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個面臨中年危機、一事無成的男子,發生在倫敦的奇幻故事。
因為一樁意外,他認識了可以開啟所有門的朵兒(Door),進入了「下層」倫敦,遊走鼠輩居住的下水道,穿過黑暗的倫敦橋,看到最知名的哈洛德百貨成了遊民的夜間市集,為躲避一路追殺的獵人與怪獸,再搭乘可以容納寬闊接待室及龐大圖書館的「伯爵莊園」地鐵列車,抵達旅遊地鐵圖上沒有的「大英博物館」站。因為開啟大英博物館裡一幅天使的畫,掉進倫敦地底的密室牢獄,見到被囚禁的天使長......
小說裡鉅細靡遺地描繪倫敦地平線下方的世界,真實地彷彿作者曾經親臨。
故事情節處處尊「下層人」為大,歌誦人類視為低等生物的鼠輩及各色遊民,極力肯定他/牠們在下層社會的謀生能力,將我們認知的正常世界與世俗價值觀,全然顛倒。
若說罵人是門藝術,初級生通常直接開講,字數以一到三字不等,簡潔有力;中級生或引經據典,偶爾穿插初級生的簡潔問候,手法巧妙的,不失禮教;高手罵人不帶髒字,就像殺人不見血,需要深厚功力;最難得的是,罵了人,對方卻不知覺,還讚你幽默風趣,這真是一種意境~
尼爾.蓋曼將譏諷「上流」社會的華麗虛妄,轉化成通篇不帶髒字又不失妙趣與溫情的《無有鄉》,高手語彙,果然有意境!(千萬別問什麼是意境,我可能會建議你在別人睡著時撐著眼皮繼續想想。這就是“意境”)
附帶提醒,讀完本書可能產生的副作用是:強烈渴望一遊倫敦。
至少我就好想再回倫敦瞎晃,想闖進夜間哈洛德百貨,看看是否真有遊民的夜間市集;或掀開倫敦水溝蓋,找找通往「下層」世界的路。
看來,下回去倫敦前,得先想辦法弄張精神異常證明書,否則可能會被拘留在倫敦警局等待救援呵~
至於「下層」倫敦究竟是有還是無?別問我,自己去掀倫敦水溝蓋吧!
書蟲悅讀 /部落客推薦
2008.01.14
荒蕪紀
文/無腦人
目前從事企劃工作的「無腦人」,生活始終跟文字脫不了干係,源自從小就喜歡看書。說起喜歡看的書籍,她侃侃而談:「從小到大,每個時期都有不同的閱讀流派。」國小時很喜歡看小叮噹(多啦A夢)、老夫子,以及伊索寓言、格林童話等童書漫畫;國中時迷上倪匡、三毛及瓊瑤,讀遍他們的每本書,這時期也開始讀一些古龍;高中時則繼續讀著倪匡,但更瘋狂迷上金庸,常常窩在棉被裡用一盞手電筒走進他的武俠世界;此外,她也開始愛上新詩,楊牧、鄭愁予、敻虹......的詩句,是串起年少輕狂的重要引線。之後,大學主修文學,成了閱讀的雜食動物,主要的閱讀以小說、詩、散文等文學為主,夾雜一些哲學、社會學、人文科學等書籍。
畢業後,因為工作佔去大半時間,休閒時的閱讀已減少論述性的書籍(腦容量不足,無法進行思考活動 ),這幾年的閱讀,她大多以小說為主,較偏愛科幻/奇幻、考古、推理、建築等類型的書籍。除了閱讀之外,她還喜歡電影、音樂、作菜、旅行、寫作,以及發呆......旅行的時候,她喜歡去看各國的代表性建築,走在巴塞隆納街道巧遇安東尼.塔比耶斯美術館、踏上倫敦千禧橋、走訪日本碌山美術館,感受不同於書本的美麗景象。
*雖然喜歡到處旅行,但「無腦人」鮮少照相,所提供文中照片還是在希臘青年旅館時無意間被同伴所偷拍的側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