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籍看完之後,再翻回書本封面,看到文宣上所寫的「不完美的愛情童話,不假掰的真情告白,不落俗套的愛情遊戲!」真是覺得這註解真是下的太好了,整本書呈現出來的就是這樣的感覺。
在還在閱讀時,我就有那股衝動,也想學學書中的劇情,把一本筆記本放在圖書館內,等待有緣人遇見他,但是隨即就認清,一本沒有貼上標籤的書籍,或許很容易引起走過書架的讀者注意,但誰能保證經過的不會是圖書館內的管理員呢,所以我覺得變更的手法應該是我常在讀書館書本內發現的紙條才是。把一段話寫在一張枝條內,夾在你最愛的書籍內,開始這個故事....。這真的似乎挺有趣的!
書本的故事就是這樣展開的,而我覺得書中的兩位男女主角就很像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路人甲乙丙丁,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然而達許愛看書,看的種類也很廣泛,雖然他討厭人群。莉莉喜歡聖誕節,然而她父親和外公在地方上的名聲,讓不論男生或女生都跟她保持著距離。為了找尋一個男朋友,她哥哥幫他想出把筆記本放在書店這個點子,也就開始她和達許之間交換心情...與感情的故事。
藉由筆記本交換心情,除了藉由文章去猜想另一個人的長相、個性外,也或許是陌生人的關係,帶有一些神祕色彩,兩人也漸漸的把一些更內心的心情述說出來。老實說,這樣的感覺還頗像是在網路交友的。當然筆記本中留下要對方去做的事情,也是這本故事中一個有趣的點。剛好很多時候都碰到對方的死穴,卻又不願意錯失這樣的機會而硬著頭皮上場,果真還是再次證明愛情的力量真偉大。(雖說那時兩人根本就不是什麼情侶關係啊。)
男女主角不過都只是16歲的青少年,然而或許就是他們迥異的個性關係,讓他們在思維邏輯上比起他們身旁的朋友多了一些成熟度。而他們看待事情的想法,在這本書中呈現出來時都頗有深度,跟一般的愛情故事大不相同。但既然把角色設定為青少年,當然還是有屬於他們青少年的個性與脾氣,尤其是莉莉每次尖叫的時候,真是不愧對他從小就得來「尖叫妹」的封號啊。
書中有很多註解的地方,一來是說明設定的男主角真的看過很多書,當然這也就是作者閱讀無數的原因。二來有太多的註解我都沒有共鳴,也就說明我還太淺了。當然當有一個註解是我知道的,那還頗另我興奮的,故事後半有出現一個美國作者「Nicholas Sparks」,他可是我喜歡的作者之一,而他的作品只要是有翻譯成中文的我幾乎都看了!所以當書中提到的時候,整個眼睛為之一亮。而當莉莉也不知道這號人物我卻知道時,還突然有種優越感呢,哈哈。
書蟲悅讀 /部落客推薦
2011.09.09
恩佐札克的聽說讀寫看
文/恩佐
有趣的是,我從小幾乎不看課外讀物的,總覺得學業上的書籍就看不完了,哪有什麼時間看其他書本,也或許是就學期間的圖書館沒能發揮到他的用途吧。一直到了大學,圖書館內大量的藏書和營造出來的環境與氛圍,才讓我愛上跑圖書館的感覺,也就從每周的新書區開始挑書看起,漸漸的喜歡上看書的感覺。然後開始在網路上搜尋別人推薦的書籍,進而的去借閱欣賞。有好一陣子的時間都是沉迷在文學小說的世界,無論國內外,無論出版時間的早晚。看到一些好作品都會有種,能遇見真好的fu。只是後來也驚覺說,自己不能只專注在看文學類型的書籍,因此我也會走向其他類別的區域,在書架前走走看看,若有吸引到我的書名,就會稍微翻閱一下,不錯的就順便再借回去欣賞。
而文叢的書籍看多了,總是有一些作者的書籍特別喜愛。最推崇的是,蘇珊柯林斯(Collins Suzanne)的「飢餓遊戲三部曲」和紀優穆索(Guillaume Musso)的作品集。飢餓遊戲從一個看似殘忍的生存遊戲開始,最後引發成起義反抗政府的反烏托邦故事。而紀優穆索則是有著神奇的寫作魔力,每本作品都有驚艷部分,讓我很佩服作者的寫作功力和他所創作出來的故事,每次看完他的作品,都會再一次期待那種純粹的愛情故事降臨。近期看過的作品,最想推薦的則有「體溫」「移動迷宮」「紙女孩」和「特務天使」。
除了閱讀和寫作以外,音樂、電影影集和美食,也都是我記錄的部份。覺得書籍、音樂、影像和美食都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想讓自己從中感受到心情分享、推薦給大家,讓生活中能充滿多一些的歡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