套繁體中文全譯本.書口噴繪法式軟精裝.典藏燙印書匣套組】

聯經  出版
2025/10/16 出版

有一部小說或許很長很長,但值得用一輩子慢慢閱讀。 閱讀它,就能尋回生命逝去的片刻靈光。 30年全新繁中譯本 × 7位台灣譯者力作 × 5位專家精心注釋 × 200萬字經典重現 = 1次永不流逝的時光回溯 ★珍藏燙印書盒平裝套組★ 《追憶似水年華》是法國大文豪馬塞爾.普魯斯特的傳世之作,也是引領法國在世界文學占有一席之地的經典鉅作。全書共七卷,3000多頁,200多萬字,於1913年至1927年間陸續出版,細膩刻畫19世紀末、20世紀初,宛如繁花盛開的法國上流社會生活,那屬於世紀交替的美好年代。 ▍聯經50週年,全新譯本特色 ☉睽違30年,中文世界首部台灣全譯本: 由前「台灣法語譯者協會」理事長吳坤墉統籌企劃,邀請七位當代一流獲獎法語知名譯者,定期交流討論翻譯,耗時4年。 ☉ 50週年紀念經典套書. 珍藏燙印書盒: 特邀知名設計團隊三頁文・顏伯駿操刀,精心打造七冊書封、珍藏書盒與整體主視覺,以極致設計美學,紙色漸層,如光影流轉間的時間織網;優雅與矜貴交融,每一頁皆是值得珍藏的藝術時刻。 ☉ 專家注釋別冊.《時光如何標記:注釋本》: 《追憶似水年華》作為一套包羅萬象的回憶之書,為提供讀者更深入的理解或更廣博的時代背景脈絡,聯經邀請了5位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音樂|焦元溥、 文學|林佑軒、歷史|楊尹瑄、藝術|鄭治桂、飲食|石武耕,按書中特定的詞條或是情節補注,作為延伸閱讀。盼能在讀者閱讀之際,行有餘力或迷濛困惑時,提供些許建構《追憶似水年華》這座大教堂的靈光片瓦、方位校正。 分冊簡介 ▌《追憶似水年華1:在斯萬家那邊》 童年的黃昏裡,馬塞爾在貢布雷的表姑婆房間等待母親的晚安之吻,細膩的感官記憶如瑪德蓮浸入茶湯般喚醒沉睡的時光。斯萬與奧黛特的愛情故事如幽暗迷霧,充滿矛盾與嫉妒,映照出貴族社交圈的虛偽與真實。家族聚會、夏日散步與小鎮風景交織成一幅時間的地圖。 童年不僅是敘述者記憶的起點,更是一場官能與意識的冒險。普魯斯特邀請讀者穿越日常細節,感受時間如何在微小瞬間中重生,奠定全書「追憶」與「時間」的核心主題。作為全書序章,本冊開啟了追憶的閘門,讓過去與現在交織,成為後續故事情感與哲思的根基。 ▌《追憶似水年華2:在花樣少女倩影下》 為情所傷的馬塞爾初識艾貝婷,年華的光影在巴爾貝克閃爍,愛意在信件與海濱的少女群中悄然萌芽。艾貝婷的神祕微笑與外祖母的陪伴,讓他在愛慕與嫉妒間徘徊。每一次偶遇與心動,彷如晨霧般朦朧,映照出成長的困惑與悸動。 青春是迷人的萬花筒,折射出愛情的甜美與苦澀、情感的初綻與破碎。普魯斯特以敏銳的筆觸捕捉情感波動,呈現自我認識的萌芽與愛情的試煉。在全書中,本冊承接童年的純真,鋪陳愛與自我認識的複雜,成為路上的橋樑。 ▌《追憶似水年華3:蓋爾芒特那邊》 巴黎貴族的華麗沙龍裡,馬塞爾與聖盧成為至交,見證蓋爾芒特家族的權力鬥爭與虛榮表象。公爵夫人的青睞、家族成員間的暗潮洶湧,與外祖母的逝世交織出哀愁氛圍。社交聚會成為心理戰場,階級的冷漠與人性的幽微在交際中顯露。 深刻剖析上流社會的矛盾與腐朽,擴展了敘事視野,讓個人記憶與社會現實相互映照。普魯斯特細膩刻畫人性陰暗,深化時間與階級的主題。作為全書重要篇章,它是記憶中社會現實的鏡像,推動故事流向更廣闊的層面延伸。 ▌《追憶似水年華4:所多瑪和蛾摩拉》 欲望與禁忌交織,馬塞爾目睹夏呂斯與朱畢安的親密接觸,意識同性戀在社會陰影下的掙扎。艾貝婷的神祕行蹤與情感波動,讓他陷入愛與焦慮的漩渦。宴會與夜晚密語鋪陳出愛欲與偽善的遮毯。 大膽揭露社會隱而不提的真相,愛情與身分認同的矛盾在壓抑中爆發。普魯斯特以細膩筆觸描繪心理裂痕,深化自我對社會的反思。作為全書中最具挑戰性的篇章,它突破禁錮,豐厚了作品的思想層次。 ▌《追憶似水年華5:女囚》 馬塞爾與艾貝婷同居,愛情成為無形牢籠,日常充滿猜忌與監控。渴望擁有卻被不安折磨,兩人間的每一次對話都暗藏危機。艾貝婷的自由與神祕成為謎題,情感的矛盾與痛苦交織成哀歌。 懷疑是內心劇場的簾幕,愛與痛苦、自由與束縛交織成無止境的輪迴。普魯斯特深刻拷問愛的本質,展現情感的極限。作為高潮篇章,它讓記憶成為愛與苦難的見證,也是自我覺醒的必經之路。 ▌《追憶似水年華6:消失的艾貝婷》 艾貝婷的離去猶如驟雨,馬塞爾在失落與悔恨中苦苦追尋。拼湊戀人絮語成為無盡的迷霧,愛情的幻影在回憶中反覆閃現。失去成為唯一真實,痛苦與釋懷在心中激烈碰撞。 踏上一場自我療癒的旅程,在哀傷與振作間尋找新生。普魯斯特描繪失去後的空虛與希望,讓愛情的終結成為自我重建的契機。本冊透析從束縛到解放的關鍵,深化追憶的主題。 ▌《追憶似水年華7:重現的時光》 戰後巴黎,時光重現。馬塞爾在社交場合發現昔日舊人面孔已被歲月改變,過去的片段在記憶中交錯閃現。他終於領悟,唯有將經歷昇華為藝術,才能讓失去的時光永存。 結尾是哲思的頂點,時間成為創造與救贖的泉源。普魯斯特以書寫為武器,將愛、痛苦與希望化為永恆文字。作為全書終章,它拼湊碎片成完整自我,讚頌記憶、藝術與人生的永恆追尋。

75 特價73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環境管制:權力、市場與責任

葉俊榮  著
聯經  出版
2025/10/16 出版

當「依法行政」無法滿足永續發展的需求,我們該如何突破傳統法治的框架?以環境管制為核心,建構權力、責任與市場之間的新治理平衡。本書從結構與程序的視角,引領讀者深入理解臺灣的環境管制體系。環境的治理,必須超越科技解決的迷思,也必須跳脫法條解釋的狹隘,聚焦管制結構的多元要素,包括管制者、被管制者、管制目的、管制工具與執行手段。藉由將管制理論置於現實的治理脈絡,更能釐清問題,評估適當的管制策略,反饋為政策與法律的興革。書中涵蓋空氣、水、廢棄物、毒化物等污染管制,自然保育,以及環境影響評估、環境責任等重要議題,從環境管制的視角,探討臺灣環境治理的發展脈絡、制度困境及改革契機。環境:主權、土地與人民系列《環境永續:脈絡、體制與法律》《環境臺灣:海島與民主的法律對話》(預計2026年出版)

85 特價49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一統與多元:中國主權的邏輯

彭麗君  著
聯經  出版
2025/10/16 出版

主權不是天賦的,它是被建構的。在帝制、革命、現代國家的交錯之間,本書帶你拆解「一統」神話,直面中國主權的歷史幻象與現實邏輯。當國家面對危機、輿論或人民情感時,主權究竟如何運作?這本跨越歷史、政治與文化的深度之作,帶領讀者直面中國主權背後的權力邏輯與想像結構。作者以歷史作為方法,從帝國「受命於天」、民國「革命制度」、社會主義下的山水畫,到當代數位文化中主權的再製,爬梳歷史上中國政權如何以主權之名,統攝人民、領土與歷史。本書挑戰了將「一統」視為中國國家本質的論述,也警惕「多元」成為新神話,透過細膩的文本分析與文化現象觀察,揭露主權在實踐中的矛盾、流動與辭藻。這不是一本宣判答案的書,而是激發思辨的提問之書──關於國家、個人與共同體,如何在一統與多元間,尋找共生的可能。在民族國家捲土重來、全球民主焦慮加劇的時代,《一統與多元》不只是理解中國的關鍵讀本,更是一面映照人類如何共同生活的鏡子。

79 特價3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新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十五講

王丹  著
聯經  出版
2025/10/09 出版

歷史的氣味、喧囂、風雨、煙塵……看親臨現場者,如何重述中華人民共和國史。1949年以後,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生太多、太多的事。有些事,成為歷史書上的記載;有些事,只有親臨現場者才知一二;更有許多事,被掩蓋、被忘卻,遺失在記憶之外。《新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十五講》較舊版新增四分之一篇幅,書寫時序推進至晚近,並綜合十餘年來讀者與授課時獲得的反饋,重思歷史,將許多事件與問題說得更為周全、清楚。本書自八年抗戰之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寫起,爬梳國民黨為何敗落、中國共產黨如何鞏固新政權,再寫朝鮮戰爭毛澤東的盤算,敘述打擊城市工商業的「三反」、「五反」運動,和從土地改革到大躍進進而大飢荒的過程,接著是一連串的知識分子、黨內的整肅,也分析當時的中蘇關係、中美關係。書中更寫到「文化大革命」、「六四」天安門事件,勾勒出該段歷史更為清晰的側面,也留下中國官方史學中沒有說、不能說,隱去的內容。不只如此,更書寫新時代──鄧小平改革開放後的發展,90年代以後起飛的經濟、蓬勃發展的公民社會,最後回顧七十五年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風雨蒼黃。本書精彩分析: .中共為什麼能夠打敗國民黨奪得天下? .為什麼大飢荒餓死幾千萬人,中共政權依然穩定? .土地改革和「三反五反」運動始末。 .毛澤東發動「文化大革命」的始末與影響。 .中國知識分子的飄搖風雨。 .鄧小平挽救自己政治生命的四封信。 .從西單民主牆到80年代的新啟蒙運動的回顧。 .「六四」的爆發原因、過程與相關澄清。 .在天安門廣場的那一夜。 .後八九時代的劉曉波、韓寒到艾未未:中國民主運動的發展與公民社會的成長。▍本書特色★十餘年來讀者回饋與課堂積累修訂而成。★親臨歷史現場者書寫的真實歷史。

79 特價51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為什麼頂尖商學院要教說話?運用哈佛教授高效對話四法則,最短時間翻轉你的人生與職涯

聯經  出版
2025/10/09 出版

★說話人人都會,但「把話說好」才是真本事!★用本書,成為真正會說話、敢說話,讓人願意聽你說話的人哈佛最受歡迎的對話課,上千名學生搶修、企業內訓指定教材——首度完整公開!《重啟人生》作者亞瑟・布魯克斯、《恆毅力》作者安琪拉・達克沃斯眾多重量級作家一致推薦「說好」!一句話能帶來信任,也可能瞬間冰封關係。我們花一輩子說話,卻不見得知道:「怎麼說才會有人願意聽?」「我是不是說錯話了?」「怎麼又冷場了……」「我只是想表達自己,為什麼聽起來像是在吵架?」這些情境,你是不是再熟悉不過?我們每天花大量時間在對話中,開會、交友、道歉、提案、安慰別人,卻時常覺得自己「說不好」——不是語塞,就是被誤會;不是太強硬,就是太軟弱。作者結合語言哲學、行為經濟學與社會心理學三大領域,帶我們看見對話的全貌──看懂關係、理解脈絡,並在最關鍵的時刻,用對的語言,帶來改變。▲用 TALK 四原則,打開對話的真正力量書中不教說服、攻防或話術,而是以心理學與行為科學為根據,為我們展現「說話的本質」,其實是一連串「看不見的選擇」:說與不說、何時開口、選什麼話題、用什麼語氣、回應或沉默……每一秒都在決定關係的走向。因此,作者提出一套實用且可訓練的方法論──TALK 對話架構,幫助我們有意識的打造每一場「說得好」的對話:T(Topics):備主題,對話持續不句點→ 話不投機半句多?選錯話題比冷場更致命。A(Asking):會提問,才有深度交流→ 發問會讓自己顯得無知?用提問才有機會打開對方心房。L(Levity):拋幽默,解尷尬,創連結→ 氣氛沉悶怎麼救?一句笑語,讓對話回到正軌。K(Kindness):用善意,建立信任與理解→ 意見相左如何表達不傷人?真正有力的回應,是善意。▲從聊天到衝突,對話高難度場景全收錄✓如何說出「讓人聽得進」的道歉?✓面對意見對立,如何不再吵架而是真心對話?✓被人踩到地雷怎麼反應?情緒高漲怎麼回到正題?✓當關係瀕臨決裂,還適合繼續說嗎?這不只是教說話的書,更是讓我們成為更好自己的指南。透過一場又一場微小但真誠的對話,將會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也重新建立起與這個世界的關係。

79 特價37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追憶似水年華(全七冊+別冊)【首套繁體中文全譯本.珍藏燙印書盒平裝套組】

聯經  出版
2025/10/02 出版

有一部小說或許很長很長,但值得用一輩子慢慢閱讀。閱讀它,就能尋回生命逝去的片刻靈光。30年全新繁中譯本 × 7位台灣譯者力作 × 5位專家精心注釋 × 200萬字經典重現= 1次永不流逝的時光回溯★珍藏燙印書盒平裝套組★《追憶似水年華》是法國大文豪馬塞爾.普魯斯特的傳世之作,也是引領法國在世界文學占有一席之地的經典鉅作。全書共七卷,3000多頁,200多萬字,於1913年至1927年間陸續出版,細膩刻畫19世紀末、20世紀初,宛如繁花盛開的法國上流社會生活,那屬於世紀交替的美好年代。▍聯經50週年,全新譯本特色☉睽違30年,中文世界首部台灣全譯本:由前「台灣法語譯者協會」理事長吳坤墉統籌企劃,邀請七位當代一流獲獎法語知名譯者,定期交流討論翻譯,耗時4年。☉ 50週年紀念經典套書. 珍藏燙印書盒:特邀知名設計團隊三頁文・顏伯駿操刀,精心打造七冊書封、珍藏書盒與整體主視覺,以極致設計美學,紙色漸層,如光影流轉間的時間織網;優雅與矜貴交融,每一頁皆是值得珍藏的藝術時刻。☉ 專家注釋別冊.《時光如何標記:注釋本》:《追憶似水年華》作為一套包羅萬象的回憶之書,為提供讀者更深入的理解或更廣博的時代背景脈絡,聯經邀請了5位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音樂|焦元溥、 文學|林佑軒、歷史|楊尹瑄、藝術|鄭治桂、飲食|石武耕,按書中特定的詞條或是情節補注,作為延伸閱讀。盼能在讀者閱讀之際,行有餘力或迷濛困惑時,提供些許建構《追憶似水年華》這座大教堂的靈光片瓦、方位校正。分冊簡介▌《追憶似水年華1:在斯萬家那邊》童年的黃昏裡,馬塞爾在貢布雷的表姑婆房間等待母親的晚安之吻,細膩的感官記憶如瑪德蓮浸入茶湯般喚醒沉睡的時光。斯萬與奧黛特的愛情故事如幽暗迷霧,充滿矛盾與嫉妒,映照出貴族社交圈的虛偽與真實。家族聚會、夏日散步與小鎮風景交織成一幅時間的地圖。童年不僅是敘述者記憶的起點,更是一場官能與意識的冒險。普魯斯特邀請讀者穿越日常細節,感受時間如何在微小瞬間中重生,奠定全書「追憶」與「時間」的核心主題。作為全書序章,本冊開啟了追憶的閘門,讓過去與現在交織,成為後續故事情感與哲思的根基。▌《追憶似水年華2:在花樣少女倩影下》為情所傷的馬塞爾初識艾貝婷,年華的光影在巴爾貝克閃爍,愛意在信件與海濱的少女群中悄然萌芽。艾貝婷的神祕微笑與外祖母的陪伴,讓他在愛慕與嫉妒間徘徊。每一次偶遇與心動,彷如晨霧般朦朧,映照出成長的困惑與悸動。青春是迷人的萬花筒,折射出愛情的甜美與苦澀、情感的初綻與破碎。普魯斯特以敏銳的筆觸捕捉情感波動,呈現自我認識的萌芽與愛情的試煉。在全書中,本冊承接童年的純真,鋪陳愛與自我認識的複雜,成為路上的橋樑。▌《追憶似水年華3:蓋爾芒特那邊》巴黎貴族的華麗沙龍裡,馬塞爾與聖盧成為至交,見證蓋爾芒特家族的權力鬥爭與虛榮表象。公爵夫人的青睞、家族成員間的暗潮洶湧,與外祖母的逝世交織出哀愁氛圍。社交聚會成為心理戰場,階級的冷漠與人性的幽微在交際中顯露。深刻剖析上流社會的矛盾與腐朽,擴展了敘事視野,讓個人記憶與社會現實相互映照。普魯斯特細膩刻畫人性陰暗,深化時間與階級的主題。作為全書重要篇章,它是記憶中社會現實的鏡像,推動故事流向更廣闊的層面延伸。▌《追憶似水年華4:所多瑪和蛾摩拉》欲望與禁忌交織,馬塞爾目睹夏呂斯與朱畢安的親密接觸,意識同性戀在社會陰影下的掙扎。艾貝婷的神祕行蹤與情感波動,讓他陷入愛與焦慮的漩渦。宴會與夜晚密語鋪陳出愛欲與偽善的遮毯。大膽揭露社會隱而不提的真相,愛情與身分認同的矛盾在壓抑中爆發。普魯斯特以細膩筆觸描繪心理裂痕,深化自我對社會的反思。作為全書中最具挑戰性的篇章,它突破禁錮,豐厚了作品的思想層次。▌《追憶似水年華5:女囚》馬塞爾與艾貝婷同居,愛情成為無形牢籠,日常充滿猜忌與監控。渴望擁有卻被不安折磨,兩人間的每一次對話都暗藏危機。艾貝婷的自由與神祕成為謎題,情感的矛盾與痛苦交織成哀歌。懷疑是內心劇場的簾幕,愛與痛苦、自由與束縛交織成無止境的輪迴。普魯斯特深刻拷問愛的本質,展現情感的極限。作為高潮篇章,它讓記憶成為愛與苦難的見證,也是自我覺醒的必經之路。▌《追憶似水年華6:消失的艾貝婷》艾貝婷的離去猶如驟雨,馬塞爾在失落與悔恨中苦苦追尋。拼湊戀人絮語成為無盡的迷霧,愛情的幻影在回憶中反覆閃現。失去成為唯一真實,痛苦與釋懷在心中激烈碰撞。踏上一場自我療癒的旅程,在哀傷與振作間尋找新生。普魯斯特描繪失去後的空虛與希望,讓愛情的終結成為自我重建的契機。本冊透析從束縛到解放的關鍵,深化追憶的主題。▌《追憶似水年華7:重現的時光》戰後巴黎,時光重現。馬塞爾在社交場合發現昔日舊人面孔已被歲月改變,過去的片段在記憶中交錯閃現。他終於領悟,唯有將經歷昇華為藝術,才能讓失去的時光永存。結尾是哲思的頂點,時間成為創造與救贖的泉源。普魯斯特以書寫為武器,將愛、痛苦與希望化為永恆文字。作為全書終章,它拼湊碎片成完整自我,讚頌記憶、藝術與人生的永恆追尋。

79 特價434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臺灣歷史圖說

周婉窈  著
聯經  出版
2025/10/02 出版

唯一暢銷12萬冊的臺灣歷史最佳讀本!本書入選「東亞出版人會議」之「當代東亞人文經典100」經典作品,且為台灣入選15本中,唯一女性作者!本書已翻譯成日文、韓文和英文,兼及學術專業與普及性,是各級學校的最佳臺灣史讀物及輔助教材!特色:一、本書從史前寫到一九九○年代,涵蓋時間很長,就每個歷史時期選取若干主題,擇要敘述,無法鉅細靡遺,惟以議題取勝,具有通史的可親性和通貫性。二、以臺灣島為歷史敘述的單元,人群方面則以原住民為敘述起點,且於漢人出現後,仍見其身影,脫離漢人開發史觀,為臺灣史的原漢書寫開創新局面。三、本書配有許多圖片、地圖和圖表,文字和意象互相補充,彼此參照,讓「過去」得以多采多姿的形式出現,增加讀者琢磨流連的空間,深化感受并激發想像。本書含括戰後臺灣的歷史進程,有助於讀者理解、掌握當代臺灣社會種種現象的歷史根源,進而思考解決之道,共同為島嶼的未來貢獻心力。本書係作者《臺灣歷史圖說》聯經版第三版。本書於一九九七年由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出版,一九九八年改由聯經出版公司印發行,至二○一四年,共三十刷,印數約十二萬本。本書有韓文譯本《대만──아름다운 섬 슬픈 역사》(新丘文化,2003)、日文譯本《図説台湾の歴史》(平凡社,2007;增補版,2013),以及英文版A New Illustrated History of Taiwan (SMC Publishing╱南天書局,2015)。

79 特價35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趙翼與袁枚:十八世紀江南的士人文化

李孝悌  著
聯經  出版
2025/10/02 出版

這是一場關於情欲、品味與士人精神的歷史對話。在正統與異趣之間,趙翼與袁枚展現出十八世紀士人的自由靈魂。十八世紀的江南,風雅鼎盛,文人群星閃耀,詩酒風流與學術思辨並行。在這樣的文化時代裡,趙翼與袁枚,一位是清代聲名卓著的史學家與詩人,遊歷帝國、記錄各地的風俗民情、帝王與朝政的運作及軍國大事;一位是影響深遠的詩人與文人雅士,風流倜儻、倡導情欲自由。他們以不同的姿態回應著盛世與禁忌、傳統與個人。本書透過這兩位性格迥異卻交情深厚的文人為軸,探討清中葉士人的文化實踐與精神世界:從詩學論辯到日常生活,從文類創新到情色書寫,從官場際遇到私人情感。他們的詩文不僅映照出一代士人的風尚與焦慮,也反映出皇權秩序與個體表達之間的微妙角力,勾勒在政治高壓中,江南士人如何延續晚明餘韻,追求風雅、抒發情志。這是一部關於情誼、思想與書寫的時代素描,也是一段關於江南士人如何在歷史洪流中留下聲音與痕跡的文化側影。

79 特價37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趙翼與袁枚:十八世紀江南的士人文化

李孝悌  著
聯經  出版
2025/10/02 出版

這是一場關於情欲、品味與士人精神的歷史對話。在正統與異趣之間,趙翼與袁枚展現出十八世紀士人的自由靈魂。十八世紀的江南,風雅鼎盛,文人群星閃耀,詩酒風流與學術思辨並行。在這樣的文化時代裡,趙翼與袁枚,一位是清代聲名卓著的史學家與詩人,遊歷帝國、記錄各地的風俗民情、帝王與朝政的運作及軍國大事;一位是影響深遠的詩人與文人雅士,風流倜儻、倡導情欲自由。他們以不同的姿態回應著盛世與禁忌、傳統與個人。本書透過這兩位性格迥異卻交情深厚的文人為軸,探討清中葉士人的文化實踐與精神世界:從詩學論辯到日常生活,從文類創新到情色書寫,從官場際遇到私人情感。他們的詩文不僅映照出一代士人的風尚與焦慮,也反映出皇權秩序與個體表達之間的微妙角力,勾勒在政治高壓中,江南士人如何延續晚明餘韻,追求風雅、抒發情志。這是一部關於情誼、思想與書寫的時代素描,也是一段關於江南士人如何在歷史洪流中留下聲音與痕跡的文化側影。

特價33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看全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