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

太魯閣國家公園苔蘚、地衣圖鑑

太魯閣管處 出版
2024/03/04 出版

本書介紹太魯閣國家公園內數種容易見到的苔蘚植物及地衣,文字敘述並搭配生態照及顯微照片,藉此帶領讀者體會不同種類的苔蘚及地衣的樣態,希冀可以吸引更多人對苔蘚、地衣有初步的認識,進而引領更多有興趣者投入相關的研究與應用。

95 特價26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太魯閣 世界自然遺產:臺灣造山運動史[軟精裝]

太魯閣管處 出版
2020/11/01 出版

根據文化部103年頒布的「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遴選及除名作業要點」,潛力點系指具備聯合國科教文組織世界遺產公約執行作業指南所定義之顯著普世價值並符合真實、完整性;另李光中、王鑫(2010) 依據IUCN世界遺產提名指引及地質類等世界遺產之主題研究,所進行太魯閣峽谷景觀之世界遺產價值比較分析,指出太魯閣峽谷傑出之地質和地形價值和風景美學,應作為申請世界遺產的主要提名基準,爰辦理此案。另再根據李光中、王鑫(2010)太魯閣峽谷列入世界地質公園潛力評估與分析,指出「地質旅遊」方面,主管機關在地質和地景資源的專門保護措施、以及地質旅遊的專門導覽規劃和活動提供等方面,都有待再加強。本計劃針對太魯閣地質和地形價值(viii)的重要性,加強論述太魯閣峽谷因位於大陸和海洋板塊碰撞的交界地帶,具有複雜的地質現象、正在進行的造山運動、過往的冰河侵蝕遺跡,以及劇烈的河流侵蝕作用之特殊性,以增進民眾對地質遺產地之瞭解及地質旅遊體驗;同時進行地質實地踏查,以瞭解太魯閣國家公園的地質演化及環境變遷歷史,並進行地質旅遊之解說路線規劃,將成果轉化為解說文字與影像,提供申請世界遺產的重要參考。

95 特價26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合歡山史話[精裝]

金尚德  著
太魯閣管處 出版
2019/11/01 出版

自康熙24年(1685年)起,首任臺灣府知府蔣蘊英主修的《臺灣府志》,這本描述了臺灣島初入大清版圖之海上疆域的方志上,一座名為「合歡山」的山峰,首次出現於歷史文獻中,但卻將「合歡山」描述在雪山山脈一帶,「合歡山」空有其名,是對未知事物的想像。此後再經過了將近225年,明治43年(1910年),臺灣總督府番務本署技師野呂寧,終於正式首登並以三角測量與經緯儀,為日後並延續今日的「合歡山」下了科學的正式定論。自清代以來的謎樣地理空間,轉換為現實山頭,定位在地圖的表面。但「合歡山」的涵義,卻遠比地圖上的三個文字還深廣。戰爭時期所開闢的道路旁,「合歡山」具有軍事上的樞紐地位;在治理時期的攬勝及登山、健行、滑雪風潮中,具有遊憩的意義;在太魯閣國家公園成立之後,兼具有物種保存及地景保育的功用;在歷史上保存下來的文史遺跡中,又隱含文化資產的重要意義。數百年來山上空間與山下社會的互相交織,讓合歡山成為太魯閣國家公園重要的文化資產。因此,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邀請在太魯閣國家公園踏查30餘年的資深山友金尚德先生,透過實地田野調查及史料爬梳,將數百年來合歡山文明化的互動過程,輔以流暢文字及古今照片,述說「合歡山」一詞的歷史與文化脈絡。

95 特價26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森境太魯閣(DVD)

太魯閣管處 出版
2019/08/01 出版

「森境太魯閣」影片以太魯閣族原住民獵人彼得洛為主角,並以第一人稱方式主述,呈現太魯閣國家公園境內森林的故事。內容包含季節、颱風、冠羽畫眉的合作生殖生態、寄生植物和啄花鳥的共生演化、森林性哺乳動物的生態,並藉著林鵰繁殖行為演繹森林物種之間的動態平衡,影片聚焦彼得洛講述自己成長的山林土地故事,擘畫出人和自然的和諧共存、永續生態的意象。

95 特價23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峽谷山徑二十里-內太魯閣警備道路

金尚德  著
太魯閣管處 出版
2017/12/01 出版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為治理太魯閣立霧溪流域太魯閣族人,從1914年起逐次修建內太魯閣隘勇線、新城內太魯閣道路、支廳至西拉歐卡夫尼道路等警備道路、及各警備道路支線,及至1935年完成合歡越道路穿越中央山脈,建立警備道路系統。各警備道路深入各部落,並於沿線設置警備機關、教育所等。本書結合歷史文獻、古道踏查資料、歷史照片、古地圖及踏查照片,詳實呈現日治時期之內太魯閣警備道路路線、橋樑、警備機關及其變革。

95 特價26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合歡越嶺-合歡山生態之旅[DVD]

太魯閣管處 出版
2017/06/07 出版

這是一部介紹台灣高山生態的影片,拍攝場景是在太魯閣國家公園境內的合歡山區,海拔高度在1,800-3,600公尺之間。 中橫公路是台灣唯一穿越台灣高山生態系的公路,公路最高點武嶺海拔高度3,275公尺,站在這個制高點上,往北可以看到中央尖山以及南湖大山,隔著濁水溪源頭,奇萊連峰聳立連綿;向南眺望,中央山脈層巒疊翠、視野遼闊;若是晴朗的好天氣,玉山群峰就羅列在遠處天際。合歡群峰的海拔平均都在3,600公尺上下,這裡不但是親山近水的好去處,更是探索臺灣高山生態最佳的場域。 影片以中橫公路為軸線,從霧林帶循序往高山介紹。 霧林帶不但擁有茂密高大的樹冠層,同時滿佈著各種苔蘚以及附生植物,能夠攔截大量的雨水和霧氣。這種濕潤、多層次的棲息環境不只動植物種類繁複、多樣,特有種比率也非常的高。 從大禹嶺往小風口的途中,左側可以看見一列壁立連綿的山峰,這就是名聞遐邇的奇萊連峰,包含奇萊主峰、奇萊北峰等超過三千公尺的高峰,是中央山脈最神秘奇險的一段。 整個合歡山區是立霧溪、大甲溪以及濁水溪的活水源頭,除了可以見識向源侵蝕以及河川襲奪的地質現象,更是喜歡爬山的朋友攀登百岳最理想的地點。 十二月中旬之後,高山植物的種子多數都已經散盡了,秋高氣爽的日子漸遠,氣溫一天天下降,如果有北方的強烈冷氣團南下,高山就有機會出現降雪。生活在高山的動植物透過長期的適應演化,早已獲得抵禦嚴寒環境的能力,雪既是季節的旨意,也是大地的禮物。 「在短距離或小區域內,擁有多樣的生態變化」是臺灣自然環境的一大特色。 海洋圍繞的島嶼環境,加上高山縱谷 微地形、氣候形成的屏障,不但阻隔了族群間的基因交流,也加速了種化的進行,合歡山區眾多的生態過程和生命現象正是「隔離演化」最佳的展示場所。This is a documentary introducing Taiwan's high mountain ecology. It is filmed at the Hehuan Mountain area within the vicinity of Taroko National Park, between the altitudes of 1800 to 3600 meters. The Central Cross-Island Highway is the only highway in Taiwan that runs through alpine ecosystems. The highest point of the highway is at Wuling, at an altitude of 3,275 meters. Look northward, and you can see the Zhongyangjian Mountain and Nanhu Mountain. Cross over the Zhuoshui River, and you meet the rolling peaks of Qilai Mountains. To the south, the Central Mountain Range comes into sight over the broad horizon. On a sunny day, the Yushan Peaks can be seen clearly in the backdrop. The Hehuan Mountain Peaks have an average altitude of 3,600 meters. Not only is this area perfect for enjoying nature, it is also the best place to explore the ecosystems of the high mountains. The film follows the trail of the highway, advancing from the misty forests to the alpine terrains. A cloud forest usually features a dense and high-reaching canopy. Mosses and epiphytes grow in abundance here, helping to retain huge amounts of rainfall and moisture. The layered habitat, with its high moisture content, gives rise to a higher diversity of flora and fauna species; the number of endemic species can be high as well. Rows of mountain peaks appear on your left as you travel from Dayuling to Xiaofengkou. These are the prominent Qilai Mountain Peaks, which include the Main and North Peaks, both more than 3000 meters tall. The trails here are the most treacherous part of the Central Mountain Range. The Hehuan Mountain area is home to the Liwu River, Dajia River and the Zhuoshui River. Geologists find excellent examples of river capture and headward erosion here, while mountain hikers consider this place the perfect area for challenging peaks. By mid December, the high mountain plants would have dispersed most of their seeds. The cool and clear autumn slowly recedes, as the temperature plunges daily. Once the strong cold front from the north arrives, snow may occur in the high mountains. Of course the high mountain plants have evolved over time and have adapted to the harsh conditions of winter. Snow is not just inevitable; it is a gift of nature. Having a high degree of richness and diversity within a small area or a short distance is a special feature of Taiwan's natural environment. The Hehuan mountain area is the perfect showroom for allopatric speciation. Towering mountains, plunging valleys, the micro-topography and the climate all serve as barriers to genetic exchange, and promote speciation as well.

95 特價23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看全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