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

音樂:言語之源,萬象之母,關於「音樂」奧義的三段吟遊航渡

獅鷲出版  出版
2025/05/28 出版

法國一代大哲米榭.塞荷闡述「音樂」奧義的三段吟遊航渡這回,傳奇哲學家塞荷「自居為音樂家」,為我們獻上一套音樂哲學,揭示世間最深奧的內在:音樂作為言語之源、萬象之母,乃是人類情感眾相最完整的表述形式,亦為「世界與生靈之真實語言的化身」。音樂從何湧現?它來自:宇宙大爆炸?世間雜響?樂器演奏?人流群聚的眾聲喧嘈?你我的情緒波動?大音希聲,卻又無樂不作。該如何定義它?回答這些問題難上加難,不如用「三段故事」來說明「音樂是什麼」: 傳說色彩濃厚的──第一段故事順著奧菲斯的生命旅程而行:他逢遇繆思女神們而獲致啟蒙,更深入地獄苦尋愛妻。如何用音樂去愛? 自傳性質的──第二段故事進占知識之大敘事,融成一部龐大交響曲。是否能藉音樂去思考? 富含聖經意義的──最末的聖歌詩篇,自創世紀吟唱到基督誕生。是否該用音樂去讚頌?★  沿著從世界雜響奔向言語意義及科學成就的音樂之河順流而下,本書朝如此一處下游三度探行。一條類似的歌頌之路,穿越人群的運動或體內的情緒,充分發展成話語綻放。同樣地,在萬物的力道或強度,和以符碼交流的呼喚之間,還流動著一股音潮;同樣地,有如瀑布一般,能量朝信息節節而下,硬與軟之間形成了巨大落差。  這條路徑可置換成三種根本變格:傳說的、凡人的與神聖的。第一種根據的是奧菲斯從酒神女信徒和各繆思女神處所獲致的啟蒙,以及他為了拯救愛妻探入地獄的故事。接著,充滿自傳色彩的第二類,宛如奏鳴曲,席捲知識這部變身為狂想曲的大敘事。最後一種富含聖經意義,從創世紀以來到耶穌基督誕生之日,不斷流傳吟詠,其間夾雜先驅者的苦難折磨,他的聲音平順了聖言之道。  歡喜的頌讚:古希臘的,學識的或神祕的,從雜響到聲音再到聖言,這三條大河匯流,合謀,共鳴。  音樂之波盪漾,盈溢每一條河道。★繆思 → 音樂Muse → Musique ( Music )「繆思,宙斯與記憶老母的女兒們,一共有九位:一位代表默劇、一位代表舞蹈、一位代表雄辯,等等。然而,當中沒有一位專屬『音樂』。何故?因為,這九繆思『合而為一』,即象徵了音樂。(甚至連司掌天文與占星的繆思亦含括在內)這意味著:音樂涵蓋了一切藝術與所有知識,它是萬象存在的根基。......哲學家與科學家不斷讚頌著同一個深奧、隱蔽、被遺忘的真理,那就是:音樂是普世通行的;而宇宙本身,就是音樂的。......音樂永遠不會像一種語言或一門知識那樣將人排拒在外。」===米榭.塞荷Michel Serres

79 特價3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我,一個法國人,就這麼成了臺灣布袋戲偶師

班任旅  著
獅鷲出版  出版
2024/10/30 出版

偶班天地任遨旅二○二四年臺南藝術節邀演藝術家半世紀臺法藝文交流軌跡趣談逸史 半世紀掌中傳奇 * 五大洲文化旅歷 法國小宛然劇團團長-班任旅 偶戲人生自述一九七四年,整整半世紀前,法國人班任旅東遊千里,來臺追隨國寶級藝師李天祿專習布袋戲操偶技巧,學成返法,創辦「小宛然劇團」,就此開啟足跡橫跨世界五大洲的掌中人生奇歷記。他的「班戲」風格自成體路,巧妙轉化臺灣傳統偶戲祕竅與東方皮影戲曲精粹,融煉西方神話意象典故,注入法式人文風神,打造出繽紛雅麗的戲臺天地。本書是班任旅五十年來的習藝、傳藝生涯自傳式回顧,從他與班文干及李天祿的師生情緣點滴,到臺法之間的跨文化認同觀察、七○年代以來文藝政治的角力戲碼,以及踏遍全球九十餘國入異邦、出險地的巡演趣聞故事百景,織繪出一名成功跳越東西藩籬,以偶入魂、縱橫大千的偶戲藝術家傳奇圖像。一任風月,客旅掌中,宛然如夢…… 我的運氣一直都挺好的,出生於一個寬容、賦予孩子自由發展空間的家庭;遇上像班文干及李天祿這麼好的老師,一路陪伴小宛然劇團成長;還有能夠與陸佩玉和其他堅實的夥伴一起合作。如此幸運的我若還要悲觀,可就有點說不過去了吧。藉由巡演環遊世界,以藝術家的身分行走世間,因工作緣故與當地人接觸,這些都讓我們徹底改變看待人事物的觀點。每次我重返曾經演出的地方旅行,那些地方的人群、建築、氛圍……我竟然完全沒印象!巡演時,全神貫注於演出,猶如罩上一層濾鏡,讓那些本該再熟悉不過的國家看起來相當不同……「宛然」,如夢。──班任旅    「阿班」的奇幻歷險 * 【操偶動作不靈活,不如「掰彎」手指或喝醋解決?】 我的大拇指一彎,食指也會跟著彎。有兩個最基本的操偶動作,我就做不來。後來才知道我身上其實有一種罕見的基因病變,使大拇指與食指無法分開動作,這對一個操偶師來說,是極大的缺陷。李天祿在面對我這份缺陷時感到相當苦惱,他經常抓著我的手,試著「掰彎」它們,但沒能成功。為了讓我的手指變得更靈活,他建議我喝醋。我試過了,沒用…… 【道,就是生意!】 我們在東方語言學院安排了一場接待會,也請李天祿在現場表演布袋戲。這是全法國的第一場布袋戲演出,許多人前來觀看臺灣布袋戲,都非常讚嘆喜愛。在一場接待李老師的晚宴中,集聚了校方最重要的漢學家,其中有一名鑽研《易經》的專家很嚴肅地請教他何謂「道」?電光火石間,李老師手指比著錢,說:「道?道就是生意。」 【液體式北京人流……】 北京人對於外國人或對自己人都表現出侵略性,就連搭個公車或在餐廳點菜,都有點像「進行一場階級鬥爭」。走在北京,不像在散步,更像是「液體般地物理性流動」。個體並不存在,只是整體的一部分,不停地移動著。四月時,大家都還穿著厚棉襖,款式皆相同,卻毫無剪裁設計可言,而且顏色只有兩種:軍人穿綠色,一般市民則穿藍色。這種被周遭的單一性包裹住的感覺,就像一個小小的軟木塞,在一片浩瀚的海洋中浮沉。一波波的浪襲來,感覺自身要被一股無法抗拒的潮流所吞噬。在這鋪天蓋地的氛圍下,唯一跳脫的清晰音符,是自行車的鈴聲…… 【摩洛哥之夜,黑市換錢記】 要兌現支票,必須具備摩洛哥公民身分,還要有當地銀行戶頭。我們聯繫了戲劇節的主辦方,一小時後,他們派來了一個人。我們將支票存入他的帳戶,然後又等了許久,直到他的帳戶完成確認。然後我們又等了兩小時,這位救星終於被叫到櫃檯提取現金。於是我們一起走到窗口,他取出的卻是迪拉姆(dirham,摩洛哥當地貨幣)。我提出抗議,要求換取歐元。櫃檯的人告訴我,只有外國人才能兌換歐元,而這位先生是摩洛哥人。我們是外國人,但我們沒有戶頭。無論如何,我們永遠站在錯的一邊!幾番折騰後,唯一的解決辦法是帶著一大疊迪拉姆鈔票離開。……窗口後的員工接過我們的迪拉姆,然後他站起來,抱著整包迪拉姆,對我們說:「我去黑市換錢,你們在這等我,千萬別走喔。」他消失在黑夜中。過了打烊時間,他滿臉笑意地回來了:歐元來也!本書特色: 法國的臺灣布袋戲藝術推手學戲因緣、半世紀全球巡演點滴 傳奇藝師第一人稱親述自傳,分鏡感十足,驚險歷程、奇幻故事連篇放送 收錄多幅偶戲國寶人物李天祿珍稀影像 臺-法、跨文化藝術交流史祕聞趣故大全

79 特價3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看全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