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不盡照耀她屋頂的皎潔明月,數不盡隱身她牆後的燦爛千陽」──薩伊伯(Saib)
看了看書名和背面的摘要,一如第一次聽到《追風箏的孩子》這本書,完全無法將內容和書名聯想在一起。輕輕翻開書頁之後的我,卻出乎意料地一股腦跌進60年代的阿富汗赫拉特、彷彿身置瑪黎安所在的那個時空,無論天有多藍多廣闊、草有多綠,心裡總是灰灰的。
在閱讀時,我總習慣在心裡默唸眼見的文字,這本書的每一句,讓我就像唸經般平穩地吐出每一個字,無論是瑪黎安與父親嘉里爾快樂的互動、面對丈夫從看重到棄如敝屣的失落、萊拉的出現到全書最暴力血腥的動作場面,即使情緒隨著情節描述而大起大落,默讀還是一樣、穩定地持續著。
卡勒德.胡賽尼(Khaled Hosseini)的文筆簡鍊,但是,當看似平鋪直敘的隻字片語兜在一起,卻自動形成電影中的分鏡,面對書本的我就如同坐在大銀幕前方,完全被眼前上演的故事所吸引,彷彿看見了阿富汗人從安居樂業到哀傷四竄的景象,好像也能聽到烽火連天的轟炸聲似的……
這個故事,與愛有關。這本小說,正如書中所引用的詩句,述說著對家鄉、家庭的歸屬與依賴。
隨著父親與女兒、怨婦與私生女、丈夫與妻子、青梅竹馬、母親與孩子、第一任妻子與續絃……等關係,「愛人」與「被愛」演變成相互交織的網絡,身在其中的人,彼此的人生線浮現了交叉點,激盪出令人無法不被感動的一本小說、一段近史、一些回憶。
書蟲悅讀 /部落客推薦
2008.03.17
Damas Space
文/Dama
目前攻讀國內財金研究所碩士的Dama,成日與課內中英文參考用書奮戰,除非很有興趣的故事,否則少有時間閱讀課外書。談到個人閱讀經驗,她侃侃而談:「國小時期算是我人生中閱讀的黃金時光(笑),由於國小導師的鼓勵,當時除了多方閱讀世界名著之外,最愛的一套書就是阿嘉莎.克莉絲蒂的推理小說。」除此之外,保羅.科爾賀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以及對她影響頗深的《聖經》,也都是她的最愛之一。
看書之外,Dama也愛到處旅行。高中畢業,她即參加到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的遊學團,第一次和來自不同國家的人有所互動,並充分享受紐約音樂劇的魅力;之後在澳洲當交換學生的一年當中,無論是自己一人到澳洲離島塔斯馬尼亞(Tasmania),在灌木叢中和袋鼠四目相對,或是和荷蘭、德國交換學生一起在大堡礁海域船上住了三天,都讓她學習用更寬廣的角度去看這個世界。
除了在部落格分享閱讀和旅行經驗,Dama最愛的還有電影和音樂,是她從小時候開始就從未間斷的興趣,「常會覺得自己是個處處矛盾的人,渴望更了解自己以外的世界,卻又時常陷入自己的小房間,編織著許多『如果……』的夢,卻又時常因為『萬一……』而裹足不前。」只有在音樂、電影世界中,她才可以毫無隱藏地探索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