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五十一首詩歌,是由解讀與默想聖經話語時所獲得的靈感寫成。寫每首詩歌,我都想像自己是坐在祂的腳邊,聆聽著祂的話語,寫出對祂教導的回應,親歷祂的同在。我向祂傾訴自己的訝異、好奇、探詢以及渴望。我可以袒陳自己的軟弱、無知和困惑。我可以求問解釋並尋求幫助。我期待,讀了這些詩歌,讀者們也能作類似的嘗試。」──馬爾科姆.蓋特
有一個在福音派和其他宗派中被廣泛認可的觀點,認為「聖靈曾被我們遺忘,直到二十世紀才被重新發現」,是這樣嗎?傅格森認為我們應該換一個說法,因為,儘管聖靈的工作已經被承認,然而對於許多基督徒來說,聖靈本身仍然是上帝裏面匿名而難以名狀的一個層面。他認為把聖靈稱為三一神中「未知」的那一位,比稱之為「被遺忘的」位格更加貼近現實的情形。因此,在本書中,作者緊緊圍繞聖靈是誰或是什麼以及聖聖靈的工作展開討論。傅格森的研究根植於聖經中聖靈在創造和救贖中的故事,也因此驅動。整本著作顯出作者對教會有關聖靈的歷史神學的熟稔於胸,以及和當代對聖經教義有所探究的背景多樣的基督徒們的溝通對話。書中有對基礎性問題的概論和釐清,也有對艱難學理的追問和回應。這是一位改革宗神學家的思想結晶,值得所有持不同觀點者尊重和珍惜。在每一頁文字中,清晰而深刻的洞見躍然紙上。
彰顯福音為中心的每日靈修經典-揭示幽暗,帶來安慰,激發感恩。我們懷著極大的喜悅,將這本每日默想的靈修書呈現給你,這是已回天家的法蘭斯.貝克牧師用生命服侍的結晶。貝克牧師的靈修和默想文字已經安慰和建立了許多上帝在荷蘭的子民。貝克牧師以一種簡單而深刻的風格寫作,強調基督對可憐的罪人而言是完全的。我們禱告,這本靈修書將會激勵和造就上帝的子民,並勸勉他們,在今世過一種與基督同行的生活;盼望更多人閱讀並反思之後,能在全書所高舉的上帝和衪主權的恩典面前謙卑下來。願這些文字被我們的主祝福和使用,引導人們對上帝懷有溫柔的敬畏之心。這本《永在之道》包含貝克牧師所有已出版的默想作品,還增選了一些他講道中的精華;選擇每日靈修的格式,是為了更系統地閱讀貝克牧師關於上帝話語的默想。
按照海德堡要理問答的經典劃分,真實的基督徒經歷包含三個方面:愁苦、救贖和感恩。在本書中,韋瑟牧師把上帝子民真實的生命經歷以合乎聖經啟示的方式美妙而深刻地描繪出來。他解釋了基督在基督徒的生命中如何工作──如何作為先知、祭司和君王帶領主的百姓進入救恩。基督徒會讀到那些對自己失望的信徒的生命是何種光景,也會讀到他應該也能夠如何被主引領到最為神聖的信仰深處;他會找到已經歷的一切,也會發現自己所欠缺的東西。無論是哪種情況,本書都會鼓勵他投奔滿有恩典的三一上帝,在基督裏找到他所需要的一切,在基督裏面,在神自己裏面。「但你們得在基督耶穌裏,是本乎神,神又使衪成為我們的智慧、公義、聖潔、救贖。如經上所記,誇口的當指著主誇口。」(林前 1: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