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

火寺年刊VOL.03:收錄電子刊ISSUE 07-09選集

松鼠文化  出版
2025/09/26 出版

火寺 Ra Poetry年刊VOL.03(2025){收錄ISSUE 07-09期電子刊選集}(運輸三題:輪、上下、滯主題詩)。「輯壹:主題詩」囊括了每一期根據主題進行創作的攝影師作品,以及近七十首以投稿為主的現代詩,作者遍及臺灣、香港、澳門、馬來西亞、新加坡、中國大陸、北美等地華語詩人優質清新的作品,其中又以90後、00後的青年詩人居多。「輯貳:專題書寫」同樣圍繞著每一期的主題,邀請詩人、作家們進行散文或微小說的書寫。其中有不少詩人第一次嘗試寫散文及小說。以詩人的視角創作的短文,激盪出意想不到的視角與詩意。「輯參:詩的跨域X駐版合作」邀請各界好手來到火寺,與現代詩進行一場跨域合作的共舞,包括微電影、Podcast、書法、建築美學、微訪談。火寺Ra Poetry 不只是一本平面的詩刊,更像是一座立體的火寺,邀請你走向它,探索現代詩的各種多元面貌。

79 特價19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和鏡子說話像一隻鬥魚

紅紅  著
松鼠文化  出版
2025/06/26 出版

這本詩集為詩人紅紅的第一本詩集。詩集以時間軸一天24小時推進的方式來編排章節。每個章節,就如同每天有好幾次回到鏡子前面,再次和自己說話。詩集囊括了紅紅自2018年開始寫詩發表以來七年間詩創作的其中99首詩,並邀請同時是寫作者以及自由編輯的蕭詒徽為她的詩集操刀,除了協助詩集的風格定調,更包辦編輯、版面構成以及裝幀設計。「家中最大的鏡子始終是主臥浴室裡的那面鏡子。她喜歡在鏡子前面流連。她後來懂了,納西瑟斯在水面看見自己的時候,或許並非自戀而是孤獨。詩有時像一塊布,擦拭著她的心靈世界,擦拭著那些與自己有關,或生活林林總總帶來的雜訊。詩更像一面鏡子,有時她在鏡子裡找尋自己,有時鏡子裡的她是真實的陪伴。」

79 特價36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作業簿:附別冊《筆記簿》

飛鵬子  著
松鼠文化  出版
2025/04/03 出版

每個選擇題附有A、B和C三個選項,可只選答題者自己喜歡的答案。   《作業簿》是詩人飛鵬子於《小小實驗》後,在臺灣出版的第四本詩集,收錄一百首未發表詩作,並附有別冊《筆記簿》,納入二十則短篇。 哪項最讓人無法接受? A 沒有隱喻的詩 B 沒有詩的詩集 C 不寫詩的詩人 哪項有關後現代詩的說明最不恰當? A 遠看是仙人掌 B 近看是含羞草 C 細看是蒲公英   飛鵬子從「詩」的本質出發,探討其多重定義與樣貌,嘗試拓展詩的邊界,激發更多對詩的想像與可能性。 乒乓球+羽毛球+保齡球= A 好奇 B 好學 C 好強 心+惢= A 心安 B 心煩 C 心病   飛鵬子善於從生活中常見的物件取材,擬實為虛,突破對物品的固有認知。或是拆解字體、重組詞語,讓原本平面的字義透過細膩的觀察,得以轉化、延展,最終回歸讀詩者自身心境。   《作業簿》不設限答案,無繳交期限,是最令人玩味的創意練習。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你記得地圖上的一切都要變淡的

陳育律  著
松鼠文化  出版
2025/03/07 出版

那裡的一切都要變淡的比如屋頂,比如門鎖你記得地圖上爬滿夜的眼睛沒有一個看見我們淋雨跑過短巷牽走倉皇的火奔忙的字句依序躺平愛與恨如常晚歸你在城市耳邊低語別擔心,記憶們都在這裡今天不會過去了  陳育律第三本詩集《你記得地圖上的一切都要變淡的》,以臺北市的街道巷弄為經,雨水月色為緯,編織出七十五首漸次斑駁的記憶。  詩人曾試圖從繁華路口拼湊某個熟悉的足音,卻終究得背棄這座城市的邏輯,在喧囂中笑出無人理解的聲音;清晨墜落在草原上的星辰,輕輕攤開人們的夢境,使得輕易落空的祕密在灰燼裡層層盛開。我們是否超過了還可以重來的年紀?  將落地的花瓣拾起,這座城裡的花朵都開成了你的模樣。而身無分文的你我,是否能在有生之年,抵達深睡多年的那片原鄉?我能為你做出最了不起的事就是偽造以假亂真的月光真正的明亮送你盜竊來的寒涼自己收藏        ──〈許昌街〉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唯思念倖免

洪書勤  著
松鼠文化  出版
2024/10/18 出版

昔日落土的種子都已萌芽夕霧再次由眼向海漫延影子終自真實而成真實。萬事萬物獵逃於詩人之命題唯思念倖免  本書為詩人洪書勤二○一一年出版首本個人詩集後,磨劍十餘年之續作。收錄二○一二年起詩作共六十首,分為四輯,依序為「離岸的,都將如願抵達」、「時間即牢獄」、「世界一新即舊」及「唯思念倖免」,並由詩人汪啟疆專文推薦。  汪啟疆認為:「沒有比詩更誠實的坦述和自剖了。這本詩集,處處隱有一股股疼痛或釋放所捂緊了的吶喊。他的每首詩,獨坐而反覆琢磨,都凝視著信諾、期盼、與非結論,也都有出口……讀他的詩,絕不能忘掉他的軍人心志,這是他與其他詩人的區隔所特具的位置高度。」在當代崇尚憂傷輕省薄淺、情感易替難著的閱讀環境中,軍旅詩人及其作品之存在,更顯殊異。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火寺年刊VOL.02:收錄電子刊ISSUE 04-06選集

松鼠文化  出版
2024/08/23 出版

火寺 Ra Poetry年刊VOL.02(2024){收錄ISSUE 04-06期電子刊選集}(地、空、之間、身體自主主題)「輯壹:主題詩」囊括了每一期根據主題進行創作的攝影師作品,以及近八十首以投稿為主的現代詩,作者遍及臺灣、香港、澳門、馬來西亞、新加坡、北美等地華語詩人優質清新的作品,其中又以90後的青年詩人居多。「輯貳:專題書寫」同樣圍繞著每一期的主題,邀請詩人、作家們進行散文或微小說的書寫。其中有不少詩人第一次嘗試寫散文及小說。以詩人的視角創作的短文,激盪出意想不到的豐富與層次。「輯參:詩的跨域X駐版合作」邀請各界好手來到火寺,與現代詩進行一場跨域合作的共舞,包括微電影、Podcast、書法、建築美學、虛擬詩展、訪談。火寺Ra Poetry 不只是一本平面的詩刊,更像是一座立體的火寺,邀請你走向它,探索現代詩的各種多元面貌。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接木法

盧妤  著
松鼠文化  出版
2024/05/17 出版

對於異鄉或原鄉,面對新人或舊情,如何直視心底最深的牽繫? 畢竟這是一個說愛說恨均會被取笑的時代。 周復僑從香港移居倫敦,在環境混雜、租金便宜的地區才得以棲身,帶來的英鎊飛快消耗,如同大多數移居者,少有悠閒的本錢。於是先到服飾店短暫兼職,再擔任全職研究助理,沒想到香港的工作經驗難以代入倫敦的職場文化,只得重新找工作。憑著通達英語、中文和廣東話,踏進精品時裝店,成日服務各種客戶,薪資普通但至少保障收入。直到一場員工專屬特賣會,復僑才發現同事們的祕密。 種種在工作和生活上的磨難與遷就,都是為了完成《接木》這部動畫。原是一幅名為〈樹〉的油畫,復僑畫的是來自香港的龍眼樹枝,嫁接在倫敦的馬栗樹上,用顏料逐幅疊加九十九次,個別拍照,再串接成動畫,展示接木的百種姿態。像是暗喻著復僑從香港移居到英國的變化,亦是遙望著前任情人──文翡翠的移民背景。 單身幾年之後,復僑認識了新對象──英國人雲子,兩人越走越近之際,才發現文翡翠的身影總與現景重疊,也察覺自己和雲子有許多難以跨越的差異。《接木》完成後和〈樹〉一同展出,復僑終於有機會彌補遺憾,不過隨之而來的掙扎卻令人更難以招架。 《接木法》寫海外亞裔女同志的僑居生活與感情面貌,探討離散創傷、中間身分、歸屬感、非關係與寂寞等主題。離鄉背井的移民盼能適應、融入新環境,感官和思緒卻總與原鄉牽繫著;在異鄉生活原沒有縱向的歷史感,藉由有形或無形的「嫁接」而能逐漸開展。整部小說處處寫實,在細緻的白描線條之間,亦充滿著隱喻。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接木法

盧妤  著
松鼠文化  出版
2024/05/17 出版

對於異鄉或原鄉,面對新人或舊情,如何直視心底最深的牽繫? 畢竟這是一個說愛說恨均會被取笑的時代。 周復僑從香港移居倫敦,在環境混雜、租金便宜的地區才得以棲身,帶來的英鎊飛快消耗,如同大多數移居者,少有悠閒的本錢。於是先到服飾店短暫兼職,再擔任全職研究助理,沒想到香港的工作經驗難以代入倫敦的職場文化,只得重新找工作。憑著通達英語、中文和廣東話,踏進精品時裝店,成日服務各種客戶,薪資普通但至少保障收入。直到一場員工專屬特賣會,復僑才發現同事們的祕密。 種種在工作和生活上的磨難與遷就,都是為了完成《接木》這部動畫。原是一幅名為〈樹〉的油畫,復僑畫的是來自香港的龍眼樹枝,嫁接在倫敦的馬栗樹上,用顏料逐幅疊加九十九次,個別拍照,再串接成動畫,展示接木的百種姿態。像是暗喻著復僑從香港移居到英國的變化,亦是遙望著前任情人──文翡翠的移民背景。 單身幾年之後,復僑認識了新對象──英國人雲子,兩人越走越近之際,才發現文翡翠的身影總與現景重疊,也察覺自己和雲子有許多難以跨越的差異。《接木》完成後和〈樹〉一同展出,復僑終於有機會彌補遺憾,不過隨之而來的掙扎卻令人更難以招架。 《接木法》寫海外亞裔女同志的僑居生活與感情面貌,探討離散創傷、中間身分、歸屬感、非關係與寂寞等主題。離鄉背井的移民盼能適應、融入新環境,感官和思緒卻總與原鄉牽繫著;在異鄉生活原沒有縱向的歷史感,藉由有形或無形的「嫁接」而能逐漸開展。整部小說處處寫實,在細緻的白描線條之間,亦充滿著隱喻。  

79 特價30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搜神

許嘉瑋  著
松鼠文化  出版
2024/05/03 出版

神是恆久,忍耐 又有恩慈神似 不嫉妒。神是不做 害羞的事,自誇不張狂 是我與我們的綜合 神是匱乏也是你 搜索未得者 搜是動詞,神是名詞,在詞彙組成的結構上,與寫詩、度日,並無二致。 《搜神》為許嘉瑋第二部詩集,收錄二○一四至二○二一年的部分詩作,若自前次集結出版算起,與前作已相隔八年有餘。儘管此次詩作皆標注創作時間,彷彿可按圖索驥,然而語言的符號體系本就可能被鬆動,不足為奇。看似斜槓的人與讀來歪斜的詩,是他的日常,既屬時代的產物。 至於字詞間的說與不說,只是提供一種思考與感知的方式,此外無他。 輯一  有意味的形式 對文學而言,如果形式是重要的,那麼萬物之形或許都是神存在的形式。 輯二  眼與心 真正重要的事物,如果眼睛看不到,或許可以用心檢視:詩人之心,包括宇宙。 輯三  詞與物 當我們感知世界,命名便是一種區分物與我的方式。每個字詞,都潛藏足以獨立展開的時空。 輯四  人與天及其他 天何言哉?人們便為仰望和理解的事物發聲。這便是我想向你說明的。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蕾絲手銬

林佳穎  著
松鼠文化  出版
2024/05/03 出版

你是煤油,你是柴薪,你是火種; 你是燃燒寒夜取暖的光與熱, 近熱遠冷、往來反覆, 因此終風且暴,翻滾糾葛。 不吻的眼影過於憂鬱貝蒂, 吻後又像動物般感傷; 掀開糖蜜漬深的脣紋, 那朵害羞的微笑被愛鞭笞, 逐漸從雲端開始戀痛。 世界啊, 且讓我藉觸摸詩的繩結看清自己輪廓, 與你更加接近; 任你溫柔粗暴, 將我捆綁枷鎖,直到我變成神話星座。 在《你可不可以培養一點不良的嗜好》之後,林佳穎出版第二本詩集《蕾絲手銬》,於八十六首詩作中輕聲描繪愛的多邊形貌。有意或無意的曖昧,無形甚或有形的捆綁,誰對誰的渴望、獨占、依戀、纏綿、委婉……彷彿含苞不欲人知的心事,正等待誰路過察覺。 本詩集分為四輯。 輯一「威杯搖晃險峻旅程」 旅途行經單人藤編吊橋,腳下溪流奔騰、谷石險峭,搖晃中突感惘然。這劇烈搖晃使我懷疑醉的是世界而不是我。朝南方豔陽拋灑威杯裡的酒,峻峭夜幕瞬間騰昇至星空;旅程仍然滾動,只剩我懸念不輟,用詩繩結那交會時互放的光亮。第一輯詩,記錄那些痛愛的瞬間。 輯二「雨,涵容錦織光澤之夜」 指雕想望的形狀,掌繪命運的走向,我伸手觸摸夜,遂明白其錯綜質感;然交會綻放的光澤猶搖晃眼前,腳步已分歧於雨絲墜落中。第二輯詩,摩挲可能的永遠與永遠的可能,暨理想的不可近性。 輯三「阿尼瑪飼養金魚與老虎」 人人刺青。有人刺身體,有人刺心頭,有人刺成金魚繞缸旋游。我記得那隻老虎栩栩如生,從背上咬出身心軸距,拘束又奔放。第三輯是一組引導非玩家角色跳脫重複秩序的養成遊戲,萍水相逢的靈魂以詩餵養彼此,嘗試長出荊棘環頂的完形。 輯四「女祭司遊走於粗糙宇宙」 世界啊,請讓我藉由觸摸繩結來看清自己的輪廓,與你更加接近;任你溫柔粗暴,將我捆綁枷鎖,或放縱我探險太空與海溝,直到變成星座神話。最後一輯,我等你發現,出走是為磕碰,刮痕掀開蒙昧,鑄造並感知自己。  

79 特價27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火寺年刊VOL.01{Ra Poetry Annual 2023·JUL}

松鼠文化  出版
2023/09/29 出版

火寺年刊VOL.01 (2023·JUL出版) 收錄ISSUE 01-03期電子刊選集 (火、水、風主題)。 「輯壹:主題詩」囊括了每一期根據主題進行創作的攝影師作品,以及七十餘首以投稿為主的現代詩,作者遍及臺灣、香港、澳門、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華語詩人優質清新的作品,廣受好評。 「輯貳:專題書寫」同樣圍繞著每一期的主題,邀請詩人、作家們進行散文或雜文的書寫。包含探討翻譯、電影、音樂、表演藝術、民俗信仰、非文本詩、NFT等與詩相關且擴及到生活各個層面的雜文書寫,以及作者針對該主題天馬行空的發想與創作。 「輯參:駐版合作」邀請各界好手來到火寺,與現代詩進行一場跨域合作的共舞,包括微電影、Podcast、書法。第四期電子刊起,更有建築美學 × 現代詩、虛擬詩展等其他合作夥伴加入駐版的行列,讓火寺Ra Poetry 不只是一本詩刊,而更像是一座立體的火寺,邀請你走向它,探索現代詩的各種多元面貌。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蓋層紀

逆彌  著
松鼠文化  出版
2023/05/26 出版

白煙冉冉升上半空,漸漸失了光。它沉默穿越至二○一九年,恍惚抵達同一條馬路上,異樣彌漫,並以一個人從高樓墜下的速度,消聲匿跡。 所有身體就這樣被掏空,來來去去了所有無聲的季節,各自在回家與不回家之間,無所適從。 迴盪的聲音沒有方向,燃燒的光沒有抵達何處。 如果我明天死了,你能如何作為與我一起已四年的男友,來拜祭我? 在敵人面前,上帝一早取消了筵席。 肉體依然把自己擱在迷宮裡的死路,不發一言。   《蓋層紀》回溯2014至2022年的香港,以一個年輕大學畢業生向情人的重重告白、回憶和詢問,撿拾時代之中的革命、愛慾與日常。敘述者在基督教家庭的反抗和癒合,在男同志性文化中的躁動與茫然,在愛情中的柔弱與痛,都指向著整個城市不安的未來。這是瘟疫前後,許多傷口的總和,在歷史性的抗爭運動之間,在遊離的肉身之間,在分手與不分手之間。這書是在剩餘的香港之中,試圖尋覓親密、自由與解放的可能。 「我徒手挖開自己,逐一撿拾性與革命的頹垣敗瓦,逐一撿拾我們,並小心把碎片放到掌心中,仔細端詳,看看自己在裡面是否生還。」  好評推薦   《蓋層紀》是一塊城市與身體的地深切片,一次愛慾與革命的地質學探究。它所注視的不是那顆「我們」想要共同煉就的完美晶石,而是當初岩漿湧動的熱度,以及大爆炸過後遺下的,不知如何處置的肉身和情感殘骸;那些無法化成吶喊的慾望淤積,無形地寄身於城市的溝渠,沖不走收不回來。──謝曉虹(香港作家/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副教授)   每個人都背負著自己的性,而逆彌則比一般人都要誠實地看待這重量,並猶如十架反覆拖曳、釘牢般,苦心錯織、刻寫下,無法被更大的暴力熨平的慾望的紋理,要我們都記得,集體的哀悼總是來不及的,最切身的始終是一個人的魂飛魄散。這是一場創傷考古,以一系列痛點穿越了時代的血霧,同時把香港的不可能的身體留在災劫現場。──關天林(香港詩人/文學雜誌《字花》總編輯)   《蓋層紀》瀰漫自絕自責的感傷憤怨,無非探索存在主義現代小說中主人公所遭遇到的世界命題:在無神無義的暗黑時代,可否有愛?親人之愛、同性之愛、城市之愛。  但難道《蓋層紀》就只是供虛無主義者逗弄永劫的永動太平門裝置嗎?不是。起碼作者逆彌發明了一種嶄新貼地的香港書寫策略。小說將宗教話語、抗爭話語、同志話語綰合。三者互為暗碼,缺一不可。獨特而省力的寫法造就這本小說在藝術形式上的一大亮點。──李日康(香港作家/文學雜誌《字花》編輯)   逆彌寫下《蓋層紀》,我讀到他的深潛與直面:必須直面愛慾之不能,革命之不能,自身之不能,時代之不能。這本小說已成為他的證詞。這是他試圖浮起自身的沉墮之書。──余婉蘭(香港作家/自由撰稿人)   《蓋層紀》是一本告別之書,作者逆彌一邊寫下記憶之中的人、事、物,一邊見證所寫下的種種在現實之中徹底消失。正如全書開首佈設的場景──大約十五億年前的蓋層紀時期,大地開始分裂。這本書或許就是世界分裂之際,作者的一場地動山搖的告別。──嚴瀚欽(香港詩人) 小說裡,分裂(Breakup)的裝置無處不在,如同滿布的炸彈,引發肉體上精神中關係裡的無數次爆炸拉鋸毀滅:性,瘟疫,革命,神。每一次內或外部的爆裂,都讓人陷入茫茫黑暗,縱使努力尋找微光,而光的背後卻又是一層濃過一層的,更深慘的黑暗。  黑夜給了他黑色的逃亡,黑色的抗爭與血色。也給了他黑色的桑拿,給了他黑色的慾望與絕望。黑暗是不斷加壓的疫病擴張,是混亂迷茫的體液摩狀。黑暗就是他,黑暗就是香港。──崔舜華(作家)   逆彌身處這個年代,活在這個年紀,寫作是困難的。有意無意的,他要背負的不止於此。在抒情的底色下,他還意欲刻鑿歷史,讓將腐朽的得以凝為牢固的。  讀《蓋層紀》的時候,感受到事物被湮沒遺忘的焦慮。縱然我們所經歷的事距今不遠,但誰都知道,那些年份,那些日子,會像敏感詞被抹去。焦慮也來自於身份,我們熟識的本地文化,在以後將會如何?──王証恒(香港作家/自由撰稿人)   或許基督所說的信、望、愛,在這個大家不得不將異常當作尋常生活下去的香港,發揮了潛移默化的作用──有甚麼人可以斷定你我在參加和理非遊行與製作文宣時,完全沒有推動將來的正面發展?我很明白自己做的小且卑微,可是歷史巨輪除了少數大人物外,更多的就是小小的無名者共同推動的。──黃可偉(香港作家)   在逆彌的筆下沒有所謂大小事之分,時間和記憶也不必然有順流。街上與床上俱為同一張鋪開的地蓆,人們在色彩與迷霧中翻滾著身軀,歌唱著夢與醒交界的奇異旋律。當情慾轉移於血肉載體之間、城市在歲月的洪流中顫動,聽過的流行歌、讀過的詩、看過的歐洲電影都像河道上的風景,你轉身看一眼,這一眼還未過,你就已離開了。──熒惑(香港詩人)   以如詩的語言描繪肉身連結心靈的斷壁殘垣,以或暴烈或溫柔的口吻書寫性愛與渴望,如巫煉丹,火盡無溫,僅餘一條冰冷深河,於破碎與渴望的冷河裡,又以近乎無聲平白的敘述,編年史似地,裸身般誠實地記錄香港的事件。──小唯(作家)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蓋層紀

逆彌  著
松鼠文化  出版
2023/05/26 出版

白煙冉冉升上半空,漸漸失了光。它沉默穿越至二○一九年,恍惚抵達同一條馬路上,異樣彌漫,並以一個人從高樓墜下的速度,消聲匿跡。 所有身體就這樣被掏空,來來去去了所有無聲的季節,各自在回家與不回家之間,無所適從。 迴盪的聲音沒有方向,燃燒的光沒有抵達何處。 如果我明天死了,你能如何作為與我一起已四年的男友,來拜祭我? 在敵人面前,上帝一早取消了筵席。 肉體依然把自己擱在迷宮裡的死路,不發一言。   《蓋層紀》回溯2014至2022年的香港,以一個年輕大學畢業生向情人的重重告白、回憶和詢問,撿拾時代之中的革命、愛慾與日常。敘述者在基督教家庭的反抗和癒合,在男同志性文化中的躁動與茫然,在愛情中的柔弱與痛,都指向著整個城市不安的未來。這是瘟疫前後,許多傷口的總和,在歷史性的抗爭運動之間,在遊離的肉身之間,在分手與不分手之間。這書是在剩餘的香港之中,試圖尋覓親密、自由與解放的可能。 「我徒手挖開自己,逐一撿拾性與革命的頹垣敗瓦,逐一撿拾我們,並小心把碎片放到掌心中,仔細端詳,看看自己在裡面是否生還。」  好評推薦   《蓋層紀》是一塊城市與身體的地深切片,一次愛慾與革命的地質學探究。它所注視的不是那顆「我們」想要共同煉就的完美晶石,而是當初岩漿湧動的熱度,以及大爆炸過後遺下的,不知如何處置的肉身和情感殘骸;那些無法化成吶喊的慾望淤積,無形地寄身於城市的溝渠,沖不走收不回來。──謝曉虹(香港作家/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副教授)   每個人都背負著自己的性,而逆彌則比一般人都要誠實地看待這重量,並猶如十架反覆拖曳、釘牢般,苦心錯織、刻寫下,無法被更大的暴力熨平的慾望的紋理,要我們都記得,集體的哀悼總是來不及的,最切身的始終是一個人的魂飛魄散。這是一場創傷考古,以一系列痛點穿越了時代的血霧,同時把香港的不可能的身體留在災劫現場。──關天林(香港詩人/文學雜誌《字花》總編輯)   《蓋層紀》瀰漫自絕自責的感傷憤怨,無非探索存在主義現代小說中主人公所遭遇到的世界命題:在無神無義的暗黑時代,可否有愛?親人之愛、同性之愛、城市之愛。  但難道《蓋層紀》就只是供虛無主義者逗弄永劫的永動太平門裝置嗎?不是。起碼作者逆彌發明了一種嶄新貼地的香港書寫策略。小說將宗教話語、抗爭話語、同志話語綰合。三者互為暗碼,缺一不可。獨特而省力的寫法造就這本小說在藝術形式上的一大亮點。──李日康(香港作家/文學雜誌《字花》編輯)   逆彌寫下《蓋層紀》,我讀到他的深潛與直面:必須直面愛慾之不能,革命之不能,自身之不能,時代之不能。這本小說已成為他的證詞。這是他試圖浮起自身的沉墮之書。──余婉蘭(香港作家/自由撰稿人)   《蓋層紀》是一本告別之書,作者逆彌一邊寫下記憶之中的人、事、物,一邊見證所寫下的種種在現實之中徹底消失。正如全書開首佈設的場景──大約十五億年前的蓋層紀時期,大地開始分裂。這本書或許就是世界分裂之際,作者的一場地動山搖的告別。──嚴瀚欽(香港詩人) 小說裡,分裂(Breakup)的裝置無處不在,如同滿布的炸彈,引發肉體上精神中關係裡的無數次爆炸拉鋸毀滅:性,瘟疫,革命,神。每一次內或外部的爆裂,都讓人陷入茫茫黑暗,縱使努力尋找微光,而光的背後卻又是一層濃過一層的,更深慘的黑暗。  黑夜給了他黑色的逃亡,黑色的抗爭與血色。也給了他黑色的桑拿,給了他黑色的慾望與絕望。黑暗是不斷加壓的疫病擴張,是混亂迷茫的體液摩狀。黑暗就是他,黑暗就是香港。──崔舜華(作家)   逆彌身處這個年代,活在這個年紀,寫作是困難的。有意無意的,他要背負的不止於此。在抒情的底色下,他還意欲刻鑿歷史,讓將腐朽的得以凝為牢固的。  讀《蓋層紀》的時候,感受到事物被湮沒遺忘的焦慮。縱然我們所經歷的事距今不遠,但誰都知道,那些年份,那些日子,會像敏感詞被抹去。焦慮也來自於身份,我們熟識的本地文化,在以後將會如何?──王証恒(香港作家/自由撰稿人)   或許基督所說的信、望、愛,在這個大家不得不將異常當作尋常生活下去的香港,發揮了潛移默化的作用──有甚麼人可以斷定你我在參加和理非遊行與製作文宣時,完全沒有推動將來的正面發展?我很明白自己做的小且卑微,可是歷史巨輪除了少數大人物外,更多的就是小小的無名者共同推動的。──黃可偉(香港作家)   在逆彌的筆下沒有所謂大小事之分,時間和記憶也不必然有順流。街上與床上俱為同一張鋪開的地蓆,人們在色彩與迷霧中翻滾著身軀,歌唱著夢與醒交界的奇異旋律。當情慾轉移於血肉載體之間、城市在歲月的洪流中顫動,聽過的流行歌、讀過的詩、看過的歐洲電影都像河道上的風景,你轉身看一眼,這一眼還未過,你就已離開了。──熒惑(香港詩人)   以如詩的語言描繪肉身連結心靈的斷壁殘垣,以或暴烈或溫柔的口吻書寫性愛與渴望,如巫煉丹,火盡無溫,僅餘一條冰冷深河,於破碎與渴望的冷河裡,又以近乎無聲平白的敘述,編年史似地,裸身般誠實地記錄香港的事件。──小唯(作家)

79 特價30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日子伸出利爪我用隕石磨牙

顏嘉琪  著
松鼠文化  出版
2023/02/24 出版

我希望我們活到足以是人類 活到世界自己去證明 錯的是世界 而不是心靈的脆弱性 ──〈一部分〉 顏嘉琪第三本詩集,收錄九十二首詩。 詩人以平實的語言,於廚房速寫,於冬夜烤一顆橙,於夏日沖一壺耶加雪菲,於密封的玻璃瓶裡發酵荔枝酒。前往空屋的路途上,走近街頭的露天理髮院,走入鐘錶師的宇宙,在日子的慣性裡齜牙咧嘴。 親愛的妳知道嗎 有個世界在妳之前 一再阻擋我們成為 妳的一部分 這個世界以血篩檢愛的成分 允許我們放棄自己 卻不允許我們是 平凡的人 ──〈史前時期〉 詩人汲取性別、婚姻平權、撐香港等場景入詩,然有更多詩作關注老人、農業、自然與社會少數等議題,試圖從中勾勒、臨摹種種生活紋路,讓詩的鋪陳有如攝像鏡頭,記錄多面向的真實。 影子十分服貼 按下指紋,甘願隱身於 一紙合約 我們是僥倖縫回的 真正的新人 ──〈新人〉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蓉蓉

盧妤  著
松鼠文化  出版
2022/12/22 出版

她的愛情 都只不過是找個讀者 找雙耳朵 然後你說你是她的耳朵   =2022年Aesop酷兒文學圖書館 香港站選書=   好像任何語言 都無法真確地描述我們之間的 矛盾和複雜 我們總是甜蜜和距離並行的 無法一面倒的好或一面倒的壞 有時感覺 一 生 一 世 有時候像 鏡花水月   當你無望地迷戀,解釋不來,改變不了,能做的,就只有繼續迷戀。   《蓉蓉》寫一段花開完果沒結的關係,如何變成沉溺的紀錄。篇章當中情意綿密,描繪女同志的愛慾日常。作品穿越倫敦、巴黎、香港、臺北,夾雜中、英、法、粵語,到處遊離;同時訴說了法籍中越混血兒──蓉蓉,作為一個女同志其放蕩不羈的成長歷程,道出離散身分的獨特面貌。   推薦好評   「《蓉蓉》是兩個女子的故事。它赤裸裸地呈現了女性之間的愛慾日常,身體交流,化成文字,還是讓人感動。」——金曄路(性別研究學者、作者)   「小說中的你、我、他,像是在太空漫遊,他們沒有體制的羈絆,卻是被更為細緻的情感所糾纏。」——譚以諾(手民出版社主編)   「《蓉蓉》是流水,並且不是在平面流動的水,而是在空間中瀰漫的流水,每經過一個罅隙便滲進去,填充了空間,不留下空白。」——洪嘉(《Playlist》作者)  

特價25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蓉蓉

盧妤  著
松鼠文化  出版
2022/12/22 出版

她的愛情 都只不過是找個讀者 找雙耳朵 然後你說你是她的耳朵   =2022年Aesop酷兒文學圖書館 香港站選書=   好像任何語言 都無法真確地描述我們之間的 矛盾和複雜 我們總是甜蜜和距離並行的 無法一面倒的好或一面倒的壞 有時感覺 一 生 一 世 有時候像 鏡花水月   當你無望地迷戀,解釋不來,改變不了,能做的,就只有繼續迷戀。   《蓉蓉》寫一段花開完果沒結的關係,如何變成沉溺的紀錄。篇章當中情意綿密,描繪女同志的愛慾日常。作品穿越倫敦、巴黎、香港、臺北,夾雜中、英、法、粵語,到處遊離;同時訴說了法籍中越混血兒──蓉蓉,作為一個女同志其放蕩不羈的成長歷程,道出離散身分的獨特面貌。   推薦好評   「《蓉蓉》是兩個女子的故事。它赤裸裸地呈現了女性之間的愛慾日常,身體交流,化成文字,還是讓人感動。」——金曄路(性別研究學者、作者)   「小說中的你、我、他,像是在太空漫遊,他們沒有體制的羈絆,卻是被更為細緻的情感所糾纏。」——譚以諾(手民出版社主編)   「《蓉蓉》是流水,並且不是在平面流動的水,而是在空間中瀰漫的流水,每經過一個罅隙便滲進去,填充了空間,不留下空白。」——洪嘉(《Playlist》作者)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小小實驗

飛鵬子  著
松鼠文化  出版
2022/05/20 出版

〈衝突〉 詩跟詞/打架了/受傷的/是隱喻 《小小實驗》是詩人飛鵬子繼《雌袋鼠》後,在臺灣出版的第三本詩集,收錄七十二首全新未發表詩作。 〈迴紋針〉 我成全了他們/他們成全不了我 〈謠言〉 放大鏡和望遠鏡一起照哈哈鏡 飛鵬子聚焦於日常物件,摹擬各種情感、關係與現象。他以微妙的幽默感作詩,也許拋出疑惑,也許書寫落寞,嘗試在對比之間穿透原本的距離。 〈常態〉 疋㠪㱏正企止 〈超越〉 不/仐/㔻/夲 飛鵬子亦以字形為器,透過相似卻陌生的字,思索是否有絕對正常的個體,然而多變、多元,對群體來說也許才是常態。又或是變化字形,讓字和字之間形成具有圖像意義的另類漫畫。 閱讀飛鵬子,每一首詩都是一場小小實驗。  

特價2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故事柑仔店2:被偷的父親

松鼠文化  出版
2022/02/25 出版

風雨飄搖中,巷弄盡頭的故事柑仔店,再度亮起昏黃的燈。 那些被偷的故事瓶去了哪裡?老老闆為什麼仍杳無音訊? 柑仔店的老闆、老闆娘、店小二、黑貓及剪溜,分頭前往臺灣各地張貼尋人啟事,向土地公、魔神父子,甚至災後倖存的礦工蒐羅線索,也帶回來許多新的短篇故事。 ☆ 每逢「大士爺祭」,為什麼總是賣傘小攤生意最好? ☆ 傳說蘭潭水庫裡住著一尾「魚精」,生氣了就會抓人做交替? ☆ 坊間流傳山區有「黃衣小飛俠」出沒,撞見他們怎麼辦? ☆ 「魔神仔」拐人上山,只是因為調皮惡作劇嗎? ☆ 出外住宿,進房間前,你會記得敲門嗎? 貨架上的故事瓶已經補貨齊全,歡迎愛聽故事的您再度光臨!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故事柑仔店(2):被偷的父親

松鼠文化  出版
2022/02/25 出版

風雨飄搖中,巷弄盡頭的故事柑仔店,再度亮起昏黃的燈。 那些被偷的故事瓶去了哪裡?老老闆為什麼仍杳無音訊? 柑仔店的老闆、老闆娘、店小二、黑貓及剪溜,分頭前往臺灣各地張貼尋人啟事,向土地公、魔神父子,甚至災後倖存的礦工蒐羅線索,也帶回來許多新的短篇故事。 ☆ 每逢「大士爺祭」,為什麼總是賣傘小攤生意最好? ☆ 傳說蘭潭水庫裡住著一尾「魚精」,生氣了就會抓人做交替? ☆ 坊間流傳山區有「黃衣小飛俠」出沒,撞見他們怎麼辦? ☆ 「魔神仔」拐人上山,只是因為調皮惡作劇嗎? ☆ 出外住宿,進房間前,你會記得敲門嗎? 貨架上的故事瓶已經補貨齊全,歡迎愛聽故事的您再度光臨!

79 特價30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我多願陪你靜聽髮梢結冰的聲音

劉欣蕙  著
松鼠文化  出版
2022/02/18 出版

我多願陪你 靜聽髮梢結冰的聲音 讓一千隻蜻蜓 繞著我們的指尖盤旋 彷彿這裡擁有最美 與最善的寒意 讓露水浸溼肌膚 野薑占滿眉心 讓我成為你的最暗 彷彿,最亮 即是唯一的途徑 ──〈荒地有光〉 劉欣蕙於2011年出版第一本詩集《金色蝴蝶》,此後的十年,她獨居於四面冰牆搭造的斗室,不厭其煩地,取下肋骨以晒衣,焚燃夢囈以煮食。每日,瞬息萬變的光影掠過透明冰牆,它們的沉默,莫名的響亮,一如初生雛鳥的呼吸與心跳,百般誘惑著她。為了在誘惑裡快樂且清醒著,有時,她舉起拳頭,重重敲撞冰牆,渴望打破語言與思想之間巨大的溫差;有時,她閉上眼睛,甚麼也不做,就只是靜靜聆聽髮梢緩慢結冰的聲音,彷彿陽光可畏,此刻的圍困比出走更加明亮。 輯一──蝴蝶低沿水面覓光 曾經,她以為現實生活是阻礙創作的巨石,如今她領悟:現實生活是沙子,踢著踢著,就變成了金子。 輯二──願你挨靠我的身邊 愛是心的魔鬼,抑或神明?她感念離家的母親、送走早逝的朋友、放開戀人的手、迎接孩子的成長,種種在愛裡遭逢的試煉與折磨,幸能昇華為感傷的讚美詩句。 輯三──遙遠不可觸及之處 走入眾多嚮往之地,時而屏息凝視維也納教堂裡搖曳的燭光,時而伸手承接京都禪寺裡飄落的雪花,她在詩裡找到了真正的烏托邦。 輯四──濺起的泥濘也唯美 世事如泥,最怕突然降下一陣傾盆大雨。她佇立街頭,遞來一把傘,明瞭你所有的孤軍奮戰與故作鎮定,以詩相伴,盼你走出你的荊棘。 盼你離開你的慣常,來到這裡。讓她成為你的最暗,彷彿,最亮,即是唯一的途徑。

特價32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看全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