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25.05.14

戰爭這回事,我們真的了解嗎?——讀《如何打贏戰爭》有感

文/燎原出版 查理
在戰爭議題變得越來越無法迴避的當代,《如何打贏戰爭》這本書像是一面鏡子,映照出我們對戰爭理解的盲點。書名看似直接,內容卻遠比表面來得深刻。這不是一本戰術操作手冊,也不是寫給職業軍人的戰爭寶典,而是一部深入剖析戰爭本質,並試圖用平易語言讓讀者理解「戰爭為何發生、如何進行、又為何失敗」的作品。

作者麥克‧馬丁(Mike Martin)是一位極具經驗的英國前陸軍軍官。他曾多次參與阿富汗戰場的作戰行動,也曾是倫敦國王學院的戰爭研究學者。他擁有豐富的實戰經驗與深厚的理論素養,在2024年更當選為英國國會議員。他的視角,不只是來自學術或軍事單位,而是同時具備行動與思辨的整合能力。他用簡單的語言,帶領讀者進入一個過去多數人可能避而不談,或僅憑想像拼湊的領域。

全書的出發點非常清晰:為什麼現代的戰爭這麼難打贏?作者指出,過去三十年來的多數戰爭,不是失敗,就是陷入無法結束的泥淖。這背後的原因,經常不是裝備太差、兵力太弱,而是決策者忽略了戰爭最核心的一些簡單原則。戰爭是一種心理現象,是人類意志與認知的碰撞,而非單純的火力比拼。

馬丁反覆強調:戰爭之所以會輸,多半是因為領導者犯下三種基本錯誤——過度自信、迷信科技、誤判敵人。他從歷史戰例、個人經驗與戰爭理論出發,一步步解構戰爭的樣貌,說明為什麼情報與後勤如此關鍵、為什麼戰略的本質從未改變、又為什麼最先進的技術往往無法取代真正的判斷力。

書中另一個值得關注的觀點,是馬丁如何強調戰爭與政治的不可分割。戰爭,不是政治失效後的替代品,而是政治的一部分。它是當對話失靈後,政權之間繼續對話的形式——只是換了手段。這樣的認識,對於當代面臨烏克蘭戰爭、台海情勢緊張、全球秩序重組的我們而言尤其重要。它提醒我們,真正的戰爭準備,不僅是軍備提升,更是戰略思維與政治判斷的鍛鍊。

除了給政治家與軍官閱讀外,《如何打贏戰爭》也值得一般讀者細細品味。這本書並非只為專家而寫,而是試圖讓所有關心世界局勢、思索未來衝突的人,都能夠掌握戰爭的基本邏輯與結構。本書文字清晰、層次分明,既不艱澀,也不草率。它不是教你怎麼指揮軍隊——一般人沒有受過專業訓練也做不到——而是告訴你:「為什麼戰爭會發生、該怎麼理解、又如何避免重蹈覆轍」。

馬丁的書寫,介於紀實與理論之間,有著軍人的直率,也有學者的縝密。他從阿富汗的塵土中歸來,卻能從容地坐在劍橋書房裡,將戰場上的殘酷與教訓,濃縮成一句句讓人思索再三的文字。

在書的序言中,馬丁說:「成功執行一場戰爭,遠比進行一場曠日持久,又無法實現地緣政治意圖結果的戰爭要好上許多。後者只會無意義地浪費士兵與百姓的生命,並造成廣泛的死亡與毀滅。」這句話或許聽來沉重,甚至冷酷。但當我們面對一個戰爭無法迴避、而又缺乏理解的世界,這樣的清醒與誠實,或許正是我們所最需要的。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