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書蟲悅讀 /部落客推薦

2010.03.08

嘎眯不搗蛋

文/camille
2006年底,camille為了記錄新生兒的點點滴滴,於是在YAHOO開始部落格寫作,除了記錄有關家人點滴,平凡生活瑣事,以及差旅見聞,還順道幫自己昔日見刊文章作備份。2009年底為爭取《傲慢與偏見與殭屍》試讀機會,因為需將書封貼紙置於部落格上,而她並不樂見殭屍照與兒子的大頭照並列,於是才在痞客邦另外開闢「嘎眯不搗蛋」,「由於我寫作方式天馬行空,甚至蓄意跳TONE,不搗蛋,實則搗蛋矣,取名嘎眯不搗蛋,算是在幽自己一默。」

自有記憶以來,閱讀便佔據camille生命版圖很大的區塊!「孩提時,我是那種,連親友順手扔下的報刊,都會撿起來一讀再讀的嗑字狂。國中時代,我一邊租借倪匡金庸小說,一邊啃食漫畫,一邊閱讀十九世紀小說經典,如《簡愛》《咆哮山莊》《傲慢與偏見》等。」此外,還有很多很多,讓她日以繼夜,看到天昏地暗不知幾多遍的書,像是《流浪者之歌》《車輪下》《麥田捕手》《尼金斯基日記》……「總言之,令我愛不釋手的書籍,有如滔滔江水,族繁不及備載(笑)。」

2009年9月起,在友人的建議下,她也開始參加試讀,迄今參加過不下二十次的試讀活動,「但憑心而論,我一方面對新書忍不住好奇,一方面仍偏愛經典。」最近她看過還算滿喜歡的書有《最後的邀請》,因為書裡頭有些氛圍,令她十分追念,「如同我在閱讀《宮前町九十番地》的感受般,一方面有哲人日遠之嘆,一方面又想從那當中,浸淫在美好的舊時代中。在那個時代,人,是有原則的,人,是會為了理念與職志,去衝刺,而不光是物質而已。在那個年代,人格有其風範,名牌標籤不值一晒,做對的事,是該被喝采的!」

生孩子之前,camille愛閱讀,看電影,聽音樂,爬山;即使懷孕生子時有兩年的時間,較少翻書,「但經不起撩撥,隨便一個起心動念,赫曼赫塞、珍奧斯汀 王爾德、巴金、沈從文、聖修伯里、芥川龍之介……這些古人馬上又重新回到我的血脈。」但有了孩子之後,「哀~我只能從事『類幼稚園』活動,哈! 」

  •  著
     出版
    特價0

    急切地嗶嗶聲,驟然轉為刺耳的長音嗶聲,心跳曲線漸趨水平 病人危在旦夕,醫療群盡最後一分心力搶救,末了施以電擊……

    多麼常見的一幕,或許在小說,或許自電影,或者就在你我身邊,醫生從死神手中,為病人爭取一天兩天,總不是錯事!

    萬一,場景換成嚴刑拷打異議份子的秘密所在,被虐者好不容易昏死過去,多麼渴望不用再醒來,卻一再地被救醒,一旦甦醒,又再度面臨燒傷凌虐的苦楚,雙眼迷茫中,瞥見佇立一旁,一身白袍,面無表情的醫者,這時,真不知他是醫者父母心,本著善意在救人,抑或是虐囚凌遲的助手,披著狼皮的死亡天使!?

    少年派屈克,鎮日無所事事,找不到生命的出口,在失去理智對無辜店家洩忿的當下,初遇甫自宏都拉斯移民到加拿大的賀南,以及賀南一家人,而賀南的長女西莉雅,更是他一生愛之所繫。

    就在那個時刻,神經突觸出現,新的迴路形成 莉雅.賈西亞燒焊在他的腦細胞裡面

    曾在宏都拉斯行醫多年的賀南,在加拿大開小雜貨店時,仍拒絕不了上門求助的病患。古道熱腸的賀南,本著人飢己飢的胸懷助人,總是趕在過期之前,將店裡的食品分送給需要的人,更義務性地對來自墨西哥的勞工朋友們伸出援手,雖然他在加拿大並無醫生執照,具體而言算密醫,卻遏止不了那顆助人的心。

    如果說,捐錢是最不負責任的行善,那麼,派屈克在賀南身上,看到了積極善行的光輝。

    賀南既是少年派屈克的啟蒙恩師,也是他投身醫學研究的催化劑,賀南身上的善人光環,恰為少年派屈克投射出人生的大方向。雖然,拐了個彎後的派屈克,從醫者搖身一變為商人,但他能躋身腦神經專家之林,賀南絕對是功不可沒!

    派屈克心目中的善人,卻在多年後列席被告,成為國際法庭上的知名戰犯!

    賀南.賈西亞,當年在宏都拉斯,曾是三一六聯隊秘密行動的一員,在一九八一至一九八三年間,參與刑求異議份子。

    人類的任何行為在必要的時候都可以被合理化 可以被解讀為無可避免 通得過道德檢驗

    提出無罪抗辯後,賀南陷入沉默,不再對任何人開口,包括他的至親,都無法自他口中獲得隻字。

    如果,自己深信不移的啟蒙者,所有作為都是謀略使然,那麼,派屈克的志向發展,他的酸甜愛戀,皆係人為操作,他曾有過的快樂,是否不再那麼純粹?隨著審判時間拖長,派屈克對賀南的信心隱隱潰堤,在信任與猶疑間擺盪不定,讀者也隨著派屈克,念頭雜沓而至,在過去與現況中思緒泉湧騷動,惟有自賀南口中獲得真相,方能平息!

    閱讀此書,令我想起阿爾比諾尼的慢板(Adagio–Albinoni),一開始平淡無奇,節奏近乎凝滯,卻隨著樂章進展,聆聽者逐漸在平緩的音符中,揚起激越的心緒,無以復加。

    展讀之初並無太大驚奇,沒多久,在穩健的節拍中,作者向讀者扔出多面向的訊息與議題,令讀者隨著派屈克不斷進行答辯,展開深沉又幽遠的內心對話,書名Garcias Heart,沉默之心,有著雙重意念,一則指賈西亞那顆需要醫治的實體心臟,一則是賈西亞那難以捉摸的心,當年的他,究竟秉著善念想助人,或是推人入火坑呢!?如果你以為作者扔出的習題,只有這一道,未免小覷作者的功力!

    將屆耳順之年的母親,常交代我,倘若有一天,她陷入臨終昏迷,希望我別要求醫院採取積極醫療救助,而是順她的心意,讓她穩當明快的走,而不是一再地徘徊在生死關頭。

    拜現代醫療之賜,我們遠比古代人長壽;我們受到的臨終折騰,也比古代人加倍。

    然而,實際面臨那一刻,我能忍住心中不捨,作出多數世人所認為的惡,成全她心目中的善嗎?掩卷之際,我不禁同時浮現這個問題。

    甲之熊掌,乙之砒霜;黑與白的界線,善與惡的分際,從不若期待中那般確切!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