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書蟲悅讀 /部落客推薦

2010.04.12

蜀犬吠日

文/chihlinyeh
「整個早上都在打字,編輯一份要交給老闆的Excel表格、完成下午開會的投影片和昨天的會議記錄,恍惚間,螢幕下緣開始閃爍。是坐在大樓遙遠另一側的W 丟過來的訊息:『看過《白噪音》了嗎?』我丟了個『沒有』回去。不知道那是什麼書,但W說最近推得厲害啊。」

chihlinyeh說現在出版社力推的書很多,大學時看書,翻來覆去也就是新潮文庫或桂冠叢書,想當文藝青年的人,手頭上的書單都差不多,沙特、杜思妥也夫斯基、魯迅,按部就班地,總有一天可以把它們都翻過一次。但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他發覺這個穩定的宇宙忽然狂飆起來,起初是試水溫似地引進一個當代大家,反應不錯,然後速度越來越快,分類越來越多,每個分眾的領域,推理、奇幻、文學、哲學,出版的數量都大爆炸,「大爆炸不是形容詞,是我家書櫃和書房的真實情況。即使喜歡讀的書越來越集中在某些種類,不似過去那般雜食,它們還是穩定增長著,我消化它們的速度,永遠跟不上湧進來的速度。」

所以有好幾次,他都被書櫃垮下來的夢驚醒。試著想看得更快一點,但忘得也更快了。「重看一本喜歡的書,像重走一次難忘的旅程一樣,心裡明白那終究只是奢望。」 以前他不是這樣的,那時他擁有的只有少數幾本反覆翻閱的書,包括一本水牛出版的很樸素的《小王子》。「只有一本書的年紀,我在同一本書裡找我所有問題的解答,關於人的自大、關於旅行、關於死亡、關於珍惜,還有愛情。」在還不懂什麼是愛情的時候,他已經由《小王子》對玫瑰的思念,提早體會了當時還無法名之的感覺,提早經歷了越是在乎、走得越遠的矛盾心情。「因為太過擁擠的愛情不會幸福。太過擁擠的閱讀,離幸福同樣遙遠。」

不知不覺之間,他開始隨手把讀過的東西寫下來,「我不是專業的讀者,所讀所見,或許都是別人眼裡的稀鬆平常,是像『蜀犬』似的少見多怪,它們既不是什麼微言大義,也不只是為了記錄什麼東西,我只是想藉著書寫,把自己閱讀的腳步慢下來。慢慢走、慢慢讀。」對他來說,「蜀犬吠日」部落格用意即在此。

除了慢讀,他也慢跑。「慢跑是種很好的與身體對話的方式,偶爾,手與腳的擺動以及呼吸的節奏,會剛好完美地處在一種和諧的狀態,彷彿天啟。運動員反覆練習都是為了能更有效地重現那種和諧狀態,但我不是運動員,完美的和諧只會偶發地出現,為了那不可預測,我不停地跑,期待每一次都可能是那個完美。真要問我有什麼特別的興趣,可能也只有這個不曉得算不算興趣的慢跑了。」「是一個非常契訶夫的無聊的人生啊!」chihlinyeh幽默地為自己下了註解。

  •  著
     出版
    特價0

    睽違多年之後,村上春樹再次推出了長篇小說《1Q84》。書名直指喬治.歐威爾六十年前的著作《1984》,除了向大師致敬,也是要把極權主義投胎轉世、改頭換面後的故事,說個明白。

    歐威爾撰寫《1984》時,正值二戰結束,共產國家興起。歐威爾本來對社會主義充滿期待,認為它可以把勞動階級從被壓迫的處境裡解放出來,然而西班牙內戰裡只知政治算計、背離理想的左翼,徹底打碎了他的想法。《1984》裡的大洋國就是他對這些名為共產、實是極權的政權的素描。大洋國的統治者在每一個家庭、每一個房間裡,都裝有永遠無法關閉的監視器,監控著人民的一舉一動。黨下轄的真理部,負責修改歷史和更改各種照片、圖像、文字資料。人民不可以自由戀愛,不可信任身邊任何人,任何人都可能是黨的特務,負責蒐集各種反叛言行。

    《1984》的大洋國不是政治預言,它是描寫在史達林統治的蘇維埃政權裡,已經發生、或者已經看得出徵兆的各種趨勢。這樣一本緊緊貼近現實的作品,當納粹德國被擊潰、史達林死亡、共產政權逐一消亡,批判的對象消失之後,它還有存在的價值嗎?村上春樹的《1Q84》對此做出了回應。

    在《1Q84》裡,天吾與青豆各自由於不同的原因,得知有一個隱居在深山裡的宗教團體「先驅」,「先驅」到底為什麼而被創造、為什麼存在、住在裡面的人都在做什麼,這一切都是謎。青豆要暗殺「先驅」的領導時,和領導有一段較長的關於「先驅」的對話。領導對青豆解釋,他自己只是 Little people 的傳話者,他的死去,只是讓 Little people 麻煩一點,必須重新尋找新的傳話者,但最終 Little people 還是可以找到。Little people 想要藉著領導以及「先驅」達成什麼目的、傳遞什麼訊息,我們還是不得而知。

    「先驅」之所以被描寫成宗教團體,和村上曾經長時間關注發生在東京地鐵的沙林毒氣事件,應該有關係。相較於大洋國無所不在的「黨」、四處皆可看見的老大哥肖像,「先驅」相反地刻意隱藏起自己,領導只是Little people的代理人,透過層層代理,一般民眾甚至無法體會「先驅」改變了什麼、「先驅」和他們之間又有什麼關聯。只有青豆和天吾發現,這個世界不太一樣,這是有兩個月亮的世界,可是,兩個月亮到底代表什麼,他們也無法確切暸解。

    「先驅」只是一個象徵,現在這個世界就像青豆命名的 1Q84 一樣,整個架構被許多我們看不見的力量操作著,這些力量不會親自參與選舉、不需要面對監督,他們隱藏在後面,只在需要的時候想辦法修改遊戲規則,把「流」輕輕撥到對他們有利的河道。

    回顧《1984》大洋國的統治手法,不留給個人任何自由的私領域,藉著特務、告密摧毀人與社會的依存關係,公開且全面地改造歷史、簡化語言,讓「我思故我在」的「思」無所著落。這一切的最終目的是要消滅個人主體性。《1Q84》裡去除的則是人的社會性,反抗的能量。它的方法是把所有控制體系都隱藏起來。大洋國裡赤裸裸的監視系統,在《1Q84》裡,則是內化的、隱而不見的,是天吾和青豆隱約感覺到的、窗外的窺視。大洋國大張旗鼓、以真理部為首,全面修改記憶與歷史,「先驅」只修改了歷史裡關鍵的、看起來無關緊要的一小部份,更多的則是類似廣告效果的宣傳手法,這種宣傳不是政府的文宣,而是看似平等、客觀的類新聞。也就是說,「先驅」站在與人民相同的位置,用人民的語言,說服人民它的正當性。

    於是,偶然發現這個世界可能有問題的天吾,也只能這麼想:「現在這裡的新世界,不管是擁有什麼由來的世界,自己恐怕也不得不就那樣默默接受。他不認為有由他選擇的餘地。他自問,如果有異議,到底要向誰提出才好呢?」(Book II, p. 322) 新的世界裡不再有個統領一切的老大哥,可以當作反抗的對象。相較於《1984》裡的溫斯頓,天吾拔劍四顧茫然,不知道該反抗誰,該怎麼反抗。

    這正是《1Q84》裡青豆、天吾以及深繪里的處境。深繪里知道事情不對勁,但是她除了逃走,別無他法。天吾把深繪里的小說改寫、出版,觸怒了Little people,然而他自始至終,不明白在「他/她」的小說裡,到底寫出了什麼可怕的事實。這一點頗耐人尋味,在這個世界裡,真正的現實,果真是遠遠超出我們所能想像的、?了也令人難以置信嗎?

    青豆是真正能夠接近「先驅」核心的人,她親手殺了領導,然而她明白,她沒有改變任何事情,這個世界仍然有兩個月亮,「先驅」還是會依照本來的樣子存活下去。而且,她仍然找不到回去原來那個世界的路。青豆一個人站在高架橋上往下看,回去的路空蕩蕩的,什麼都沒有。最後她只能把槍塞在自己口中,並且卑微地期盼當她自殺時,至少那個正看著她的小女孩,能夠轉過頭去,別讓這一幕嚇著她。

    所以,縱使希特勒、史達林都往者已矣,極權政府早已不再,個人仍然不曾獲得自由。這是村上春樹在《1Q84》裡想說的,一個最絕望的《1984》續篇。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