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出版故事 /出版前哨

2017.01.29

每個人的心裡,都住著一個小黑一個小白!苦等20年,夢幻新版終於登場!

文/麥克.阿里亞斯
我應該要徹頭徹尾說實話,才有助於呈現所有事實。一九九五年我首度接觸松本大洋的《惡童當街》,在漫畫方面完全是個初學者。一直到今天,我漫畫方面的知識也仍然有限。當然了,我得知《惡童當街》這部作品後就讀了所有能入手的松本大洋作品,也試著讀了同年代漫畫家的作品。不過除此之外,我只在漫長的幾年內讀了寥寥無幾的幾部作品——沒特別依據什麼脈絡選書,新書、名作、不有名的作品,特別優異或平凡的作品都讀到了。就各個角度而言,我都算不上漫畫迷,也不像跟我同世代的許多日本人那樣讀著漫畫長大。因此,我無法站在權威者的角度談論松本大洋在整體漫畫界中占據的地位。此外,我要承認一件丟臉的事。《惡童當街》對我的人生影響實在太大了,我甚至難以撇開那些影響,客觀地談論這部作品。我只有一句話可以毫不猶豫地說出口,那就是我徹底愛著這部作品。就從這裡說起吧!

我跟《惡童當街》的相遇完全是偶然。要不是朋友熱心推薦,我可能根本不會拿起這本書。「你最好讀一下。」對方肯定地說:「我不知道要怎麼說明,但總之很催淚。」他激發了我的興趣,但同時也挑起了我的防心。(「催淚」是怎樣?)不過實際閱讀《惡童當街》的過程中,它勾動的各種情感殺得我措手不及。作為場景的復古未來風城鎮因都市更新逐漸變貌,隨之而起的爭鬥中,我們窺見了兩名孤兒的故事——大意如此,不過《惡童當街》的韻味並無法用這樣的三言兩語交代完,它描繪了我見過的其他藝術品幾乎都不曾觸及的事物。更重要的是,這部作品具備壓倒性的電影感!影像面的電影感,還有環繞音效式的電影感。

幫我執導的動畫版《惡童當街》執筆劇本的安東尼.溫多洛(Anthony Weintraub)認為本作談論的是人類情感連結的重要性,也就是「選擇愛與牽絆,而不選擇孤獨地走向毀滅之路」的重要性。而我想要補一句:《惡童當街》還教導了我們一個價值觀,那就是維持天真、抱持希望的生存方式,比墮落、冷嘲式的生存方式還要優越。這部作品中,極端的二元對立不只出現在主角小白和小黑身上,也可見於其他「陰陽」組合的角色,比方說鼠與蛇(傳統與發展的對立)、木村與老鼠(年輕與老練的對立)。松本大洋對二元對立的著眼也顯著地出現在其他作品的角色身上,例如《乒乓》的Peco和Smile、《GOGO Monster》的立花雪與鈴木誠,《花男》的花男和茂雄,都近似《惡童》當中小白和小黑的組合。我寫作本文時,松本大洋正在連載的《Sunny》也有春男和靜這樣的對照。

不過對我來說,松本大洋作品的特別之處並不只是對此主題的熱心經營,(美國超級英雄漫畫幾乎都將世界區分為好人聯盟和壞人聯盟不是嗎?)他的所有作品都不是因為那些角色類型而變得特別,而是因為他透過更深沉的人類視點顛覆了舊有的表現——這在《惡童當街》尤其明顯。松本大洋(就和我們一樣)知道人性並沒有完全的白和黑,世界是以各種不同濃淡度的灰色塗抹出來的。就舉《惡童當街》的舞台寶町為例吧:寶町就跟小白和小黑當作基地使用的生鏽舊車一樣,有過一段輝煌歲月,如今成為髒兮兮又危險的地方,占據此地的都是跟「光輝」呈現強烈對比的角色,如黑幫人士、酗酒者或更兇狠的人。但在此同時,寶町也是充滿活力、形形色色的生命都得以存續的地方。(松本大洋曾告訴我,他想把寶町表現成「打翻的玩具箱,裡頭有閃閃發亮的新玩具,也有被遺忘、壞掉的玩具,兩者混雜在一塊」。)

松本大洋絕不懼怕描繪醜陋、暴力、瘋狂的黑暗世界,同時也絕不會忘記令一束光線穿透黑暗。他對寶町內破落的脫衣舞劇場抱持好感,連老鼠這樣的老人和木村之類的殺手都描繪成內心深處仍有溫情的人類。他筆下有許多角色充滿缺點、心理失衡,往往苦惱於命定的精神糾結,但正是這些不完美使他們躍然紙上。我們不是透過閱讀漫畫或觀看電影的經驗,而是透過現實人生經驗理解了他們,所以《惡童當街》的角色才會這麼引人共鳴。

松本大洋筆下角色與故事之立體(畫面上的立體就更不用說了)超乎我們想像,最終將他的作品推上同類型作品的巔峰。松本大洋描繪了棒球(《STRAIGHT》和《花男》)、拳擊(《ZERO》)、高中桌球(《乒乓》)這些特定領域的故事,我卻不會想將它們定義為「運動漫畫」。《No. 吾》是以異次元為舞台的敘事詩,如果單單稱之為「科幻冒險故事」,我會認為是一種輕視。同樣地,《惡童當街》描寫的黑幫地盤爭奪雖然是過去就有的任俠電影的再詮釋,但松本大洋追隨形式的同時也下了其他工夫(再加入飛來飛去的子彈!),結果得到新鮮又寫實的作品。

前面也說了,我的漫畫知識並不充足,所以我絞盡腦汁也舉不出其他漫畫家的同類型作品。不過要是跳脫漫畫這類型的話,我認為《惡童當街》可與以下人道主義名作相提並論:費里尼的《大路》、黑澤明的《電車狂》、今村昌平的《豬與軍艦》,也可說它與史坦貝克的小說《人鼠之間》有同樣的基因吧。話雖如此,松本大洋到底為何在創作生涯初期就能以如此銳利又獨創的手法表現出自己主題呢?如果把《惡童當街》比喻成音樂的話,我會說它「每個音都中的,毫無遺漏」。第一次讀《惡童當街》時,我大受衝擊,沒想到像他這麼年輕的漫畫家也能以如此細膩的手法完成野心之作。更難以置信的是,往後我起碼重讀了這部作品上千次,但在這過程中,故事帶給我的原初感受,以及我對松本大洋藝術才能的敬意絲毫沒有減弱。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