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我沒有養過狗,小時候甚至曾經有被狗咬的紀錄,但是閱讀本書後,也深深為科普曼中校和拉瓦之間的情感而動容。
本書講述如何從戰局紛亂的伊拉克境內,搶救出一隻深受陸戰隊員喜愛的流浪狗拉瓦到美國。
就實用面來看,是本紮實的教戰手冊,提供了許多救難資源的參考。從中我們得知不只拉瓦狗狗,還有其他許多的動物,在戰火中給予在當地浴血奮戰的美軍心靈上的安撫,從而經由各種非政府管道,投奔到自由的美國。
作者在書中,提出這樣的疑問:
為什麼要如此大費周章,冒著生命危險,搶救一隻身處險地的狗?假如拿來挽救更多的人命,不是更符合人類的道德規範嗎?
書中對於伊拉克境內的戰事有著第一手的描述,無論是驚險萬分的公路之旅或街頭巷戰、一線之隔的紅區和綠區、砲聲隆隆的戰場景況,遠比每日匆匆閱過的國際新聞還要生動。
如果我們身在如此緊張的戰火中,是不是願意和作者與種種未知對抗,獨自面對這其中的煎熬?
書裡提到一段愛默生的話:「人生的目的並不在於活得快樂,而是在於活得有用、活得光榮、活得慈悲,證明自己實實在在、健健康康地活過」。
或許這就是身為人類的美好之處。人生有太多事情是無法單純用理智來做決定的,在心理學家寇伯的道德發展階段理論,常常運用各種兩難問題,做為測量的依據。
然而,如同科普曼中校對拉瓦的疼惜愛護,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沒有人能夠彼此代替過往的時時刻刻裡,每一個片段的感動與情感交會。
在生命轉眼即逝的前線戰場裡,一位陸戰隊員能夠和一隻異國的流浪狗,產生多大的依存,是他人所無法體會的。
忽然想起一首老歌《堆積情感》,裡面有一段歌詞是這樣的:「堆積所有的情感與關懷,托付夜星飄向你身旁,癡心的等候沒有怨尤,你將是我唯一的愛」。
每一段堆積的真摯情感,帶來的是不離不棄的深刻之愛。
看著原書書封,拉瓦可愛迷人的面容,似乎也能了解科普曼中校為了牠,想方設法搶救拉瓦到美國去的決心與毅力了。
書蟲悅讀 /部落客推薦
2007.12.24
Four Lucky 7
文/卡卡西老師
卡卡西老師從小就很喜歡看書,小學時最愛跑圖書館,將那套東方「少年文學名著」一一借回家細細觀看;青少年時期最愛金庸、古龍、倪匡,滿足了被課業壓迫到不行的鬱悶心靈。然而從進入大學、擺脫聯考壓力開始,他發覺自己漸漸無法進入書中的世界,「我不知道是自己背棄了書,抑或是書拋棄了我。」
從事教職之後更是每天忙於上課,不過,就在今年初遠流舉辦《失竊的孩子》網路試讀活動,他心想是該好好恢復閱讀習慣了,「在期限內挑戰一本尚未上市的書,並且在部落格上寫出自己的想法,讓我彷彿回到學生時代『看書寫心得』的日子。」至今將近一年,卡卡西老師說很幸運的,他確實因此看了不少好書,小時候喜愛閱讀的感覺也徹底完全甦醒了。
卡卡西老師說自己是個不擅言詞的人,但腦袋中卻有著許多雜亂的想法,所以有空的時候,他會寫一些小短文,藉以抒發內心的感受,「看著自己心中的意念,經由具體文字,超越大腦皮質的疆界,來到自己與他人的眼前,那一刻,好像有人可以試著開始懂我了。」目前的他正在學習電腦美術設計以及日語,所以最近逛書店時,大都停留在這兩區,一方面是興趣,另一方面也是想多擴展自己的視野,「在教室窗戶外的蔚藍天空下,這個世界應該會有更不一樣的風景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