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常、非常好看的小說,讓人一邊看就一邊想向如果改編成電影會是什麼風格,應該帶著魔幻詭譎又妖異華麗的美感,鮮明到刺眼的角色性格,讓人屏息的劇情發展,讓人忍不住要隨著故事中的孩子們出賣靈魂。真的非常值得一讀。
原文書名叫做《Another Faust》直譯為「另一個浮士德」,或許稱得上是魔鬼最有名的顧客吧,在故事剛開始時就說明這五位角色的姓都是浮士德,而魔鬼自古以來是最優秀的打掃女傭、助產師、奶媽、保母、繼母,以及現在的家庭教師,五名孩子的養母。翻譯成《與魔鬼交易》比較明顯,或者說煽情,容易讓人在書店裡拿起他,但原文書名其實還多了層延伸閱讀的含蓄美感,雖然我駑鈍的腦袋覺得跟《浮士德》其實沒什麼關係。雖然故事中角色自行揭露了一些細節,像是「『我是浮士德的朋友。』碧絲低聲說,開始自己翻譯起來,他把這句換成了西班牙語,念起來很像一個字—沒菲絲特,魔鬼梅菲絲特。」這樣明顯的解釋對我很有用。坦白講,我很需要一篇精彩的導讀來幫助我瞭解這本書。
故事中充滿很多暗示與象徵,各種似有深意主題意象縱使只是驚鴻一瞥都像某種天起神諭。我相信有部分是我一廂情願的揣測,但這些半幻想式的引申解釋正是樂趣之所在,神秘而無解。雖然相當焚琴煮鶴,但故事整體看來像是同步進行五條支線劇情的養成遊戲,維洛依要栽培這五名男男女女,而這五名角色又各自互動發展出主題劇情。
讀者一定會把自己套進這五名角色當中,幻想自己又要如何運用他們的特殊能力,而自己在面對同樣的糾葛煎熬時又會做出什麼決定。為什麼維洛依要給他們這些能力,他在他們身上看見什麼特質?為什麼故事開頭說「他將超越那些最為著名的天使,畢竟從來沒有人能一次擁有五個」?
這是一本會讓我想要重新再仔細讀過一次的特殊小說,我重新翻閱幾個章節查找資料跟先前閱讀時的疑問時都有意外的新發現,或許先去讀讀其他的故事補充點背景知識也不錯。
書蟲悅讀 /部落客推薦
2011.08.12
黑色的遺跡
文/偶陣雨
我的閱讀經非常混亂,自有印象以來家中到處都有書,從小就大量地閱讀各種兒童宜與不宜的文字,連家裡收藏的中國古代春宮圖都看。不會唸的字當成圖案略過,靠上下文整串整串讀,看久了就約略知道這些詞的用法,所以小時候很多字會認不會唸。小學圖書館的藏書豐富,爸爸也常去外面借書,我往往看完漫畫接著看《皇冠》和《讀者文摘》。
勵志作品和言情小說大概是在國中看膩的,高中持續讀中文新詩及散文,開始看翻譯的奇幻和犯罪小說,大學後開始在排行榜及新書裡浮濫閱讀,充斥腥羶色的雜誌則一直都能快速有效率地提供不定時的樂趣。現在也開始參與各種試讀活動,鐘文音的《傷歌行》是最近最喜歡的書,這系列三本都很值得收藏。我沒有特別喜愛的作家,但絕對不會看的就有,哈哈哈。
我玩線上遊戲,喜歡唱歌,常逛大賣場、文具店、書局和電腦商場,為了減肥而運動,喜歡香水,重視自己的外表勝於內在,個性偏激,本質庸俗,不看村上春樹也很少讀張愛玲,電影喜歡血肉橫飛的恐怖片、低級笑點,以及爽度至上的動作片,整個人在文青量表裡可能趨近零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