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動

出版故事 /人物動向

2010.09.27

泰絲.格里森 當之無愧的「醫學懸疑天后」

文/黃羅(推理評論家)
寫小說需要想像力,不過一旦觸碰專業領域,就更需要研究考證的功力。「法醫推理」雖是票房保證,卻非容易下筆的類型。首先創作者需具備法醫鑑識的背景,再來當然要有說故事的本領。

所幸泰絲.格里森兩者兼備,她是受過專業訓練的內科醫師。出生於1953年的泰絲,7歲就立志當作家,但是她那位從中國移民美國、並在聖地牙哥當海鮮廚師的父親勸戒她寫小說賺不了錢,於是她乖乖聽從老爸的話「投筆從醫」。不過呢,創作的火苗只是被暫時壓抑罷了,沉潛多年後反而勁道更強,當一發不可收拾而越燒越旺時,泰絲已逐步邁向「醫學懸疑天后」(the medical suspense queen)的寶座。

泰絲在八○年代重新執筆,起初寫的是浪漫懸疑小說,為了符合羅曼史的調性,她將本名泰瑞(Terry)改為女性化的筆名泰絲。到了九○年代中葉,她轉向醫學驚悚小說的書寫,轉這個彎不但令她躋身暢銷作家之列,也讓她每部作品都成了話題之作,例如1996年出版的《貝納德的墮落》(春天)就引來「美國器官移植協調人協會」的強烈抗議。接下來從2001年開始發表瑞卓利/艾爾思(Rizzoli & Isles)探案,這系列女警+女法醫的犯罪懸疑小說,更加促使她的名氣達到巔峰。

在八部瑞卓利/艾爾思系列小說的發想中,可看出泰絲既是受惠者,同時也是開拓者。她力保作品上市後能持有賣座的因子,是故設定故事中的莫拉.艾爾思(Maura Isles)是個女法醫;但她不甘於平凡,刻意給自己找了個難關突破,所以又設計一名推理史上較不討好的女警角色珍.瑞卓利(Jane Rizzoli),共組一對史上罕見的雙姝拍檔。

喚起人類集體潛意識的最大恐懼

名廚自有一套獨門配方,推理小說家亦然。泰絲創作的秘訣擷取於幼年觀看恐怖片的體驗,她從中發現娛樂的最高原則就是激發驚聲尖叫的快感。日後她從事小說創作時,便以此為圭臬,極力喚起人類集體潛意識中最大的恐懼,讓腎上腺素的分泌有如氾濫成災。

在新作《漂離的伊甸》(春天)中,泰絲植入兩個人們內心深處最原始的恐懼:其一是,有多少人會在還沒死亡時,就被放棄?有多少人會不小心就被活埋?故事中的無名女從屍袋裡突然死後復生,光想像這個畫面就足以叫人毛骨悚然,更甭提她還在冷凍庫裡躺了八小時,身心再健全的人碰上這種事都很難不得幽閉恐懼症。其二是,憑空消失變成隱形人,實際上被藏在妓院或鎖在公寓裡,但沒幾個人知道我們的存在。像這樣的奴役事件,此刻正發生在每一個大城小鎮裡,數以萬計的年輕女孩偷渡來追尋美國夢,卻不幸迷失在這個國家的黑暗角落,理想中的天堂結果變成漂離的伊甸園。這個慘絕人寰的駭人現象,正是小說《漂離的伊甸》所要彰顯的議題。

泰絲筆下的受害者幾乎全是女人,據稱這個設定有其心理學的基礎。泰絲發覺自己的書迷絕大部分是女性,這些書迷也都表示愛看女性受到迫害的犯罪小說。這話聽起來是不是很怪?不過泰絲卻從兒童讀物得到啟示,她察覺小朋友都愛讀孩童面臨生死存亡的故事。同理可證,女性讀驚悚小說時,不自覺會去認同書中的被害人,如果被害女子逃過一劫,讀者自己也會宛若浴火重生,這和恐怖片的操作手法其實很相似。

泰絲的這套理論結果很受用,她的小說一再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榜,其中的瑞卓利/艾爾思系列小說也被TNT電視網相中,拍成一季十三集的警匪劇,在2010年7月首播後立即獲得高收視率的迴響。相信在不久的未來,這齣「瑞卓利/艾爾思探案」熱門影集會繼「CSI犯罪現場」之後引進台灣頻道,不過在此之前,閱讀原著小說才是先睹為快的最佳選擇。

作品暢銷,繼而搬上銀幕,這是推理天后必經的旅程,也是世人給予的禮讚。克莉絲蒂如此,P. D. 詹姆絲也是如此,如今泰絲.格里森步上這些前輩的後塵,對於「醫學懸疑天后」的稱號而言,我想她應該當之無愧。因為有了她,我們在思索心儀的偵探時就多了兩個選項,而且還都是女中豪傑!

*文中泰絲.格里森照片,由春天出版提供。(C)Jacob Gerritsen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