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則旅行記述,23幅速寫── 以巴黎為圓心,向外延展的旅行廓線 「有些人告訴我,他們沒辦法獨自旅行,太孤獨了。 然而現在當我回想起來,到底是為什麼時,我才明白,人們害怕的是自己。 你必須耐心地等,等心裡的東西過去。」 或結伴、或獨身在歐洲的遊蕩── 旅途中短暫經過彼此的人生,所有的相遇交談,都化為邵慧怡筆尖的點點光亮。 數年往返台灣與歐洲之間,旅行成了她思索人生自我的「儀式」──以巴黎為圓心,向外延伸的旅行廓線──或結伴、或獨身在歐洲的遊蕩速寫。 邵慧怡,會寫善畫、慧黠多感的旅人,用她獨特的筆觸,以字以畫為異國見聞留下速寫。不僅捕捉住旅行的過程,也讓人透過她的文字重返當下,感受到氣氛與情緒。 在巴黎法語課堂上相遇的同學與他們的故事,在阿姆斯特丹車站無疾而終的豔遇,在青年旅館結識了總算申請到居留證的女子……在旅途當中她和形形色色的人交談,短暫經過彼此的人生,有歡愉的、有不快的,甚至是錯愕的,卻也讓她人生的解答有了深刻的思索。 擠在法國小鎮公車上,「旅行的樂趣之一……你發現這個世界之大,以及原來在這個世界上,好些人跟你做同樣的事,有同樣的反應,同樣的感覺。你以為你們不同,到頭來你們是一樣的。你們甚至不需要語言,你們一下就明白彼此。」 文字記旅之外,擅長素描的她也留下了數十餘幅現場速寫。筆觸輕柔俐落,立體化了她實體和心靈的旅途。 這本書,是邵慧怡「心裡的東西」,如此冷眼熱筆,觸目多情。
荒涼滋養豪情,荒涼放大歡樂── 雞飛狗跳、愛貓寵牛的新疆日常,讓你一見難忘的李娟 李娟是一個魔幻的名字,她的文字開啟了一個全然無法比擬的閱讀體驗 「我發現,很多刻骨銘心的記憶一旦形成文字, 似乎就只剩強烈的情緒鼓動其中了。」 《記一忘三二》是李娟的種種回憶生活趣事的隨筆合集,從與母親的日常相處,到事業、感情,描繪出在北疆鄉村中與飼養的貓狗牛羊一起度過的小日子,平鋪直敘,但卻幽默深刻,感人至深。 觀察細膩的李娟熱衷於關注生活中的趣聞瑣事,也擁有強烈的傾訴欲,因此養成了隨時隨地記錄的習慣,將平凡的日常以看似隨興,實則深刻的文字記錄下來。這種率性而為、無拘無束的文字風格,完整保存並傳遞瞬間的真實情緒,讓讀者感受到強烈的共鳴。 以新疆生活紀事贏得眾多讀者喜愛的李娟,在《記一忘三二》中記敘人生軌跡流轉的心情點滴,除了陌土風情之外,更多了跨越疆界的人性溫暖。 每一個篇章,都以李娟慣有的逗趣口吻,述說著種種難以置信的故事。茶飯瑣事,在她筆下都立體而具象,尋常的生活片段全成了讓人看得目不轉睛的幽默電影。但她的逗趣,並非刻薄的自貶,而是出於對自己生活的熱愛與自信所累積出來的正向能量。 閱讀李娟,宛如在大雪封途的曠野裡,瞥見藍空透出的一抹燦亮陽光,溫暖而美好。
只要活著,終會有好事發生 人的生死起伏終會淹沒在時代中,我們唯有活得比我們的時代更長。 2016華語文學傳媒獎年度小說獎 華文文壇最受矚目小說家路內最新力作 一部以工廠為題材的寫實小說,一個以工人視角出發的動人故事 小說裡的人物都是渺小的中下階層,在時代發展的洪流中,為生存而奮鬥,為信念而勇敢,有人化為潑皮無賴,有人投機致富,有人成了隨波逐流的牆頭草,在流暢動人的情節中,道盡大時代裡小人物的悲涼。 水生十二歲那年,村裡什麼吃的都沒了。水生的爸爸在田裡找到了最後一根野胡蘿蔔,切開來給一家四口吃。水生的爸爸說:「再不走,全家餓死在這裡了。」水生的媽媽牽著水生,水生的爸爸背著水生的弟弟,去城裡投靠叔叔。自此,水生的父母與弟弟生死不知。 「水生,走過去,不要看他」,遇上荒年而出逃的水生,一逃就是一輩子,與家人離散獨自活著,像個冷眼的旁觀者。二十歲那年,水生進入化工廠,原本孤獨的生命有了根生、玉生、復生……,動盪時代下隨波逐流的小人物,嘗盡冷暖、看盡淒涼。化工廠就像是社會縮影,也像是人性的試煉場──為了活著,人人不計代價相互廝殺;因為活著,巨大苦難下仍有慈悲。 《慈悲》以化工廠為背景,透過工人水生的故事,從國營工廠時代,歷經社會改革開放與經濟發展,以一己之善守護家人與車間工友的尊嚴及生活,帶著生存的硬氣,始終堅守自己的意志。以50年的小人物生命史,從文革到改革開放,見證了大時代的劇變。 12萬字的「菜刀式」小說,極其鋒利地剖開底層的暗面,但仍然散透出隱微的人性溫暖與光亮。雖述說一個時代的興衰,但路內的《慈悲》並非晦暗悲情的小說。相反的,他以明亮暢快的敘事筆調,簡潔鋒利到幾近沒有形容詞的行文風格,感受到傷懷、悲憫,卻帶著幽默,讓人笑中含淚,感同身受。 【補充資料】慈悲背景說明及名詞解釋 https://goo.gl/s4wzaX
英國泰晤士報20世紀百大犯罪小說 英國犯罪小說作家協會(CWA) 鑽石匕首獎 「時光消逝,死亡迫近,愛不恆久,幸好我們有芮尼克」 英國犯罪小說天王約翰‧哈威 最知名「芮尼克探案」全系列作品首度完整引進 單身女子雪莉‧彼德斯遭勒斃,陳屍家中,兇案調查指向她有暴力前科的前男友。數日後,另一名單親媽媽瑪莉‧薛帕遭暴力襲擊,倒臥自宅後院。受害人生活全無交集、犯罪手法完全不同的兩樁凶案會有關聯嗎?是情殺?是仇殺?還是變態殺手狠心擊碎寂寞芳心?千絲萬縷的案情,等待芮尼克抽絲剝繭…… 諾丁罕刑事偵查部督察查理‧芮尼克失婚獨居,生活裡只有爵士樂與以爵士樂手命名的四隻貓為伴。但孤獨的生活,讓他了解城市的孤寂疏離,讓他看見犯罪表象下的脆弱人心,雖然這是個他越來越不懂的世界…… 芮尼克在《寂寞芳心》首次登場,反轉一般警探小說的硬漢風格,以細膩的心理刻劃呈現有血有肉的人性真貌。罪行是一面映照社會人心的鏡子。犯罪偵查不僅僅是追索正義的善惡鬥爭,更是對社會變遷與人性幽微的省思。
Stray sheep, Stray sheep…… 誰的青春,不曾迷途 夏目漱石生誕150周年,再讀經典小說《三四郎》 漱石文學最出色的青春小說 百年不衰,明亮又陰鬱的青澀戀歌 從熊本通往東京的求學之路,讓大學生小川三四郎的世界觀就此轉變…… 第一個世界是家鄉──自己來自的地方,見識了更大的世界,離家不久就有家鄉像是遠古的感覺。想拋下的過去但又想念。 第二個世界是學問──滿心期待的知識殿堂,可以翻閱眾多書籍的圖書室、接觸西方思想的課堂。覺得自己正在前進的路上。 第三個世界是夢想──藏著未知、還沒來的,是對於時代人心的矛盾,是默默萌芽又無疾而終的情愫。不完全美好但依舊想望的。 「stray sheep,stray sheep」三四郎與美禰子的密語,卻又暗喻了彼此的人生。 迷途羔羊般的青春,經過了,就一去不復返。 離開熊本前往東京求學的大學生三四郎,初見世面又情竇初開的青澀青春故事。無疾而終的初戀,圍繞著「迷途羔羊」(stray sheep)這個隱微的主題,大學生初次與更大的世界相遇,不管是都市的現代化、求學的西方思想,甚至是現實中的待人處世之道,從三四郎這位主人公的視角及內心變化,呼應了時代的變化與隱藏的不安。 知名譯者林皎碧專文導讀,以文本分析角度為書寫基調,從「三四郎」創作的時代背景、書中人物的象徵與設定,到夏目漱石這部作品所要傳達的訊息,提供除了小說故事之外,從作品賞析角度更深入去閱讀經典作品。 【書系簡介】 青春讀本──有時感到迷茫,有時覺得沒有人懂自己──所以哀傷、所以憤怒、所以不安、所以叛逆──明明前進著,卻不知道該往哪去。你會需要一首歌安撫躁動的心,需要一個地方喘口氣……而我們想挑一本書陪你,找到人生的呼應。 「青春讀本」是一個以青春及成長小說為範疇,為年輕心靈選書的書系。
作家像大河,作品是一條船 翻開書就登上了船 看著河的風景,駛向無垠的大海 一次又一次登船,你便有了一條河 自己的、喜歡的那艘船、那條河 ★「文化知日者」李長聲第一本介紹日本作家的主題式隨筆! ★★從明治到平成、從夏目漱石到東野圭吾──37位作家,一部日本近代文學史 ★★作家黃麗群、黃崇凱、張維中一致推薦 ★★資深編輯人傅月庵選編作序 作者已死?作家卻始終活著。 因為,李長聲一一點評了他們 李長聲以隨筆書寫聞名海峽兩岸三地,信筆由之,隨手拈來,日本文化中的食衣住行育樂、風土人情、書店作家……無不躍然紙上,引人會心遐思。台灣真正「哈日族」,無不為其文章所吸引,欣然拜讀。 本書為李長聲改變寫作風格,由包羅萬象的雜文轉為「主題式隨筆」的第一本著作。此隨筆集以「日本作家」為主題,橫跨明治、大正、昭和與平成4個時代、描繪37位作家,儼然一部日本近代文學史。 由資深編輯人傅月庵精心選編並專文作序。50篇文章深入淺出,有趣聞軼事,有獨到識見;有別於文學專書的嚴肅評析,李長聲用他詼諧風趣的筆調,讓隱身在作品中的作家身影一一浮現,像是戴了一副透明的眼鏡,就是白描。用平易近人的文字,描繪出日本文學的深厚底蘊。 李長聲,他從大陸來, 三十年間登過無數船,穿過一條又一條的河 河水冷熱他都知,河床明暗他久悉 我的日本作家們——這次,他統統告訴你!
●金宇澄創作生涯30餘年,親自挑選代表作,推出首部小說選輯。 ●繁簡雙版,台北、北京7月同步推出。 ●收錄中短篇小說與虛構紀實並陳作品,一次呈現金宇澄寫作多重樣貌。 ●本選輯為精裝三冊套書,由作者親繪27幅插圖,圖文呼應更添細緻。 ●金蝶獎得主楊雅棠裝幀設計,採布面精裝,襯托作品風格,質感加分珍藏本。 《輕寒‧方島‧碗》是影像與音響錯落的時代回望,擲地有聲。 你不只彷彿能看見,還能聽見、嗅見故事裡的各種細節…… 江南、水路、蘆葦搖──情欲隱流的輕寒 麥田、鐮刀、蘋果花──直觸生命的方島 上海、鐵路、東北行──讓記憶鏗鏘的碗 ★金宇澄親選創作30餘年代表作─首部小說選輯 兩岸同步推出! ★收錄中短篇小說及紀實作品,金宇澄寫作的多重樣貌一次呈現! ★金蝶獎得主楊雅棠設計,布面精裝三冊套書,質感加分珍藏本! 金宇澄是《上海文學》執行主編,能寫也善編,對文字的掌握有極其細膩的精準與美感。近年多部作品出版,體裁多元,小說、散文、非虛構寫作等皆有,引起熱烈迴響。此次推出中短篇小說與紀實作品選輯,展現不同寫作樣貌。 充滿畫面感的文字是金宇澄最強烈的特色,他發表的作品不多,但量少質精,並且嘗試不同寫作體裁,每一篇都蓄積強大的創作動能,呈現深厚的寫作功力。 本書特色 本選輯分為三冊,由作者金宇澄親自挑選,收錄中短篇小說以及虛構紀實並陳交織的作品,並精心手繪27幅插圖,圖文互映,讓整套選輯更添細緻。 收錄作品的創作時間橫跨30餘年,可以一窺金宇澄早期至今寫作樣貌的演變;小說場景遍及大江南北,描繪大時代的小人物故事,蒼涼中見人性溫暖,讀來令人低迴不已。 《輕寒》:收錄一篇中篇小說 「坐在鏡前見到自己的臉,她彷彿就變得柔和了。她不去想樓下那幾個房間,黑夜把這些掩蓋得嚴嚴實實,只有鏡中的粉臉與身段顯得清晰、誘人。」 這是讀一遍不過癮也解不了謎的故事。江南小鎮上因為戰火迫近而瀰漫緊張氣氛,人物關係與事件開展如同水路般錯綜複雜,得細細一再品味,每看一次就又發現金宇澄精心鋪寫的細節。 《方島》:結集9篇短篇小說 「割不盡的麥地,像一個海,而那個四方板桌無疑是個極樂之島,天天都得在這稠厚的海浪裡折騰一回,游哇!割吧。」 九篇小說九種風貌,豐饒多彩的「金式小說」。故事場景遍及大江南北──麥田、玉米、蘋果花、雪地……各種意象與小人物的身影交錯,不同的故事情節,共同的是對於生命的呼喊與思索。 《碗──死亡筆記》:紀實作品與據此改寫的虛構小說 「晦暗之夜,孤燈有如磷火,似人似鬼,黯淡也多麼耀目,是因周圍太黑,燈光也越看越明,似乎靜放出萬道金線,更是晃眼,它表現了膽怯,也意味著勇氣。」 讓回憶再現溫度的非虛構寫作。「姑娘,你長得多像你媽媽。」一條連結東北與上海的鐵路,生死兩隔的母女,透過敘事者的回憶讓錯過彼此的人生有了交集。當時的下鄉、此刻的重遊,金宇澄想回憶不會過期,他透過筆鋒將其召喚出來。
《我們並不知道》 金宇澄親手精繪彩圖傾情本 茅盾文學獎得主第一本繁體散文集在台精緻上市! ✽本書榮獲2016年「花地文學榜」散文金獎。 ✽王家衛.胡晴舫.馬家輝.張大春.傅月庵.駱以軍聯合推薦(按姓名筆劃排序)。 ✽作者筆鋒細膩深沉,於人於物於情於景,白描濃彩,意象鮮明,海派風情,淋漓呈顯。 ✽附錄〈貓魚對談——關於紊亂的一代、編輯、寫作種種〉,特邀作者與傅月庵對談,兩岸著名書人真誠交流,精彩輝映。 ✽作者自繪全書彩圖8頁,黑白插圖21幅,筆觸貼切細緻,臻至藝術氛圍。 ✽金鼎獎、金蝶獎美術大獎得主楊雅棠精心設計裝幀,書衣特以140磅凝雪映劃紙,5色印刷,扉頁選用五穀紙,內文彩頁印色雅緻縷細展現,輕翻細讀,必能感受圖文書麗質出眾,書超所值。 大陸著名作家金宇澄,2015年以小說《繁花》得遍華文地區各大文學獎項後,2016年再以本書榮獲「花地文學榜」散文金獎,繁體增訂版隆重上市! 《我們並不知道——金宇澄散文》以28篇文字構築出繁花似錦的景觀和意象:來來往往的人與場景、老上海原汁原味的市井日常、男女小青年遠赴東北農場的多樣衝擊、對器物與手工不厭其詳地描述,考證……在緩慢細緻的白描濃彩中呈現一部細節生活史。文字稠密,內斂深沉筆風卻又暗藏尖鋒,直觸慾望、精神、及人性。 ✽《我們並不知道》精彩節錄 不婚男人,即使如何花花草草,在部分已婚婦人眼中,總是處男的美好感覺。阿強很理解這一點,只要她們需要,必也一一滿足。她們都是本分人,生活單調重複,唯有面對阿強,會喚醒她們的早逝的羞腆、活躍和心願。阿強的話是老一套,希望她們對老公或情夫恩愛和睦,這是他作為男人很可貴的一面。〈鎖琳琅〉 四五百匹發情母馬,衝破畜欄,長驅一百二十華里……此地是瀰漫了濃烈的公馬氣味,才招致磁場的局面,於是人追馬,馬避人——牠們直奔公馬處去,不管對方醜陋高矮,立刻近攏過去,靜如處子,做馴然雌伏狀,只等造愛。飽受壓抑凌辱的本地劣等雜牌公馬,哪見得這等目不暇接,緋糜豪華世面!所謂「桃花江上美人多」,當下方寸大亂。〈馬語〉 這代青年直到如今的老境,被硬性定義為所謂「青春無悔」,其實卻百孔千瘡,爬滿了蝨子,如何存有整齊劃一的境界內涵? ……當年他們統一的習性是——除卻了只念「紅寶書」之積極小幹部,都是一致積極傳閱「舊書禁書」,讀本五花八門,大量出自上海。〈那是個好地方〉 《我們並不知道》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jinyuchengtaip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