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小說名為《雪人》,在這個時節頗為應景,但小說卻一點都沒有大家腦子裡浮現出聖誕節慶大雪紛飛裡的那種溫馨風格,反而是帶給了故事裡挪威人們極大的壓迫以及恐懼。原來,在雪人出現之際,都代表了一個婦女的失蹤,甚至是謀殺案的徵兆。霍勒警探收到了匿名警告信提醒有關雪人的事件,他才注意到在每年初雪之際都會出現婦女失蹤事件的關連性,無獨有偶的都有雪人出現。今年,雪人又出現了。擁有異於其他警探的直覺以及高度警覺,霍勒嗅到了連續殺人犯的味道,如果猜測屬實,那麼將會是挪威犯罪史上第一例。就因為如此,讓他的上司和其他同事對霍勒嗤之以鼻,認為他反應過度,加上警局一貫的掩飾太平的心態,讓他在追查案件的過程處處碰壁。只是,類似的案件在幾天又再發生,而且手法更加血腥。霍勒的臆測是正確的嗎?或只是巧合罷了?這一切都隨著他鍥而不捨的探查之後,有了出人意表的答案。
看過尤.奈斯博之前的作品,應該不難猜到他的故事一開頭總是就能一舉攫住讀者的視線,讓其繼續閱讀下去。這樣有份量的一本書如果沒有這樣做的話,大概就已經讓人望而卻步,繼而錯失內裡的精彩。這本小說是霍勒警官的系列作,故事裡的他在讀者的心目中大概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無時無刻想到的都是有關於工作的事,甚至是和情人溫存的時候腦筋也是在案情的小細節打轉,但也因為如此讓他不會遺漏了任何蛛絲馬跡。然而他的個性卻和遭遇有著鮮明的對比……,看過了幾本之後,忍不住讓人為他動容啊!
這一本小說的步調並不算慢,幾乎每一天都會有新的發展、新的線索,讓讀著能夠緊緊跟隨著。故事結構紮實,每個角色之間都有著緊密的連結,人物各有其特色富有情感,特別是對於霍勒警探的刻畫更是讓人入迷,或許是因為他的個性和遭遇有著鮮明的對比吧- 也因此讓曲折的劇情更加引人入勝,更不用說一再翻轉、吊盡讀者胃口的設計了。
撇開精彩的主線劇情不說,如同尤.奈斯博的其他作品一樣,在小說裡摻雜了很多元素,有不少讓人深思的地方。不過這次沒像之前作品在歷史的包袱上作文章,反而更著重在人類社會以及情感上的描寫。像是用貝豪斯海豹來比喻人類社會裡情感的不忠(其實連我也都對高達百分之二十子女的血緣父親並不是結婚的那人感到驚訝);一開始似乎天外飛來一筆關於住家屋內霉菌的敘述看似無關,等待劇情大概有個水落石出之後才會赫然發現其中的隱喻;還有童年陰影對於未來人格的影響,罪行背後的原因以及衍申出來省思等等,莫不讓人忘了這本小說的厚度。
小說的場景大多在挪威境內,特別是奧斯陸以及卑爾根,字裡行間的描述也讓我憶起曾經在那兩地的種種。沒想到如此優美的地方,在尤.奈斯博筆下,居然會暗藏如此驚悚的案件,所以閱讀上一面是重溫了當時的情景,一面卻又是陷在故事的情節裡,兩造反差之間,造就了和以往完全不同的閱讀樂趣吶。
書蟲悅讀 /部落客推薦
2012.01.20
呱呱。白袍蛙
文/白袍蛙
這是白袍蛙曾經寫下的一段話,是他開始寫作部落格的初衷,也是個人情緒宣洩的出口。後來,慢慢的也會在這裡放上一些創作、攝影作品、遊記,還有偶爾冒出的白癡念頭所完成的某種東西,「或許是事件、或許是事物。」他將部落格取作「呱呱。白袍蛙」,因為青蛙是他很久以前的綽號;呱呱,顧名思義就是青蛙的叫聲,至於白袍則是和他的工作有關係,「只要還能夠叫得出聲音,就代表我還活著。」
小時候的閱讀經驗雖然不復記憶,但他猶記得很喜歡在週六、日的時候,往住家附近圖書館的兒童閱覽室報到。而且國小五、六年級的時候,導師也很鼓勵他們閱讀,總是說:「愛看書的小孩不會變壞」。因此,班上從前幾屆傳承下來到他們這屆的書籍就有滿滿四大櫃之多,粗估應該有四百本左右。「每個星期總會有一、兩堂課開放給我們去閱讀書架上的書籍。」即使上了國、高中,每隔兩、三個月,他也不忘用零用錢去買本書回家供著,直到升上高三,才因聯考的關係停止了。
白袍蛙覺得文字很有意思,透過不同的排列組合,就能夠表現出包羅萬象的東西,甚至情緒,煞是吸引人。只是工作之後,閒暇的時間總是不夠用,再加上多了另一個興趣攝影,所以閱讀的時間就更少了。不過,2009年6月他偶然接觸到試讀網站,也因為試讀讓他到目前為止四個月內所看過的書,比過去四年還多上好幾倍。「其實一開始只是打算碰碰運氣,沒想到除了有新書可以看,還因此認識到幾個同樣浸淫在書香世界裡的好朋友,這都是當初始料未及的。」
宅男一枚的白袍蛙其實興趣很多元,基本上「只要不討厭的都喜歡」。目前他除了閱讀之外,還喜歡拍照(不敢說是攝影)、看電影及影集、出遊(特別愛自助),心有餘力才寫寫遊記及文章、掰掰輕小說(不敢說是創作)、吃吃美食順便寫食記,還有偶爾去當當志工(這個月底就要去聖露西亞當志工啦)。「哈哈~其實如果可以,現在很想很想做的,是放下一切揹著背包和相機去環遊世界。如果可以的話……唉唉。」
