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要現在踏出一步,明天就不用去公司了!」
★30萬次轉推,3000萬次閱覽,亞馬遜五星超高評價
★日本NHK、朝日新聞、讀賣新聞、日經新聞、美國赫芬頓郵報以及英國BBC媒體爭相報導
■書中金句一定會在最脆弱的時候成為你的力量!
‧不要想著別人比你更努力,用不著參加「不幸比賽」。
‧那個方向盤只屬於你,因此你要走的路也取決於你自己。
‧如果是以自己的意志凝聚而成的石頭,就有忍耐的價值。
‧為了追求幸福而不斷向前,但「前方」真的有你的幸福嗎?
‧工作可以被取代,但你的夢想、人生和生命是絕對無法被取代的。
■快速自我檢測,您是否也有以下症狀
‧不敢準時下班,深怕會拖累他人,對請假抱有恐懼?
‧想轉換跑道,卻對前景感到不安而裹足不前?
‧覺得「還有人更辛苦」而勉強自己硬撐?
‧覺得轉職是種逃避,而主動放棄了離開的可能性?
‧對生活感到麻痺,沒有成就感,負面情緒找不到出口?
‧想聯絡心理諮商或精神科,卻不知從何找起?
‧認為得了憂鬱症非常可恥,應該要靠努力來克服?
‧已失眠超過一週,食慾不振,對過去熱衷的事物感受不到樂趣?
‧曾毫無預警地流淚,或在上班時頭暈噁心,身體無法動彈?
‧在月台等地方認真思考過「只要往前一步…就可以解脫了」這種問題?
符合0~5項的讀者,建議您觀看本書試閱,或許有一天,本書能拯救您與您親愛的人。
符合6~8項的讀者,建議您向公司請一天假,仔細閱讀本書,重新審視自身處境。
符合9~10項的讀者,建議您立刻找人談談切身問題,或是去就近的身心科掛號,別猶豫了。
書蟲悅讀 /部落客推薦
2019.06.10
當時認為即便是過勞死,對自己至少也算是一種幸福
文/許曉婷
大學時期的我曾經歷過這樣一段日夜不停工作的日子,那時除了高中就開始做的假日工讀之外,還接了一些兼職的文書工作,除去上課、社團與睡眠的時間,剩下的就是做工作的時間,剛開始即使偶爾會有熬夜趕工的時候,睡眠時間都還算正常,直到後來工作越接越多,漸漸地壓縮了睡眠時間,大三時竟持續了好長一段時日是每天晚上只睡三小時而已,大多是在沙發上或電腦桌前小睡,深怕自己睡太久而趕不完工作,也曾經累到在搭公車的時候站著就能夠睡,在極度想睡的情況下完全是靠意志力苦撐的,再加上身體從大一以來就有傷痛問題,那時的自己應該算是對疲勞痛覺麻木的狀態了,畢竟疲勞疼痛才是常態。
在如此瀕臨極限的狀態下,我也曾經想像過自己死亡的模樣,想完之後卻覺得異常痛快,又稍微能夠提起勁去繼續這樣的生活。每天睜開眼睛之際必須得要放棄自己、忘記自己是個「人」才有辦法起床,即使家人曾勸我減少工作量或辭職,我也沒辦法輕易辭掉這些工作,畢竟我若是減少工作或是不做兼職的話,我可能就無法活過今天明天甚至這個月,食住是我面臨最大的現實困境,同時也是我心裡最深的不安,哪怕最終過勞死也無妨,這是我自身的意志所選擇的,跟本書作者努力工作到最後回過神時卻走在通往過勞死的窄路上的狀況是不同的,我是因為悲憤而尋求毀滅。因此真要說無法下定決心辭掉工作的理由那應該就是沒有、找不到必須得活下去的理由,甚至是不認為自身有值得活下去的價值,但是因為工作時能夠展現自己的價值,所以能由衷感到開心,當時認為即便是過勞死,對自己至少也算是一種幸福。現在回頭來看會覺得那時期的自己很可怕,但我不會否定、後悔當時的選擇,能夠正面的看待這段時光也是因為從狂亂的風暴之中倖存下來了,若真是死了,那也無可奈何,畢竟那對我而言算是一段燃燒自身用力活著的耀眼時光。
睡眠時間混亂加上工作壓力大,我後來出現了睡眠障礙,即使夜深躺在床上眼睛也睜得老大,當時我很害怕明天的到來,很害怕天亮時分又是新的一天,新的一天就會有向我襲來、趕不完的瑣碎工作,因此後來我為了處理身體傷病跟睡眠問題而開始積極至中醫就診,回診、復健、吃中藥調養,不停重複著,隨著身體狀況漸漸有些許起色,再加上當時得到不少人的幫助關心,才意識到自己的困境是有出口的,並不是只能不停墜落的深淵、或是看不見盡頭的荊棘之路,本來狹窄的視野也漸漸地擴展開來,開始能夠試著去想像未來的自己,若是一直如此勉強下去,等待在前頭的會是什麼?想必不會是救贖,而是破滅,只要想到自己除了這條不歸路之外,其實還有很多想像的空間,還有很多路可以去嘗試,就是那令人神往的一瞬間,使我決定逐漸減少工作量,花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努力才慢慢回到正常的生活作息,身心也才得到較多的休養。
經歷這段時光之後,我不斷不斷回想,想探究這些如同中邪般的經歷,釐清其中的緣由與思維,讀了不少心理書籍,對自己也更加了解,因此也知曉自己經歷的事不只牽涉到過勞死問題,更多的是反映出個人在成長過程所面臨的困境與認同問題,由於因果複雜而仍然沒有找到確切的、令人滿意的答案,所以還得繼續思考下去,思考「生活」這件事。而這本書上所寫到的種種想法正符合我這幾年的所讀所思所得,相信對那些還在荊棘之路上的人的確能夠有所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