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閉上眼睛,聽著ipod的音樂,張開雙臂,假想自己已經坐在幾萬呎的高空……
冰島的火山爆發,噴出的火山灰四散並往南飄,癱瘓了歐洲的空中交通。火山灰除了會影響能見度,一旦沾在飛機襟翼上,可能會造成引擎失去動力......
如果,我是《因為我愛你》的馬克,在這樣正急速下降的飛機上,遇到了愛薇和艾莉森,我們的命運會怎麼樣的糾結牽扯在一起?
聽著憂傷的音樂,想到了因為冰島的火山灰是如何無法預期的大規模癱瘓歐洲的交通,阻絕了我前往倫敦的道路,真實與虛幻交錯,像極了紀優.穆索筆下的故事。
上個月去逛巴黎書展(Salon du Livre de Paris)時,巧遇紀優.穆索的《書中的女孩》(La fille de papier)簽書會。看著穆索和他面前那群大排長龍等著簽名的讀者,有種不可思議感,完全沒意料到自己會在沒有任何計畫中遇到他的新書簽名會。這就好似穆索書裡的情節,很多的巧遇,都是這麼不可思議,卻又合情合理。
《因為我愛你》的馬克,是一個知名的心理醫生,因為無法接受失去愛女的事實,而選擇流浪街頭。他在飛機上遇到了誓言為母親的死亡報酬的女子愛薇,和身價億萬卻生活糜爛女子艾莉森。生活完全沒有交集,但心裡都有著難以弭平的傷痛的三個人,坐上了同一班飛機。他們在紀優.穆索的筆下,會如何碰撞在一起?老實說,我在翻開書時,真的很好奇,作者會怎麼安排?
一切是從聖誕夜開始,然後不斷地回到每個人的過去,最後又回到了同一個聖誕夜。時序在回顧與現在式中交錯進行。這樣的安排方式,跟穆索的前一本書《你會在嗎?》有異曲同工之妙,卻又各有創意。
《你會在嗎?》的主角艾略特,為了彌補三十年前的錯誤,不斷地回去尋找三十年前的自己。故事在三十歲和六十歲的艾略特之間跳躍中。但重回到三十年前,一旦改變了任何事,三十年後的自己,又得面對什麼樣的變化?這是同一個主角,年輕的自己和年老的自己的對話。而,《因為我愛你》,是三個不同生活背景的人,是如何不斷回顧自己的生活,卻在無預期中將彼此的生活和命運串連在一起。
紀優.穆索筆下的主角,總是選擇面對著自己錯誤、遺憾或是創傷,期待有重新選擇或是被治癒的機會。他們是如此的人性化,就像是現實生活中的你和我。但不同的是,我們只有現實的一面,卻少了故事中超寫實的那一面。而超寫實的部分,竟是我們心裡底層,最深的渴望……
三十歲出版了第一本書《然後呢…》,之後以每年出版一本書的速度,如今成為法國前五大暢銷作家的紀優.穆索,是如何瞭解人心最深處的遺憾和渴望?我真的很想問問他。
書蟲悅讀 /部落客推薦
2010.04.26
說是青春
文/愛米粒
她把部落格取名為「說是青春」,則是因為她對過往總有太多的依戀。「我們的生命在前進的同時,上一秒發生的事,已成了過去式。我們除了對未來充滿期待,更多的時間,我們對過往總有太多的依戀。昨日發生的事,早已成了記憶中的『青春』。」
她很喜歡秘魯作家海梅‧巴以利寫的《昨天的事我已不記得了》,裡面的主角,經歷了很多荒唐歲月,但不論是到了聖多明哥、布宜諾斯艾利斯、或是加利福尼亞等大家眼中的美好城市,最後令自己感到最自在的地方,終究還是利馬。最後他說:「我已經返回利馬了,我很高興能再次回到我自己的城市。雖然它又醜陋又危險,但它仍舊是屬於我的。而且只有在利馬我才會有在家的感覺。」這跟她一直以來的心情很像,「我常出國,但只有回到台北,才有真正回到家的感覺。我想把年少的歲月記錄下來,我想把自己閱讀的想法記錄下來,我想把在各國認識的人記錄下來,我想把思鄉的心情記錄下來。」
愛米粒從小學開始看三毛和張愛玲的書,後來開始瞎啃志文和遠景出版的世界文學名著:《安娜卡列妮娜》《包法利夫人》《麥田捕手》《少年維特的煩惱》《徬徨少年時》等等,只要是人家說哪本文學小說好看,她都會一本接著一本買回家看。喜歡的當代作家有米蘭.昆德拉、安伯托.艾可、J.K.羅琳、向達倫、戴思杰、島田莊司、萬城目學等等。最近她很喜歡的書則是《相遇》《為愛起程》(皆為皇冠)。
除了閱讀,她說自己假日喜歡騎單車到處晃,靜靜地享受台北的風光。此外,也很喜歡旅行,每次的國外旅行經驗,都帶給她不同的人生感受。最近她也迷上了臉書、噗浪和推特。因為不能出國旅行的時候,可以藉由網路和世界各地的朋友交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