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於國人平均退離勞動市場年齡(男64歲、女61歲)仍早於日、韓等主要國家,為落實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意旨,支持中高齡者及高齡者於退休後再就業,實有必要透過了解各國促進退休者再就業之相關協助措施,作為政策研擬之參考。
本研究探討臺灣離岸風電產業中運維人員的職場安全與健康狀況,因應風電發展由陸域轉向離岸所帶來的作業風險提升。透過文獻回顧、問卷調查、深度訪談與生物指標分析,研究發現高風速、強光、海況與高溫為主要職場危害因子,工作壓力多與負荷過重及付出回饋失衡有關。睡眠品質整體尚可,但部分人員有功能障礙現象。生理指標顯示壓力與健康狀況大致正常,惟海域工作者及管理階層壓力較高。研究並參考歐美經驗,提出符合台灣環境之職場健康與安全改善建議。
國內農業從業人口正面臨高齡化及缺工的挑戰,除了思考如何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及量能外,維護農業工作者之作業安全、健康及危害預防更是基本的原則,因此,本研究之目的即在針對農業作業主要的危害因子,探討應用科技化之方式輔助農業作業及環境改善之可行性,透過科技化及標準化之方式,探討其對職業傷病預防效益之影響。
本研究旨在瞭解我國高階管理人員心理健康現況,並了解影響高階管理人員心理健康因素。本研究完成2場共10人次焦點團體訪談,並透過問卷調查,搜集244份高階管理人員的量化資料,包含個人背景變項(性別、年齡、年資、教育程度、是否身兼雇主、公司年資、組織年資、企業規模、產業別)、高階管理人員之思維模式(整體思維、矛盾思維)、外在環境(環境動力、環境競爭)與組織績效。結果顯示不同性別、是否身兼雇主、年資、思維模式、外在環境、組織績效、企業規模、產業別在高階管理人員的心理健康狀況上呈現顯著差異。
本計畫進行溫網室從業者之檢體收集、生化指標與有機磷及氨基甲酸鹽類農藥代謝產物之濃度分析,並透過農業工作現場訪視及職業傷病防治相關教育宣導,收集工作現場相關資訊,提出農業溫網室作業族群優先改善事項及未來持續關注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