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17.08.28

不管鬼門開不開,台灣鬼一直都在你身邊

文/月熊楊佩穎
民俗活動、歲時祭儀,反應了這座島嶼的淵遠流長;廣至看見唐山過台灣、泉漳械鬥的歷史痕跡,小則可窺見台灣人面對死亡的文化機制、安慰生者的細膩情感。

每逢被視為鬼月的農曆七月到來,祀鬼風盛但也怕鬼的台灣人莫不鄭重其事;供品準備澎拜是一定要的,各種禁忌則在網路、群組中流傳,新聞與談話性節目也頓時鬼影幢幢,搞得人心惶惶。然而,死亡乃是人生必經之途,揉雜了儒、釋、道而成的台灣民間信仰,究竟是怎麼看待與定義「鬼」的呢?

我們邀請了知名文化人類學家林美容老師,以一百五十幾則她在研究魔神仔時意外收集到的台灣鬼仔古(鬼故事)為基礎,試著分類,並回答在老師的理解中,台灣民間信仰對於冥界的想像。於是,我們可以得知:人死為鬼,這是廣義的鬼,俗稱為魂;漢人思維重點在是否有人祭拜,無嗣之鬼即是孤魂,飄盪無依,此狹義之鬼,是為真鬼。從這個概念出發,便會發現「你家的公媽(祖宗)」其實就是「別人家的鬼」!

《台灣鬼仔古》的章節以鬼的出現場所、模樣、撞鬼形式分類,每章皆以創作的鬼故事開篇,接著進入田野調查撞鬼檔案報告,在虛實之間與靈體面對面第一手接觸。這時會發現,真實的撞鬼經驗總是平平淡淡、轉瞬即過,不似影劇作品般誇張,然而那種恐怖是在回想時才從心底蔓延開來。緊接著,便是本書最重要的單元,與冥界有關的問答,希望呈現鬼故事背後與民俗相關的文化內容。包括:

民間相信,當人死後,會由土地公帶著亡魂到陰府,向城隍爺報到!
其實,在民間信仰中,反倒是媽祖和觀音才穿白衣!
牽亡是由靈媒牽引亡魂到陽間與生者對話,關落陰則是生者跟隨靈媒的指引到陰曹地府!
民間認為魔神仔多半只是捉弄人而已,而水鬼則要置人於死地、要來抓交替的……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我想,在台灣應該是:三人行,必有一人可以說個親身或友人經歷的鬼故事!《台灣鬼仔古》作為第一本從台灣民俗談「鬼」的專書,除了民俗,也希望讀者能從中感受到台灣人面對死亡,那種貼近與同情、充滿體貼的思維。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