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不能否認,在這一本裝訂得過於倉促的青春之書中,拙藏太多難以言喻的青澀、羞赧、妒忌或歡樂,在那個不懂得複雜人際關係的單純歲月裡青春代表猖狂到無法容忍別人擁有與自己不同的物事,不論是身材、親情或友情,我們總是短視狹隘到讓自己無法對於別人的眼光視而不見。別人偶然一句的讚美或批評都有可能左右我們對人生的價值觀與想法,更有甚者帶領自己走向完全不同的人生蹊徑,這便是那個行事魯莽輕率不考慮後果卻又充滿著宛如泡泡般美好幻境的青春時光,總要直到多年之後回首檢視泛黃的歲月才會驚覺自己已然蛻變成為另一個自己。朋友,理所當然在這個時期擔綱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從孩提時代依偎在父母羽翼下的滿足轉變成對彼等任何關懷言語視若無睹的叛逆年代,『朋友』在認知中被當作耶穌基督般領導我們前進,他/她形塑了我們所憧憬的人生楷模,而這個看似荒唐且盲從的時期要直到自己邁入成年才會漸漸瞭解真相,然而現實卻也美好的,每個人幾乎無法逃離這段歲月而獨身於外。
愛笛自小便生長在一個雖不算完美但相對幸福的家庭裡,有爸媽與哥哥在她那害怯交際的成長歲月中陪伴,她的畏怯阻絕了她與班上同儕的融洽相處,直到對面鄰居亞德勒太太獨自帶著年紀相仿的女孩薇樂莉後一切逐漸改變,小薇有著大剌剌卻又注重儀態、開朗活潑絲毫不害臊並且行事果決勇敢的個性,而這些看和愛笛怯懦的個性相比十分鍥合,因此他們兩個幾乎可說是一拍即合、行影不離的好朋友。小薇有著懶散且不懂得扶持經營家庭的母親,而愛笛則在哥哥裘恩一場車禍腦部受損後家庭氣氛隨之丕變,愛笛則漸漸變成別人口中的『肥婆』卻始終無法控制自己的飲食慾望,這慢慢改變的一切要直到一樁被愛笛指控為強暴案件的事情發生在小薇身上後,兩人朋友關係瞬間墜入冰點而不再往來。二十年後的同學會再次回到這個小鎮上舉辦,而發生在薇樂莉身上、疑似蓄意謀殺的案件讓兩人關係再度產生交集,兩個人在沙盤推演的過程中不斷對彼此分享當年心事,最後帶向一個歡樂且彼此獲得救贖的美好結局。
儘管就創作體例而言,這本說不上是一本獨特出色(例如以悲情結局作結或許會比美好歡樂來得具有張力)、但仍舊具有一定深度值得讓人掩卷深思的作品,裡頭沒有含雜優美詞句或深奧到需要咀嚼再三的情感,但裡頭論及的親情和友情則相當細膩,讓人不禁悲嘆不已。想想原本幸福的家庭因為一起意外導致所有完美分崩離析,甚至連自己最要好的朋友都離自己遠去,這種接連經歷家庭與友情的挫敗感想必讓人無法招架(這或許也是間接導致愛笛透過『食療』不斷增肥原因),然而作者用意不在於刻畫一位女性經過接連打擊一蹶不振、最後走向悽慘結局以博得讀者淚水的故事,她反而藉著愛笛的經驗告訴讀者,萬事萬物並無絕人之處,只要自己時時懷抱著希望終有否極泰來的一天,過去的誤會嫌隙終將因為時間遞嬗而消失泯和。
就故事情節安排來看,其實作者也算是經營地十分成功,她巧妙地把過去歲月與當前進行式交縱放在情節當中,讓讀者瞭解到愛笛與薇樂莉性格的互補與差異、哥哥裘恩和家庭的不睦且疏離感情、愛笛從小時候臃腫身材到現在的纖細苗條,甚至是警探喬丹與前妻經歷過的一切,作者故事裡頭幾乎無不是以兩相對照的寫作手法來呈現的。故事一開始愛笛與小薇的疏離慢慢欺近到回首檢視過往歡樂瘋狂的記憶,以及愛笛是如何從原先普通身材因為一連串打擊走向臃腫肥胖,最後因為受不了這種自欺欺人的個性毅然選擇節食減肥,在在將一定的情感力道刻進每位讀者心中,讓人在結局的歡樂美好下感受到陽光、友情與愛情的熱度,而相較於原先悲慘的故事元素獲得到救贖與寬懷。
書蟲悅讀 /部落客推薦
2011.01.14
補夢人
文/impuzzle
「我覺得自己活像一本日記被人扔在雨地裡,雨水模糊了密密麻麻的字跡,幾千萬個白日黑夜的紀錄全部消失,只留下一整頁濕淋淋的空白。」這是impuzzle現時的心境,所以他將部落格取名為「補夢人」。
br> 2006年3月,他開啟部落格的寫作,記錄自己的所見所聞,「不管是無力的疲憊、重逢的喜悅,或在生命中遇見難以忘懷的情事,而我,總想要趁著腦袋還靈光時胡亂抓住些什麼。」但每過一段時間,impuzzle就會更換部落格名字,藉以轉換自己的心情,「不過如果真要說我最喜歡的名字,『無岸之河』應該是首選吧。」這個名字出自於大陸作家葛亮在《謎鴉》中一篇章名,敘述了當代人類心靈空疾不知往何處漂泊的寫照,讓impuzzle最有共鳴。
br> impuzzle笑言小時候看的書其實不多,不知是因為當時家中沒書看,還是純粹自己不喜看書,因此甫上大學,他便決定要好好充實自己貧乏的心靈,盡量讓自己涉獵各種類的書籍,其中尤以文學小說為首選,《Q&A》《羅蘋計畫》《野馬河谷》......都是最近才剛看完的新書,他自詡道:「我可是對當今市面上的文學小說如數家珍喔!」
br> 除了看書,impuzzle也是不折不扣的電動愛好者,此外,他也很喜歡到處郊遊,是個一分鐘都停不下來的人,「或許兼雜了靜默與奔騰的血脈在身體內流淌」。他笑言不是個很擅長介紹自己的人,所以只能將內心躍動的音符訴諸文字,「在書寫部落格的過程中,好比蒐藏一本彌足珍貴的相本,總能隨時隨地檢索過往的悸動和瘋狂。」
br>
br> 2006年3月,他開啟部落格的寫作,記錄自己的所見所聞,「不管是無力的疲憊、重逢的喜悅,或在生命中遇見難以忘懷的情事,而我,總想要趁著腦袋還靈光時胡亂抓住些什麼。」但每過一段時間,impuzzle就會更換部落格名字,藉以轉換自己的心情,「不過如果真要說我最喜歡的名字,『無岸之河』應該是首選吧。」這個名字出自於大陸作家葛亮在《謎鴉》中一篇章名,敘述了當代人類心靈空疾不知往何處漂泊的寫照,讓impuzzle最有共鳴。
br> impuzzle笑言小時候看的書其實不多,不知是因為當時家中沒書看,還是純粹自己不喜看書,因此甫上大學,他便決定要好好充實自己貧乏的心靈,盡量讓自己涉獵各種類的書籍,其中尤以文學小說為首選,《Q&A》《羅蘋計畫》《野馬河谷》......都是最近才剛看完的新書,他自詡道:「我可是對當今市面上的文學小說如數家珍喔!」
br> 除了看書,impuzzle也是不折不扣的電動愛好者,此外,他也很喜歡到處郊遊,是個一分鐘都停不下來的人,「或許兼雜了靜默與奔騰的血脈在身體內流淌」。他笑言不是個很擅長介紹自己的人,所以只能將內心躍動的音符訴諸文字,「在書寫部落格的過程中,好比蒐藏一本彌足珍貴的相本,總能隨時隨地檢索過往的悸動和瘋狂。」
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