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趣的書名,吸引我一鼓作氣花了幾個鐘頭將試讀本翻盡。作者採用第一人稱手法描繪,於是彷彿像似那孩子坐在身旁,叨叨對我敘述自身遭遇般的教人極盡深刻,心頭隱隱揪痛,瞬間對他產生了無比憐惜。
打出生開始,母親便直述自己經由人工受孕生下他,並且孩子的爸爸是諾貝爾獎得主。因此,基於遺傳基因之故,他必然有個聰明的頭腦,而且與眾不同。然而,隨著年齡增長,縱使在校成績優異,他卻始終沒能顯現出特殊專長。於是,母親由「科學家」、「文學家」到「諾貝爾和平獎」一路轉念,行為也漸趨怪異恍神,時常又哭又笑,連大門都不再邁出一步。
母親尚未發病前,總會一同翻閱科學雜誌並考他,甚至要求他上圖書館或網絡搜尋新知與解答。故此,男孩有了生命起源「生命原湯理論」的概念,以及藉由DNA比對反推找出諾貝爾基因的想法。
男孩渴望像個正常人般生活,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母親健健康康,那怕不是諾貝爾之子都無所謂,然而事實卻是如此艱難。
「小時候,媽媽頭一次提到我有個諾貝爾父親,並給我看那本盡是陌生臉孔的書時,我嚎啕大哭,因為我想要一個父親,卻不知道裡面哪一個才是。當時我不知道什麼是諾貝爾精子銀行,什麼是諾貝爾基因,但我就是希望房間裡能擺張父親的照片。」
這天,母親第四次吞藥,等他自學校返家後發現,躺在床上的軀體早已奄奄一息。像他這般年紀該有的穩定且溫馨家庭,竟然被清點藥量,擔心被社工帶走等瑣事佔據,強迫自己像個大人擔起照顧母親的責任。
好看的小說自然不會劃地自限,總是在現出端倪後旋即帶入另一波高潮。當男孩赫然發現真相,長久盤踞在心的疑慮終究獲得舒發,也許痛,也許恨,但一切都無所謂了……
書蟲悅讀 /部落客推薦
2011.06.07
書房外,輕描淡寫
文/Elly
窒悶午後,Elly結束午睡清夢慵懶地自床上起身,快手快腳洗了衣裳,為自己泡了杯咖啡,便一頭鑽進網絡。縱然規律生活有些公式化,可往往不期然的一紙e-mail 又常令人竊喜。今個兒便是,平日漫不經心打著試讀口號四處溜索,倒掙來了金石堂網路書店《出版情報》愛戴介紹,不免有些汗顏。可當下若支吾其詞、扭捏作態推卻美意,又顯得小家子氣,彷彿自己有啥了不得似地令人側目。索性伏案交代一些功課,爾後當作紀念與歷史回顧。
A:話說2006年11月買了台家用電腦,才剛學會如何開機,便迫不及待實際操作。右手食指趴搭趴搭按壓著鍵盤,彷若瞎子摸象般戰戰兢兢,深怕一個不留神,昂貴的科技產品就莫名葛屁。因此,可想而知當時對於網際網絡壓根兒一點概念都沒有,頂多在邊線徘徊,就等著正確時間點一腳跨過。
2006年12月,鼓起勇氣在網路上註冊了部落,依舊啥都不會,寫作這檔事就更甭提了,可卻傻呼呼為此沾沾自喜。直到接觸了其他網友,在冷眼對待與熱情邀請的雙重體會下快速成長,一星期後雙手陸續聯彈出一篇篇不成氣候的短文字句,模糊待塑的部落總算有點雛型,可終究言不及義,僅僅為取樂旁人搜羅人氣,發揮極盡搞笑之能事扮丑角,下台後卻茫然失索,不免懷疑自己在做什麼?
後來因為書友介紹,2010年5月正式加入試讀行列。由於自己不夠積極,能夠承受的壓力有限,故每月試讀書籍總依喜好程度擇選1-5本,錄取與否當然還得取決於各出版社,至少,閒暇時間便由著自己看閒書。
經過這幾年網絡文字薰陶,部落格對我而言,除了記錄下自己的歷史外,似乎也多了一份責任。老實說,撰文前必定思考想寫什麼?能寫什麼?存在幾分秘密與真實?下筆後自己讀了會否感動?二十年後的自己仍然感受得到嗎?也就因為如此,部落格之於我的意義便可見一斑。
至於部落名稱「書房外,輕描淡寫」,簡單來說純粹為配合當下心境。書房裡用以閱讀繁書,那麼書房外自然就是寫手天地囉!「輕描淡寫」相當符合當中文字所謂,於是乎這紙招牌就此抵定。
A:打小就愛看書,可看的書多半是漫畫和雜誌,猜想,這跟我喜歡繪畫絕對有極大關係。國小前文字書籍在我心底似乎尚未佔據一席之地,國中除了惱人教科書外,不夠聰穎的我簡直沒那一絲力氣再接觸課外讀物。直到上了高中,陸續接觸更多文哲方面課程,腦袋彷彿某個點開竅,懂得中國文字深奧與優美。於是,越深入越覺得自己無知,相對地,強求下反而犯了囫圇吞棗的錯誤,影響了閱讀心情,鎮日落落寡歡,離群自閉,若飛蛾撲火走火入魔。
如今,沒有牽絆繫綁,自然悠悠晃晃,想看啥書就看啥書,不過話隨如此,仍舊以文哲學及財經書籍最對胃。提到最愛作家,那可多得不勝枚舉。諸如:簡媜、哈金、三毛、亦舒、張曼娟、鬼馬星、片山恭一、淺田次郎、茱迪.皮考特、史迪格.拉森 、卡勒德.胡賽尼……縱使自己翻閱的書籍還不夠多,能夠接觸好的作品終究是種享受。
A:要說興趣,恐怕教我寫的「露露長」了。旅行、看電影、繪圖、彈琴、拈花惹草、烹調、上網、跳舞、唱歌、投資理財、聽音樂,寫文章……獨自一人時,其實懶得出門,姑且待在書店或圖書館;與家人則不拘,到哪兒都很快樂!
平凡歐巴桑一個,其實沒啥好說,也許念舊重感情是普遍現象,愛好自由是本性使然。隨著年齡增長迷糊個性愈加明顯,忘性漸強所以脾氣頗佳,或許,這是眼前最大的收穫吧!
Q:什麼時候開始部落格的寫作?你覺得寫部落格有何意義?將部落格取名「書房外,輕描淡寫」想表達的是什麼?
A:話說2006年11月買了台家用電腦,才剛學會如何開機,便迫不及待實際操作。右手食指趴搭趴搭按壓著鍵盤,彷若瞎子摸象般戰戰兢兢,深怕一個不留神,昂貴的科技產品就莫名葛屁。因此,可想而知當時對於網際網絡壓根兒一點概念都沒有,頂多在邊線徘徊,就等著正確時間點一腳跨過。
2006年12月,鼓起勇氣在網路上註冊了部落,依舊啥都不會,寫作這檔事就更甭提了,可卻傻呼呼為此沾沾自喜。直到接觸了其他網友,在冷眼對待與熱情邀請的雙重體會下快速成長,一星期後雙手陸續聯彈出一篇篇不成氣候的短文字句,模糊待塑的部落總算有點雛型,可終究言不及義,僅僅為取樂旁人搜羅人氣,發揮極盡搞笑之能事扮丑角,下台後卻茫然失索,不免懷疑自己在做什麼?
後來因為書友介紹,2010年5月正式加入試讀行列。由於自己不夠積極,能夠承受的壓力有限,故每月試讀書籍總依喜好程度擇選1-5本,錄取與否當然還得取決於各出版社,至少,閒暇時間便由著自己看閒書。
經過這幾年網絡文字薰陶,部落格對我而言,除了記錄下自己的歷史外,似乎也多了一份責任。老實說,撰文前必定思考想寫什麼?能寫什麼?存在幾分秘密與真實?下筆後自己讀了會否感動?二十年後的自己仍然感受得到嗎?也就因為如此,部落格之於我的意義便可見一斑。
至於部落名稱「書房外,輕描淡寫」,簡單來說純粹為配合當下心境。書房裡用以閱讀繁書,那麼書房外自然就是寫手天地囉!「輕描淡寫」相當符合當中文字所謂,於是乎這紙招牌就此抵定。
Q:從小就喜歡看書嗎?請詳述小時候的閱讀經驗?平常最常看哪類書籍?最喜歡的作家有哪些?
A:打小就愛看書,可看的書多半是漫畫和雜誌,猜想,這跟我喜歡繪畫絕對有極大關係。國小前文字書籍在我心底似乎尚未佔據一席之地,國中除了惱人教科書外,不夠聰穎的我簡直沒那一絲力氣再接觸課外讀物。直到上了高中,陸續接觸更多文哲方面課程,腦袋彷彿某個點開竅,懂得中國文字深奧與優美。於是,越深入越覺得自己無知,相對地,強求下反而犯了囫圇吞棗的錯誤,影響了閱讀心情,鎮日落落寡歡,離群自閉,若飛蛾撲火走火入魔。
如今,沒有牽絆繫綁,自然悠悠晃晃,想看啥書就看啥書,不過話隨如此,仍舊以文哲學及財經書籍最對胃。提到最愛作家,那可多得不勝枚舉。諸如:簡媜、哈金、三毛、亦舒、張曼娟、鬼馬星、片山恭一、淺田次郎、茱迪.皮考特、史迪格.拉森 、卡勒德.胡賽尼……縱使自己翻閱的書籍還不夠多,能夠接觸好的作品終究是種享受。
Q:除了看書之外,平常還有哪些興趣?最喜歡去哪些地方閒逛?請多聊聊自己,各方面皆可?
A:要說興趣,恐怕教我寫的「露露長」了。旅行、看電影、繪圖、彈琴、拈花惹草、烹調、上網、跳舞、唱歌、投資理財、聽音樂,寫文章……獨自一人時,其實懶得出門,姑且待在書店或圖書館;與家人則不拘,到哪兒都很快樂!
平凡歐巴桑一個,其實沒啥好說,也許念舊重感情是普遍現象,愛好自由是本性使然。隨著年齡增長迷糊個性愈加明顯,忘性漸強所以脾氣頗佳,或許,這是眼前最大的收穫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