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 /書的故事
2025.06.16
教男孩,不能靠吼!德國30年專家教你順著天性打怪
文/大是文化副主編 黃凱琪
每次媽媽友聚會,總會有人問:「妳要生第二胎嗎?」我從不猶豫,每一次都秒回:「拜託不要!帶一個女寶就已經很累了!」面對崩潰的育兒日常,尤其是家有男寶的爸媽,更是點頭如搗蒜。
在《男孩需要明確的指令》一書中,德國男孩養育專家萊因哈德.溫特指出:教兒子真的和女兒不一樣!比起女孩,男孩往往不在意分數,更重視同儕歸屬感,也不太喜歡讀書,有時甚至會故意和學校、老師唱反調。
這問題有解嗎?他的建議是:你得給出明確的指令,因為在孩子十八歲以前,你都是他的老闆!
那麼,該怎麼下指令,男孩才會聽?
比方說,說話要加重語氣並且停頓一下,別只喊「快吃飯」,而是說:「把洗碗機裡的碗拿出來。」如果還是講不聽,你可以善用重複規則,適度表達你的不悅:「晚餐後請收拾桌子,收拾完就可以去玩。」
還有,一回家就鎖房門,東西被亂碰就暴怒?一旦進入青春期,他的房間就是「他的」,這是他的領域。而這種自我邊界感,正是孩子日後能否獨立自主的關鍵。男孩愛唱反調是天性嗎?其實,少年個性衝和睪固酮有關,這種荷爾蒙不僅會刺激肌肉發展,也會讓他們偏好衝突行為。所以,在被氣死之前,不妨先試著理解他的身體情緒。
作者也強調,所謂的指令並不等於展現權威,一味的禁止或大聲吼叫,反而只會讓親子關係越來越疏遠。許多看似叛逆的行為,其實往往源自於大人太早為孩子貼標籤──你就是這樣。一邊指責,一邊又期待他們「應該」要聰明、聽話,卻忽略了男女在身心發展上的本質差異。
本書不只是教你怎麼跟男孩溝通,還從如何提升成績、控管手機,建立自信等方面,帶你像打怪一樣,收服各階段難搞男孩。
記住,父母不必是聖人,有衝突的教養才正常,沒有衝突,比衝突更嚴重;順著天性對他說指令,他會成為有勇氣、韌性、溫度的男人。
在《男孩需要明確的指令》一書中,德國男孩養育專家萊因哈德.溫特指出:教兒子真的和女兒不一樣!比起女孩,男孩往往不在意分數,更重視同儕歸屬感,也不太喜歡讀書,有時甚至會故意和學校、老師唱反調。
這問題有解嗎?他的建議是:你得給出明確的指令,因為在孩子十八歲以前,你都是他的老闆!
那麼,該怎麼下指令,男孩才會聽?
比方說,說話要加重語氣並且停頓一下,別只喊「快吃飯」,而是說:「把洗碗機裡的碗拿出來。」如果還是講不聽,你可以善用重複規則,適度表達你的不悅:「晚餐後請收拾桌子,收拾完就可以去玩。」
還有,一回家就鎖房門,東西被亂碰就暴怒?一旦進入青春期,他的房間就是「他的」,這是他的領域。而這種自我邊界感,正是孩子日後能否獨立自主的關鍵。男孩愛唱反調是天性嗎?其實,少年個性衝和睪固酮有關,這種荷爾蒙不僅會刺激肌肉發展,也會讓他們偏好衝突行為。所以,在被氣死之前,不妨先試著理解他的身體情緒。
作者也強調,所謂的指令並不等於展現權威,一味的禁止或大聲吼叫,反而只會讓親子關係越來越疏遠。許多看似叛逆的行為,其實往往源自於大人太早為孩子貼標籤──你就是這樣。一邊指責,一邊又期待他們「應該」要聰明、聽話,卻忽略了男女在身心發展上的本質差異。
本書不只是教你怎麼跟男孩溝通,還從如何提升成績、控管手機,建立自信等方面,帶你像打怪一樣,收服各階段難搞男孩。
記住,父母不必是聖人,有衝突的教養才正常,沒有衝突,比衝突更嚴重;順著天性對他說指令,他會成為有勇氣、韌性、溫度的男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